跳到主要内容

15 缘起与缘生法

十五、缘起与缘生法

重点提示

  • 思考:“缘起”是有生?还是无生?
  • 缘起观的两个词汇———“缘起”(抽象名词)与“缘生”(形容词)
  • 《阿含经》对“缘起”与“缘生法”的定义和区分
  • 龙树的缘起观:缘起甚深是空性,缘生法是无所有
  • 龙树对“因缘和合”、“相互观待”的批判
  • 第二颗宝石:“缘生法”概念的归谬应用
  • 龙树的概念关系图表:空、空性、无自性、无自性性、缘起、缘生法

前面讲了龙树的空观就是要否定一切,无自性就是毫无所有,相信大家都会有疑问。那缘起呢?一般说,缘起可是佛教的基本理论,龙树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讲正式内容之前,我们再来做一道思考题:

思考:

  在龙树的语境中,“缘起”作为基本原则,意思是:

  A 一切事物根本不存在,不能生起
  
  B 一切事物观待因缘而生起

选项A是说,缘起的意思就是没有、不生、不起,另一个选项,一切事物观待因缘而生起。大家选哪一项?大家己经发现规律了,所有的题目,A总是对的。但还是听到有人选B,因为B太有诱惑力了,如果我不学习龙树,我也得选B。那么好,我们接着看一看,为什么龙树会认为,“缘起”指的是无缘无起,多拧巴啊!

关于缘起观的两个词汇

首先我们看一下龙树的两个颂子,可以说是《中论颂》里边最具有知名度的两颂:

《中论颂》第24品《圣谛之考察》

【什】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24.18

   未曾有一法, 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 无不是空者。 24.19

【今】我们主张彼缘起,[本身]即是此空性,

   此即假托而施设,此者亦即是中道。24.18

   既然无有任何法,是不依缘而生起,

   因此亦即不可能,有任何法是不空。24.19

两颂读着很舒坦,而这里边蕴含着很多道道,不挖你是不知道的。这一颂我说非常有名,汉传佛教有一个宗派——天台宗,就依这一颂,发展出来他们的核心教义,叫三谛观。“我说即是空,”这是“空”,“亦为是假名,”是“假”,“亦是中道义,”是“中”,叫空、假、中三谛,而这一颂呢,又有三个“是”字,是空,是假,是中,所以又叫“三是偈”。这一颂在我们汉传佛教里,知名度那是相当的高。

看我的翻译,划了线的两个词,第一个是“缘起”,一个是“依缘而生起”。从这一颂可以提取出这两个概念,龙树在谈缘起的时候,用到了这两个词。配合看梵文、巴利文,以及别的文献里对这两个词的使用,看表格:

  • 缘起:抽象名词
  • 缘生:形容词,即依缘而起的、由缘所生的,常与“法”(dharma)字连用
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pratītyasamutpanna (dharma)
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paṭiccasamuppanna (dhamma)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因缘法缘生法
玄奘译缘起缘生法
藏译rten cing 'brel par' byung barten cing 'brel par' byung ba

“缘起”这个词梵语是pratītyasamutpāda,这是一个名词,而且是抽象名词。那么另一个“依缘而生”,我是为了凑字,因为要凑七个字才有一个颂句,其实它就是“缘生”或者“缘所生”,梵语是pratītyasamutpanna,这个词不是抽象名词,是形容词,他后边可以跟一个“法”字,也就是“缘生法”(pratītyasamutpannāḥ dharmāḥ)。遵照玄奘的译法,下面我把这两个词,一个称作“缘起”,一个称作“缘生(法)”。这其实就是纯为区分一下,“生”和“起”的意思也没有什么区别,由于汉语无法表现梵语的形态变化,只能生硬区分。

在梵语的语法里,形容词可以跟它的所修饰的词一块出现,也可以把它所修饰的词省略掉。在别的语言也有这种现象,比如说“红的包”,你就说:“把那红的给我拿过来。”那个“包”字出来不出来都没关系。“缘生的”你可以就说“缘生的”,就是指的缘生的那些事物。这是语法上的分析,两个概念一个是抽象名词,一个是形容词,下面我们看一看,这两个概念在早期的佛经中是怎么区分使用的。

早期佛教的缘起观

早期佛教的经典保存在各个部派的经藏之中。说一切有部所传《杂阿含经》中有一段话,正好这段还有梵文本存世,这里是我从梵文翻译的,我觉得比较清晰,底下我也给出了古代的求那跋陀罗的译本,可以对照。

《杂阿含•杂因诵•缘起经》 (说一切有部传本Nidānasaṃyukta, Tripāṭhī 1962, 147−149):

[佛言]:“比丘!我将宣说‘缘起’与‘缘生法’。” [……]

“何为‘缘起’(pratītyasamutpādaḥ)?即是此有故彼起,由此之生而彼生。即是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乃至有集起。所谓‘以无明为缘而有行’,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此法性(dharmatā)安住,是诸法安住之根本(dhātu)。于此如来自所觉悟证知,[……]而宣说此,教示此,即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乃至以生为缘而有老死。[……]因此,此法性、法住性、法定性、法如是、不虚妄、不变异、实有、谛实性、真实性、如实、不颠倒性、无相违性、此缘性、随顺缘起性,即说为‘缘起’。

“何为‘缘生法’(pratītyasamutpannā dharmāḥ)?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此等即说为‘缘生法’。”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 (说一切有部传本,依王建伟、金晖2014校本,第2册第31-33页,与《大正藏》本差异较大):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因缘法。

“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  

这里面涉及到一些佛教概念,早期佛教让大家修行的时候,要观十二因缘,说我们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我”,只有这一些生命现象在轮转,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一套就跟相声学贯口一样,你要贯好了,起观的时候脑子就能跟上。这样就把这个“我”给观空了,这是一种修行方法。

这段话想说一个什么意思呢?“缘起”就是“此有故彼起”的规律,不是指无明、行、识等等这些现象,指的是这个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的这个规律。而且,这个规律还被推得很高,你看,“如来出世或不出世,”管你有佛没佛,这个规律一直在那儿。有佛是这样的规律,没佛还是这个规律。但是呢,“如来自所觉悟证知而宣说此、教示此,”只是如来悟到了这个规律,然后告诉我们而已。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佛陀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悟到了缘起,这就是佛悟到的缘起规律。而这个规律呢,就是“此法性、法住性、法定性、不变异、实有、谛实、真实,”注意“不变异”,缘起能不变吗?但是,缘起规律是不变的,缘起规律是事物所具备的抽象性,这个抽象性是不变的,这是“缘起”。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缘起”是一个抽象名词,看下边,“何为‘缘生法’”?说得很简单,“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受、爱、取、有、生、老死,此等即说为‘缘生法’”。也就是说,它不是规律,它是这个规律运作过程之中的那些具体的现象,那些事物,是“缘生法”。这就把这两个概念分开了。有人说,你为什么要强调分开,我葫芦里有药,一会儿咱再卖。这里我先要说明,这两个概念,从佛陀开始说法的时候,就是分开定义、分开解说的。

我在看一下巴利语《相应部》之中跟这段对应的话,这是上座部结集的版本。下面是我的翻译:

巴利语《相应部》(上座部传本,SN 12.20)

“比丘!我将宣说‘缘起’与‘缘生法’。” [……] 世尊说道:“比丘!何为‘缘起’ ?比丘!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无论如来出世与否,此界、法住、法定、此缘性恒住,如来觉此,证此,[……] 教示此,宣说此, [……] 是故比丘!此处之真如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此缘性,即称为‘缘起’”。

“比丘!何为‘缘生法”?比丘!老死是无常、有为、依缘而生、变坏为性、坏灭为性、消退为性、灭失为性,比丘!生是无常、有为[……] 比丘! 此等即称为缘生法。

与前面说一切有部的传本相比,基本一致。我们看第二段,什么是缘生法? “比丘!何为‘缘生法’?比丘!老死是无常、有为、依缘而生、变坏为性、坏灭为性、消退为性、灭失为性,比丘!生是无常、有为……”后面有好多,把生、有、取等等十二个因缘都这么叙述了一遍,然后最后说“此等即称为缘生法。”这个上座部的传本多出来这几个定语,“变坏为性”,“灭坏为性”,“消退为性”,“灭失为性”,那么我们可以跟刚才那个读到的对“缘起”的描述对比一下,缘起是不虚、不变、实有、真实,而缘生法呢?是变、坏、退、灭,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当年的佛教就是分开的,至于这么个分法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我们马上就会说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早期佛教的缘起观,包含这两个概念:缘起和缘生法。缘起可以总结为三点:

  1. 缘起是法性,是抽象原理或性质;

  2. 缘起是恒常不变的真理,唯佛可见可说;

  3. 缘起是生起之理,其内容是此有故彼起。

第一点,缘起是法性,上面段落用了“法性”这个词,是抽象原理或性质,原理和性质从某些层面上看可以说是一个意思。

第二点,缘起是恒常不变的真理,这个真理永远在那儿,佛出世不出世,它都在那儿,恒常不变。而唯佛可见可说,佛很厉害,他看见了这个真理,告诉我们了,凡夫是看不见的。所以,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是生生不息的,就说自己看到了缘起,那你这个牛吹大了,“见缘起即是见佛,即是见法。”

《长阿含经》里有一段话(T.1, No. 1, 60b4),说阿难有一天观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宛然呈现,“如在目前”,高兴坏了,便找佛去谈心得感想,说:佛啊!你说的这个十二缘起法太好了,可你总说它是“甚深难解”,我一观就起来了,有什么深的啊?佛说:“止!”翻译成英语就是“shut up!”缘起甚深,唯佛能知!那时候阿难还不是阿罗汉,但是至少比我们那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看到点生灭,以为见了缘起,都被佛训斥了一顿,所以我们以后可不要出去说看到了缘起。

那么第三点是要注意,缘起是生起之理,这没问题吧!因为佛说:什么是缘起啊?“谓此有故彼起,由此之生而彼生,谓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乃至有集起。”早期佛教对缘起这个规律的定义,是有生才是缘起,这是规律的内容,就是“此有故彼起。”

那么我们看早期佛教对“缘生法”的理解,也可以总结为三点:

(1)缘生法是法,是具体现象或事物;

(2)缘生法是变化无常的现象 ,世人皆得经历;

(3)缘生法有生起。

首先,说缘生法就是具体现象或者事物,这没问题吧,它不是规律,它不是法性,而是法,是现象,是事物。

其次,缘生法是变化无常的现象,会变坏、消退、灭失,而且它是世人可以经历的,你十二因缘观不全,总能观到其中几个环节的因缘生灭吧。所以,缘生法是一种我们凡夫也可以经历的因果现象。

第三点,缘生法是有生的。无明缘行,由于我的无明,就产生了造作。

龙树的缘起观

前面是早期佛教文献对这个两个概念的阐述。那么下边,龙树要出场了,我们先来看一下龙树对“缘起”的一些说法:

缘起甚深是空性

《中论颂》皈敬颂

【什】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今】无有灭亦无有生,无有断亦无有常,

   无有一亦无有多,无有来亦无有去。

   佛说[如是之]缘起,戏论息灭而妙善,

   是诸说者中最胜,于彼我致恭敬礼。

《中论》的皈敬颂说,佛啊您真厉害,是说法者中最好的人,是最会说的人,所以我要向你敬礼。佛说了什么就是最会说的人呢?说了“缘起”。说了什么是缘起呢?注意“无生”!其他那几个先不说,我们就取这一个点,缘起是无生。我们保持疑问,接着读:

《中论颂》第24品《圣谛之考察》

【什】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24.18

【今】我们主张彼缘起,[本身]即是此空性,

   此即假托而施设,此者亦即是中道。24.18

这还是“三是偈”,我们前面读过,这里就注意一个点,缘起就是空性。“空”和“空性”在很多汉语译本中不分,梵文和藏文都是区分开的。“空性”的梵语是śūnyatā,这个tā是一个阴性词缀,表示“性”。空是śūnya,是形容词,加上tā,就是抽象名词“空性”。那么说缘起是空性,缘起也是抽象名词,空性也是抽象名词。《中论颂》这一品还有一颂:

《中论颂》第24品《圣谛之考察》

【什】是故经中说, 若见因缘法,

   则为能见佛, 见苦、集、灭、道。24.40

【今】若人观见于缘起,彼者[亦]即是观见,

   此等苦[谛]与集[谛],以及灭[谛]与道[谛]。24.40

意思是见缘起即见四谛,这也很高是吧。刚才我们说缘起不是人人都能看见的,如果你说你见了缘起,那你苦、集、灭、道四谛全见了。下边是从龙树的《六十如理颂》选出的几颂:

  说缘起者牟尼王, 于彼我致恭敬礼。

  由彼以此[缘起]理, 断离生起与灭坏。 皈敬颂

《六十如理颂》的皈敬颂跟《中论》的很像。“牟尼”是修行人,释迦牟尼就是这些修行人里边的牟尼王,为什么呢?因为他说了缘起,所以我要向他敬礼。注意这用了一个词“理”,理就是规律。他用这个理干什么呢?“断离生起与坏灭。”大家注意啊,这只能是无生之理,不是有生之理,无生之理才能断离生灭。

  即使此人执著于,极细微物有生起,

  此人即是无智者,不见从缘而生义。12

这里的“从缘而生义”,可不是我为凑字数展开的,很可能原文也有凑字数的问题,要写成符合格律的颂文,可惜这一颂的梵文本没有传下来,我是根据藏译本翻译的。但是,这个词后面加了一个“义”,我们可以理解,义就是理,就是性,可以算作抽象名词。那么,什么才是缘起的这个义呢?如果一个人,他认为有那么一丁丁点东西生了,这个人就是傻,他就没有见到缘起。大家想一想这是什么意思?反过来也就是说,只有你看到一丁点东西都不生,这才叫明白缘起。

  若人于彼有为法, 计执有生亦有灭,

  彼等即是不了知, 缘起轮盘之运转。18

这里把缘起比喻成一个轮盘,也相当于一个抽象名词,指的是规律,像一个大轮一样。而如果一个人认为有生有灭,这个人就没有理解缘起之轮的运转。那换句话说,只有知道什么都不生,什么都不灭的人,才知道缘起之轮。

由上面这些引文,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缘起 = 空性 (= 无自性性) = 不生之理

龙树是怎么判断缘起的规律的呢?首先他说缘起等于空性,空性是一种抽象性,我在括弧中加了一个注解,因为我们说过空就是无自性,那空性就是无自性之性。那么,这个性,这个理,这个义,这个轮,是什么理呢?是不生之理。这可以这么总结吧!

龙树认为什么都不起,这才叫缘起理。但凡起了一丁点东西,这个人就傻傻分不清什么叫缘起。你要说,龙树这不是跟释迦牟尼对着干吗?也不是。你忘了释迦牟尼说过甚深缘起吗?生灭我们都能见到,但是为什么阿难见到因缘相生就被佛训斥呢?佛说:阿难你别傻了,你没看到甚深缘起!但甚深缘起是什么?我在早期佛教经论里找不到,只说甚深,但是龙树说了,他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甚深缘起。为什么甚深呢?不生!确实深啊,太不容易理解了。

缘生法是无所有

下面我们来看龙树怎么看待缘生法。

《中论颂》第24品《圣谛之考察》

【什】未曾有一法, 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 无不是空者。 24.19

【今】既然无有任何法, 是不依缘而生起,    因此亦即不可能,有任何法是不空。 24.19

这里面太多的否定之否定了,我们把它摘得简单一点就是:缘生法是空。没有一个东西不是缘生法,所以没有一个东西是不空,那就等于说:是缘生法它就是空。

下面看《六十如理颂》之中的几个颂子:

  若得彼彼此方生,此即不以自性生。

  此若不以自性生,如何可说此者生? 19

这个话要搁以前是很难理解的,但是现在我们有了基础,我们知道一个东西要是没有了自性,就啥也没有,那这句话就好理解多了。“若得彼彼此方生”,是指一个事物要依靠着这个那个的其他东西,才能生起来,这是一般所谓的缘生规律,有了条件这个东西才能生,没那个条件它就生不起来。如果你认同这一点的话,那就好了,这个东西就不以自性生,没有生起它的自性,那么它是无自性的,对吧。自性必须是恒常的、独立的,不能有依赖,所以是不能生起的。而如果说了这个东西没有自性,好了,“如何可说此者生?”它根本没生,为什么?没有自性哪还有它呀,所以这里就用到了我们上一节讲的内容。也就是说,一个东西,如果你承认了它是由缘生起的,它就是无自性的,而如果是无自性了,就没这个东西了,如果没这个东西了,自然也就没生起过。我们接着读:

  以因尽故而寂灭,即被视作是终尽,

  此若不以自性尽,如何可说此者尽? 20

道理还是一样,无非把上面一颂的“生”换成了“灭”。一个东西由于支持它存在的这个因到头了,它就灭了,它的灭就不是自性灭,那它就没有灭,没有它的灭。所以下面:

  无有任何可生起,亦无任何可灭失

  生起、坏灭之途径,为事用故而宣示。 21

也就是说,所谓生灭生灭,没有任何东西能生能灭,那为什么佛还老说生灭啊,缘起啊,无明缘行,行缘识啊这些?那是有“事用”,是在特定情况下为达到特定目的而说的话。

下面接着来引《六十如理颂》:

 若彼由因而生成, 离于诸缘则无住,

 无有诸缘即散坏,如何认为彼存在?39  

最后一句我划了线。前面三颂我们都能理解,一个事物由因而生,是在一定条件支持下才存在,那么没有了这个条件,它就呆不住了,就散坏了。这个道理学不学佛都能接受,但是最后一句话,“如何认为彼存在?”有思维跳跃性,我只是觉得这个东西离开了它的条件,它就灭了,怎么它就不存在了呢?至少没灭之前它存在过吧?但是根据前面的我们讲的内容,你就知道,它离于诸缘则无住、则散坏,说明它没有自性,没有同一性,没有身份,没有自体,那它就什么都没有了,它就是不存在,从没存在过。

  由何而能明了此, 即由观见缘起故。

  了知真实胜者说: 依缘生者即无生。 48

  最后这句话总结得很妙。所谓依缘而生的东西,它压根就没生过,这说很清楚吧!那我们再看一看《中论颂》中类似的说法:

《中论颂》第17品《业与果之考察》

【什】 业不从缘生, 不从非缘生,

   是故则无有, 能起于业者。 17.29

   无业无作者, 何有业生果?

   若其无有果, 何有受果者? 17.30

【今】无论是从缘生起,还是无缘而生起,

   此业皆不可存在,是故作者亦无有。17.29

   若无有业和作者,何有业所生之果?

   而若果是无所有,又如何会有受者? 17.30

这一品是在批判因果、造业、受报的问题。我们过去总说,佛教主张是一切皆是因缘而起,那你看龙树这里是什么意思?无缘而生起,这自然是要被批判的,但是龙树这里把从缘而生起也给批了,他说哪有从缘而生起的业啊?有条件而生起的,和没有条件就能生起的,这两种观点所主张的业,“皆不可存在”。而如果没有业,也就没有造业者,没有造业者,也就没有受果报者,全给否定了。还是这个意思,由缘而起就等于啥都没有起。

《七十空性论》

  依于彼而彼生起, 亦不遮此世间理

  由缘生则无自性,此如何有?此定是。71  

什么意思啊?先是利用了依缘而起的这个一般世俗的认知,说你看嘛,依于这个东西那个东西起了,以这个为条件那个东西生了。“亦不遮”,遮就是否定,我先不否定这个道理。但是要知道,这个是“世间理”,什么叫世间理?就是凡夫都能看见,不需要成佛就能明白的道理,你只要承认这个道理,就好办了。为什么呢?“由缘生则无自性,”你知道事物都是由条件而生起的,就能明白是无自性的。没有自性就好办了,没有自性就是没有,“此如何有?”这中间有跳跃,又得用到我们前面的分析,你要没有前面的基础,这句话是断然读不懂的,这跳跃太大了,怎么叫没有自性就没有了呢?因为没有自性就没有了同一性,没有了自体,也就没有了。“此定是。”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这个道理!

读了不少材料,我们总结一下龙树的对缘生法的判断:

缘生法 → 空 → 无自性 → 不存在 → 无生

如果说一个法是从缘而生的,那么它就是空的,就是无自性的,而如果说一个东西是无自性的,它就是不存在的,而如果一个东西没有存在,它还生吗?无生!所以我们能看出来,龙树对“缘生法”的判断和他对“缘起”的判断是有配合的,缘起是规律,是无生之理,缘起法是无自性之法,无自性之法不存在,生不起来,没生过,无生。这俩咬合得很紧密,而这两个概念配合而成的缘起观,非但与龙树的空观不违背,反而是更鲜明地烘托出了“空”这一立场。

我知道大家还很难接受,总觉得佛教不就应该讲因缘和合、相互观待吗?我告诉你,这俩概念在龙树这儿,都是明确被批判的。我简单引几首《中论颂》,大家感受一下:

中论

【什】是故果不从, 缘合、不合生。

   若无有果者, 何处有合法? 《中论颂》 20.24

【今】故无和合所生果,亦无无合而生果。

   是则若无有果者,何有众缘之和合?《中论颂》 20.24

“故无和合所生果,”条件聚合生出来一个果?没有这样的果!当然前面有论证过程,大家以后可以细细研读。“亦无无合而生果,”因缘不和合而生的果也是没有的,那么如果这两种选择都没有的话,哪还有“众缘之和合”呢?没有因缘和合!

中论

【什】若法有待成,是法還成待。

   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法。《中论颂》10.10

   若法有待成,未成云何待?

   若成已有待,成已何用待?《中论颂》10.11

【今】此物观待[彼]而成,彼物即是所观待,

   却又观待此而成,则谁观待谁而成?《中论颂》10.10

   此物观待[他]而成,此物未成怎观待?

   若是已成而观待,此之观待不合理。《中论颂》10.11

“相互观待”说起来好像觉得很妙,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之中的。龙树这里的头一颂是说,哪有相互观待啊?你左脚踩在右脚上,右脚再踩在左脚上,还能上天呢?当然,这里所说的观待因,是一个事物生成的因。下一颂是说,就算不说相互观待,就说一个单向的观待,也不行。一个事物要观待别的物才成,那这个事物它还没观待别的事物的时候,它就不成,不成就没这东西,没这东西,谁去观待?谁来发出这个观待的行为?那好,就说观待之前就已经有这东西了。那么它还需要观待别人而成吗?没观待的时候就已经有它了。跟我们前面解析过的归谬论证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什么因缘和合,相互观待,因果相续,生生不息,在龙树这儿一概否定!

这里我要提出一个问题。刚才我们看了龙树对缘生法的推导:一个事物如果是依缘而生的、依赖条件的,它就是无自性的,如果是无自性的,就没有它,没有它,它就不生。这个听着很顺,但是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前面说有这个东西,它是依赖条件而生的,后来又说没有这个东西,它不生,这在逻辑上是不允许的,前后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说这个推导过程,不能理解为一个单线推理,若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大致那样说一说,但要知道这不是龙树的逻辑结构,因为它有逻辑语病。那么应该怎么推导呢?是一个归谬式:

所破命题:依缘而生之物,是存在的

推论1:认为一物存在,即有自性。

【1】 怀疑主义前提之下,事物被封闭

推论2:认为一物生起,即观待因缘,即不可能有自性

【2】 缘生法无自性

结论:两推论相矛盾,原命题被破。

【3】 预设前提的破产

我把这个推导过程重新梳理了一下。龙树破的论题是什么呢?是依缘而生之物(也就是缘生法)是存在的。怎么破呢?推出两个相矛盾的推论。你要认为这世界上有点东西,你就得主张它有自性对吧,它得有个身份,得说它是谁,那就是自性。这是第一个推论。第二,你如果认为一个事物有生起,也就是观待因缘,观待因缘它就不可能有一个同一的身份,也就不可能有自性。这就回到我们前面捋过的老路上了,同一个论题,推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说有这个东西就得主张有它的自性,而又说这个东西是缘生的,就不能有自性,自己跟自己打架了。所以你这个命题是自相矛盾的,不成立的。

我们再回想前面读过的一颂,龙树说“亦不遮此世间理。”,你要说这世间的事物都是依缘而生的,我让你这么说,可以先承认,什么意思?是先承认你再来揪你的自相矛盾,你只要承认事物是在运动发展、变化生灭之中的,这就好办了。龙树就是这样利用缘生法这个概念。那么龙树对于缘生法是什么立场呢?其实是不承认,但是呢,为了归谬,先假装承认,你说什么我就假装信一下,为了待会打击你。

所以,这个逻辑结构就清楚了。龙树并不是先认为有物生起,然后推到最后又否定了自己的前提,说无物可生,而是龙树从一开始就不承认有物可生,是你说有事物在生,我就先承认,好吧,就按先你说的来,最后一看,根本没有事物,哪里会有生?这逻辑上就没毛病了,只有从归谬的角度来看,龙树的逻辑上是没毛病的。为什么解释这些?因为的确有人说,龙树在逻辑上犯了错误,有西方学者这么认为。

从归谬的角度,来理解龙树对缘生法概念的暂时利用和最终否认,这就是我们挖出的第二颗宝石。如果你认为这个东西有,除了说它是什么,它还得变,从一个状态跨越到另一个状态,或者处于一定关系之中,这就是“缘生”。所以这两个推论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掰扯清楚了。龙树就是利用你这个事物,定义了、描述了之后,你还得让它存在于一定关系之中,存在于一定的时空变幻之中,这个时候你必然要和这个事物的身份、定义、同一性发生自相矛盾,而只要变化,就不能有自性,这就是我们要挖的第二颗宝石。这样就与前面的第一颗宝石——存在就是有自性,形成一对必然的自相矛盾。

概念关系图表

这里,我们把前面讲过的龙树思想体系之中的概念串联一下。我喜欢画图:

image

这个图上有六个框,还有不同形状,这都是有意义的。首先,第一行三个框之间都有个等号,表示对等关系。“空性”这种抽象性,就等于“无自性性”。“无自性”(niḥsvabhāva)是个形容词,无自性性就是无自性的这种性质,也是抽象名词。“缘起”我们刚刚分析过,是一个规律,也是一个抽象名词。这三个概念可以划等号,可以互换,龙树说过,缘起就是空性。你们会发现这三个框都是实线框,实线表示,龙树肯定它,不是肯定有这种东西,是逻辑表述上的肯定。空性就是空性,是一切事物的本性。空就是不存在,空性就是不存在性,我们说过无自性就是不存在,那么无自性性也还是不存在性。缘起就是空性,就是佛陀证见的真理。所以都是肯定的表述,用了实线框表示。

我为什么把“缘起”画成了一个椭圆形呢?经过龙树的深挖,这个“甚深缘起”的意义,背离了它的字面意思,所谓“缘起”,字面上看得有缘,还得能生起。经过龙树一翻深挖以后发现,你要认为依缘而起,恰恰不明白“缘起”,你要知道这世界上无缘无起,才明白是“缘起”,所以跟它字面意思背离了,我用椭圆形表示意义发生了转换。“空性”、“无自性性”这两个概念,跟它们的字面意思是一致的,所以用方框。

下面第二行这三个框,都是形容词,“空”的意思就是空的,“无自性”意思就是无自性的。“缘生”也是个形容词,这个法字可以带,也可以不带,意思没有变化,就是缘生的法。所以这三个形容词可以排在一行上。前面俩个概念都是实线框,意思是龙树用了肯定表述,说它是“空的”,就是空的,说是“无自性”,就是无自性的。但是为什么“缘生法”就用虚线方框了呢?方框还是表示意义没有变,缘生就是依缘而生,跟字面意思一致,但是龙树对这个概念不做肯定,“缘生”是不被肯定的。龙树用这个概念是为了归谬,推导出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什么东西是从缘而生的,恰恰是要否定缘生法,所以是否定表述,用虚线表述。

“空”的和“无自性”之间划了等号,这俩形容词可以互换,我说这个东西是空的,就等于说它是无自性的,没有问题。但是“缘生法”与前面两个框之间没有划等号,而是一个单向箭头,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归谬,这俩不能对等,我说它是缘生的,是为了导出这个东西是空的,但你不能倒过来,说,你要认为它是空,就等于承认它是缘生的,这不行。归谬只能单向推导,你不能反过来,说你要认为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那你就等于说他是依缘而生起的,因缘和合的,相互观待的,这绝不可以,所以中间是个单向箭头。

那么再看这上下两行之间的联系。“空性”和“空”是两个平行的锁链,意思是他们的关系是正相关,说一个东西是“空的”,就等于说这个东西的基本性质是“空性”,这两句话只是用了不同的句式而已,只有言语表述上的区别,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这些不同的句式表述在般若经中都可以碰到。同样,说一个东西是“无自性的”,就等于说这个东西是以“无自性性”为其本性,这两个意思也一样,他们是正相关。但是你看,“缘起”和“缘生法”之间的锁链是交叉的,什么意思呢?反相关。按照龙树的说法,如果你认为这个东西是“缘生”,是依缘而生起的,你恰恰没有认识“缘起”这个性质、这个规律。而如果你认识到了“缘起”规了,你就不会认为有任何东西从缘生起来。破斥了缘生法,才能见到甚深缘起,保留了缘生法,你恰恰见不到甚深缘起,这就是反相关关系。

这几个概念在龙树语境中的关系就是这样,可能有点复杂,观想起来的话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个图,如果你把“缘起”和“缘生法”捂住的话,剩那左边那四个框,上下左右非常齐整,简单划一,很容易理解。就是加了这个“缘起”和“缘生法”以后,中间的锁链也交叉了,等号也变成单向箭头了,上边这个变成圆了,底下这个变成虚线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龙树,我们开始就说了,是一个以批破见长的人,龙树的思想体系就是一个否定的思想体系。左边的“空”、“无自性”等等四个概念,本身都包含了否定意义,“空”和“无”字都是表否定,而只有“缘起”和“缘生法”这两个概念,你从表面字面上看,它不是否定的。凡是否定的这种概念,在龙树的体系里非常容易讲清楚,而要兼容这种字面表示正面的、肯定的概念——“缘起”和“缘生法”,就非常的微妙,要费一番思量,就像在走钢丝一样,不容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