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3 三集 1

三集

第一 愚人品

第1经 恐惧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之祇陀林中给孤独园,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即答称世尊曰:“世尊!”世尊即如是说:“诸比丘!诸怖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又,诸灾患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又,诸灾横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

诸比丘!譬如用苇所葺之舍,或用草所葺之舍,所发火燃,能烧涂内外,防塞通风,闭门,上窗锁而烧高阁,正如是。诸比丘!诸怖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又,诸灾患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又,诸灾横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

诸比丘!如是愚人是有怖,而智人无有怖。愚人是有灾患,而智人无有灾患。愚人是有横灾,而智人无横灾。诸比丘!依智人不起怖,依智人不起灾患,依智人不起横灾。

故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应成就三法而避免被称为愚人之三法:成就三法而实行,则被称为智人之三法。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第2经1 特征经

诸比丘!愚人之标识是在作业,智人之标识是在作业,智慧是光辉于行。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应知是愚人。云何为三耶?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应知是愚人。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应知是智人。云何为三耶?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是。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应知是智人。

故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若成就三法,即应避开被称为愚人之三法;若成就三法,即应实行被称为智人之三法。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第3经 思维经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愚人是为愚人之相、是为愚人之状、是为愚人之行。云何为三愚人耶?

诸比丘!世间有愚者,恶思惟、恶说、恶所作。诸比丘!若愚人不行恶思惟、恶说、恶所作,则智人云何知彼为愚人、不善人耶?诸比丘!愚人是恶思惟、恶说、恶所作故,智人则知彼为愚人、不善人。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愚人是为愚人之相,是为愚人之状、是为愚人之行。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智人是为智人之相、是为智人之状、是为智人之行。云何为三耶?诸比丘!世间有智人,善思惟、善说、善所作。诸比丘!若人不行善思惟、善说、善所作,则智人云何知彼为智人、善人耶?诸比丘!智人是善思惟、善103 说、善所作故,智人即知彼为智人、善人。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智人是为智人之相、是为智人之状、是为智人之行。

故2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应成就三法,避开被称为愚人之三法:成就三法,实行被称为智人之三法。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第4经 罪过经

诸比丘!若成就三法者,应知是为愚人。云何为三耶?

于过不见为过,于过见为过而不如实悔除,复不如法承认他人对过之发露忏悔。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应知是为愚人。

诸比丘!若成就三法者,即应知是为智人,云何为三者耶?

于过见为过,于过见为过而如实悔除,复如法承认他人对过之发露忏悔。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应知是为智人。

第5经 不如理经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应如为愚人,云何为三法者耶?

非理以解问、非理答其问,复不欢喜他人以满足、有脉络、适切之显句如理答其问者。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应知是为愚人。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应知是为智人。云何为三智人耶?

如理解问,如理答问,复欢喜他人以满足、有脉络、适切之显句如理答其间者。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应知是为智人。

第6经 不善经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应知是为愚人。云何为三法者耶?

不善身业、不善语业、不善意业。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应知是为愚人。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应知是为智人。云何为三法耶?

善身业、善语业、善意业是,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应知是智人。

第7经 有罪过经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应知是为愚人。云何为三法耶?

有罪身业、有罪语业、有罪意业……乃至……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应知是为智人。云何为三法耶?

无罪身业、无罪语业、无罪意业……乃至……

第8经 有恼害经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应知是愚人。云何为三法耶?

有恼害身业……乃至……有恼害意业……乃至……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应知是智人。云何为三法耶?

无恼害身业……乃至……无恼害意业。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应知是智人。

故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应具足三法,避开被称为愚人之三法,成就三法,实行被称为智人之三法。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第9经 被伤害经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是愚人、是不明、是不善人,亦保护受损、受害之自身。又,彼是有罪、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非福。云何为三法耶?

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是愚人、是不明、是不善人,亦保护受损、受害之自身。又,彼有罪、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非福。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是智人、是聪明、是善人,亦保护无损、无受害之自身。又,无罪,不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福。云何为三法耶?

身妙行……乃至……意妙行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是智人、是聪明、是善人,亦保护无受损、无受害之自身。又,无罪,不为智者所呵毁。又,生许多福。

第10经 垢经3

诸比丘!成就三法而不断三垢者,犹如捉而投弃堕入地狱。云何为三法耶?

破戒,不断彼破戒之垢。有嫉,不断彼嫉之垢。有悭、不断彼悭之垢。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而不断此三垢,即犹如捉而投弃堕入地狱。

诸比丘!成就三法而断三垢者,犹如捉而停留生于天。云何为三法耶?

持戒、断彼破戒之垢。无嫉、断彼嫉之垢。无悭、断彼悭之垢。诸比丘!成就此三法,断此三垢者,即犹如捉而停留生于天。

注1 二~九请参照增一二 (大二、六0七c以下)。

2 故云云之一节,是依暹本而加补。

3 参照A.III,153;Itiv.32。

第二 车匠品

第11经 有名经

诸比丘!成就三法之具高名比丘行,是为多人之无益、多人之无乐、多之人之无利、天与人之无利、之苦。云何为三法耶?

劝修不随顺之身业、劝修不随顺之语业、劝修不随顺之法。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具高名比丘行,是为多人之无益、多人之无乐、多之人之无利、天、人之无益、之苦。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具高名比丘行,是为多人之益、多人之乐、多人之利、天、人之益、之乐。云何为三法耶?

劝修随顺之身业、劝修随顺之语业、劝修随顺之法。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具高名比丘行,是为多人之益、为多人之乐、为多人之利、为天、人之益、之乐。

第12经 应该被忆念经

诸比丘!关于刹帝利种浇头王之三者,将被终身记忆。云何为三者耶?

诸比丘!刹帝利种浇头王所生之处,诸比丘!是关于刹帝利种浇头王应终身记忆之第一。复次,诸比丘!刹帝利种王之浇头处,诸比丘!是关于刹帝利种浇头王应终身记忆之第二。复次,诸比丘!刹帝利种浇头王战胜已,于战胜住始战之处。诸比丘!是关于刹帝利种浇头王所应终身记忆之第三。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关于刹帝利种浇头王应受终身记忆者。

107 诸比丘!正如是,此三者,是关于比丘应终身记忆者。云何为三耶?

诸比丘!比丘剃除须发、著坏色衣、由出家而出成为无家者之处。诸比丘!此是关于比丘应受终身记忆之第一。复次,诸比丘!比丘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集,如实知此是灭,如实知此是趣灭苦道之处,诸比丘!此是关于比丘应受终身记忆之第二。复次,诸比丘!比丘从漏尽,至现法自知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作证具足而住之处。诸比丘!此是关于比丘应受终身记忆之第三。诸比丘!此等三法者,是关于诸比丘应受终身记忆者。”

第13经 希望经

诸比丘!此等三种人,是存在于世间者,云何为三种人耶?

无希望者、正希望者与离希望者。

诸比丘!1何种人是无希望者耶?

诸比丘!2世间有一类现生于下贱家、或旃陀罗家、或竹匠家、或兽猎家、或车匠家、或净除尘芥家,成为贫穷、饮食穷乏、生计困难、辛苦而得衣食[生于……之家]。又,彼遂成血色恶劣、形容衰、矮小而多病、或是偏盲、或是手不具、或跛、或躄,不得食物、饮料、衣服、车乘、鬘、香、涂香、床宅、灯具。彼闻说,某名之刹帝利由刹帝利而登上刹帝利王位者。彼不如是说:‘何时,刹帝利众亦令我登上王位?’诸比丘!此名为无希望者。

诸比丘!何种人是正希望者耶?

诸比丘!世间有刹帝利种浇头王之长子,未灌顶3,已达不动[位],彼闻说:‘某名之刹帝利由刹帝利登上刹帝利王位者,’彼即如是说:‘何时刹帝利众亦令我登上刹帝利王位?’诸比丘!此名为正希望者。

诸比丘!何种人是离希望者耶?

诸比丘!世间有刹帝利又是浇头王,彼闻说:‘某名之刹帝利由刹帝利众登上刹帝利王位者,’彼即不如是思惟:‘何时刹帝利众亦令我登上刹帝利王位耶?’何以故?诸比丘!于前未受灌顶时,彼之希望,[今]已止息故。诸比丘!此即称为离希望者。

诸比丘!此等三种人,存在于世间。正如是,诸比丘!有三种人,存在于诸比丘中。云何为三种人耶?

无希望者与正希望者与离希望者。

诸比丘!何种人是无希望者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种人,破戒而性质恶,不净而作惹疑惑之行状,作阴蔽之业,非沙门而自称沙门,非净行者而自称净行者,内为朽废,漏泄而生污秽,彼未曾闻:有某名之比丘,由漏尽而于现法自知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作证已具足而住。彼即不如是思惟,谓:‘何时我亦能由漏尽而于现法自知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作证已具足而住耶?’诸比丘!此即称为无希望者。

诸比丘!何种人是正希望者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足戒、性质善,彼闻:‘某名之比丘由漏尽而现法自知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作证已具足而住。’彼即思惟:‘于何时我亦由于漏尽而……乃至……作证已,具足而住耶?’诸比丘!此称为正希望者。

诸比丘!何种人是离希望者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漏尽阿罗汉,彼闻:‘某名之比丘由漏尽而……乃至……作证已具足而住。’彼即不如是思惟:‘于何时我亦由漏尽而……乃至……作证已具足而住耶?’所以者何?诸比丘!于前未解脱时,彼之解脱希望,[今]于已止息故。诸比丘!此称为离希望者。

诸比丘!此等三种人,存在于诸比丘中。

第14经 转轮经

“诸比丘!凡转轮王都有法,以法治世,非王则不能转轮。

如是说时,有一比丘白世尊:“大德!云何为有法,以法治世之转轮王耶?”

比丘!是法者,世尊说示:

‘比丘!世间有转轮王,有法,以法治世。唯依法、敬法、重法、尊法、以法为幢、以法为相、以法为增上,对内之人给与适法之保护、拥护、覆护。

复次,比丘!转轮王是有法,以法治世。唯依法、敬法、重法、尊法、以法为幢、以法为相、以法为增上,对王族、臣属、军众、婆罗门族、居士、市民、村民、沙门、婆罗门、禽兽给与适法之保护、拥护、覆护。

此,比丘!有彼转轮王,有法……乃至……对内之人给与适法之保护、拥护、覆护。对王族……乃至……对内之人给与适法之保护、拥护、覆护。唯依法转轮,彼轮是人中之敌对有情不能转者。’

比丘!正如是,如来、应供、正自觉者有法。以法治世、唯依法、敬法、重法、尊法、以法为幢、以法为相、以法为增上,对身业给与适法之保护、拥护、覆护。

言:‘应修如是之身业,不应修如是之身业。’

复次,比丘!如来、应供、正自觉者是有法……乃至……对语业给与适法之保护、拥护、覆护。言:‘应如是修语业,不应修如是之语业……乃至……对意业给与适法之保护、拥护、覆护。’言:‘应修如是之意业,不应修如是之意业。’

此,比丘!如来、应供、正自觉者有法,以法治世,唯依法、敬法、重法、尊法、以法为幢、以法为相、以法为增上,对身业给与适法之保护、拥护、覆护……乃至……对语业……乃至……对意业与以适法之保护、拥护、覆护。唯依法而转无上法轮,彼轮是沙门、婆罗门、天、魔罗、梵天或世间任何人皆不能转者。”

第15经 帕伽它那经

一时,世尊住波罗奈之仙人堕处鹿苑。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众曰:“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曰:“大德!”于是,世尊曰:

“诸比丘!昔有王者,名为帕伽它那,诸比丘!一日,王语车匠曰:‘车匠!由今日起过六个月,我将作战。车匠!汝能造一对新车轮否?’

诸比丘!车匠答帕伽它那王曰:“王者!”我能造。

诸比丘!然而,车匠在六个月仅余六日之时,完成一新车轮。诸比丘!其时帕伽它那王即语车匠:

‘车匠!从今再过六日,我将作战,能完成一对新车轮否?’

‘王!此六个月剩余之六日,可造一车轮。’

‘然而车匠!汝能在此六日之间,为我完成第二车轮否?’

诸比丘!如此车匠答帕伽它那王曰:‘王!我能。’

诸比丘!其时,车匠在六日之间,完成第二车轮,手持一对新车轮往谓帕伽它那王之处。诸已告帕伽它那王曰:‘王!一对新车轮,已如是完成。’

‘车匠!汝在六个月尚余六日时完成此车轮,又在六日间完成另一车轮,其中之差异云何?我在此间不见任何之差异。’

‘然而,王!两者是有差违。王者当见其差异。’

诸比丘!其时车匠即运转六日间完成之车轮,其车轮是运转而在有势力之间连续旋回,而后落于地上。然而,六个月尚余六日之间所完成之车轮,则运转后其车轮在运力之间连续运转,而后,则嵌于车轴而止。

‘车匠!有何因、何缘,六日之间所完成之彼车轮,运转后,唯于运力之间连续旋回,然后落于地上?复次,车匠!有何因、何缘,六个月尚余六日之间所完成之彼车轮,运转后,于运力之间连续旋转,而后则嵌于车轴而止?’

‘王!六日之间所完成之车轮,其辋亦曲,有瑕而不纯真,辐亦曲、有瑕、表面未充分被削。毂亦曲、有瑕而不纯真、运转后唯于运力之间连续旋回,而后则落于地上。然而,王!六个月尚余六日之间所完成之车轮,其辋不曲、无瑕而纯真。辐亦不曲、无瑕、表面已充分被削。毂亦不曲、无瑕而纯真。彼车轮之纲亦不曲、无瑕而纯真。辐亦不曲、无瑕而纯真。毂亦不曲、无瑕而纯真。运转后,于运力之间连续运转,而后则嵌于车轴而止。’

诸比丘!汝等不作如是思惟耶?谓:其时之彼车匠是异人耶?然而,诸比丘!不可作如是见,其时之彼车匠是我。其时,诸比丘!我是善知木林之曲、木材之瑕、木材之不纯。诸比丘!今我是应供、正自觉者而善知身之曲、身之瑕、身之不纯。善知语之曲、语之瑕、语之不纯。善知意之曲、意之瑕、意之不纯。

诸比丘!凡比丘或比丘尼为未断身之曲、身之瑕、身之不纯者。未断语之曲、话之瑕、语之不纯者。未断意之曲、意之瑕、意之不纯者。诸比丘!为此,将由此法律堕落,犹如彼于六日间完成之车轮。

诸比丘!凡比丘或比丘尼为已断身之曲……乃至……意之曲、意之瑕、意之不纯者,诸比丘!为此,住于此法律中,犹如彼六个月尚余六日所完成之车轮。

是故诸比丘!汝等于世间,应如是学。我等应断身之曲、身之瑕、身之不纯。我等应断语之曲、语之瑕、语之不纯。我等应断意之曲、意之瑕、意之不纯。诸比丘!汝等实应如是学。”

第16经 无缺点经4

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者,是行无戏论之道。又,彼之漏尽因是圆满。云何为三者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护诸根门,于食知量,勉力于觉醒。

诸比丘!又,如何是比丘之护诸根门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眼见色已,不取相、不取细相,由斯作、不防护眼根而住时,贪与忧之恶不善法则流入。为防护斯作而修行,而护眼根,而作眼根之防护--以耳闻声已……乃至……以鼻嗅香已……乃至……以舌味味已……乃至……以身触所触已……乃至……以意识法已,不取相、不取细相,由斯作、不防护意根而住时,贪与忧与恶不善法则流入。为防护斯作而修行,而护意根,而作意根之防护。诸比丘!如是比丘是护诸根门。

诸比丘!又如何比丘于食能知量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思择已而如理摄食、不与戏、不与醉、不与饰、不与美,乃至唯为此身之住、活、息害、修净行。如是我乃亡古受,使新受不生。又,我生存、成无罪、安稳而住。诸比丘!如是比丘于食知量。

诸比丘!又如何比丘于觉醒勉力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昼即经行[或]坐已不留心于覆障法,初夜则经行[或]坐已不留心于覆障法。中夜则右胁为下如师子而卧,以足叠足,正念正知而作起想。后夜则起而经行[或]坐已不留心于覆障法。诸比丘!如是比丘勉力于觉醒。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是行无戏论之道,又,因是,彼之漏尽圆满。

第17经 自己的恼害经5

诸比丘!此等三法,能自恼害,亦能他恼害,亦能自他恼害。云何为三耶?

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诸比丘!此等三法,亦能自恼害,亦能他恼害,亦能自他恼害。诸比丘!此等三法,亦能不自恼害,亦能不他恼害,亦能不自他恼害,云何为三法耶?

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诸比丘!此等三法,能不自恼害,亦能不他恼害,亦能不自他恼害。

第18经 天界经

诸比丘!若汝等,有外道出家作如是问:“具寿沙门瞿昙是为生天而住净行耶?

诸比丘!如是问汝等,可辱否、可耻否,可起嫌厌否?

“诚然,大德!”

诸比丘!如是汝等实应以天之寿为辱、为耻、为嫌厌,以天之色、天之乐、天之誉、天之自在为辱、为耻、为嫌厌。既然如此,诸比丘!汝等当然应以身恶行为辱、为耻、为嫌厌。以语恶行……乃至……意恶行为辱、为耻、为嫌厌。

第19经 商人经第一

诸比丘!成就三支之商人,不能得未得之财,亦不能增殖已得之财。云何为三耶?

诸比丘!世间有商人,午前不热诚励业,日中不热诚励业,午后不热诚励业。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之商人,不能得未得之财,亦不能增殖已得之财。

正如是,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者,不能得未得之善法,亦不能增殖已得之善法。云何为三法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午前不热诚为定而励行、日中不热诚为定而励行、午后不热诚为定而励行。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不能得末得之善法,亦不能增殖已得之善法。

诸比丘!成就三法之商人,能得未得之财,亦能增殖已得之财。云何为三耶?

诸比丘!世间有商人,午前热诚励业、日中热诚励业、午后热诚励业。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商人,能得未得之财,亦能增殖已得之财。

正如是,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能得未得之善法,亦能增殖已得之善法。云何者三法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午前热诚为定而励行、日中……乃至……午后热诚为定而励行,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能得未得之善法,亦能增殖已得之善法。

第20经 商人经第二

诸比丘!成就三支之商人,不久可增广、增大其财产。云何为三耶?

诸比丘!世间有商人,炯眼、有巧之奋斗,基础巩固。

诸比丘!又如何商人为炯眼耶?

诸比丘!世间有商人,知商品、知此品如是买、如是卖,如是之原价,如是之利益。诸比丘!如是商人为炯眼。

诸比丘!又,为如何商人为有巧之奋斗耶?

诸比丘!世间有商人,乃作商品之卖买,诸比丘!商人如是为有巧之奋斗。

诸比丘!又如何商人为巩固基础耶?

诸比丘!世间有商人,凡大财大富裕之长者或长者子,皆如是知彼--此商人是炯眼、有巧之奋斗,以养妻子,又,具有不断支付我等之力。彼等是为财而招彼商人,从此处取财以养妻子,又,不断支付我等。诸比丘!商人如是为基础巩固。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之商人,不久可增广、增大其财产。

诸比丘!正如是,成就三法之比丘,不久可增广增大其善法。云何为三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炯眼、有巧之奋斗、巩固基础。

诸比丘!又如何而比丘为炯眼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如实知此是苦……乃至……如实知此是苦灭之道。诸比丘!如是比丘为炯眼。

又,诸比丘!比丘如何有巧之奋斗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发起精进而住,断不善法,成满善法,具有力,坚固勇猛求善法而不休息。诸比丘!如是比丘为有巧之奋斗。

诸比丘!又,如何比丘之巩固基础耶?

诸比丘!6世间有比丘,多闻而通晓阿含,恒亲近持法、持律、持摩夷之诸比丘而质问[彼等比丘],谓:‘大德!此为何、此有何义?’彼等具寿对彼开示未开,又显示未显,又以种种说而除其生起疑惑之诸法,诸比丘!如是为比丘之巩固基础。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不久可增广、增大其善法。

注1 参照puggalapanhatti 3,1;4,19;s.III.3,1,5

2 参照S.vol.I,p.94。

3 “尚未灌顶”abhiseko anabhisitto-m-acalapatto是依出在脚注之ph及暹本,取其abhisekena anabhisitto acalapatto者。

4 参照增二一(大二、六0三C)Puggalapannatti 2,17。

5 参照杂四七(大二、三四一b)。

6 参照A.vol.2,p.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