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4 三集续 1

第三 阿难品

第71经 阐那经1

缘在舍卫[城]。

其时,偏历者阐那即来诣具寿阿难之处。诣已,与具寿阿难互俱相庆慰、作欢喜、不可忘之交谈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偏历者阐那即语具寿阿难曰:

“友,阿难!汝等亦施设贪之断,嗔之……乃至……施设痴之断耶?友,唯我等施设贪之断,嗔之……乃至……施设痴之断。友!然则如何是汝等所见贪之过患2而施设贪之断耶……乃至……如何是汝等所见痴之过患而施设痴之断耶?”

“友!有贪心之人是被贪所蔽,心为所执,亦思恼害自己之事,……恼害他……乃至……亦思俱恼害之事,而唯感到心之苦、忧。当贪断时,即不思恼害自己之事,……不恼害他……乃至……俱……乃至……不感到心之苦、忧。

友!有贪心之人是为贪所蔽,心为所执,以身行恶行,以语……乃至……以意行恶行。当贪断时,即不以身行恶行,以语……乃至……以意行恶行。

友!有贪心之人是为贪所蔽,心为所执,无法如实知自利、亦……他利……乃至……亦无法如实知俱利。当贪断时,即能如实知自利,亦……他利……乃至……亦能如实知俱利。

友!贪者实是作闇者,无眼者,无智者,慧灭者。助长苦痛者,不能引涅槃者。

友!有嗔心之人是为嗔……乃至……

友!愚痴之人为愚痴所蔽,心为所执,亦思恼害自己之事,亦……恼害他……乃至……亦思俱恼害之事,而感到心之苦、忧。当愚痴断时,即不思恼害自己之事,亦……恼害他……乃至……俱……乃至……不感到心之苦、忧。

友!愚痴之人为愚痴所蔽,心为所执,以身行恶行,以语……乃至……以意行恶行。当愚痴断时,即不以身行恶行,以语……乃至……不以意行恶行。

友!愚痴之人为愚痴所蔽,心为所执,亦不如实知自利、亦……他利……乃至……亦不如实知俱利。当愚痴断时,亦能如实知自利、亦能……他利……乃至……如实知俱利。

友!愚痴者实是作闇者,无眼者,无智者,慧灭者,能助长苦痛者,不能引涅槃者。

友!此是我等见贪之过※患,施设贪之断者。此是见嗔之※过患,施设嗔之断者,此是见痴之过※患,施设痴之断者。

友!复有断此贪、嗔、痴之道耶?有行迹耶?

友!有断此贪、嗔、痴之道,有行耶。

友!如何为断此贪、嗔、痴之道?如何为行迹?

即是八支圣道,所谓正见……乃至……正定。友!此实是断此贪、嗔、痴之道,是行迹。

友!此断贪、嗔、痴之道是善,行迹是善。友!阿难!然则实是不放逸者。”

第72经 邪命外道經

一时,具寿阿难住在憍赏弥之瞿私多园。

其时,有一在家之阿时婆迦弟子,来诣具寿阿难之处。诣已,问讯具寿阿难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在家之阿时婆迦弟子,即对阿难语曰:

大德阿难“3!何人之法是善说耶?于世之中,谁等是妙行者耶?于世之中,谁等是完成者耶?”

“家主!然则,于此我当问汝,请随所欲而回答。家主!汝如何思惟耶?凡为断贪而说法,为断嗔而说法,为断痴而说法之人是善说耶?或否?对此汝如何思惟?”

“大德!凡是为断贪而说法,……嗔……乃至……为断痴而说法人之法是善说--于此我如是思惟。”

“家主!汝如何思惟耶?凡为断贪而修行,……嗔……为断痴而修行之人,于世中是善修行者耶?或否?于此汝如何思惟?”

“大德!凡为断贪而修行之人,……嗔……为断痴而修行之人,于世之中是善修行者--于此我如是思惟。”

“家主!汝如何思惟耶?凡已断贪,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凡已断嗔……乃至……凡已断痴,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不再生,未来亦不可能生者,彼于世之中是完成者耶?或否?对此汝如何思惟?”

“大德!凡已断贪,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凡已断嗔……乃至……凡已断痴,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者,彼于世之中是完成者--对此我如是思惟。”

“由是汝如是记说:‘大德!凡为断贪而说法,……嗔……乃至……为断痴而说法人之法,是善说。’又汝如是记说:‘大德!凡为断贪而修行,……嗔……乃至……为断痴而修行之人,于世中是善修行者’又汝如是记说:‘大德!凡已断贪,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更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凡已断嗔……乃至……凡已断痴,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更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者,于世中是完成者。’

“大德!是希奇,大德!是未曾有,不赞叹自法4,不诽谤他法,依道理而说法,说义理,又不交杂私见。

大德阿难!汝等为断贪而说法,为断嗔而……乃至……为断痴而说法,大德!汝等之法是善说。大德阿难!汝等为断贪而修行,……嗔……乃至……为断痴而修行,汝等于世中之善修行者。大德阿难5!汝等贪已断,根已截,如切多罗树之顶,更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汝等之嗔……乃至……汝等之痴已断,根已截,如切多罗树之顶,更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汝等是于世之完成者。

大德!奇哉!大德!奇哉!大德!譬如起伏者,如发覆者,或示道于迷者,于闇中持来明灯,使有眼者,得见诸色。如是如是,圣阿难以种种之方法开示法。大德阿难!我归依世尊,又,归依[法]又[归依]僧。圣阿难请存念我,从今日起我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第73经 释迦族人摩诃那摩经6

一时,世尊住在释迦族之地迦毗罗[城]外之尼拘律树园。其时世尊病愈,病愈未久。时,释迦族之摩诃那摩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释迦族摩诃那摩白世尊言:

“大德!我知世尊自昔即如是说法,得定者有知,不得定者则非,大德!是定先而智后耶?或智先而定后耶?”

其时,具寿阿难自忖:世尊病愈,病愈未久。此释迦族之摩诃那摩对世尊作甚深之问,莫如我将释迦族摩诃那摩同伴出予一处以说法。

其时,具寿阿难即揩释迦族摩诃那摩之臂同伴而出,对释迦族摩诃那摩言:

摩诃那摩!世尊说有学之戒,又,世尊亦说无学之戒。又,世尊说有学之定,又,世尊亦说无学之定。又,世尊说有学之慧,又,世尊亦说无学之慧。

摩诃那摩!何为有学之戒耶?

摩诃那摩!世间有比丘,具戒波罗提木叉……乃至[二集之四之五]……受学学处。摩诃那摩!此说为有学之戒者。

摩诃那摩!何为有学之定耶?

摩诃那摩!世间有比丘,离诸欲……乃至……具足第四静虑而住,此说为有学之定者。

摩诃那摩!何为有学之慧耶?

摩诃那摩!世间有比丘,如实了知此是苦……乃至……如实知此是趣于灭苦之道。摩诃那摩!此说为有学之慧,摩诃那摩!所谓圣弟子者具足如是戒,具足如是定,具足如是慧,诸漏尽故,于现法自知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而住。摩诃那摩!世尊如是说有学之戒者,世尊亦如是说无学之戒者,世尊如是说有学之定者,世尊亦如是说无学之定者,世尊如是说有学之慧者,世尊亦如是说无学之慧者。

第74经 尼乾陀經7

一时,具寿阿难住在毗舍离大林中重阁讲堂,时,离车族之阿婆耶与离车族之潘迪它库马拉卡[聪明童子]来诣难之处。诣已,问讯具寿阿难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离车族之阿婆耶即语阿难曰:

“大德!离系若提子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彼]称为智见无所余:8我无论是行、是住、是眠、是醒、恒不断作智见现起。彼由苦行而施设过去世诸业之吐出, 由不作而施设新业桥之破坏。如是业尽故苦尽,苦尽故受尽,受尽故一切[流转之]苦灭尽,如是由于此可见之灭尽清净,而有[生死之]超出。大德!世尊就此有何言耶?”

“阿婆耶!世尊、知者、见者、应供、正自觉正确说明此种灭尽清净,是为有情之清净,为超脱愁、恼,为欲灭苦、忧,为欲得智,为欲作证涅槃。云何为三耶?

阿婆耶!世间有比丘,具戒,波罗提木叉……乃至[二集之四之五]……受学学处,彼不造新业,又,故业随受而吐出。灭尽现见、是不时、是来观9、是随顺、是智者应内证者。

阿婆耶!比丘者具足如是戒,离诸欲……乃至……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彼不造新业,又,故业随受而此出,灭尽现见、是不时、是来观、是随顺、是智者应内证者。

阿婆耶!比丘者具足如是戒……乃至……从漏尽将,于现法自知无漏10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而住。彼不造新业,又,故业随受而吐出,灭尽是现见、是不时、是来观、是随顺、是智者应内证者。

阿婆耶!世尊、智者、见者、应供、正自觉正确说明此三者灭尽清净正确说明,是为有情之清净,为超脱愁与恼,为欲灭苦与忧,为欲得智,为欲作证涅槃。”

如是为说时,离车族之聪明童子即语离车族之阿婆耶曰:友!阿婆耶!汝何故不以具寿阿难之善说为善说而随喜耶?

友!我为何不以具寿阿难之善说为善说而随喜耶?不以具寿阿难之善说为善说而随喜者之头,当为粉碎。

第75经 确立经

一时,阿难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而坐于一面。世尊告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曰:

“阿难!凡汝等所哀愍之人,或是所谓容听[汝等言]之众人,即或友,或同辈,或亲戚,或近亲。阿难!汝等应于三处劝导,使之能入,能住。云何为三耶?

11 应劝导于佛证净,使之能入,能住:彼世尊是应供、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者、天人师、觉者、世尊。应劝导于法证净,使之能入,能住--世尊之法是善说12、是现见、是不时、是来观、是随顺,是智者应内证者。应劝导于僧伽证净,使之能入、能住--世尊之弟子13僧伽是妙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是直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如理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和敬行者[僧伽者]即四双八辈,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应受施、应受请待、应受供养、应受恭敬,是世人之无上福田。

阿难!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之四大种虽有变异,成就佛证净之圣弟子不会有变异14,[唯]有此变异而已。阿难!成就佛证净之圣弟子,或生于地狱、或傍生、或饿鬼境者,无有是处。

阿难!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之四大种,虽有变异,但成就法……乃至……成就僧伽证净之圣弟子不会有变异,[唯有]有此变异而已。阿难!成就僧伽证净之圣弟子,或生于地狱、或傍生、或饿鬼者,无有是处。

阿难!凡汝等所哀愍之人,或所谓容听[汝等言]之众人,即或友、或同辈、或亲戚、或近亲。阿难!汝等应于三处劝导,使之能入、能住。”

第76经 有经第一

一时,具寿阿难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大德!说为有、有,大德!齐限于何而有有耶?”

“阿难!若无欲界之异熟业,可得施设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有情之识是安住于下劣界中,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阿难!如是而有有。

阿难!若无色界之异熟业,可得施设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之有情之识是安住于中界,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

阿难!若无无色界之异熟业,方可得无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之有情之识是住于妙界,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阿难!如是而有有。”

第77经 有经第二

一时,具寿阿难来诣世尊所在之处……乃至……坐于一边之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大德!说为有有。大德!齐限于何而有有耶?

阿难!若无欲界之异熟业,可得施设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之有情之思[与]希求是安住于下劣界中,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

又阿难!若无色界之异熟业,可得施设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之有情之思[与]希求是安住于中界中,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

又,阿难!若无无色界之异熟业,可得施设无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之有情之思[与]希求是安住于妙界中,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阿难!如是而有有。

第78经 戒禁经

缘与前同……乃至……世尊告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曰:

“阿难!一切之戒、禁、[难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为有效耶?”

“大德!此中不可一向作记。”

阿难!然则,汝当分别。

“大德!如习于戒、禁、[难行之]活命、梵行、信行,而不善法增长,善法损减。如是戒、禁、[难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无效。大德!又,如果习于戒、禁、[难行之]活命、梵行、信行,而不善法损减,善法增长,如是戒、禁、[难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有效。”如是具寿阿难所语,[大]师即予同意。

时具寿阿难因[大]师予以同意,而从座起,问讯世尊,右绕而去。

时,世尊于具寿阿难离去不久,告诸比丘众曰:诸比丘!阿难是有学,然则,于慧与彼全等者,是不易得。”

第79经 香的种类经15

一时,具寿阿难来诣世尊所在之处。诣已,问讯世尊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大德!此等三种香,唯有顺风薰,逆风即不薰。云何为三耶?是根香16、树心香、华香。大德!此等三种香,唯有顺风薰,逆风即不薰。大德!有顺风亦薰,逆风亦薰,顺逆风亦薰之香否?”

“阿难!有香类,顺风亦薰。逆风亦薰,顺逆风皆薰者。

“大德!如何是彼香类顺风亦薰,逆风亦薰,顺逆风皆薰者?”

阿难!无论在村中或邑中,有女人或男子,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离杀生、离不与取、离于欲邪行、离虚诳语、离有谷酒,木酒之酒分放逸处,具戒、性质善良,以无污秽悭吝之心住于家,施而无所惜,舒伸[施]手,乐于弃舍、容乞、乐于分与施物,其地方之沙门、婆罗门称赞:某名之村或邑,有女人或男子,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离杀生、离不与取、离于欲邪行、离虚诳语、离有谷酒、木酒之酒分放逸处,具戒、性质善良,以无污秽悭吝之心住于家,施无所惜,舒伸[施]手,乐于弃舍、容乞、乐于分与施物。天亦称赞彼而曰:‘某名之村或邑,有女人或男子,归依佛……乃至乐于分与施物。’阿难!实则此香类之顺风亦薰,逆风亦薰,顺逆风皆薰者。”

17    华香不薰在逆风    栴檀多揭摩利迦18

    善士即薰在逆风    善士19香于一切处。

第80经 小经20

一时,具寿阿难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我现从世尊得闻,现从世尊受持[谓:]阿难!尸弃[佛]有名为阿毗浮之弟子,居于梵世,发音声则千世界可使得闻。然则大德!世尊、应供、正自觉者发音声,能[使闻]于几何耶?”

“阿难!彼是弟子,如来是无量。

再次,具寿阿难白世尊言:“我现从世尊得闻,现从世尊受持[谓:]“阿难!尸弃[佛]有名为阿毗浮之弟子,居于梵世,发音声则千世界可使得闻。”然则大德!世尊、应供、正自觉者发音声,能[使闻]于几何耶?”

阿难!彼是弟子,如来是无量。

第三度,具寿阿难白世尊言:“我现从世尊得闻,现从世尊受持,[谓:]“阿难!尸弃[佛]有名为阿毗浮之弟子,居于梵世,发音声则千世界可使得闻。”然则,大德!世尊、应供、正自觉者发音声,能[使则闻]于几何耶?”

阿难!汝曾得闻21小千世界耶?

“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是其时,愿世尊为说,从世尊得闻,诸比丘应受持。”

阿难!然则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说,具寿阿难即答世尊:“大德!唯然。”

世尊告曰:

阿难!有日、月运行照辉诸方之千位世[界],在其中有千月、千日、千须弥山王、千阎浮提、千西牛货、千北俱庐、千东胜身。四千大海、四千大王。千四大王、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他[天]、千化乐[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阿难!此名为小千世界。阿难!有小千世界之千倍[世界]者。阿难!此名为中二千世界。又,阿难!有中二千世界之千倍世[界]者。阿难!此名为三千大千世界。阿难!如来若希望,则发音声可令三千大千世界得知,或22复希望可令更远者得[知]。

“大德!复次,如何而世尊发音声可令三千大千世界得知,或23复希望可令更远者者得[知]耶?”

阿难!于此如来以光满三千大千世界,彼等有情若知其光,如来则于其时发音,令其闻声。阿难!如是如来发音声,令三千大千世界得知,或复希望可令更远者得[知]。

如是语时,具寿阿难即唱曰:“呜呼!于我有利,呜呼!我是幸遇,我师有如是之大神通,有如是之大威德。”

如是说时,具寿邬陀夷语具寿阿难曰:“具寿阿难!若汝师有如是之大神通,有如是之大威德,其为汝有何作为耶?”

如是语时,世尊告具寿邬陀夷曰:邬陀夷!勿如是言,邬陀夷!勿如是言,邬陀夷!若阿难于尚未离贪前死,因其心净,于天中七次登于王位,于此阎浮提中七次登于王位,邬陀夷!阿难更于现法般涅槃。”

注1 参照杂三五(大二、二五一b),别杂一一(大二、四五一a)

2 “过患”底本之adinava是adlnava之误植。

3 参照S.vol,4.P.253。

4 “百法”saddhammukkamsana应如暹本作为sadhammuk。

5 “阿难”底本之Anando是Ananda之误植。

6 参照杂三三(大二、二三八c),别杂八(大二、四三三c)。

7 参照杂二一(大二、一四七c)参照。

8 参照A.vol.4,P.429。

9 “来观”具有可能之示言(来而作观)义

10 “无漏”底本之anasavam是anasavam之误植。

11 参照增二一(大二、六0三a)。

12 底本之(善说)之前有supatipanno之语,应予只除,暹罗本则无。

13 “世尊之云云”此一句是从暹本所补。

14 “变异”底本之anathattam应如暹本作为ahnathattam。

15 参照增二三(大二、六一三b),杂三八(大二、二七八c)。

16 “根香”底本之malagandho是与暹本同样读为mulagandho。

17 参照Dhp.54。

18 栴檀、多揭罗是香木,摩利迦是有芳香之华之名。

19 “善士”底本之suppuriso是sappuriso之误植。

20 参照杂一六(大二、一一一c)。

21 “得闻”底本之sutam应作为suta,暹本亦同。

22 “或是”虽删除底本之va,但从意义上看,皆如诸本之所一致者,以此,应将此语存置。

23 “或是”依据暹本且顺前之语法,应加va以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