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6

三 大 品

一 出家经1

四○五

    云何出家具眼者2     云何观察彼世尊

    出家何为大喜庆     佛之出家阿难说 (一)

四○六

    在家居住多狭隘     烦恼尘垢发生处

    出家之后多宽广     视无烦恼始出家 (二)

四○七

    出家以后依我身     避离恶行与恶业

    已舍恶语并恶行     生活遍净度活命 (三)

四○八

    成道前在摩揭陀3     山围之国王舍城

    充满三十二德相     为行乞而赴王城 (四)

四○九

    高殿耸立摩揭陀     频毘沙罗见彼佛

    见已具足微妙相     王对近臣述次义 (五)

四一○

    「汝等注意此尊者4     容姿长大颜色净

    彼之行步正完全     眼前约可见一寻 (六)

四一一

    于中有念眼下垂     彼之出身非贱家

    王遣使者走向问     比丘欲向何处行」 (七)

四一二

    所遣彼等之王使     由佛之后追随行

    比丘今欲往何处     彼之住所何处寻 (八)

四一三

    每家次第续行乞5     善自防护根门护

    彼佛正知有正念     适量受食钵或满 (九)

四一四

    彼牟尼佛行乞已     由王舍城出市外

    此处山麓为住所     一直前往盘荼婆 (一○)

四一五

    近前得见佛住所     然后诸使近前行

    其中一使还王城     追踪之事奏王听 (一一)

四一六

    「大王若问此比丘     盘荼婆前山窟中

    如虎如牛如师子     置身一直而端坐」 (一二)

四一七

    王闻使者之言已6     剎帝利王乘美乘

    一心前往佛住所     盘荼婆山直急行 (一三)

四一八

    剎帝利王乘车行     来至山麓下坐乘

    步行行近比丘前     诣彼牟尼坐其处 (一四)

四一九

    国王坐已心欢喜     与彼交问喜候语

    感铭语毕王致意     国王如是述次义 (一五)

四二○

    「汝尚年轻且年少     青年人生第一期

    具备容貌与壮行     出身如正剎帝利 (一六)

四二一

    我欲与汝诸财物     象众先导有光辉

    精锐军队汝受用     语我所问汝之生」 (一七)

四二二

    「雪山山腹是故居7     憍萨罗国往昔住

    具备财宝勇进者     端方正直一民族 (一八)

四二三

    彼之族姓为日种     彼之生族曰释迦

    由彼家族我出家     非为冀求诸欲者 (一九)

四二四

    已见诸欲之过患8     以见出离为安稳

    我为出离行精勤     意喜精勤非诸欲」 (二○)

出家经竟

注1 本经乃世尊踰城出家后,由迦毘罗城南下入王舍城行乞时,与摩竭陀国王频毘娑罗会见时所述之状况。为佛传之一部。此与会见频毘娑罗王之故事,虽出于多种佛传,但如本经之以偈文出者,与本经同源而来者有Mahavastu II,P.198f、四分律卷三一(大正藏二二、七七九c以下)、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四(大正藏二四、一一八b以下)等。特别是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与本经各偈极为相似。

2 本偈以下至最后之各偈可参照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四(大正藏二四、一一八b以下)。

3 本偈以下之很多偈,可参 Mahavastu II,P.198f。

4 本偈以下至最后之各偈,与四分律卷三一(大正藏二二、七七九c以下)相当一致。

5 在Mahavastu中无与本偈相当者。

6 以下之四偈,不与Mahavastu 相当。

7 以下之二偈,可参照大智度论卷三(大正藏二五、七七a)。

8 在 Mahavastu 中无与本偈相当偈。

二 精勤经1

四二五

    尼连禅河畔     瑜伽得安稳

    极勤修禅思     专心我精勤 (一)

四二六

    恶魔障解脱     悲悯语近我

    「汝瘦颜色恶     汝之近死期 (二)

四二七

    汝死有千分     汝生只一分

    汝生为殊胜     有命行诸善 (三)

四二八

    汝若行梵行     向火献供物

    汝应积多福     汝何作精勤 (四)

四二九

    精勤道难至     难行到达难」

    恶魔述此偈     立于佛之前 (五)

四三○

    如此示恶魔     世尊如次说

    「放逸之波旬     来此何目的 (六)

四三一

    世间福微量     于我无所用

    目的求诸福     恶魔为人说 (七)

四三二

    先信次精进     又是我有慧

    如此自专心     何须汝求生 (八)

四三三

    我起精进风     涸竭诸流水

    如此自专心     使我身血涸 (九)

四三四

    身体血涸时     胆汁痰亦涸

    身体肉灭尽     我心益澄静

    我具念慧定     愈能善立住 (一○)

四三五

    如斯善住立     得最高受用

    心不求诸欲     有情中清净 (一一)

四三六

    汝欲第一军2     不乐第二军

    饥渴第三军     渴爱第四军 (一二)

四三七

    惛眠第五军     怖畏第六军

    疑为第七军     覆情汝八军 (一三)

四三八

    恭敬利名誉     邪行得名声

    称扬赞自己     贬下毁他人 (一四)

四三九

    汝军障解脱     黑魔之军势

    无勇者不胜     勇者胜已乐 (一五)

四四○

    我着文邪草3     不乐着生命

    若我败之生     不如战死胜 (一六)

四四一

    沙门婆罗门     没于战不见

    寻行诸善者     不知涅盘道 (一七)

四四二

    驾象意无怠     四方见魔军

    斗战我抗衡     此场不能动 (一八)

四四三

    含天诸世人4     不堪胜魔军

    我慧破汝军     如石破土钵 (一九)

四四四

    自由善思惟     善念使住立

    诸国我游行     广导诸弟子 (二○)

四四五

    我教诸弟子     专心不放逸

    无忧至彼处     无欲得涅盘」 (二一)

四四六

    「我于七年间5     缠付从随彼

    有念正觉者     不得乘机会 (二二)

四四七

    石有脂肪色6     或有此柔软

    有此美味食     如鸦步徘徊 (二三)

四四八

    不得其美味     鸦舍此处去

    如近石之鸦     我等厌瞿昙」 (二四)

四四九

    彼魔败忧闷7     由胁落琵琶

    夜叉意销沉     从此便消失 (二五)

精勤经竟

注1 本经与前经之最后偈:「意喜精勤非诸欲」,精勤是佛在成道前六年间有关与恶魔争斗而说者。此亦成为佛传之一部分。此一故事亦多由佛传中出。与本经同源之偈者有Mahavas-tu II,PP.238-240佛本行集经卷二五(大正藏三、七六九b以下), Lalitavistara ( Lef-mann)PP.261-263,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大正藏三、五八二b以下)等。

2 以下四偈被引用于MNd.P.96;P.174;P.333f CNd(暹罗本)P.144f。又与此等四偈相当之偈,可见大智度论卷五、卷一五(大正藏二五、九九b以下、一六九a)。而在其卷五则被引用于杂藏经所说与此四偈及以后数偈相当之偈。

3 「文邪草」(munja)为世尊于成道时在菩提树下敷座之草。属禾本科,汉译吉祥草。

4 以下三偈可参照大智度论卷五(大正藏二五、九九c)。

5 本偈被引用于DA.III,P.994;MA,III,P.373;SnA,P.37。

6 以下二偈亦出于S.I,p.124。与之相当之偈可参见杂阿含二四六经、一○九二经(大正藏二、五九b、二八六c),别译杂阿含三一经(大正藏二、三八三b)。

7 本偈亦出于S.I,p.122被引用于DhpA.I,P.433。汉译相当之偈可参见杂阿含一○九一经(大正藏二、二八六b)。

三 善说经1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答世尊:「尊师!」世尊如是曰:「诸比丘!具备四支语,为善说而非恶说,无罪而不见责难于诸识者。云何四支?诸比丘!有比丘只语善说、不语恶说;只语法、不语非法;只语爱语、不语不爱语;只语真实语、不语虚伪语。具备此等四支语,为善说而非恶说,无罪而不见责难于诸识者。」世尊如斯说,善逝如斯说已,师〔世尊〕更曰:

四五○

    善人最上语善说(此为第一)2    语法不应语非法(此为第二)

    爱语不语不爱语(此为第三)    语实不语虚伪语(此为第四) (一)

时尊者婆耆舍由座而起,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白世尊言:「善逝!我已明解世尊所说义。」「婆耆舍!汝言明解。」时婆耆舍尊者于世尊前,以适当诸偈赞叹世尊:

四五一

    「勿使自己苦3     又勿害他人

    只语之应语     此实善说语 (二)

四五二

    能作欢迎言     只应言爱语

    勿用诸恶言     爱语言他人 (三)

四五三

    真实语甘露     是为永远语

    善人真实义     法上言住立 (四)

四五四

    佛为达涅盘4     为尽苦边际

    说示安稳语     诸语实最上」 (五)

善说经竟

注1 本经其原形出于S.I,p.188f(S.8,5,Subhasita)。汉译之相当经,则杂阿含一二一八经(大正藏二、三三二a),其别译杂阿含二五三经(大正藏二、四六二b 以下)等。尤以杂阿含与巴利很类似。

2 本偈出于上述诸经外,被引用于KhpA,P.135,在出曜经卷一一(大正藏四、六六七a),法集要颂经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一b),四分律卷五二(大正藏二二、九五二b),大毘婆沙论卷六(大正藏二七、二八c),阿毘昙毘婆沙论卷三(大正藏二八、二○c),瑜伽师地论卷一七(大正藏三○、三八一b)均有相当之偈。

3 以下之四偈亦出于Thag.V V.1227-1230。更在出曜经卷一一(大正藏四、六六七a以下),法集要颂经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一c),四分律卷五二(大正藏二二、九五二b)均有相当之偈。

4 本偈被引用于KhpA.P.136。

四 孙陀利迦婆罗堕阇经1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憍萨罗国孙陀利迦河边。尔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祀火婆罗门,于孙陀利迦河边,行祀圣火之火供养。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行祀火之火供养已,即由座起,回望四方自谓:「此残余供物,应使谁受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由不远之树下见世尊以衣披缠至头而坐。见已,以左手持残余供物,行近世尊之处。时世尊闻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之足音而开启头衣。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见世尊为光头圆顶,即谓:「此是沙门。」便欲转回。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作如是思念:「虽为光头圆顶,此世亦有一部分光头圆顶之婆罗门;我且近前,问彼之出身。」于是,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行近世尊之处。诣前白世尊言:「尊者何姓之出生?」时世尊以偈对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曰:

四五五

    「我非婆罗门     亦非剎帝利

    既非毘舍族     又非他何者

    遍知凡夫姓     皆称为五蕴

    我无有一物     以慧游世间 (一)

四五六

    着僧伽梨衣2     无家我游行

    剃除须与发     自心使寂灭

    对此世人等     悉是无染着

    汝今问我姓     实为不适宜」 (二)

四五七

    「我等婆罗门     见时相问讯

    尊婆罗门否     习问为常例

    若汝婆罗门     答非婆罗门

    我今重问汝     三句廿四字

    彼之娑毘底3     吠陀之赞歌」 (三)

四五八

    「何为是仙人     剎帝利何为4

    乃至婆罗门     人人于此世

    何以多营作     供养诸天神

    极达吠陀者     供时受供物

    我说供有效」 (四)

四九五

婆罗门曰:

    「通达吠陀人     我今见如斯5

    彼供实有效     未见如尊师

    献果施其它     无有资格人」 (五)

四六○

    「汝于信乐我     婆罗是故门

    汝为求知义     近前来请问

    认汝是寂静     无忿恨烟者

    无苦亦无求     发见善慧者」 (六)

四六一

    「乐供卿瞿昙     欲供予不知

    教予供养法     何处供有效

    敬请教示我     然者婆罗门

    汝倾耳谛听     为汝说供法 (七)

四六二

    勿问出生族     唯问彼之行

    火生实由薪     虽是卑贱家

    牟尼是有智     高贵惭愧者 (八)

四六三

    真谛自调练7     调御己诸根

    极达诸吠陀8     梵行已成人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 (九)

四六四

    无家舍诸欲9     能善自制伏

    如梭之端直     时物供诸人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 (一○)

四六五

    善能离诸贪     等持寂诸根

    如月离罗喉10     时物供诸人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 (一一)

四六六

    常念无执着     我意之舍离

    游行于世间     时物供诸人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 (一二)

四六七

    离舍于诸欲     战胜诸欲行

    生死知边际     而寂灭明澄

    清凉如湖水     如来受献果 (一三)

四六八

    如来诸等者     远离诸不等

    有无边智慧     此世及他世

    亦无有染着     如来受献果 (一四)

四六九

    无谄无傲慢     离贪无我意

    无求除忿恨     而成自寂静

    离垢婆罗门     如来受献果 (一五)

四七○

    既断意住着     无何之执取

    无此彼世着     如来受献果 (一六)

四七一

    等持度暴流     知法最上见

    漏尽最后身     如来受献果 (一七)

四七二

    有漏麤恶语     遣除灭无存

    解脱达吠陀     如来受献果 (一八)

四七三

    超染无染着     有慢有情中

    而至于无慢     遍知于诸苦

    共生田因缘     如来受献果 (一九)

四七四

    不依于意欲     而至见远离

    说超异端见     所起之烦恼

    无何之所缘     如来受献果 (二○)

四七五

    证知彼此法     遣除及此等

    灭没令无余     达成于寂静

    取尽而解脱     如来受献果 (二一)

四七六

    见结烦恼生     究竟之灭尽

    贪路除无余     清净而无过

    离垢无障碍     如来受献果 (二二)

四七七

    无观自己我     一心于等持

    身端正自住     不动不心栽11

    乃至无疑惑     如来受献果 (二三)

四七八

    无毫愚痴因     于一切诸法

    而具有智见     不再以持有

    最后之生身     以达有吉瑞

    无上之正觉     以上人心净

    如来受献果」 (二四)

四七九

    「如是之尊师     吠陀达人故

    如此我供养     为实之供养

    梵天实证人     受食我献果」 (二五)

四八○

    「唱偈与得食12     非我所应食

    依偈而受食     非诸正见法

    诸佛斥唱偈     而得供养食

    婆罗门有时     法唯诸佛行 (二六)

四八一

    有一切诸德     漏尽灭疑惑

    如是此大仙     供养他饮食

    佛为期福者     最大之福田」 (二七)

四八二

    「如何食我施     我愿欲知此

    敬受尊师教     我于供养时

    遍求如斯人     欲作斯供养」 (二八)

四八三

    「远离强情者     其心不混乱

    解脱诸欲者     除去诸昏沉 (二九)

四八四

    调伏越诸境     明察生死者

    具备牟尼性     斯者来受供 (三○)

四八五

    对彼调颦蹙     合掌礼拜彼

    供彼饮食物     斯施为有效」 (三一)

四八六

    「彼尊师佛陀     值得受献果

    无上之福田     受供一切世

    施与于尊师     必有获大果」 (三二)

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白世尊言:「卿瞿昙!希有,卿瞿昙!希有。卿瞿昙!犹如使倒者起,蔽覆者露现,教迷者以道,又如暗夜揭来灯火,使有眼者得见诸色。如斯,瞿昙以诸多教说之说法,我愿归依卿瞿昙、法与比丘众。我愿在卿瞿昙之前出家,得具足戒。」

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得于世尊前出家,得受具足戒。而后不久,尊者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远离独自,虔诚不放逸,住于精勤,不久即了知--诸善男子由家出家而达非家之目的--「我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更不至如斯(轮回苦界)之状态」,现世而自通达、作证、具足、住于无上梵行之终局(涅盘)。此尊者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成为阿罗汉之一人。

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经竟

注1 在注释书中以本经为献果经(Puralasa-sutta)本经序文之长行部分与S.I.P.167f(S.7,1,9,Sundarika)相一致。

2 「僧伽梨衣」(Sanghati)义译为重衣,内衣(安陀衣)、为着于外衣是于上者(郁多罗僧),此等谓之三衣,普通比丘之衣服原则上限于此三衣。可参照蛇品第四耕田婆罗堕阇经之注。

3 「娑毘底」(Savtti)偈,由三句二十四字组成,见Rigveda III,62,10,为对太阳神Savitti之赞歌。此赞歌普通称为Gayatri,为婆罗门学习吠陀者最初学习之物。与娑毘底偈相同在佛教最初唱念有由三句二十四字所组成之三归文。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归依佛)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归依法)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归依僧)

今所说之娑毘底,乃指佛教之娑毘底三归依文。又有关婆罗门之娑毘底可参照五六八偈。

4 本偈前半同一○四三偈。

5 本偈可参照S.I,P.168杂阿含一一八四经(大正藏二、三二○c),别译杂阿含九九经(大正藏二、四○九a)。

6 本偈及次之前半偈亦出于S.I,P.168。汉译相当之偈可参见杂阿含一一八四经(大正藏二、三二○c),别译杂阿含九九经(大正藏二、四○九a)。

7 本偈前半被引用于SA.I,P.26。

8 「吠陀」(Veda)指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道之智。

9 以下二偈同于四九七偈、四九八偈。

10 「罗喉」(Rahu)为印度信仰传说中之阿修罗(鬼神),吞月及太阳。罗喉吞月及太阳时,起月蚀及日蚀。

11 「心栽」(cetokhila)乃心之荒芜。此有五种,即:疑佛不信、疑法不信、疑僧不信、疑戒定慧三学不信、对同梵行者瞋而不喜,自不精勤。

12 以下二偈与八一偈、八二偈相同。亦出于S.I,P.167.P.168,前偈被引用于Mil.P228。此等二偈汉译相当之偈可参见别译杂阿含九九经(大正藏二、四○九a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