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0

一一 那罗迦经1

〔序偈〕

六七九

    满足生欢喜2     三十三天众

    恭敬有净衣     取衣赞帝释

    阿私陀仙人     昼住之时见3 (一)

六八○

    喜悦踊跃见诸天     仙人恭敬问因由

    「何缘天众极满悦     何故取衣作挥舞 (二)

六八一

    假令诸天战修罗     修罗战败勇士胜

    彼时亦不大欢喜     今见喜悦甚稀有 (三)

六八二

    且歌且舞吹口笛     拍手踊跃奏天曲

    我住须弥问汝等     汝等速为我解疑」 (四)

六八三

    「无比最胜宝菩萨     利益安乐生人界

    释迦族村蓝毘尼     我等满足极欣悦 (五)

六八四

    一切有情最高者     人中牛王最上者

    仙人林中转法轮     猛胜百兽师子吼」 (六)

六八五

    闻诸天声仙人急     下降净饭王宫廷

    坐其处告释迦众     「我今欲见此童子」 (七)

六八六

    释迦族等炉金工     锻练辉耀如金黄

    高贵容貌童子丽     为阿私陀仙人见 (八)

六八七

    辉耀行空如火焰     清净霁云如满月

    照曜大地如秋阳     阿私陀仙生欢喜 (九)

六八八

    诸天有骨千圆轮4     空中护持有伞盖

    金柄拂尘上下扇     不见持拂伞盖人 (一○)

六八九

    黑妙结发斯见已5     头上白伞为翳遮

    如锦毯中之黄金     跃踊喜心抱太子 (一一)

六九○

    彼通真言及相好     抱取释迦验牛王

    欣乐心发感叹声     人间无上最上者 (一二)

六九一

    随念自己将终时     仙人怏怏眼流泪

    释迦族见仙人泣     莫非童子有障碍 (一三)

六九二

    仙人告慰释迦族     我非随念子不利

    童子绝无任何障     彼非凡庸善留意 (一四)

六九三

    童子得成无上觉     得见最上之清净

    彼之梵行广弘通     怜愍众生转法轮 (一五)

六九四

    然我余命不久世     正觉之前我命终

    无等之法我不闻     我心故此苦恼痛 (一六)

六九五

    释迦族众大欢喜     彼之生来始出城

    怜愍自己之子嗣     修学无等精勤法 (一七)

六九六

    「今后有佛成正觉     汝若闻其行法道

    尔时当往遍求问     彼世尊前行梵行」 (一八)

六九七

    豫见未来得清净     仙人所教饶益意

    多积福善那罗迦     待望胜者护诸根 (一九)

六九八

    闻彼胜者转法轮     仙人教言实现时

    行见牛王得信乐     请问牟尼最胜行 (二○)

序偈竟。

六九九

    「阿私陀仙所述语6     此语如实我了知

    瞿昙诸法通达者     故我前来谒世尊 (二一)

七○○

    出家乃至住非家     托钵之行续寻求

    我问牟尼请示我     最上句之牟尼行」 (二二)

七○一

世尊曰:

    「行难得难清净道     我令汝知牟尼行

    然而我告汝此事     志须强毅心坚固 (二三)

七○二

    无论村人骂或赞     应以平等行仪临

    慎防瞋意严加护     寂静勿为高傲行 (二四)

七○三

    如园中有种种焰     黄红大小皆出现

    诱惑牟尼诸女人     纵令彼女来诱惑 (二五)

七○四

    牟尼已经离淫法     彼此诸欲皆已舍

    于诸生物强或弱     不生瞋害无爱着 (二六)

七○五

    我与彼等亦相同     彼等与我亦无异

    自己与彼相比较     不可杀害诸众生 (二七)

七○六

    一切凡夫所执着     欲求贪欲须舍去

    弃贪行道具眼者     必定能度贪地狱 (二八)

七○七

    控制肚腹须节食     一切少欲勿贪求

    彼实厌离于诸欲     无欲寂灭无烦恼 (二九)

七○八

    牟尼每日出行乞     行乞已讫赴林边

    牟尼止住在树下     树下就座已牟尼 (三○)

七○九

    彼贤者勤修禅定     树下静虑乐林边

    自行禅定自满足     树下寂静应禅思 (三一)

七一○

    林中树下且过夜     翌朝赴村行乞食

    信众招待与供养     持来之食亦不喜 (三二)

七一一

    牟尼沿村到来时     不以家家过急行

    如同哑者之乞食     教策之语不得说 (三三)

七一二

    若乞得食斯可矣     若不得食亦善哉

    两者等同为看待     牟尼坦然静还来7 (三四)

七一三

    r彼手持钵续游行8     r人谓哑者亦非哑

    r虽少施与亦莫轻     r不可轻蔑彼施者 (三五)

七一四

    r我作沙门为行道9     r说示种种至高道

    r达于彼岸无二次     r亦无一回到达者 (三六)

七一五

    r轮回暴流必须断10     r比丘不可有爱着

    r舍断所作诸善恶     r如斯比丘无热恼」 (三七)

七一六

世尊曰:

    r「令汝得知牟尼行     r摄食如尝剃刀刃

    r必当以舌抑口盖     r对胃亦应行自制 (三八)

七一七

    r沈滞之心不可有     r心中不可多思念

    r无有依着无臭秽     r最后目的为梵行 (三九)

七一八

    r亲近沙门是心离     r独坐身离应学习

    离为独一牟尼行     若能独一乐行道 (四○)

七一九

    若然名声耀十方     精进禅思弃诸欲

    我等弟子慕圣法     愈益增长惭与信 (四一)

七二○

    犹如挖掘深河底     应知河川诸情况

    小河底浅流有音     大川流水无音声 (四二)

七二一

    浅水之流有潺声11     满水之流成寂静

    愚者如同半水瓮     贤者如同满水湖 (四三)

七二二

    沙门且具法与义     多语利益众生事

    彼等自知所示法     彼等自知宜多语 (四四)

七二三

    彼等自知自制心     彼等自知勿多语

    彼牟尼值牟尼行     彼牟尼证牟尼行」 (四五)

那罗迦经竟

注1 本经部分与佛传有关。即释尊于迦毘罗城降诞,阿私陀仙人为佛占相,预言释尊之将来,且自悲哀不能遇佛之成道,并自遗言其外甥那罗迦,命其如闻佛成道,即直就佛前修学梵行。那罗迦从其遗言,闻佛转法轮之消息,于第七日即至佛前问牟尼行。以下故事为本经〔序偈〕,有关牟尼之行、佛之说法,为本经之本文。而在〔序偈〕中与之相似之故事,虽出自种种佛传,但未见有与本经类似之偈。然与本经本文相似诸偈,可见出于Mahavas-tu III PP.386-389,佛本行集经卷三八(大正藏三、八三○a以下)。此或系本文诸偈,自古即已存在,而〔序偈〕乃后加之者。

2 此等故事例如佛本行集经卷九(大正藏三、六九三b以下)可为参照。

3 「昼住」(divavihara)亦云昼卧(午睡),即于食后日中之休息。此非必定为卧,多为乐住坐禅。

4 「黑妙」(Kanha-siri)系指阿私陀仙(Asita-isi)即Kabha与 Asita 相当,Siri与isi相当。盖Kanha与Asita同为黑色之义,siri为吉祥人之义,此处指为仙人。

5 本偈被引用于DA.II,P.438;MA.IV.P185。

6 以下至本经最后之偈,虽稍有不同,大体与Mahavastu III,PP.386-389佛本行集经卷三八(大正藏三、八三○a以下)相当。

7 「坦然」(rukkham va)直译为「如对树木」。依注文,求果实之人行近树前,得与不得,亦无得意与失意,坦然而去。

8 本偈被引用于 SA.II,P.109。

9 本偈被引用于 KV.P.89。

10 本偈被引用于 CND(暹罗本)P.109。

11 本偈被引用于 Mil.P.414。

一二 二种随观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母高堂。尔时,世尊于十五日布萨满月之夜,受比丘众围绕,露地而坐。时世尊默然回顾众多比丘,告诸比丘言:「诸比丘!出离世间至成圣之正觉有诸善法。诸比丘!汝等何故出离世间至圣正觉,闻此等善法耶?诸比丘!若有问汝等者,汝等可如是回答彼等:『此无他,是为如实知二法。』然汝等以何言二?『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一随观;『此是苦灭、此是至苦灭道』,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师又更言曰:

七二四

    「于苦无知解1     复不知苦生

    苦又普无残     不知绝灭处

    更至苦寂灭     不知其道之 (一)

七二五

    人心无解脱     亦无解脱慧

    未能尽苦际     彼实至生老 (二)

七二六

    然能知离苦     亦知苦发生

    又苦遍无余     知苦绝灭处

    更至苦寂灭     知解彼道处 (三)

七二七

    具足心解脱     亦具慧解脱

    彼等尽苦际     不至生与老」 (四)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亦皆依缘依而生』,此乃一随观;『然依之离灭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乃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二)若烦恼有余时,于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得随一之果。」世尊如右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

七二八

    「世间种种苦2     皆依因缘生

    无知作依处     愚钝屡受苦

    知苦随观者     知而不作依」 (五)

「『其它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 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无明而生』,此乃一随观;『然无明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乃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于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期得随一之果。」世尊如右言。善逝如斯言已,师更言曰:

七二九

    「由此而有彼     生死与轮回

    轮转行不已     其趣是无明 (六)

七三○

    无明是大痴     由此久轮回

    至明诸有情     后有不更来」 (七)

「『又依他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行而生』,此是一随观;『然诸行离灭之无余,故无苦可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知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

七三一

    「任何苦发生     皆缘行而生

    诸行之离灭     无苦可发生 (八)

七三二

    苦生缘于行     了知此过患

    止灭一切行     断除诸欲想

    此苦之灭尽     如实知此已 (九)

七三三

    正见达吠陀3     正知诸贤者

    战胜恶魔结     后有不更来」 (一○)

「『依他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识』,此是一随观;『然识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

七三四

    「一切苦发生     皆是缘于识

    由识之离灭     无苦可发生 (一一)

七三五

    苦缘识而生     了知此过患

    识若寂静故     无爱即寂灭」 (一二)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 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触』,此是一随观;『然因触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

七三六

    「为触所击败     从有流而行

    诸人行邪道     无能尽灭结 (一三)

七三七

    如是遍知触     诸人喜寂静

    彼等实灭触4     无爱故寂灭」 (一四)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之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受』,此是一随观;『然受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励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当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

七三八

    「无论乐或苦5     不苦或不乐

    内者与外者     一切所感受 (一五)

七三九

    此苦须当知     虚伪破灭法

    以智触衰灭     认斯可离贪6

    诸受灭尽故     无爱故寂灭」 (一六)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渴爱』,此是一随观;『然渴爱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

七四○

    「渴爱为友者7     长时续轮回

    有此而有彼     轮回无超脱 (一七)

七四一

    渴爱缘生苦8     知此之过患

    渴爱离无取     念之当普行」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取』,此是一随观;『然因取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

七四二

    「有乃缘于取     有者受诸苦

    生者必有死     此苦生之缘 (一九)

七四三

    取之灭尽故     诸贤正了知9

    知达生灭尽     后有不更来」 (二○)

「『依他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龌龊』,此是一随观;『然龌龊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告曰:

七四四

    「任何苦之生     皆缘于龌龊

    由诸龌龊灭     无有苦之生 (二一)

七四五

    有苦缘龌龊     了知此过患

    舍遣诸龌龊     无龌龊解脱 (二二)

七四六

    断绝诸有爱10     比丘心寂静

    灭度生轮回     彼更不再有」 (二三)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食』,此是一随观;『然食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

七四七

    「任何苦之生11     皆缘食而生

    依于诸食灭     无有苦之生 (二四)

七四八

    苦乃缘食有     知此为过患

    遍知一切食     勿依止诸食 (二五)

七四九

    吠陀之达人     涅盘正了知

    诸漏遍尽故     省察受用食

    住法不入趣」 (二六)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动转』,此是一随观;『然动转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

七五○

    「任何苦之生     皆缘于动转

    诸动转之灭     无有苦之生 (二七)

七五一

    苦乃缘动转     了知此过患

    如是弃爱欲     令除灭诸行

    不动亦无取     念之应普行」 (二八)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 诸比丘!若诸人有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有依止者有动摇』,此是一随观;『依止无者动摇无』,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师更言曰:

七五二

    「无依无动摇     有依有取着

    此有故彼有     无越度轮回 (二九)

七五三

    诸依有怖畏     了知此过患

    无依无取着     念之应普行」 (三○)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无色〔界定〕远比色〔界定〕更为寂静』,此是一随观;『灭〔尽定〕远比无色〔界定〕更为寂静,『此是第二随观。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

七五四

    「色界诸有情12     及住无色界

    不知灭尽定     是为再来者 (三一)

七五五

    遍知色界定13     善住无色界

    灭定解脱者     彼等舍死魔」 (三二)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 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一切诸人中或思:「此是真理」者,但诸圣者以正慧如实善见「此是虚妄」』,此是一随观;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一切诸人中或思:「此是虚妄」者,但诸圣者以正慧如实善见:「此是真理」』,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斯言已,师更言曰:

七五六

    「非我以谓我     住着于名色14

    见天及人世     愚思为真理 (三三)

七五七

    愚者如所思     由思为所异

    愚思成虚妄     暂法虚妄法 (三四)

七五八

    涅盘非妄法     诸圣知真实

    彼等解真理     无爱故寂灭」 (三五)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 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一切诸人中,或思:「此是乐」者,但诸圣者以正慧如实善见:「此是苦」』,此是一随观;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一切诸人中,或思:「此是苦」者,但诸圣者以正慧如实善见:「此是乐」』,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师更言曰:

七五九

    「唯言有此者15     色声及香味

    触法为嗜好     爱着以适意 (三六)

七六○

    诸天及世人     实以此为乐

    此等之灭时     彼等思为苦 (三七)

七六一

    有身之断灭     诸圣见为乐

    正见人所思     恰与世间反 (三八)

七六二

    他人所言乐     诸圣称是苦

    他人所谓苦     圣者称是乐

    了知难解法     无知则痴迷 (三九)

七六三

    无明所蔽翳     黑暗无所见

    正见诸善人     光明大开显

    不达熟法愚     近之亦不识 (四○)

七六四

    为有贪所败     从有流行去

    受魔所制者     于法无正觉 (四一)

七六五

    除去圣贤者     谁能值正觉

    正知涅盘句     无漏般涅盘」 (四二)

世尊如是言已,彼诸比丘闻世尊之所说,意悦欢喜。世尊说此法时,有六十比丘,心无取着,解脱诸漏。

二种随观经竟

此〔二种随观经之〕摄颂:

    谛依与无明    诸行第五识

    触诸受渴爱    取龌龊诸食

    动转动摇色    真理苦十六

大品第三竟

摄颂:

    出家与精勤    善说孙陀利

    摩伽萨毘耶    说施罗与箭

    乃至婆私陀    与拘迦利耶

    那罗迦以及    二种正随观

    此等十二经    称之为大品

注1 以下之四偈亦出于S.V,P.433(S,56.22 Vijja);It,P.106亦出(如是语经之一○三经)。该偈参见杂阿含三九二经(大正藏二、一○六a)。

2 本偈与一○五○偈后半及一○五一偈前半同。

3 「吠陀」指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道之智。

4 「止灭故」(abhisamay),有关此语可参照三四二偈之注。

5 本偈及前四偈亦出于S.IV,P.205。

6 「离贪」(Virajjati)在注书中使用Vijanati(识)之语,说明此等识诸受及识苦。

7 次偈亦出于A.II,P.10;It.P.9;P.109亦出(如是语经之一五经、一○五经),被引用于MND.P.455;CND(暹罗本)P.291;P.320;DHSA.P.364;SNA.P.64等。更只在七四○偈被引用于CND(暹罗本)P.363;SNA.P.17;MNDA.P.39。

8 本偈亦出于J.IV.P.354。又在出曜经卷五(大正藏四、六三六b)、法集要颂经卷一(大正藏四、七七八c),有与本偈类似之偈。

9 以下之三句亦出于It.P.39;P.95;P.108f亦出(如是语经之九三经、九四经、一○四经)。

10 本偈亦出于Ud.P.46亦出(自说经第四品第九经。更与本偈类似之偈,可参见大毘婆沙论卷五六、卷一九六(大正藏二七、二八八b,九八○b)及阿毘昙毘婆沙论卷三一(大正藏二八、二二三a)。

11 以下之二偈可参照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一三、卷一五(大正藏二八、六一三b,六二五a)。

12 本偈亦出S.I,P.133。七五四、七五五之二偈亦出于It.P.62(如是语经之七三经)。与此二偈相当之偈,可参见杂阿含四六二经(大正藏二、一一八a),为阿毘达磨集异门是论卷三(大正藏二六、三七八c)。

13 本偈可参照It.P.45f(如是语经之五一经)。

14 以下之三句亦出于It.P.35(如是语经之四一经)。

15 以下至七六五偈之七偈,原形其出于S.IV,P.127f。在杂阿含三○八经(大正藏二、八八c)有与此等七偈相似之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