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1

四 义品1

一 欲经2

七六六

    欲求欲对象3     若彼已有成

    人得所欲者     确然彼心喜 (一)

七六七

    若人有此欲4     生起此欲者

    彼诸欲失灭     烦恼如中箭 (二)

七六八

    回避诸欲者     如避蛇头足5

    世间之爱着     有念正超越 (三)

七六九

    黄金田器具6     佣仆与牛马

    若有追求者     妇女亲欲多 (四)

七七○

    彼无力战胜     彼被危难破

    如是彼随苦     如破舟进水 (五)

七七一

    故人常有念     诸欲应回避

    如船除积水     到达彼岸者

    彼等舍诸欲     断欲渡瀑流 (六)

欲经竟

注1 义品原文之Atthaka-vagga,乃有「八品」之意义,或应为「八法品」或「八偈品」亦说不一定。本品之第二经为Guhatthaka-sutta(窟八偈经)第三经为 Dutthatthaka-sutta(瞋怒八偈经)、第四经为Suddhatthaka-Sutta(净八偈经)、第五经为Paramatthaka-sutta第一八偈经atthaka者,此等诸经皆由八偈而成故,明显为「有八」、「八偈」之意义。若依此意Atthaka-vagga,亦可解作「八偈经之群」的意义。然除去本品由第二经至第五经之四经以外,其它十二经均非由八偈而成。故本品若全部冠以「八偈品」之名,亦并不适切。加之Atthaka-vagga,如在梵文Arthaka-vargiya(JRAS.1916.P.712)又Artha-vargiya(Yasomitra,Abhidharmakosa-vyakhya P.33;Bodhisatva-bhumi P.48)皆为「义品」,于汉译诸文献,亦于摩诃僧祇律卷二三(大正藏二二、四一六a)为八跋祇经以外Atthaka并未采作八(astaka)之意义,又在大智度论卷一(大正藏二五、六三c),除阿他婆耆经之音译外,总解为义(artha or arthaka)之意。

即在汉译中其译语当如左示:

义品:杂阿含五五一经(大正藏二、一四四b、c),义足经:义足经(大正藏四、一七四以下),十六义品经:五分律卷二一(大正藏二二、一四四b),十六句义:四分律卷三九(大正藏二二、八四五c),句义经:同卷五四(大正藏二二、九六八b),说义:毘尼母经卷三(大正藏二四、八一八a),众义经:大智度论卷一(大正藏二五、六○c) ,义品:同卷一八(大正藏二五、一九三b),众义品:大毘婆沙论卷四、卷一三七(大正藏二七、一七a、七○六a),义品:同卷三四、(大正藏二七、一七六a),众义经:阿毘昙毘婆沙论卷二、卷一六、卷一八(大正藏二八、一一c、一一八a、一一三c),义品:俱舍论卷一(大正藏二九、三b),义部经:俱舍释论卷一(大正藏二九、一六四a)

义品:顺正理论卷二(大正藏二九、三三七b),义品:瑜伽师地论卷一九、卷三六(大正藏三○、三八七b、四八九a)。

上列义足经之义足与四分律之句义与毘尼母经之说义,其原文或为Artha-pada或Pada-artha 亦未可知,其它经典则总为Arthaka-vargiya Artha-vargiya当可以推知。此可见于V.I.P.196;S.III,P.9;P.12;Ud.P.59。等内所被引用,相当于Artha-vargiya 依用,Atthaka-vaggika之名由之可知。即由多数部派所传之Atthaka-vagga 是「持义集经」与「持利益集经」之意,故称之为义品,今亦译作义品。

此义品或可通于各部派所集之十六经,巴利文之本品、汉译之义足经均有十六品,如左表所示,在五分律及四分律有云十六义品经、十六句义。于Udana P.59亦有Solasa Athaka-vaggika各点,当可明了。与本品相似者有吴支谦译义足经二卷。义足经与本品比较,各有十六经,但顺序则稍有不同。各经彼此相似,与本品之偈相似者,在义足经中皆有。今将两者之十六经相互比较如左:

本品 义足经

1 Kama-sutta 一、桀贪王经

2 Guhatthaka-sutta 二、优填王经

3 Dutthatthaka-sutta 三、须陀利经

4 Suddhatthaka-sutta 四、摩竭梵志经

5 Paramatthaka-sutta 五、镜面王经

6 Jara-sutta 六、老少俱死经

7 Tissametteyya-sutta 七、弥勒难经

8 Pasura-sutta 八、勇辞梵志经

9 Magandiy-sutta 九、摩因提女经

10 Purabheda-sutta 十、子父共会经

11 Kalahavivada-sutta 十一、异学角飞经

12 Culaviyuha-sutta 十二、猛观梵志经

13 Mahaviyuha-sutta 十三、法观梵志经

14 Tuvataka-sutta 十四、兜勒梵志经

15 Attadanta-sutta 十五、维楼勒王经

16 Sariputta-sutta 十六、莲花色比丘尼经

本品与义足经体裁之不同处,本品仅由偈而成,反之在义足经各经之偈前,则附有因缘故事,而在本品则在各经之注中加以说明。而巴利文注书中之因缘故事与义足经相比较,其中颇有类似者,又其内容相异而其所说之旨趣则同一者,互相印证谅必有某种关系之存在,但亦有二三经之因缘故事则完全不同。兹就彼此互相一一比较,当请参照各经之注。

如其它各部派所流行之义足经,亦附有因缘故事之义品。依中央阿细亚所发现之梵文义品三经之断片(JRAS.1916,PP.711-718)及大智度论卷一八(大正藏二五、一九三b)所引用之义品一经,皆在偈文前附有因缘谭。

2 本经依注所示:佛因一婆罗门于舍卫城与祇树园中间之阿致罗伐底河畔种麦,已至成熟收割之时,因河水泛滥而全部流失,心中甚为悲叹,而佛为之说法。在与本经相当之义足经卷上之桀贪王经(大正藏四、一七四b以下),其因缘故事与本经之注释文相类似。且较本经之注更为详细。义足经之故事,本生经之四六七(Kama-jataka,J.IV,PP.167-175.)当较本经之注更为类似。本经注释其详细之说明当推上述之本生经。又本经各偈语句之逐字解释,见于Maha-niddesa PP.1-22故,请就彼处参照。

3 本经亦出于J.IV,P.172。以下本经之六偈,可参照义足经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五c)与七六六偈乃至七七○偈之五偈相似者,可参见瑜伽师地论卷一九(大正藏三○、三八七b)。由七六七偈至七六八二偈被引用于Netti.P.5;P.69。相当于此七六七偈、七六八之二偈者,可参见大毘婆沙论卷三四(大正藏二七、一七六a 以下)。相当于七六七偈者,可参见义足经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五b)、阿毘昙毘婆沙论卷一八(大正藏二八、一三三c)。七六七偈前半被引用于Vm.P.378。

4 本偈被引用于Vm.P.576;SA.I,P.32。相当于本偈者,可参见俱舍论卷一(大正藏二九三b),俱舍释论卷一(大正藏二九、一六四a),顺正理论卷二(大正藏二九、三三七b)等。

5 本偈可参照Thag.V.457。

6 本偈被引用UdA.P.120O。与本偈相当者,可参见大毘婆沙论卷五六、卷一九六(大正藏二七、二八八b,九八○c),阿毘昙毘婆沙论卷三一(大正藏二八、二二三a)。七六九偈乃至七七一偈之三偈,则被引用于Netti.P.6。

二 窟八偈经1

七七二

    身体多着于所蔽2     人住沈潜于愚中

    如斯之人难远离     世间舍欲实不易 (一)

七七三

    欲求因缘有乐结     自难解脱他难脱

    彼等总期望前后     过现未来觅诸欲 (二)

七七四

    面对诸欲迷贪求     住着不正吝啬者

    忧虑死后将如何     悲泣烦恼陷诸苦 (三)

七七五

    故人于教如次学     知此世间多不正

    贤者劝言命短少     因其不正不可行 (四)

七七六

    我见世间颤动者     诸人对有生至爱

    面临死神愚人泣     对诸有爱难超越 (五)

七七七

    请看动荡人我执     彼若涸河少水鱼

    见此应行无我执     对有不被其系着 (六)

七七八

    调伏诸欲离两边     遍知诸触无随贪

    不行恶业自呵责     贤者见闻皆无着 (七)

七七九

    遍知想已渡瀑流     牟尼无染着遍取

    拔箭以行不放逸     此世他世无愿求 (八)

窟八偈经竟

注1 依注所示,宾头卢婆罗堕阇尊者,于憍萨弥之优填王庭园昼住坐禅时,优填王偕诸多侍女来游园中。王因泥醉枕一侍女而眠。余女等则步游园内,见尊者而近前礼拜,从尊者听闻说法。尔时王醒,问侍女等不在因由,怒而走近尊者,语尊者:「汝须远离。」尊者知王非真为问法听法而来,乃默然不语。王益震怒,欲加害尊者,尊者现神通始得安然。后尊者至世尊前,白其经由,世尊乃为尊者说示本经。本经相当于义足经卷上之优填王经(大正藏四、一七五c 以下),本经注之故事与优填王经之因缘故事结构部分颇为类似,其叙述内容则大为不同。本经注之故事,类似于本生经四九七(Matanga-Jataka,J.IV.P.315f)之序分。又本经各偈语句之逐字解释,可参见Maha-niddesa PP.23-61。

2 「窟」(guha)指人身体而言。身体为诸烦恼所缚,如住窟中。本经各偈可参照义足经卷上(大正藏四、一七六a以下)。

三 瞋怒八偈经1

七八○

    若人瞋怒语诽谤2     妄信他人说真实

    牟尼不近诽谤语     牟尼到处无心荒 (一)

七八一

    为欲所牵住意欲     云何可越自己见

    彼思所作自完成     其知之言所欲言 (二)

七八二

    未受他人之询问     放言自修头陀戒

    自言自己自慢者     善者称此非圣法 (三)

七八三

    比丘自修寂灭者     如是诸德我不夸

    世间烦恼无增盛     善者此称为圣法 (四)

七八四

    遍计不净之诸法     重视造作诸人等

    以见自己之功德     依止虚幻缘妄见 (五)

七八五

    确知取着于诸法     越离执着实不易

    故人若有着彼等     放弃正法取诸法 (六)

七八六

    于何世间除遣者     对诸有无遍计见

    舍断谄慢除遣者     彼对轮回无近着 (七)

七八七

    近着受诸法之语3     不近著者不说语

    我与非我皆无有     遣除彼此一切见 (八)

瞋怒八偈经竟

注1 依注所示:佛成道后,各方之人众皆归依佛教,为此诸外道则失去信者,因而难以取得饮食衣服。彼等则以为乃释尊出现所致。遂憎恶佛及其诸弟子,伺有机会,即策谋灭亡佛教。彼等外道于某时,指使一白衣女普行者孙陀利,令彼女与世尊及佛弟子故示亲昵接近,为令世人见之,然后秘密将彼女杀害,埋于祇园之中,然后向舍卫城人民及波斯匿王宣传佛教比丘对孙陀利行不净之行,然后将之杀害。世人信以为真,对比丘等为种种怒骂。因于此事,世尊对阿难说示本经。本经与义足经卷上须陀利经(大正藏四、一七六b 以下)相当,本经注之因缘故事与须陀利经故事之前半稍为类似。此一故事可参照自说经第四品第八经(Udana P.43ff)。又本经各偈语句之逐字解释,可参见Maha-niddesa PP.62-83。

2 以下本经各偈可参照义足经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七b以下)。

3 与本偈相似之偈,可见大智度论卷一(大正藏二五、六一a)。

四 净八偈经1

七八八

    我见第一无病净2     人依眼见得正净

    若斯知解为第一     净观者由智而解 (一)

七八九

    若依眼见人有净     人又依智舍断苦

    彼有依者以为净     斯说彼实邪见者 (二)

七九○

    圣道者外不见闻     于戒勤觉不言净

    彼于善恶无染着     不行善恶舍自己 (三)

七九一

    舍去前师依后师     从贪之人着难度

    彼等放弃把执着     如猿握执面前枝 (四)

七九二

    自行受持之行人     着想与问至种种

    智者证知吠陀法     不至执着彼种种 (五)

七九三

    所有一切见闻觉     于一切相无执着

    何能于彼起疑惑     内观世间得证悟 (六)

七九四

    诸漏尽者无分别     彼等不谓世究竟

    舍弃世间诸执取     不于何处作意欲 (七)

七九五

    漏尽超界婆罗门     知已见已无执取

    向贪无贪贪何离     彼无执取为第一 (八)

净八偈经竟

注1 依注所示:有一婆罗门,往昔因供养迦叶佛之功德,生于舍卫城大婆罗门家。由胸部发有如月轮之光,故命名为月光。婆罗门等向世人宣传:「凡得见月光童子胸之月光者,可得名誉财产,死后生天」。彼等带月光波罗门游行各地,博得各地诸人尊信。时世尊出世,住舍卫城。尔时月光婆罗门由各地归至舍卫城,见世尊已,为其威光所摄,对自己些细身光所生之慢心而感愧耻,遂归依佛而出家,精进后成阿罗汉。其后诸比丘会集,耽于「见月光之人得名誉财产,死后生天又得清净」之闲言,世尊闻而为说本经。本经与义足经卷上摩竭梵志经(大正藏四、一七七c 以下)相当。本经注之故事与摩竭梵志经之因缘故事虽完全不同,但其故事之旨趣则相类似。本经各偈语句之逐字解释,可参见Maha-niddesaPP.84-110。

2 以下本经各偈可参照义足经卷上(大正藏四、一七八a)。

五 第一八偈经1

七九六

    遍住己见为第一     自于世间为最上2

    此外一切皆为劣     故为诤论无越离 (一)

七九七

    一切自己见闻戒     彼修其见有功德

    只于其处彼执取     见他一切为贱劣 (二)

七九八

    见他为劣执著者     言彼有缚善巧者

    彼之见闻觉戒行     比丘不可作依着 (三)

七九九

    无论依智依戒行     不可营见于世间

    不见自己相等他     不可思为胜与劣 (四)

八○○

    舍断自己无取着     彼对智亦无坚执

    于异诤中不违和     除诸恶见不复还 (五)

八○一

    于诸两边对诸有     此界他界无愿求

    确知诸法无取着     彼无任何之住着 (六)

八○二

    彼对如此见闻觉     毫无遍计诸微想

    彼婆罗门无取见     故何于世妄分别 (七)

八○三

    彼对诸法无执取     诸法恶见不认受

    不为勤戒之所导     登斯彼岸不复还 (八)

第一八偈经竟

注1 依注所示:世尊住舍卫城时,诸外道以己见为第一,互相争论不得解决而诉之于王。王集聚生而盲者多人,使彼等摸象。然后王问彼等:「象为何状?」盲者只以所触得部分告王,有谓象如墙壁、有谓象如大柱等,所言不一而相争。王乃对诸外道曰:「汝等各自之主张亦如斯耳。」王令彼等且归。佛由一比丘处得闻此事,因而说本经。与本经相当者,在义足经卷上镜面王经(大正藏四、一七八a以下),本经注之故事与镜面王经之故事多少类同而部份有异。镜面经之故事与自说经第六品第四经(Udana P.66ff)则颇为相近。本经各偈语句之逐字解释,可参见Maha-niddesa PP.102-116。

2 以下本经各偈可参照义足经卷上(大正藏四、一七八b 以下)。

六 老经1

八○四

    人间生命实短少2     未至百岁死者多

    虽过百岁活存者     彼为老病亦死去 (一)

八○五

    人为我执物忧愁     遍取之常不可存

    存在之物常变灭     如斯见之莫住家 (二)

八○六

    人思此物本属我     人死此物亦消失

    贤者知此非己物     弟子不可向我执 (三)

八○七

    譬如梦中之相会3     人于醒后皆不见

    如斯所爱诸人等     亡灭命终不复见 (四)

八○八

    人等或称某某名     彼等曾见亦曾闻

    此诸人等亡灭后     只余其名空残留 (五)

八○九

    人人贪求我执物     愁悲悭贪执不舍

    故见安稳诸牟尼     舍诸遍取施诸行 (六)

八一○

    比丘所行无滞着4     远离座处可亲近5

    对彼有此和合意     自己不现存在中 (七)

八一一

    牟尼不着一切处     不为爱者不爱者

    如水不着于荷叶     彼无悲泣与悭贪 (八)

八一二

    犹如水滴于荷叶     犹如莲叶不着水

    如斯牟尼诸见闻     又对觉法无染着 (九)

八一三

    所有见闻除遣者     关联感知不思惟

    彼非依他求清净     于彼无贪贪何离 (一○)

老经竟

注1 依注所示:娑鸡多城有婆罗门老夫妇,彼等于过去世常与世尊有父母子女关系。世尊来娑鸡多时,彼等呼世尊为「我子」,亦常供养世尊,世人称彼等为佛父佛母。彼等闻世尊及诸比丘说法,遂得入无余涅盘。娑鸡多城之婆罗门、优婆塞等,悼别此老夫妇。时世尊由舍卫城来至葬场,为优婆塞等而说本经。又本生经六人(Saketa-Jataks,J.I,P.308f)中,亦述及本经说法之因缘、与本经注书之说明,或有部分相异。与本经相当者有义足经卷上老少俱死经(大正藏四、一七八c 以下),而本经注之故事与老少俱死经之因缘故事则全然不同。又本经各偈字句之逐字解释,可参见Maha-niddesa PP.117-138。

2 本偈被引用于Dhp A.III,P.320。以下本经各偈可参照义足经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九a)。

3 与本偈相若之偈,可参见大毘婆娑论卷三七(大正藏二七、一九三b)、阿毘昙婆娑论卷二○(大正藏二八、一四四c)。

4 本偈被引用于Vm,P.666。

5 「远离于座处」(vivittam asanam)于底本及Vm,中为Vivitta-manasam(远离之意),今则从Maha-niddesa。如依底本时,则此一句为养成远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