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25

第八章 婆那树品

七一 婆那树本生谭

(菩萨═阿阇梨)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长者出身之帝沙大德所作之谈话。某日,舍卫城之居民,彼此为友人关系之三十人善男子,携香华被服,思欲闻佛之说法,由多数之随行者相伴,前往祇园精舍,遂即坐于赤铁树、娑罗树等之园中,晚间佛由以佳香所熏之香室(佛房)中出,行至法堂,坐于庄严之佛座时,彼等与从者同往法堂,持香华供养佛陀。向具辐轮之印,如开展吉祥莲华佛之双足顶礼,然后坐于一隅而闻法。尔时彼等随于了解佛之说法而起出家之念,于是于如来将由法堂出时,近如来前,向佛敬礼,愿请出家,得佛许可。彼等于阿阇梨及和尚处得受具足戒,五年之间,住于阿阇梨及和尚前五年之间,熟知二本典之要目,知应为与不应为,常乐见三明而获得之;缝制衣服而染之。为行沙门之法,向阿阇梨及和尚请暇,往佛前敬礼,坐于一偶,而恳愿曰:“世尊!予等对于有(存在)而怀忧愁,生、老、病、死,甚感畏怖,为正脱此等轮回境界,请向我等说示行处(业处)修行之法。”佛为彼等选说三十八行处中利益最多之行处。彼等于佛之前,获得行处后,对佛为遍袒右肩之敬礼,还至庵室,访问阿阇梨及和尚,取衣钵为行沙门之法而出行。

尔时,彼等之中,有一名库顿毕伽弗多,帝沙大德比丘,彼怠慢而不精进,贪欲甚深。彼思:“予不能于静闲之处坐禅,亦不能为托钵之生活。予行实无何用,予将还归!”彼弃精进努力,与彼诸比丘随行不久,即行归返。而彼比丘等游行于拘萨罗人之间,或往边都之村,于其附近之安静处入于安居。三月之间,苦练修行,究极观察奥义,于此大地叫喊声中,得阿罗汉果。于安居竟行自恣式,彼等思:“告佛修行所得之功德!”出离此处,次第行进,到达祇园精舍。整理衣钵,先会阿阇梨及和尚,然后欲往见如来,行近佛前敬礼已而就座。佛向彼等问候交谈,彼等问候如来毕,告如来以自己等修行所得之功德。佛称赞彼等。库顿毕伽弗多帝沙大德,见彼等语功德之话,彼自己亦起欲语沙门法之念。彼比丘等向佛请暇:“世尊!予等思欲住闲静之处。”佛与许可:“甚善!”于是彼等作礼,离去庵室。

尔时,库顿毕伽弗多帝沙大德,于夜间努力精进,急修沙门之法。午夜之时,近状而立,困倦倒地,腿骨折断,痛苦非常。比丘等为看护彼,不能出发。彼比丘等于向佛奉仕之时,来至佛前。佛问彼等曰:“汝等比丘!昨日汝等请暇不云:‘明日出发耶?’”比丘等答曰:“世尊!唯然,但因友人库顿毕伽弗多帝沙大德,非时急修沙门之法,为睡眠所袭,倒地折骨,以致予等不能出发!”佛言:“汝等比丘!平素努力精进不足,非时急为精进努力,以此原因,为汝等出发之障碍,彼非自今始,前生彼比丘即有障碍汝等出发之事!”佛应比丘等之请,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犍陀罗国之得叉尸罗,菩萨为世间名高之阿阇梨(教师),教授五百之青年阿阇梨学艺。某日其弟子等往森林中采薪,拾薪,彼等之中有一怠慢之青年,见一大婆那树,思为枯木,彼思惟:“暂卧于树下,然后登树折落其薪持归。”于是敷上衣而卧,鼾睡而眠。他之青年婆罗门等束薪归时,以足蹴青年之背使之起立而去,彼怠慢之青年起立,揉擦两眼,睡气未醒,攀登树上捆枝,引曳向自己之前,欲与弯折,为直立之枝伤眼,彼用只手覆眼,只手折取嫩枝,用树降下,急速束薪而归,积置重迭于他薪之上。其日恰为地方村中豪家思于明日行婆罗门会式,招待师尊,师尊命弟子等曰:“明日须往某村,汝等不可无食。晨起早造乳粥,应持汝等之份及予之份前往。”于是彼等为早造乳粥,唤起下婢曰:“急为我等制造乳粥。”下婢取薪之际,乃为积于上方之嫩枝,几次用口吹火,而火不燃。于此期间,太阳升起,弟子等见天已过明,思已不能出发,往师尊之前。师尊曰:“汝等为何不行?”弟子言:“师尊!予等不往。”尊师曰:“是何故耶?”弟子言:“彼怠慢之青年与我等一同前往采薪,彼于婆那树下鼾睡,后急登树上而伤眼,采嫩枝前归,积置于我等干薪之上。煮粥之婢,思为枯枝而取之,至太阳东升尚不能燃火。如是之故,出发遂生障碍。”师尊闻此青年之行为云:“彼愚蠢之行为,发生如是之障碍!”为唱次之偈言:

    前所应为事     而成后为者

    如采婆那树     苦痛残于后

菩萨如是向弟子等语其理由,行施与等之善事,死后从其业报,生于应生之所。

结分

佛言:“汝等比丘!彼成为汝等之障碍,非自今始,于前生即亦如是。”

佛为此法语后,连络本生之今昔而为结语:“尔时之伤眼青年是今之伤腿比丘,其它之青年是今之佛弟子,婆罗门之教师即是我。”

七二 有德象王本生谭

(菩萨═象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比丘等集于法堂,开始谈话:“诸位法友!提婆达多乃忘恩汉,不知如来之威德。”佛来问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语而会集耶?”彼等答曰:“如是如是之语!”佛言∶“汝等比丘!提婆达多之忘恩,非自今始,前生亦为忘恩汉,不知我之威德。”佛应彼等之请求,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之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于雪山地方宿于象胎。彼由象胎出生,身体纯白如银块,目如宝珠,具五种之光辉,口深红色,如赤毛布,鼻赤而饰有如金色斑点之银环,四足研磨如漆,如是具十波罗蜜之无上美丽之风貌。当彼达到具有分别之年龄,雪山中之猿,街来会集,仕彼环绕而行。如是八万之猿围绕,住于雪山地方。其后,彼见群居生活,存有罪恶,于是彼离群居,单独定住于森林之中。因彼之有德,被称之为锡罗瓦那伽拉迦(有德象王)。

某时,住波罗奈之林中人,为求自己之生计,错行道路,迷失方向,心中怖畏死亡,伸臂向天悲声,徘徊奔走。菩萨闻其悲叹之声,起慈悲心,欲救此男子出苦,近彼而行。彼见象至,恐怖而逃。菩萨见彼逃走,即行停立。此男子见菩萨停止,自己亦停立。菩萨前进,彼则奔逃。象停立时,彼又停立。彼思惟:“彼象见我逃则停,停则又来。彼对我无与危害之心,彼将救我之苦痛。”于是彼鼓起勇气停立不动。菩萨近彼问曰:“汝何故悲叹而徘徊奔走?”林中人答曰:“山主!予行错路,迷失方向,畏怖死亡!”

于是菩萨带往自己住处,数日之间,以种种果实,使之满足。象云:“汝可勿怖!予将伴汝往人行之路上。”于是使彼坐于自己背上,往人行路上行进。此男子欺其象友,彼思惟:“若有人问及时,予须使知之!”彼坐于菩萨背上,一面前进,一面谙记树与山之目标。不久,菩萨负彼出林,立于往波罗奈通行大道之上。菩萨云:“请依此道而行,就予之住处,无论有人问及与否,请勿向任何告知!”菩萨于勉励彼男子后,归返自己之住处。

彼男子到达波罗奈,步行巡回之间,彼往象牙雕细工街,彼见象牙雕工等所制之象牙雕细工物。彼问曰:“若汝入手活象之牙,将装为何物?”职工等答曰:“活象之牙较死象之牙价值甚高!”此男自思:“予将取活象牙来。”彼携粮食及锐利之锯,往菩萨之住处而来。

菩萨见彼问曰:“汝有何事而来?”男:“予为贫乏所困,不能生活,因此来求汝牙之断片。若能赐与,思之得金,以维生活,是故前来。”菩萨:“甚善!予与汝牙!汝携断牙之锯来耶?”男:“予已携来。”菩萨:“如是请锯断持去。”菩萨屈膝如牛卧状,彼锯去两牙之尖端。菩萨以鼻捧两方之牙曰:“予此二牙,于予非不爱而与汝。予此等之牙,对予较得了解一切法,具一切智之资格,有千之功德、十万之功德,犹为重要。予与汝此牙,实为获一切智也。”菩萨为获一切智之种子而与彼男一对之牙。

彼男受取象牙后卖之得金,金尽之后,又来至菩萨之前云:“山主!予卖贵君之牙,所得资金,用于之拂予之负责,请再与我残余部分。”菩萨承诺云∶“甚善!”如前状屈身,与以残部之牙。彼男卖牙之后,又复前来云:“山主!予之生活,今又不能推行,请与牙根!”菩萨云:“甚善!”如前而坐。彼恶人踏上大萨缍菩萨如银环之鼻,升至如盖拉萨山峰之象顶上,足踵踏至两方之牙端,使牙与肉分离,以锐利之锯,切断牙根。

此恶人之姿,顿时失纵不见,此时厚四那由他二十万由旬之大地,如须弥山及由犍陀罗山之大重量,虽能负载臭秽之粪尿,但不能负载此恶德之体(林中人),顿生龟裂之裂罅,由阿鼻大地狱喷出火焰,将此欺友之男子,如毛布之缠绕,包围而捕去。如是此恶人沉入地中时,住于林中之树神说法,响彻林中曰:“不知恩而欺友之男子,纵然授与转轮圣王之全部领土,彼亦不能满足!”于是唱次之偈:

    忘恩之人     常眺龟裂

    与全国土     彼亦不喜。

天神如是说法,响彻森林,菩萨于此世之寿命尽前,住于此处,从其业报生应生之处。

结分

佛言:“汝等比丘!提婆达多之忘恩,非自今始,前生即亦如是。”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欺友之男是提婆达多,树神是舍利弗,有德象王即是我。”

七三 真实语本生谭

(菩萨═仙人)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思害佛而迂回行所作之谈话。比丘大众集于法堂,相互谈论:“诸位法友!提婆达多,不知佛之威德,欲行杀害而迂回行。”时佛来问曰:“今有何语而聚集耶?”比丘等曰:“如是如是之语。”佛言:“汝等比丘!提婆达多欲害我而狙击,非自今始,于前生即为狙击之事!”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之都,梵与王治国时,有一杜陀、库摩罗(恶逆)王子,暴戾恶逆,如被击之毒蛇,与人言语时,必出之以詈骂与击打;因此,彼被内外诸人嫌恶与畏怖,如眼之尘埃,噙人之毒蛇。某日,彼欲游河,由多数之从者相伴,达到河岸。刹那之间,黑云突起,四方黑闇,彼命令侍者曰∶“引我向河之正中沐浴,然后游返。”将王子带至彼处,侍者等思惟:“王对我等如何处置,不得而知,总之应将此恶人杀之!”侍者云:“恶逆之人!请汝前往!”于是将彼沈入水中,然后由水中上岸而立。彼等侍者被问曰:“王子在何处?”彼等答曰:“予等未见王子,云起之时,见彼潜水,概先予等而归矣。”大臣等往王之前,王问曰:“予之王子在何处耶?”大臣等答曰:“大王!予等不知。予等思王子于云起之时先归,故予等亦归。”王使开启城门,到达河岸,命令全般搜索,到处搜寻,终不见王子。

王子于云起黑闇,雨降如筱之时,为水所漂流,见一圆木,彼坐于其上,畏死而痛哭,遂波而流行。彼时住波罗奈有一长者,于河岸埋有四亿金之财,彼因对其财之爱着,死后于其上出生为蛇。另一埋有三亿金之财,因其欲心,于其处生为一鼠。彼等之住处,被水所浸,由道路出往河岸,横流而进。彼等附着于王子所坐圆木之上,一端为蛇,他端为鼠坐于木上。又于此河岸上有一绢木绵树,树上住一鹦鹉之雏。此树为雨水冲根,倒于水面。鹦鹉之雏,因降豪雨,不能飞翔,彼亦离树止于圆木之侧方。于是四者一同漂流而行。

又此时菩萨出生于迦尸国之西北婆罗门之家,长成后出家为仙人,结草庵住于某河之曲处。菩萨于午夜游步,闻王子激动之哭声,彼思:“如我为具慈悲之仙人,见此男子之死而旁观,实为不宜。予将由水中引上,以救其命!”彼高声慰藉曰:“汝其勿恐,汝其勿恐!”彼慰藉王子,涉水而入,捆执圆木之一端,有如象王之力,势力殊盛,一气曳达河岸,将王子引上河岸而立。又见蛇等,将彼等亦引上带归庵室,焚火谓:“此等体弱!”最初暖蛇等之体。然后再暖王子之身。俟体力恢复,与食物时,先与蛇等种种果实,然后再与王子。王子自思:“此曲发旋毛之仙人对我王子不与尊敬,而向畜生表示敬意!”于是彼对菩萨生起憎恶之感。

经数日,体力均皆恢复,当河水退时,蛇向仙人敬礼云:“尊师!依尊师之福荫,救助我等,予非贫乏之人,彼处埋有四亿之金,尊师如有途,予将全部奉上。师如至其场所,请呼蛇即出。”蛇语毕而去。鼠亦同样招待仙人云:“师立于其处呼鼠即至。”鼠语毕亦去。鹦鹉亦向仙人敬礼云:“予无金,但师如用熟谷,彼处为予之住处,师至其处呼鹦鹉即出,予告予之亲族,满载多车之熟谷奉上。”鹦鹉语毕亦去。最后一人为王子,当然不语任何彼欺友之思,彼心中思惟:“此仙人来予之所,予将杀之。”然在口中云∶“尊师!予即王位时,请即前来,予将供养四种资粮。”王子语毕亦去。彼归不久,即即王位。

菩萨思试见彼等,先往蛇所,立于近处呼蛇,蛇即应声而出,向菩萨敬礼云:“此处有四亿之金,请皆取出持去。”菩萨云:“仍置原处,思必要时取出。”于是由彼处往鼠之前,出声唤鼠,鼠忽出现。菩萨更往鹦鹉之前呼曰;“鹦鹉!”鹦鹉亦一言由树梢而下,向菩萨敬礼问曰:“尊师!予告予之亲族,由雪山地方将为尊师持来自然生长之熟谷耶?”菩萨云:“思于必要之时取出。”于是由彼处转身云:“今将与王相会。”彼往宿于王之御苑,翌日,整顿衣服,入城市行乞。时彼欺友之王,盛饰乘于象背,由诸多群臣相从,对城市行右肩之礼式。王由远方观见菩萨后自思:“彼曲发旋毛之仙人行乞近予前来。予将彼于从者中未发表彼施予恩惠之前,先斩其头!”返向侍者。侍者:“大王!有何差遣?”王:“此曲发旋毛仙人前来向予有所需求,予不愿会此不祥之人,捕彼缚腕,押往各十字路口鞭打,然后由城市赴刑场斩头曝尸!”王命令后,彼等答曰:“谨遵王命!”于是前往捕缚大萨缍菩萨,于各十字路鞭打,然后将欲押往刑场。菩萨每次被打,并不呼唤父母,亦不哭泣,更无怨心,仅唱次之偈:

    世有枯朽木     较之某种人

    性情为殊胜     贤人语真理。

彼每次被打,即唱此偈。果然,其近边之贤人等问曰:“出家人!我等之王,有受汝之恩惠耶?”于是菩萨语此事件:“予由洪水中有如是救助彼王之事,未料反而为予招来如是之苦恼,诚然予今回顾前此未能思及古圣贤之语,故今随口唱出!于是刹帝利族、婆罗门族及城市之主民等皆大为激怒云:“此欺友之王,对如是有德而欲牺牲己命之人,不思其恩惠,吾人依赖此恶人有何利益,今应捉彼与惩之!”于是由四方兴起,以箭、枪、石、槌之武器,乘象而来杀王,执其两足倒垂投诸海中。为菩萨施行即位之灌顶,使登王位。彼依正义施行政治,某日思欲优遇蛇及其它等者,王遂与诸多之臣下,往蛇之住居,呼曰:“蛇君!”蛇即出作礼云:“人主!此贵君之财,请即取之。”王以四亿之金授与诸大臣后,次又往鼠之前呼曰:“鼠君!”鼠亦即出作礼,让渡三亿之金。王亦授与诸大臣等,然后又往鹦鹉之住处呼曰:“鹦鹉君!”彼亦出来向王之两足顶礼云:“大王!欲取米耶?”王曰:“王于需用熟谷之时,前来领受,请与我同行。”于是携同三者与七亿之金升至城市中之壮丽楼阁高台,使守财物。作黄金之管,以为蛇之住居;为鼠作水晶之窟;为鹦鹉作黄金之笼。与蛇及鹦鹉之饵食,每日于黄金板上煎美味之谷粒,与鼠香味之米,王并为其它诸多施与之善行。如此四者王、蛇、鼠、鹦鹉,一生中一致和合度日,死后从果报生于应生之处。

结分

佛言:“汝等比丘!提婆达多欲杀我,非自今始,于前生亦如是也。”佛述此法语后,连络本生之今昔而作结语:“尔时之恶王是提婆达多,蛇是舍利弗,鼠是目犍连,鹦鹉是阿难,后日登王位之正义王即是我。”

七四 树法本生谭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因水之争议,佛知自身之亲族将起灾难,于是飞向空中,于卢毗尼河上空趺坐,放深青色之光明,震惊亲族。佛由上空降下,坐于河岸,对水之争议所作之谈话。此处仅述其要点,详细可见于鸠那罗本生谭(第五三六)中。

尔时佛向亲族言曰:“大王!贵君等亲族诸人,应须相互一致和合。亲族同事,一致和合,即不能为敌所乘。人间勿论,虽无心之树木,亦须和合。昔日于雪山地方,暴风袭卷沙罗树林,而沙罗树林之树木、灌木及树丛,相互结合,一株之树亦不能倒,只不过通过树梢而已;然在广场之上,枝叶繁茂之木树,为不与其它之树结合,连根拔起,倒于地上。故此贵君等应一致和合度日。”佛应彼等之请求,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之都,梵与王治国时,尔时,最初之毗沙门大王死去,帝释天今立一毗沙门即于王位。于此一毗沙门代替之时,次之毗沙门向树木、灌木树丛各各致送书信云:“各各可定住于所望之住处。”尔时菩萨于雪山地方一沙罗树林中,生为树神,彼向其亲族告曰:“当君等决定住居时,不可为立于广场间之树木,请决定于予之住居周围。”贤明之树神等从菩萨之忠告,园绕菩萨之住居而决定场所,而愚痴之树神等云:“我等之住居决定于森林一无所成。我等决定住居于街道繁盛之村、市、都城之入口,近于村市等所住之树神,所得亦多,名誉亦大。”于是决定住生于人多之广场大树之近傍。某日起大暴风雨,风止后,即如具有坚固根之树林中多年之大树,亦连根拔起折枝而倒下。当此暴风雨吹达相互结台之沙罗林时,到处吹刮,然一株之树亦未倒下。一方被破坏住居之诸神,因无依处,牵子等之手,前往雪山,向沙罗林诸神语自己之灾难。诸神告菩萨言彼等到来之事,菩萨云:“因闻贤者之言而不入,往不可依赖之处,成如此之状态!”菩萨述此法话,唱次之偈:

    森林所生树     亲族多和合

    巨大单独树     风来多吹倒

菩萨语此缘由,命终后,从其业报生于应生之所。

结分

佛言:“大王!如是亲族应相互和合,和合一致,和睦相处而为生活。”佛述此法语后,连络本生之今昔而为结语:“尔时之诸神是佛弟子等,贤明之树神即是我。”

七五 鱼族本生谭

(菩萨═鱼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自降雨所作之谈话。某时,拘萨罗国因不降雨,谷物枯萎,到处池、沼、湖水枯竭,近于祇园精舍门屋之祇园莲池,水已涸尽。潜入泥中之鱼、龟,为鸟、鴙以如枪尖之嘴所啄出,以此等苦难扭动鱼龟为食物。佛见鱼龟灾难,激起大慈悲心,佛云:“今日我将以自力降雨。”天明整顿衣物,计对托钵之时刻,由教团众多之比丘园绕,佛辉映威光而入舍卫城托钵。于食事终了,托钵终止后,由舍卫城还归精舍。佛立于祇园莲池之阶上,向长老阿难言曰:“阿难!持浴水衣来,予将于祇园莲池中沐浴!”阿难答曰:“世尊!祇园莲池已无水矣,只余泥矣。”佛言:“佛之威力广大,速持浴水衣来!”阿难持衣来付佛。佛以浴水衣之一端覆盖下部,以一端缠绕全体。佛云:“予将于祇园莲池中沐浴!”于是立于池之阶上。

于此一刹那,帝释黄色毛毡所敷之座石忽生暖热,帝释自思惟:“是何故耶?”知其缘因,呼司云雨之神命之曰:“佛欲在祇园莲池中沐浴,立于池之阶段之端,速向拘萨罗国全体降下如起洪水之大雨。”彼承命曰:“谨遵帝命!”彼着一云为下衣,着一云为上衣,继续唱云之歌,向东方世界飞去。于东方起一圆油糟形之一片云,彼立即化为十万片云,雷声殷切隆隆,雷光闪闪辉耀,降下如水瓶向下倒挂之豪雨,拘萨罗国之都,为如大洪水所漫溢之状。不久雨止降注,祇园莲池忽然水满达于阶之端。

佛于祇园莲池中沐浴,内着赤色之二衣,缔系腰带,而佛常着之大上衣,则着于偏袒一肩。由比丘教团围绕而行进,佛坐于所设之香室(佛房)中之佛座,依比丘教团之手整备万事。佛由座起,立于宝石之阶,与比丘教团训示后,入最极芳香室中,右协着下,如狮子卧。黄昏,比丘等集于法堂,为诸般之话云:“诸师!试观十力佛之忍辱(堪忍),成就慈悲之行,对种种枯萎之谷物,干涸之池水,使鱼龟陷大苦恼,起慈悲心,救助多数之有情众生脱苦,身着浴水衣,立于祇园莲池阶之端,忽然全拘萨罗国降雨入浸大洪水中,使诸有情,由苦恼中得救,而后入于精舍!”尔时佛由香室出往法堂问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语而来会集耶?”答曰:“如是如是之语。”佛言:“汝等比丘!于诸多有情困苦时,如来降雨,非自今始,前生受生于畜生胎内,为鱼族之王时,即已如是!”于是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拘萨罗国舍卫城之祇园莲池处所,有一为蔓草所围之池。菩萨受生为鱼,由鱼群围绕住于其处。尔时,此国亦不降雨,谷物枯萎,沼泽水尽,鱼龟潜入泥中;此池中之鱼,亦均入泥中,处处潜藏,为众鸟以嘴啄出。菩萨见同族受此灾难,彼自思惟:“除予之外,别无他者可救彼等苦恼。予今立誓,使我之一族,由死之苦中得脱。”于是将黑色之泥,推分为二,此大鱼菩萨有如安佳那树(黑漆树)器皿之色,睁大如磨光红宝石之眼,仰望虚空对巴君那天王扬声曰:“巴君那!予为我一族而烦恼,汝之德高,于予等烦恼时,何故不降雨耶?予受生于同类相食之境界,然如米粒之微,予从未食鱼及其它之生类,未有夺其它任何生类之命。依此真实,请为降雨,以救予等同族之苦恼。”菩萨恰如命令侍者仆役,向天神之王巴君那呼唤唱次之偈:

    巴君那雷呜     使乌失其宝 1

    使乌陷忧苦     使我脱忧悲

如是菩萨呼唤巴君那如呼侍者仆役,全拘萨罗国降下豪雨,诸多有情,由死之苦中脱出,命终之后,从其业报,生于应生之所。

结分

佛言:“汝等比丘!如来降雨,非自今始,前生为鱼,亦有降雨之事。”佛述此法语后,连络本生今昔而为结语∶“尔时之鱼群是佛之弟子,巴君那大王是阿难,鱼王即是我。”

注 1“乌之宝”谓鱼之事。“使乌失其宝”者,谓使鱼不见其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