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50

第八章 袈裟品

二二一 袈裟本生谭 1

(菩萨═象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然事件则起于王舍城。某时,法将舍利弗与五百比丘共住于竹林精舍。提婆达多亦与其自身相应之破戒随从者等围绕住于象头山。尔时王舍城之市民等,集合大量之食物,准备布施。然为商贾而来有一商人:“予出此外衣,亦欲参加布施行列。”彼付出非常高价之香袈裟。市民等整备莫大之布施物,集合大量迦利沙波拏 2(货币)唯有此一香袈裟为一单数。诸人集合思考:“此一香袈裟单数之物,布施何人?与舍利弗上座耶?或与提婆达多耶?”而一部之人欲与舍利弗;他之一部人,以舍利弗上座只有数日之滞留,随时出发而去,然而提婆达多上座常住于我城附近,无论吉凶,此人乃我近边之人,应布施与彼。而取决于多数,亦为主张布施与提婆达多者多,于是此袈裟与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截袈裟之缘,缝以补布,美丽光辉如黄金板样之色,以着用之。

时有三十比丘由王舍城至舍卫城礼佛,寒喧交谈后,向佛告白其始末:“世尊!提婆达多着用如此与其本身不相应之阿罗汉标帜。”佛云:“汝等比丘!提婆达多着用与彼自身不相应之阿罗汉标帜,非自今日始。彼于前生,即已着用。”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雪山地方之象族,及至年长,为八万象群围绕之象王,居于森林深处。时有一贫穷男人住于波罗奈城,偶尔于造象牙之街,见象牙腕环之制作,彼问∶“是否买取来之象牙?”“唯然,取来则买。”于是彼持凶器,着袈裟身扮辟支佛之姿,上出假发,立于象之通路。以凶器杀象,取象牙归,于波罗奈卖之,以维生计。其后彼开始随菩萨之象群杀象群中最后之象。象数日见减少,诸象问菩萨:“何故象数减少?”菩萨熟虑思考:“有一男人为辟支佛相,立于象之通路路端,概彼杀象,予将调查。”某日,象等前行,菩萨自己落于最后。彼男见菩萨,取出凶器,向前追逐。菩萨转身停立,将彼打倒于地面,伸鼻将欲杀之,然见此男身着袈裟:“此为阿罗汉之标帜,予当施尊敬。”于是缩回所伸之鼻:“咄,汝男子!此阿罗汉之标帜,于汝甚不相应,何故着此?”菩萨唱如下之偈:

    秽者衣袈裟 3     着用此法衣

    无法远真理     着衣汝不值

    而彼无秽者     持戒善专心

    有德近真理     着衣实值得

如此,菩萨向此男使闻所言之理由:“今后不可再来,若再前来,则汝无生命。”于是将彼恐吓而逐去。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杀象之男是提婆达多,象王实即是我。”

注 1 袈裟本生谭可参照大庄严论经十四(大正藏四,三三六页中),贤愚经(六一)坚誓师子品(大正藏四,四三八页上)Mtu.I,P.131。

2 加利沙波拏(Kahapana)可参照汉译南传藏第三十二卷一○四页,注 2。

3 同一偈亦见于Dhp.V.9。

二二二 小难提耶猿本生谭 1

(菩萨═猿)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某日比丘等集于法堂,语如花放。“诸位法友!提婆达多性情强暴,粗野残忍。对等正觉者,使山贼投石,放那罗祇梨象,对如来毫无堪忍慈悲怜悯之情。”适佛来此处:“汝等比丘!今为何语,集于此处?”“如是如是。”比丘答佛之问。“汝等比丘!提婆达多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强暴粗野,无慈愍之心。”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为住于雪山地方名难提耶猿,其弟曰小难提耶,彼等二人率八万之猿群,于雪山地方,扶养盲母而生活。彼等于寝床茂密的树中,置留母亲,入于森林,采择种种美味果实,归来孝养母亲,然代送之猿,多不交付其母,其母饥馈受苦,只余皮骨。菩萨归来见此:“母亲!予等送交美味果实,何故如此孱弱?”“汝未使我得汝任何之物。”菩萨自思:“我只注意于猿群,我母将死去,我将舍弃猿群将扶养母亲。”彼唤小难提耶曰:“汝可注意猿群,我将扶养母亲。”彼弟亦云:“兄长!予注意猿群,我可为何,予亦愿扶养母亲。”于是彼等二人同意,舍迷猿群,伴其母亲由雪山而下,于边境尼拘律树上,经营住居,扶养其母。

时住波罗奈一青年婆罗门,,居于得叉尸罗世间闻名最高之阿阁梨处修习一切技艺后,向阿阇梨提出归国请求。阿阇梨以观相识知此男强暴粗野残忍,对之忠告:“汝性强暴,粗野残忍,如是之人,任何时处,皆不得荣;蒙大破灭,招大苦痛。汝性不可强暴,后悔之业,断不可为。”彼与阿阇梨道别,归波罗奈,经营自家,然其依何技艺,均不能维持生计,于是充当猎师,度弓尖之生活。彼去波罗奈,住于边境之村,彼身配带弓与箭囊,入森林中,杀种种野兽,卖肉为生。

某日,彼于森林中,未得任何获物而归。途中于无树空地之端,见生有尼拘律树,彼思:“此中或有获物,亦未可知。”彼向尼拘律树而行。时值彼猿兄弟二人,奉母食果物后,坐于其母背后之枝中。菩萨见彼男来:“彼发现我等之母,将欲何为?”于是隐匿枝中。彼残忍之男,行至树下,见彼等之母亲年老力弱目盲,自己不堪空手而归,自思:“我须射下此老猿而回。”于是执弓欲射。菩萨见此谓其弟曰:“小难提耶,此男将欲射杀我等之母,我将以身代之。我死之后,汝可扶养母亲。”于是由枝间出现曰:“汝人勿射我母,我母目盲年老体弱,我以身代,汝可杀我,请勿杀我母。”菩萨坐于当箭之处,待彼之承诺。此男毫无怜愍之心,于射落菩萨后,又欲搭弓杀此母猿。小难提耶见此:“此男欲射吾母,我母纵然生存一日,我亦愿以身代。”小难提耶由枝间出现曰:“汝人!勿射我母,我愿以身代之,汝取我二人生命,愿救我母之生命。”彼亦坐于当箭之处,待彼男与以承诺。于是此男将此猿亦射杀后云:“可与我家儿童。”于是又将彼等之母亲射落,然后将三只死猿,放入挑筐之中,转回家路。然此恶人之家遭遇落雷,妻与二子皆于家中,被雷火烧死,房楝仅余竹柱。彼归来至村之入口处,一男识彼,告以始末。彼对妻子悲惨之打击,投出肉筐及弓箭,舍脱衣着裸体,回至家中,梁柱脱落,击中头部,地面裂开,由阿鼻地狱喷出火焰,当彼将被吞入地中时,思起阿阁梨之忠告。彼悲痛言曰:“曾豫见此事之波罗奢那婆罗门,曾对予忠告。”于是唱如下之二偈:

    波罗奢那阿阇梨     对我忠告善言语

    实则尔今勿为恶     为恶尔后招后悔

    人之所为者     必自见其果

    善业得善果     恶业得恶果

    如是种莳者     必宝如是果

如是彼于悲叹下落入地中,生于阿鼻地狱。

结分

佛云:“汝等比丘!提婆达多强暴粗野,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残酷之人是提婆达多,世间闻名最高之阿阇梨是舍利弗,小难提耶是阿难,母猿是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大难提耶实即是我。”

注 1 可参照小难提耶猿本生谭Milinda.IV.424。

二二三 囊食本生谭

(菩萨═大臣)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家主所作之谈话。住于舍卫城之一家主与住于地方之一家主,二人因有词讼之事,彼伴其妻往欠债者之处,但欠债者云:“予无力偿还。”彼一无所得,彼怒不食而出,途中空腹饥饿,路中行人云:“与汝夫妻请共食用。”与彼一食物之囊。彼受囊后,思不与妻食:“此处贼所居处,汝宜先行。”彼遣其妻,食尽囊中食物,然后以空囊相示:“得一未入食物之空囊。”其妻知夫一人自食,心感不释。二人于祇园后方通过精舍,欲求饮水,入祇园精舍之中。

佛见二人前来,如猎夫警守于路,坐于香室之荫。二人见佛,近前礼拜而坐,佛以和颜相迎,佛问曰:“优婆夷!汝夫思汝利益及爱念汝否?”“世尊!予对彼颇有爱情,彼则对我无有爱情。他日之事不言,今日即今日之事,彼于途中,得一饭囊,彼自食之,而不与我。”“优婆夷!汝何时皆思彼之利益,爱念于彼,然后无有爱情。然汝托贤人之荫,知汝之德,让汝一切之权威。”佛应彼女之请求,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大臣之家,成年后,为王俗事圣事之顾问。时王疑自己之子:“此儿对予谋行叛逆。”处以放逐之罪。王子由己妻相伴退出都城,定居于迦尸之某村,其后闻父王已死,彼云:“我将得属于我家之王位。”于是还来波罗奈国。途中有谓:“请汝夫妇共享。”赠与装入食物之饭囊,而王子自食,不与其妻。其妻甚不愉快:“此人实太不近人情。”彼于波罗奈继承王位,彼女据于第一之妃位,王云:“即此彼已足矣。”对妃别无款待尊敬之意,至彼女如何生活,亦不闻问。菩萨自思:“我等之王妃,甚能助王,亦有爱情,然王对妃之事,丝毫不思,我须使其款待尊敬。”菩萨来王妃之所,示亲密敬意,退于一面而立。妃云:“汝有何事?”菩萨曰:“王妃!予有申言,特来晋见。予父年迈,衣食不足,乞能赐与衣服碎片,食物少许。”“予自身未得任何之物,又何能与汝,予有所得时,当然赠与。只今国王无一物与予,不云余外之施。彼欲得王位来时,途中得食物之囊,彼自食之,尚不与我。”菩萨曰:“王妃!汝于大王之侧,能言此事否?”“当然能言。”“如此,今日予立于王侧,我问此语,请妃如此回答,今日予将使王知汝之德。”如是语毕,菩萨先行,立于王侧,妃亦行近王所而立。菩萨向妃曰:“王妃!不近人情,对予为予父请求衣服碎片及食物少许,皆不赐与。”“予自身由王处未得一物,又何能与汝?,”“然则妃已获得第一妃之位。”“我既不受尊敬,第一妃之位,又成何用。大王对我及汝等早已不作任何赐与,大王于途中得食物之囊,彼自食之,未尝与我其中少许。”菩萨曰:“大王!果如是乎?”国王当即承认。菩萨知王承认此事,乃曰:“王既已生厌,何故仍住于此处?世间与可厌者同居,实为痛苦。所谓人者与自己相亲者亲,与不相亲者不亲,妃应去至他所,世间之栖所甚大有之。”菩萨为唱以下之偈:

    敬他人者敬之     亲他人者亲之

    为报事者行事     思不利者勿利

    与人不相睦者     亦勿与之相睦

    弃弃己者     不起欲爱

    散乱心人     不与相睦

    有鸟之树     知无果实

    世界广大     应向他求

波罗奈王闻此,让与王妃所有权威,自此以后,相和相乐度日。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夫妇二人共得预流果──佛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夫妇是今之夫妇,贤明大臣即是我。”

二二四 鳄本生谭
序分

此本生谭为佛在竹林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

主分

    猿王!

    真实与正义     坚忍与舍施

    如汝有四法     彼超越邪见

    人能有四法     此为极善德

    如无此四事     不得超邪见

二二五 堪忍礼赞者本生谭

(菩萨═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拘萨罗国王所作之谈话。据传为王极大助力之大臣,于王之后宫为不义之事,王知为己之助力者加以宽恕,而白于佛。佛云:“大王!昔日大王亦依然宽恕。”佛应彼之请求,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一大臣于王之后宫为不义之行,而大臣之使用人亦于其家为不义之行。大臣不能恕其罪,伴彼赴王前:“大王!此为我之侍者,负一切事务,但此人于我家行不义之事,如何处置为宜?”于是彼唱第一之偈:

    大王!

    我有一佣人     勤劳诸事务

    彼今行不义     王作如何思

国王闻此唱此第二之偈:

    我等亦有似此人     彼今即在我此处

    难得具备诸种德     我等堪忍为乐所

大臣知王所言为有关其自身之事,自此以后,不敢于后宫行不义之事。彼使用之人亦知事上申于王,自此以后亦不为此不义之行。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波罗奈王即是我。”彼大臣又知王向佛告白,自此以后,不敢再为此行。

二二六 枭本生谭

(菩萨═大臣)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拘萨罗王所作之谈话。拘萨罗王为欲平定边境,非时而出发。此一故事,已如上(第一七六)所述,但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王非时外出,于御苑中摆设阵营。尔时有一枭鸟隐入竹薮之中,鸦群适来:“搜索彼枭之来处。”群鸦将枭包围。枭鸟不待日没,非时出现欲逃,为群鸦包围,以嘴喙枭落于地上。王问菩萨:“贤士!此群鸦何故将枭啄落?”菩萨云:“大王!非时之外出离自己栖所,受此苦难;因此,非时不可出离自己之栖所。”为说此意义,唱以下之二偈:

    外出得时是     不得时非是

    非时若外出     何利亦不生

    群众恼一人     群鸦恼一枭

    贤知制度与安排     智晓他人之短处

    征服所有之敌人     得如枭鸟之安稳

国王闻菩萨之言,引兵而返。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国王是阿难,而贤能之大臣即是我。”

二二七 粪食虫本生谭

(菩萨═森林神)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比丘所作之谈话。彼时,由祇园距离一牛呼半由旬 1之处,有一市场村,彼处行配给签筹供养,每半月行供养之食甚多。彼处有一铁面皮汉,好行质问,若年青比丘或沙弥,往受筹食半月食者,彼必质问:“谁为食者?谁为饮者?谁为受用者?”如不回答,必受其辱。彼等恐惧此人,均不往其村受此筹食半月食。一日,有一比丘来此配筹之室,问曰:“此村有筹供养、半月供养耶?”“唯然,然彼处有铁面皮汉一人好为质问,而不能回答者,必遭恶口詈骂。因恐其人,无人愿往。”彼云:“尊师!我愿当此供养。我将说服其人柔顺,今后使其见诸位而逃遁。”比丘等云:“甚善。”同意彼当其处之供养。

彼行至其处,于村之入口穿着法衣,铁面皮汉见之发怒,如牡羊蓦直前来:“沙门请答我之质问。”“优婆塞!予绕村而得食,请先许我通过设座席之堂。”彼携粥钵入于设有座席之堂后,仍如先时受相同之质问。比丘云:“请许我啜粥,请许我扫堂,请许我先持得供养之物。”彼持得供养之物后,将钵交付其人:“现可应汝之质问。”于是比丘伴铁面皮汉至村外,卷起法衣,置于肩上,由彼手上接过钵来直立于前。于是彼向比丘:“沙门请答予之质问。”比丘云:“现在答汝质问。”兜头一击,将彼打倒在地,彻骨捶击,向颜面涂粪,“今后凡来此村比丘,不论何人,若再作质问,使汝应知后果。”于是吓彼使去。尔时彼见比丘即行遁走。

尔后此比丘之行,传知于比丘众之间。一日于法堂中开始谈论:“诸位法友!此比丘不知耻,向男人颜面涂粪。”适佛来此处问曰:“汝等比丘!? 今汝等有何话题集于此处?”比丘等白佛:“如是如是。”“尔等比丘!此比丘以污物辱人,非自今日始,前生即亦如是。”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鸯伽,摩揭陀两国之住民,相互交往,泊于两国境一轩之家,于其处饮酒啖鱼肉,翌日早晨,疾速准备乘物而去。彼等去后,一只食粪虫,嗅粪之臭,来至此处,见人饮酒处所弃之酒,彼欲饮水,饮之而醉。彼爬行粪堆之上,柔粪经彼爬过,稍现凹曲,彼呼叫云:“大地不能支持我身。”恰于此一刹那,一头醉象向此方面而来,嗅粪之臭而厌退,彼见此自思:“此象恐我而遁,我须与之战斗。”彼呼唤而唱第一之偈:

    雄士与雄士     大力来相会

    汝象可还来     何故恐而遁

    予与汝武勇     可示两国人

大象藉耳闻此言辞,转至彼侧,责彼而唱第二之偈:

    杀汝不用脚     亦不用牙鼻

    以污物杀汝     臭者得臭果

于是向彼之头落大粪块,并注以尿,当场结束彼之生命,象大吼而入森林之中。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食粪虫是铁面皮汉,象是此比丘,而直接知其故,栖于森林中之神即是我。”

注 1 一牛呼(Cavuta)为一由旬之四分之一,一牛呼与半旬为九哩半弱。

二二八 迦玛尼他婆罗门本生谭

(菩萨═帝释天)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迦玛尼他婆罗门所作之谈话。此一谈语无论现在与过去皆在第十二篇欲爱本生谭(第四六七)中记载。

主分

彼二位王子中,兄为波罗奈王,弟为副王。二人之中,王对物质欲、烦恼欲不知厌饱,欲望财物。时菩萨生为帝释天王,观察阎浮洲,知王以二种欲不知满足:“予将逼使此王知耻开悟。”遂化作青年婆罗门之相,出现于王之眼前。王问:“汝青年!何事而来?”“大王!予见有要塞安全,食物丰富,象、马、车、步四兵甚多,黄金璎珞之类充满之三大都市,以少数之兵即可取得,予为取得向王献上而来。”“汝青年!何时前往?”答曰:“大王!明白。”“如此,明朝速来。”“大王!谨导王命,请急速准备兵马。”帝释语毕归还己所。

翌日王命巡回击鼓,调度四兵,呼集大臣:“昨日有一青年婆罗门申告,为取得北般阇罗,因陀罗波罗萨多,克伽伽三都市之王权,受予差遣。予思欲得三都之王权,使彼青年随行,速唤彼来。”“大王!彼住于何处?”“彼未告予所住之家。”“大王是否付与旅店之费?”“此亦未曾付与。”“如此何处与之相会?”“可至街路寻觅。”大臣一同寻觅不见:“大王!各处均不见此青年。”

王不得见青年,思:“损失如此巨大王位。”大为忧恼。心脏发烧,心血骚动,患起漏血之痢病,医生束手,无法医治。经三四日,帝释天为彼医病,前来探索,化为婆罗门之相,立于王之门前:“医者婆罗门,前来为王医病。”禀告王后,王闻之曰:“予之太医,侍医均不能医愈予病,与以宿资送还。”帝释天闻之曰:“予不需旅费,亦不索医资,予可愈王之疾,请王与我会面。”王闻之:“可唤其进来。”帝释天入内,祝王胜运 1,立于一方。王:“汝能愈予之疾?”帝释:“予当一试,大王!”王:“如此请医。”帝释:“谨遵御命,请王告予病况,缘何而起,依饮食、所见、所闻等等而起耶?”王:“予之疾病,由所闻而起。”帝释:“所闻为何?”王:“一青年来予所,请予取三都之王权,而予对彼之住所,旅费均未言及支付,概彼因此遣怒于予而至其它国王之处。由此巨大王位损失而忧心患此疾病。如能医愈由欲心而出之予疾病,敬请诊视。”为说明此意义,国王唱第一之偈:

三都之国予欲得 拘楼克伽般阇罗

汝婆罗门!我今欲得以上物

汝婆罗门!愈予为欲所引疾

于是帝释天向彼云:“大王!此非根药之所能医愈,必须以智慧之药医之。”帝释唱第二之偈:

    医者能愈黑蚖咬     智者能愈怪鬼缚

    何人能愈欲引者     超白善者何法医 2

如是大士示此理由,更续语云:“大王!若王得此三都主权,则行四都政治,一次着四领之衣裳,食盛四金钵之饭,卧于四卧榻上。大王!勿为欲所缚,欲爱乃不幸之本,若增长欲爱,如此使欲爱增长之入被投入八大地狱之中,十六突起地狱 3之中,乃是其它有种种差别地狱之中。”如是以地狱之恐怖责王,大士为之说法。王更闻其说法而离忧恼,不久即成无病之人。帝释天教王守五戒之诫,归天界而去。

王又自此以来,多行施与及其它善业,随己业生于应生之所。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王是引欲婆罗门,而帝释天即是我。”

注 1“祝王胜运”To wish victary to;wunschen ihn sieg 之意。对国王一种礼式之谓。

2“超白善者”谓为邪恶不善者。

3 突起地狱(Ussda-niraya)译为projecting prominent hells,此为如何地狱,尚不得知。

二二九 逃亡本生谭

(菩萨═国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逃亡游行者所作之谈话。据传,彼为议论,环绕游行阎浮提全部,未得一议论之对手,次第来至舍卫城,问曰:“有谁能为我议论之对手?己人云:“如君之千人议论者,虽有议论,于一切智者、两足尊、法王、击破他人议论之大瞿昙之前,纵令全阎浮提对他所起之议论,亦无超过此世尊者。一如海滨卷来之波浪,所有议论,来至世尊之足前,即形粉碎为微尘。”如此称扬佛德。游行者问:“其人今于何处?”“祇园精舍。”“如是今将诘问其人。”于是在大众围绕下赴祇园精舍,见祇陀太子投七千万之财所建精舍之门,问曰:“此沙门瞿昙所住之宫殿耶?”“此为大门。”彼闻之曰:?首先之门尚如此,所住之家,又将如何?”“至如香室,则更不能推量。”“如此沙门,进能议论?”如此言毕,即由现场逃去。诸人大哗然,入于精舍,佛云:“时外何故来此?”诸人告白其事。佛云:“诸优婆塞!彼非自今日始,前生既已见我住所而逃。”佛应大众之请求,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于犍驮逻国之得叉尸罗,菩萨为国王,波罗奈国梵与国王欲取得叉尸罗,率大军止于都城附近,号令军兵:“如此先遣象军,如此马军,如斯车军步军继送,如此竞投武器,如云降大雨,射出箭雨。”而唱以下二偈:

    依胜象之云 1     依胜马华环 2

    车军如波浪     箭出似大雨

    强打诸武士     取剑善转刺

    得叉尸罗城     四方被包围

    疾走且速起     有牙象与共

    种种叫号声     今日有强响

    音震雨云中     围取都如电

如斯彼王号令军势,接近都府之城门,王眺望其门问曰:“此王之任居耶?”“此为城门。”“城门先已如是,王之住居,又将如何?”“彼如帝释之最胜殿。”王闻之:“予不能与如是有誉之国王战斗。”于是只见城门,即行引还,逃归波罗奈。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波罗奈王是此逃亡之游行者,得叉尸罗王即是我。”

注 1“象之云”,其意为集合良象群如云之伙。

2 原本“华环”注为大军之意。

二三○ 第二逃亡本生谭

(菩萨═国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逃亡游行者所作之谈话。此一故事为彼游行者入于祇园,瞬间见佛为大众环绕,坐于严饰之法座,于赤砒之盘石上,如狮子之狮子吼状说法 1。游行者见十力佛之梵天身,姿容如满月之荣颜,额如黄金之薄叶,“谁能具此殊胜者”,彼反身杂于人群之中而逃。大众随后追彼,还以其事白佛。佛云:“彼游行者见我金色之颜而逃,非自今日始,前生即亦如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菩萨于波罗奈国治国时,得叉尸罗有一犍驮逻王,彼云欲取波罗奈,率四种之军来,包围都城。王位于城门了望军势:“有谁能克如此之军势?”为褒扬自己之军唱第一之偈:

    无端难量难胜军     如难饮干黑鸦海

    强风不得摇山动     今日无能胜我者

然而菩萨示现自身似满月之颜:“愚者!勿空作大言,今汝之军势,将如狂醉良象践踏苇林而被踏碎。”菩萨责彼而唱第二之偈:

    己愚勿逞口     汝云如无物

    烧汝不得护     独行狂象逢

    彼以脚踏汝     犹如踏苇林

如是闻责彼之语,犍驮逻王向上观看,见似金叶之大额,彼深恐被捕,遂逃还自己都城而去。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犍驮逻王是今之逃亡游行者,波罗奈王即是我。”

注 1 赤砒之石(Manosila)面呈平板之形,佛于其上如兽王狮子哮吼。佛之说怯喻为狮子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