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18

五〇七 大诱惑本生谭

[菩萨=王子]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圣者堕落所作之谈话。此事已于[第二六三]详述。此处佛亦言:“汝等比丘!此女亦使圣者堕落。”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如是此事详述于小诱惑本生谭中[第二六三]昔日之事。尔时菩萨由梵天世界降生为迦尸国之王子,其名为阿尼提健多[不好妇人之香]王子。王子不安住于妇人之手中,饮母乳时亦作男装为之;住于远离之禅堂,不见妇人之面。

佛为说明此事,语次之四偈:

    神子持大力    降由梵天界

    一切法充足    生为国王子

    爱欲与欲念    梵天界不存

    王子悟此道    彼亦厌爱欲

    彼于王宫内    设置修禅室

    独自入其中    住于深思念

    子心父烦恼    国王亦叹息

    予只一人子    彼不乐爱欲

第五偈为国王语苦恼之偈:

    此有如何术    何人告知予

    唤起吾子爱    何人能诱导

次之一偈半为等觉者之偈:

    此有一少女    歌舞容色丽

    优于奏管弦    出至国王前

    赐为王子妃    予能捉其心

少女唱以上半偈。

国王答此,向少女云:

    汝能惑王子    则彼为汝夫

王并云:“与此少女十分之便利。”王遣少女往侍王子。彼女于天明之时,携琵琶往王子寝室之边间近所伫立,彼女欲诱惑王子以指尖弹琵琶为优美之音声而歌。

佛为说明此事,作如次之言:

    少女入王宫    包含诸爱情

    扰心使娱乐    歌优美之歌

    少女之歌声    入于王子耳

    欲乐情涌起    彼向侍臣问

一〇

    何人之歌声    样样起高亢

    乱心扰吾耳    速行往调查

一一

    王子!此为一少女    美丽多爱娇

    向君有爱情    更增可爱性

一二

    伴来使近前    庵室近我身

    伴入彼室中    可闻彼歌唱

一三

    壁外为歌唱    少女入室内

    如森林捕象    陷阱捉王子

一四

    王子醒爱欲    嫉妒之念生

    惟我独占爱    不使他人生

一五

    取剑杀诸人    王子出宫门

    惟我爱少女    不使他人生

一六

    国中住诸人    皆集而叹息

    大王!君之御王子    杀伤无罪人

一七

    王原为武士    国外逐王子

    于吾领域内    汝不可为止

一八

    王子携妻去    徘徊着海边

    安置于草庵    入林拾树实

一九

    尔时一仙人    飞来由海上

    今待食事时    飞入草庵中

二〇

    其妻惑仙者    汝观!非行为何事

    梵行彼消去    失去神通力

二一

    不久将入夜    王子集果实

    多数携归来    庵之轩上挂

二二

    仙人见王子    急往海边遁

    彼思飞空中    反向大海沉

二三

    王子见仙人    深沉往水底

    涌出怜悯情    彼唱次偈文

二四

    飞来依仙术    汝不沉于水

    因邪恶妇女    沉往大海底

二五

    诈伪惹心动    修业妨梵行

    沉堕彼妇人    知者应远避

二六

    言语多温柔    犹如川水流

    沉堕彼妇女    知者应远避

二七

    妇女为己欲    侍人为黄金

    如烧火焰薪    忽焉男灼尽

二八

    彼闻王子言    仙者得解脱

    再复禅定道    飞往空中去

二九

    王子见远空    目送仙者行

    心内叹无常    决心誓出家

三〇

    此世得解脱    王子心欲乐

    清净皆舍去    上生梵天界

结分

佛说此法语后,佛语:“如是,汝等比丘!为妇人圣者亦为堕落。”于是佛为说明四谛之理——说示终了,不幸之比丘得阿罗汉果——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阿尼提健多王子实即是我。”

五〇八 五贤人本生谭

五贤人本生谭包摄于大隧道本生谭[第五四六]中。

五〇九 护象本生谭

[菩萨=司祭官子]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出离之事所作之谈话。尔时,佛言:“汝等比丘!此非自今始,如来于前生,即已行出离。”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有郁瘦歌罗王,王之司祭官为王幼时之亲友,此二人均无子女。某日二人畅叙而坐,彼等自思:“我等荣誉已达极点,但无子女,将如之何?”尔时王对司祭官云:“友!若君家有子,使继承我王国之王位;若予有子,则继承君家之财产。”二人彼此如是约定。

某日司祭官往自己食邑之村,归来将由南门而入时,见都城外侧有一贫穷妇人抱诸多之子,共有七人,均甚健康;一子抱食用之钵与器皿,一子持长凳与席,又一子在前一子在后随同步行,一子牵于妇手,其次一子挂于腰间,最后一子负于肩上。司祭官问妇人曰:“此儿童等之父,现在何处?”“大人!此儿童确为无父之人。”“然则如何汝有七人之子。”妇人不向林外之处而向城门处所生之尼拘律树指曰:“大人!予向此尼拘律树栖住之树神祈求而得,树神授我如此之子等。”司祭官曰:“汝引我往树处。”于是通过妇人引导,彼由马车降下,近于尼拘律树之根前,用手取其枝而摇动不已:“汝树神!汝对王不公,王每年以千金向汝奉献供物,而汝对王不授与子息,而彼贫穷之女,究竟有何等供养,汝竟授与子息七人?若汝不对我王授与子息,由今日至七日后,予将必剥汝之根,截取而寸断之。”司祭官如此胁迫树神而去。彼以如此方法,日复一日,六日之间继续胁迫,至第六日彼捉树枝曰:“树神!今只余一晚,若不授与我王王子,则明日汝将脱离此世再见。”

树神善自思考,此事已完全判明:“若不授与彼婆罗门子息,则予之栖所必将破坏。予须善为计划,授彼子息。”于是彼往四大天王处告知此事,然此诸神无授子之力,不与采纳;于是其次又向二十八人夜叉大将之处求授,亦同样无用;于是向诸神之王帝释之处禀告,帝释自思:“究竟与王以子与否?”而彼发现有福德成熟四位神子,彼等前生于波罗奈为织物师,以工作所得,分为五分,以四分为各各自颁领之分使用,而取此第五分共同为布施之善业,四人死后均得生入三十三天。为生夜摩天国,彼等修此六天国顺逆经巡之成就法,恰于此时由三十三天没而变生于夜摩天国之时,帝释往彼等之处,唤止其行:“诸兄!贵君等须往人间一行,变生郁瘦歌罗王第一后妃之胎。”“谨遵台命,予等前往。”但彼等曰:“但予等并不出生于王族,而为生于司祭官之家,予等将于青年之际,收弃爱欲而出家。”帝释只有承诺,将彼等同意之事告知树神。树神大喜,向帝释问候后,归来自己之栖所。

翌日,司祭官集合强力之男士,手执斧与劈刀,来至木树根前,彼捉树枝而言曰:“树神!今日为予请托之第七日,亦为汝将告别之时。”于是树神以大威神力破开树干而出,以美妙之声向彼言曰:“婆罗门!汝只求一子,可以止矣,予与汝四子。”“子息于我,不成问题,请授与我王子息。”“不然,只授与汝。”“此不公平,请授与予及吾王各二子息。”“不也,不能授王,只授四子与贵君,然唯得授贵君,但此四人之子,不能居家,于青年时代,即应出家。”“汝只授与子息即可,不使彼等出家,乃为我等之事。”树神向司祭官惠赐子息之事调适之后,入于自己之栖居中。自有此事以来,对树神之崇拜,大为盛典。

最年长之神子由天界没,生于司祭官夫人之胎,命名之日,名之为护象,为不使之出家,委诸象役之手养育。当彼能站立行步之时,第二之神子由天界没,生于同一夫人之胎,出生后命名为护马,交与马役养育长大。第三子命名为护牛,交与牛役之处。第四子命名为护羊,交付与羊役之处。于是各各长成,育为成长美丽之少年。

然恐此等青年出家,凡出家者均由国中逐出,使迦尸国中无一出家之人。四人青年,性情粗野,无论走向何处,所到之处必由彼边持来掠夺物。

护象年已十六,身体见如成年之人,王与司祭官思考:“子息等已甚长大,于树立王标帜伞盖之时,彼等究将如何?彼等于灌顶仪式完毕,其后将于诸人中有破坏规定者出,如是则出家者亦必前来,此子等见出家者必皆出家。如此则国中起大动摇。——今且以一子试之,然后再采行灌顶之仪式为宜。”如是思考,二人扮作仙人姿态,欲索食物来至护象青年住居之入口处。彼见二人大为欢喜,往二人之近前,问候已毕,唱次之三偈:

    我等实未见    婆罗门!汝似天人姿

    发结大螺髻    肩上负荷物

    齿黑污不洁    头上被尘土

    我等实未见    仙人娱正德

    外着黄袈裟    身缠树皮衣

    尊者!请受座与水    为足涂膏油

    招待佳肴馔    尊者请受食

彼如是对二人一一礼敬。尔时司祭官云:“汝护象!汝不知我等为何人而为是言。汝思我等为住于雪山地方之仙人,我等非是仙人,此为郁瘦歌罗王,予乃汝之父司祭官也。”“然则何为扮为仙人之姿?”“思欲对汝试探。”“为何对予试探?”“若汝见我等不思出家,吾等思使汝取行灌顶得即王位,以是之故而来。”“父亲!王国对予实无意义,予欲出家。”“汝护象!不可。”父云:“此非汝出家之时机。”彼为斯言,向子谕其意志,唱第四之偈:

    先学吠陀善理财    护象!子孙住居应确立

    诸香诸味汝乐受    而后应赞彼牟尼

于是护象以偈答曰:

    我学吠陀非真理    护得财物为何用

    虽得子孙不攘老    诸香诸味我解脱

    实依我今所为业    我得梵天再生果

王闻青年之言唱偈云:

    尔言实然有真理    依业尔有再生果

    然尔父母斯老去    冀尔健全保百寿

青年闻此云:“大王!王何出此言?”于是唱次之二偈:

    大王!死为不离之友情    老为难绝之友爱

    然能得知不死者    可冀健全保百寿

    恰如人浮于船舟    驾彼运行至彼岸

    如此病老不绝间    运人最后至死手

彼向二人教示如此有情之寿命如何短促:“大王!大王且立于彼处,予与大王言语——只此之时,予即为病老死所逼迫,王勿懈怠。”彼遗留忠告,向王与父为礼后,与自己随从人等弃波罗奈国出家而去。诸多人众云:“出家乃极正当之事。”于是一同随之出发,长达一由旬之行列,随同护象人等一同来至恒伽河之河岸。彼眺望恒伽河之水流,为必要之准备而入禅定,彼思:“此来集之诸人,必非常之多。”“予将使自己三人之弟、两亲、王与后妃乃至其扈从人等——一无所遗,悉皆出家,于是波罗奈市将为全空。在此等人众集来之前,自己将居留于此处。”于是彼坐于其所,教导诸多人众。

翌日,王与司祭官自思:“护象舍弃王国与诸多人等往恒河之岸边出家,今向护马作一试探,使为之灌顶。”二人仍为仙人之姿,来至彼家之门前。护马见二人心甚欢喜,来至近前,彼此问答仍如以前之言语,二人亦说明前来之动机。“兄长护象居于予上,奈何首先第一持白伞盖来予之处?”“此因汝兄无意于王国而请求出家。”“予兄今在何处?”“今坐于恒河之岸边。”“予兄所唾弃之痰,对予如何为用?世间之有情,诚为愚而无智慧者,是故不能弃舍烦恼,然予必弃之。”于是彼向王及自己之父说法唱次之二偈:

    爱如泥海似泞土1    魅惑烦恼不得越

    溺于其中到魔国    心贱难得渡彼岸

一〇

    此者尝为非道业    彼受其果难解脱

    彼者成就我守护    非道之业不可为

“贵君等请站立稍待,予向君等有语相谈——此时君等已为病老死所追迫。”彼与此忠告后,诸人相从,绵亘一由旬,往护象之处而去。护象坐于空中说法:“吾弟!来集之诸人甚多,我等止于此处为宜。”护马答称:“甚善。”

翌日,王与司祭官往访护牛之住居,而受同前之欢迎,彼等说明来访之缘由,彼亦与护马同样加以拒绝。“予自久以前即思欲出家。恰如于森林中走失牡牛,予为把握出家生活而彷徨,今已发现牡牛之足迹,予已发现予等弟兄能行之道,予取其道而行。”于是彼唱次之偈:

一一

    恰如林中走失牛    大王!为发现彼穷搜索

    大王!如斯吾失真目的    大王!使吾如何不搜索?

二人云:“一日、二日或三日皆可,汝来我等之处如何?汝使我等安心而后出家。”“大王!今日应为之事,不可明日为之。为善之事,应于今日,今日当下为之。”彼如是云,唱次之一偈:

一二

    明日复明日2    人徒过时光

    不还再不来    推攘贤者善

如是护牛以上二偈说法后:“贵君请立于彼处稍待,予与贵君有语相谈——此时贵君等即为病老死所追迫。”于是彼由诸人相随一由旬,往彼二位兄长之处而去。护象亦由空中向彼说法而教之。

又于次日,王与司祭官同往访护羊,而受欢迎并说来访之缘由。王如是云:“汝立伞盖,继承王位。”彼即讯问:“予兄等现居何处?”“彼等无意于王国,弃白伞盖而出家,三由旬人等随往坐于恒河之岸边。”“兄等唾弃之痰,以予之头而受之,予实为愚痴之事,予亦欲出家。”“汝尚年幼,尚为我等看顾之身,伺至年老再行出家。”“是何言耶?——实际有情年少年老,同皆死去。此人年幼而死,彼人年老而死,死于何人之手足,并无标帜。予不知予之死期,只今予欲出家。”于是唱次之二偈:

一三

    年青处女有光辉    艳姿醉人似桃花

    无上快乐味不久    死魔之神捉彼去3

一四

    年青美貌佳瞳目    黄金之色髯红蓝

    吾离爱欲弃家去    大王!请与宽恕吾出家

彼如斯云:“请贵君立于彼处稍待,予与贵君有语交谈——此时贵君等即为病老死所追迫。”彼向二人问候已毕后,诸人伴随一由旬往恒河之岸而去。护象于空中说法后云:“来此集合之人,必定甚多。”彼依然坐于彼处。

翌日,司祭官坐于坐褥当中自思:“自己之子等,皆已出家,自己完全成为如掉落枝叶之一株断木,自己亦将出家。”于是与其妻商谈。

一五

    树依枝叶始得名    已掉枝叶只树株

    今吾四子并失去    婆斯搋!今予应入托钵时

彼唱此偈后,呼集婆罗门等,六万之婆罗门集合而来。彼问曰:“君等思欲何为?”“尊师!贵君究欲何为?”“予思往予子等处出家。”“如是地狱不只为贵君而失热,予等亦欲出家。”彼与其妻遗八十俱胝财产,由婆罗门群相随一由旬,往子等之居所。护象于空中为彼与其随来之人等说法。

翌日,婆罗门妻自思:“予之四子弃白伞盖,出家而去,吾夫婆罗门亦舍弃司祭官之地位与八十俱胝之财产,往予子等之处而去,如是予将如何处之?——是矣!予亦往行与子等相同之道。”彼女依古例,叙其感动之偈:

一六

    恰过雨期时4    破去陷网罗

    鹅自由飞翔5    我子背吾去

    如苍鹭飞空    如何不追索?

“知此以上情形,如何能不出家?”彼女决心呼集婆罗门之女等。“贵女等思欲何为?”“夫人!贵女究欲何为?”“予思欲出家。”“如是予等亦欲出家。”彼女舍弃荣耀,由婆罗门女等伴随一由旬往其等之处。护象亦于空中为彼女及随从之女众说法。

翌日王问:“司祭官往何处耶?”“大王!司祭官阁下及其夫人,完全舍弃自己之财宝,由诸人随从二三由旬前往其子等所居之处。”王云:“如是将无主之财产没收,运往自己之处。”命令由司祭官之家,运来财产。然王之第一后妃见此,向王问讯究欲何为。“由司祭官之家运来财产。”“司祭官今往何处?”“与夫人出家而去。”后妃闻此自思:“此王实愚,今将彼婆罗门与其夫人及四子等所弃之粪,唾吐之痰运至自己之家,实甚迷执。予以譬喻使王开眼。”于是由屠宰场持来畜肉,堆积王苑之中,张网围绕,惟于垂直向上置一通路。秃鹰由远方见肉,降来其所,然其中之贤者,则发现张网,自思,若身体过重,不能直飞上去,于是吐弃所食之肉,不挂于网直飞上去;但愚者之鹰等,则连吐弃之肉亦食,身体加重,不能直飞上而挂于网上。侍臣等捕其一只,献与后妃,后妃持之往王前云:“大王!请来,请王观赏王庭有趣之事物。”后妃言毕,开启大窗:“大王请看!请观赏彼秃鹰等。”于是唱次之二偈:

一七

    鸟等食而弃    得逃飞高空

    食而不弃者    捕入我手中

一八

    今有婆罗门    吐弃诸爱欲

    大王!尔食吐弃食    彼实值赏赞

王闻此终日垂悔恨之泪,彼思三界如火烧:“今日自己将弃王国而出家。”彼深受感动,唱赞叹后妃之偈:

一九

    人坠泥海泞土中    恰有强男举弱者

    妃!尔今举喻为渡我    梨!我以美偈赞叹汝

彼如斯云毕,瞬间即欲出家,呼集廷臣等至:“尔等欲为何思?”“大王!王究欲何为?”“予思欲往护象之处出家。”“如是予等亦欲出家,大王!”王舍十二由旬之波罗奈市及其王国,王云:“望白伞盖者可立之继承王位。”王为廷臣等围绕,诸人相随三由旬,向子等所居之处出发。护象于空中为王及其从来诸人说法。

佛为说明王之出家事,唱次之偈:

二〇

    郁瘦歌罗王    弃国出家去

    如龙象断网    今后得自由

次日,市内最后所余之人等集于一处,来至王宫入口,彼等请求面谒后妃。彼等入于宫内,向后妃申致问候,立于其傍,以偈申述云:

二一

    王既乐出家    舍弃王国去

    郁瘦歌罗王    人中最秀者

    妃实亦如王    尔今临国事

    请妃统御国    吾等愿守护

后妃闻多人等之所云,唱余偈云:

二二

    王既乐出家    舍弃王国去

    郁瘦歌罗王    人中最秀者

    吾亦欲一人    彷徨于此世

    心舍诸欲爱    弃去徒然乐

二三

    王既乐出家    舍弃王国去

    郁瘦歌罗王    人中之秀者

    吾亦欲一人    彷徨于此世

    心舍诸欲爱    弃去所有爱

二四

    时间已过逝    夜夜亘绵绵

    青春之纽带    逐年消失去

    吾亦欲一人    彷徨于此世

    心舍诸欲爱    弃去徒然乐

二五

    时间已过逝    世世亘绵绵

    青春之纽带    逐年消失去

    吾亦欲一人    彷徨于此世

    成为寂静身    超越一切缚

二六

    时间已过逝    世世亘绵绵

    青春之纽带    逐年消失去

    吾亦欲一人    彷徨于此世

    成为寂静身    超越一切缚

后妃以此等偈教民众后,集合廷臣之夫人等:“汝等思欲何为?”“后妃夫人!贵女究欲何为?”“予思欲出家。”“然则予等亦欲出家。”后妃允其所请,于是于宫廷中开启黄金之藏,处处充满莫大之财宝,后妃于黄金板上刻字云:“此为布施故,可随意持去。”然后将黄金板结缚于宫殿之屋柱之上,并以大鼓巡回传知市中。如是毫无吝惜舍弃一切之荣誉与财产,出市而去。尔时市中之人等,起大动摇:“王与后妃皆言弃国出家而去,我等将如之何?”于是诸人放弃家庭,牵子女之手,出市而去。店铺排列,空无一人,亦无一人回顾,诸人随同后妃三由旬往彼之处所出发。护象于空中为后妃及从来诸人说法,于是长达十二由旬诸人随彼向雪山出发。

护象使十二由旬之波罗奈市成空,彼率出家之诸人众往雪山而行。彼等到达其处,将行出家生活。迦尸国中人众,大为动摇而来,最终随从护象人等,总数长达三十由旬,彼与此等诸人相随进入雪山。

帝释冥想,已知其事:“护象青年,毅然出家,其集合之人等,当然甚众,住居场所,当然不足。”于是命天匠毗首羯磨:“汝往建设长三十六由旬,幅十五由旬之仙处,为出家者整备必要之物品。”天匠受命于恒伽河之河岸居住舒适之场所建造依据命令之仙处,于草庵之中作小枝之敷物及树叶之敷物——如是设置座席及造作出家人所需之一切物品。每一庵之入口各有一经行之处,并区分昼夜之场所,具备涂漆之板凳,在各各场所有开满种种颜色之香花花薮,每一经行处之端则有一充满清水之水桶。于各各庵前生长果树——树上均有种种成长之果实。凡此一切皆依神力而成。毗首羯磨如是建设仙处,于草庵中为出家者等整备必要之物品后,以自然所生之朱色,刻画于壁上云:“不问何人,凡爱乐出家者,可取此资具。”更依神力使恐怖之鸟兽音声及人非人等由其场所远离。于是向帝释之处归去。护象青年经小径进入帝释所赠之仙处,见有朱色刻文。“帝释知自己断行此大出离之事。”彼启扉入庵。彼持仙者之标帜出至经行处,于是一时往返经行后,使其他诸人亦如法行之。彼善调仙处,使持年幼儿童之妇人居于中央之庵中,其次为年老之妇人,其次使未产子之妇人入庵,周围则为男人之庵围绕。

时有一王闻波罗奈无王居住而前来。彼观市容装饰美丽整齐,登上王宫,到处积满财宝,彼思:“弃如是之市而断然出家,足证出家实为善举。”彼思出家实有正理,彼醉心于问道,往护象之处而来。护象来至森林之一端,出而与彼相会,坐于空中为其诸人说法,而来此仙处诸人全部皆使出家。

如此同一情形,其他有六人之王出家。而此等七人之王均皆弃其财宝,而三十六由旬之仙境,为此毫无虚隙,各处充满。凡有爱想而运思之人,伟大之护象即向其人说法,教以梵住法及遍处法之修行。彼等大部分皆修得禅定与神通,三分之二再生于梵天界。其余第三部分再行三分,一入梵天界、一生六欲天、一则勤于仙人之用而生于人间。此三者皆再生于三善趣。如此护象所教者无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之世界。

结分

于此丹巴攀尼(锡兰)岛使大地震撼之昙摩崛多长老,住于卡达堪达伽拉之布萨提婆长老,住于鸟婆利曼达伽、玛拉雅之摩诃桑伽拉其达长老,玛利摩诃提瓦长老,住巴吉利之摩诃提瓦长老,住瓦曼陀巴巴拉之摩诃锡瓦长老,住伽拉瓦利曼他巴之摩诃那伽长老——与库达拉之会众,无迦巴迦者之会众,秋拉苏塔索玛之会众,贤者之会众及护象之会众,皆置一切不顾而敢为出离之人。佛亦作是言曰:“善事应急7……何以故,善事不急则不成就。”

佛说此法语后,佛言:“汝等比丘!如是如来于前生亦敢为大出离。”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郁瘦歌罗王是输头檀那大王,后妃是摩诃摩耶,司祭官是迦叶,司祭官之妻是跋陀迦比罗,护马是阿那律,护牛是目犍连,护羊是舍利弗,其他诸人是从佛之诸人,而护象即是我。”

注 1 Jataka III,P.241 参照。

2 人云此为Bhaddekaratta–Sutta M.III,PP.187–189之所说。

3 同偈出于jataka III,P.395。

4 him’aecaye 注释解为Vassan’accaye。

5 依注释──昔日有九万六千只黄金色之鹅鸟,于雨季在堪洽那山窟中充分贮藏食米,因恐寒气,于窟中四阅月中,均不外出。此时有瘟纳纳蟹蜘蛛于洞之入口处结一大网。雨期过后,鹅鸟群中有二鹅鸟开辟二穴。更有生而有强力之二鹅鸟,突破蜘蛛网外出,其它鹅鸟均依此通路得以出去。此一谭见jataka V,P.469f。

6 最初之二偈亦出于Samyutta 1,P.3。

7 Dhamapada V,116 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