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8

第七 难陀学童所问之义释

尊者难陀曰:“‘世间诸牟尼’

    如何对此事    人人言之耶

    以智使生起    牟尼言之耶

    活命使生起    牟尼言之耶”

(一〇七七)

“世间诸牟尼”[之句中],“有”者,有、存在、能得。“世”者,是恶趣世间……乃至(一八页参照)……是处世间。“诸牟尼”者,命名为牟尼是活命[外学]、尼干结发外学、苦行者。此是“世间诸牟尼”[之义]。

“尊者难陀曰”[之句中],“曰”(斯)者,是句之接续。“尊者”是敬语。“难陀”者,是彼婆罗门之名……乃至(一〇页参照)……称呼。此是“尊者难陀曰”[之义]。

“如何对此事,人人言之耶?”[之句中],“人人”者,是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言”者,是语、话、说明、言说。“如何对此事”者,是“如斯耶”?“不然耶”?“何耶”?“云何耶”?是疑之质问、疑念之质问。此是“如何对此事,人人言之耶”[之义]。

“以智使生起,牟尼言之耶”?具八等至之智又五神通之智、正具、达、正达、成、正成、具备者[世人]言、语、话、说明、言说牟尼备者耶?此是“以智使生起,牟尼言之耶”[之义]。

“活命使生起,[牟尼言之耶]”者,或具种种极大之行作、向粗恶生活之勤励、正具、达、正达、成、正成、具备者,[世人]言、语、话、说明、言说牟尼者耶?此是“活命使生起,牟尼言之耶”[之义]。故彼婆罗门言。

尊者难陀曰:“世间有诸牟尼!

    如何对此事    人人言之耶

    以智使生起    牟尼言之耶

    活命使生起    牟尼言之耶”

    诸之善巧者    难陀!兹不说

    由见与由智    牟尼亦不说

    为破[烦恼]军    无苦与无求

    牟尼与我言    所行之人人

(一〇七八)

“由见与由闻,由智亦不[说]”[之句中],“由见亦不[说]”者,是由见净亦不[说]。由闻亦不[说]是由闻净亦不说。由智亦不[说]者,由八等至智亦、又由邪智亦不说。此是“由见与由闻,由智亦不说”[之义]。

“诸善巧者,难陀!兹不说”[之句中],善巧者,是所有蕴善巧者、界善巧者、处善巧者、缘起善巧者、念处善巧者、正勤善巧者、神足善巧者、根善巧者、力善巧者、觉支善巧者、道善巧者、果善巧者、涅槃善巧者。彼等诸善巧者具见净与闻净及八等至智、邪智、正具、达、正达、成、正成、俱备者牟尼不说、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此是“诸善巧者,难陀!兹不说”[之义]。

“牟尼与我言,破[烦恼军]而无苦与无求,所行之人人”[之句中],“军”者,是魔军。[即]身恶行是魔军、语恶是为魔军、意恶行是魔军、贪是魔军、瞋是魔军、痴是魔军,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是魔军。即世尊如斯宣示:

    1汝之第一军是欲    第二军乃言不乐

    汝第三军是饥渴    第四军是言可爱

    第六军乃言怖畏    汝第五军是惛眼

    汝之第七军是疑    覆与强情第八军

    利得名誉与恭敬    以邪[行]而得名声

    又对自己为赏扬    贬下他人为不善

    汝之军障此解脱    [汝]是黑[魔]之军势

    不胜[于彼]无勇者    [勇者]已胜而得乐

由四[沙门]道而胜,打胜一切之魔军、胜一切敌对烦恼,破[此]、摧破、令溃走故,彼等是破[烦恼]军。“无苦”者,是贪苦、瞋苦、痴苦、忿苦、恨苦……乃至(四一页参照)……一切不善行是苦。舍断此苦、正断、令寂灭、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者言为无苦者。“无求”者,言求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三页参照)……贪、欲贪、不善根。舍断此求、渴爱、正断、令寂灭、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者言为无求者。[之义]。

“牟尼与我言破军无苦无求所行之人人”者,破军而成阿罗汉、漏尽者,无苦无求而“行于世间”,行作、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所行之人人,牟尼与我“言”,语、话、说明、言说。此是“牟尼与我言破军无苦无求,所行之人人”[之义]。故世尊宣示:

    诸之善巧者    难陀!兹不说

    由智与由闻    牟尼亦不说

    为破烦恼事    无苦与无求

    牟尼与我言    所行之人人

尊者难陀曰:

    “所有此等之    沙门婆罗门!

    由见亦由闻    而为说有净

    由戒与由努    而为说有净

    由多种之物    而为说有净

    我师世尊!    彼等于其处

    [自见]行禁制    果度生老耶

    我问于尊师    世尊请语我”

(一〇七九)

“所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之句中],“所有”者,是普皆、一切之一切、无残、无余。“沙门”者,是所有此处至[佛教]以外之出家,为出家者。“婆罗门”者所有呼为卿者。此是“所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之义]。

“尊者难陀曰”[之句中],“曰”(斯)者,是句之接续。“尊者”是敬语。难陀者,是彼婆罗门之名……乃至(一〇页参照)……此是“尊者难陀曰”。

“由见亦由闻、而为说有净”者,由见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闻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见亦由闻,而为说有净”[之义]。

“由戒与由努亦说有净”者,由戒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努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戒与努而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戒与由努说有净”[之义]。

“由多种之物,亦说有净”,多种之努、由祭典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多种之物,说有净”[之义]。

“世尊!彼等于其处,行禁制,果?”[之句中],“果”者,是“如斯耶”?“不然耶”?“何耶”?“云何耶”?疑之质问、疑念之质问、迷惑之质问。此是“果”。“彼等”者,是恶见者。“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乃至(一二页以下参照)……此谓世尊[语]……是与作证共同施设之物。此是“世尊!彼等果”[之义]。“于其处禁制”[之句中],其处者,是已见、已忍、已意欲于持说。“禁制者”,是慎、用心、守护、防护。“且行”者,是行、行作、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是“世尊!彼等于其处,行禁制,果?”[之义]。

“我师!果度生老耶”,是度生、老、死、越度、度过、超越、离越。“我师”!此是敬语、敬重语、尊敬语。此是“我师!果度生老耶”[之义]。

“我问于尊师,世尊!请语我”[之句中],“我问于尊师”者,是我问于尊师、乞于尊师、求于尊师、信乐于尊师、请为我说。此是“我问于尊师”[之义]。“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乃至(一二页以下参照)……此谓世尊[语]……是与作证共同施设之物。“请语我”者,是请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此是“我问于尊师,世尊!请语我”[之义]。故彼婆罗门言。

尊者难陀曰:

    “所有此等之    沙门婆罗门

    由见亦由闻    而为说有净

    由戒与由努    而为说有净

    由多种之物    而为说有净

    我师世尊!    彼等于其处

    [自见]行禁制    果度生老耶

    我问于尊师    世尊请语我”

世尊宣示:“难陀!

    所有此等之    沙门婆罗门!

    由见亦由闻    而为说有净

    由戒与由努    而为说有净

    由多种之物    而为说有净

    假令于其处    彼等行禁制

    我言之彼等    生老不得度”

(一〇八〇)

“所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之句中],所有者,是普皆、一切之一切、无残、无余。“沙门”者,是所有至此处[佛教]以外之出家,为出家者。“婆罗门”者,是所有“呼为卿者”。此是“所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之义]。

“世尊宣示:难陀!”[之句中],“难陀”者,是呼彼婆罗门之名。“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乃至(一二页以下参照)……此谓世尊[语]……是与作证共同施设者。此是“世尊宣示:难陀!”[之义]。

“由见亦由闻亦说有净”,由见而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闻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见闻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见亦由闻亦说有净”[之义]。

“由戒与由努亦说有净”,由戒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努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戒与努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戒与由努亦说有净”[之义]。

“由多种之物亦说有净”,由多种之努、祭典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多种之物亦说有净”[之义]。

“假令于其处,彼等行禁制”[之句中],“假令”者,是此句之接续、句之相合、句之圆满、句之合体、文之接着、句之次第。“彼等”者,是恶见者。“于其处”者,是己见、己忍、己意欲、己于持说。“禁制”者,是慎、用心、守护、守、护、防护。“行”者,是行、行作、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是“假令于其处,彼等行禁制”[之义]。

“我言之彼等,生老不得度”,[彼等]不得度生、老、死,不离越、越度、度过、超越,不出离生、老、死,不弃舍、不度过、不离越,于生、老、死之中而动作、于轮回路之中而动作,从于生、为老所弥漫、为病所打胜、为死所害破,无救护所、无避难所、无归依所,我言于无归依之状态,说、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此是“我言之彼等,生老不得度”[之义]。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难陀!

    所有此等之    沙门婆罗门!

    由见亦由闻    而为说有净

    由戒与由努    而为说有净

    由多种之物    而为说有净

    假令于其处    彼等行禁制

    我言之彼等    生老不得度”

尊者难陀曰:

    “所有此等之    沙门婆罗门

    由见亦由闻    而为说有净

    由戒与由努    而为说有净

    由多种之物    而为说有净

    若牟尼!若彼等之说    不为度暴流

    然我尊!于天界人界    果谁度生老

    我向尊师问    世尊请语我”

(一〇八一)

“所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之句中],“所有”者,是普皆、一切之一切、无残、无余。“沙门”者,是所有至此处[佛教]以外之出家,为出家者。“婆罗门”者,是所有“呼为卿者”。此是“所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之义]。

“尊者难陀曰”[之句中],“曰”(斯)者,是句之接续。“尊者”,是敬语。“难陀”是彼婆罗门之名……乃至(一〇页参照)……称呼。此是“尊者难陀曰”[之义]。

“由见亦由闻,而为说有净”,由见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闻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见闻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见亦由闻,而为说有净”[之义]。

“由戒与由努,而为说有净”,由戒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努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由戒与努亦说、语、话、说明、言说、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戒与由努,而为说有净”[之义]。

“由多种之物,而亦说有净”,由多种之努,祭典亦说、语、话、说明、言说、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是“由多种之物,而亦说有净”[之义]。

“若牟尼!若彼等之说,不为度暴流”[之句中],“若彼等”者,是恶见者。“牟尼”言智为牟那……乃至(八四页以下参照)……超着与网者,此是“牟尼”。“若彼等之说,不为度暴流”,不度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不越度、不度过、不超越、不离越,在生、老、死之中而动作、于轮回路之中而动作,从于生,为老所弥漫、为病所打胜、为死所害破,无救护所、无避难所、无归依所,如说无归依之状态,若说、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此是“若牟尼!若彼等之说,不为度暴流”[之义]。

“然我尊!于天[界]、人界,谁果度生老”,然于含天、魔、梵天之世界,于含沙门、婆罗门,含天人之人人中,谁度生、老、死,越度、度过、超越、离越者耶?“我尊!”此是敬语、敬重语、尊重语、尊敬语。此是“然我尊!于天界人界,谁果度生老”[之义]。

“我向尊师问,世尊请语我”[之句中],“我向尊师问”者,是我问于尊师、乞于尊师、求于尊师、信乐于尊师、请向我说。此是“我向尊师问”[之义]。“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乃至(一二页以下参照)……此谓世尊[语]……是与作证共同施设者。“请语我”者,是请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此是“我向尊师问,世尊请语我”[之义]。故彼婆罗门言。

尊者难陀曰:

    “所有此等之    沙门婆罗门!

    由见亦由闻    而为说有净

    由戒与由努    而为说有净

    由多种之物    而为说有净

    若牟尼!若彼等为说    不为度暴流

    然我尊!于天界人界    谁果度生老

    我向尊师问    世尊请语我”

世尊宣示:“难陀!

    我言‘一切之    沙门、婆罗门

    非言生与老    已能为所盖’

    见闻觉戒努    于兹一切舍

    所有多种物    亦皆一切舍

    令遍知渴爱    无漏之人人

    我言彼人人    已能度暴流”

(一〇八二)

“世尊宣示:难陀!我言一切之沙门、婆罗门,非言生与老,已能为所盖”,难陀!我非言一切之沙门、婆罗门,为生与老所遮障、所盖覆、所妨障、所闭塞、所蔽、所隐蔽。我言彼等沙门、婆罗门舍断生老死,为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而灭无,于未来不生起者,示、施设、确立、分别、显示、说明。此是“世尊宣示:难陀!我言一切之沙门、婆罗门,非言生与老,已为所盖”[之义]。

“见闻、觉、戒、努,于兹一切舍之人人”,是舍一切之见净,舍断、除去、灭除、令灭无之人人,舍一切之闻净、一切之见闻净、一切之觉净、一切之戒净、一切之务净、一切之戒务净,舍断、除去、灭除、灭无之人人。此是“见、闻、觉、戒、努,于兹一切舍之人人”[之义]。

“所有多种物,亦皆一切舍”者,是由多种之务,祭典舍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舍断、除去、灭除、令之灭无。此是“所有多种物,亦皆一切舍”[之义]。

“使遍知渴爱,无漏之人人,我言彼人人,已能度暴流”[之句中],渴爱是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使遍知”者,是渴爱(一)知遍知、(二)度遍知、(三)断遍知之由三遍知而遍知。

(一)知遍知者云何?渴爱即是遍知。[即]遍知而观此是色爱、此是声爱、此是香爱、此是味爱、此是触爱,此是法爱。此是“知遍知”。

(二)度遍知者云何?斯[知遍]知之后,度知渴爱。[即]渴爱是无常、是苦、是病、是痈……乃至(三〇页参照)……度知是无归依所。此是“度遍知”。

(三)断遍知者云何?斯度知之后,舍断渴爱、除去、灭除、令之灭无。[即]世尊已如斯说:“2诸比丘!对渴爱如有所有欲贪,须舍断彼。若如斯,彼之渴爱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于未来不生起”。此是“断遍知”。由此等三遍知而遍知彼渴爱,此是“遍知渴爱”[之义]。“无漏”[者]舍断、根绝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之四漏、此等之漏,如截顶之多罗树,令之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此言为无漏者。“人人”者,是阿罗汉漏尽者。

“遍知渴爱无漏之人人,我言彼人人已能度暴流”者,遍知渴爱无漏者,彼等度欲流、度有流、度见流、度无明流、度一切轮回路,我“言”,越度、超度、超、超越、离越者,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此是“遍知渴爱无漏之人人我言彼人人,已能度暴流”[之义]。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难陀!

    我言一切之    沙门、婆罗门

    非言生与老    已能为所盖

    见闻觉戒努    于兹一切舍

    所有多种物    亦皆一切舍

    使遍知渴爱    无漏之人人

    我言彼人人    已能度暴流”

    “我喜大仙此之语    瞿昙善能说无依(涅槃)

    兹舍见闻觉戒务    多种之物一切舍

    遍知渴爱无漏人    我言彼能‘度暴流’”

(一〇八三)

“我喜大仙此之语”[之句中],“此之”者,是尊师之语、语路、说示、示教、教训。“我喜”者,是我欢、欢喜、喜、随喜、欲、乐、冀求、希望、热望。大仙者,是大仙(大求者)。世尊求大戒蕴、觅求、遍求故是大仙……乃至(九〇页参照)……“人牛王何处耶”?[被求、觅求、遍求故]是大仙。此是“我喜大仙此之语”[之义]。

“瞿昙善说无依”[之句中],“善说”者,是善告、善言、善示、善施设、善确立、善开显、善分别、善显示、善说明。此是“善告”[之义]。“瞿昙!无依”[之句中],“依”者,是烦恼、蕴、行。“无依”者,是依之舍断、依之寂灭、依之舍遣、依之安息、不死、涅槃。此是“瞿昙善说无依”[之义]。

“兹舍见闻觉戒务之人人”,是舍一切之见净、舍断、除去、灭除、令灭无之人人,是舍一切之闻净、一切之见闻净、一切之觉净、一切之世净、一切之务净、一切之戒务净,舍断、除去、灭除、令灭无之人人。此是“兹舍见闻觉戒务”[之义]。

“多种之物一切舍”者,是由多种之务、祭典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舍断、除去、灭除、令之灭无。此是“多种之物一切舍”[之义]。

“遍知渴爱无漏人,我言彼能度暴流”[之句中],渴爱者,是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遍知渴爱”渴爱为(一)知遍知、(二)度遍知、(三)断遍知之由三遍知之遍知。

(一)“知遍知”者云何?是遍知渴爱。[即]遍知、观此是色爱、此是声爱、此是香爱、此是味爱、此是触爱、此是法爱,此是“知遍知”。

(二)“度遍知”者云何?斯[知遍]知之后,以度知渴爱。[即]度知渴爱是无常、是苦、是病、是痈、是箭、是痛、是恼、是敌、是毁、是疾、是祸、是不快、是怖畏、是灾患、是动、是坏、是不恒、是无救护所、是无避难所、是无归依所、是不为归依者、是空缺、是空虚、是空、是无我、是过患、是变易法、是不坚实、是痛根、是杀戮者、是非有、是有漏、是有为、是魔食、是生法、是老法、是病法、是死法,是愁、悲、苦、忧、恼法,是杂染法、是集、是灭没、是不乐味、是过患、是不出离。此是“度遍知”。

(三)“断遍知”者云何?斯度知之后,以舍断渴爱、除去、灭除、令之灭无。此是“断遍知”。由此等三遍知谓遍知彼渴爱,是“遍知渴爱”[之义]。“无漏”[者],是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之四漏,舍断、根绝此等之漏,如截顶之多罗树,令之灭无,于未来不生起者,此言无漏者。人人者,是阿罗汉漏尽者。

“遍知渴爱无漏之人人,我言彼能度暴流”者,遍知渴爱无漏者,彼等度欲流、度有流、度见流、度无明流、度一切轮回路、越度、超度、超、超越、使离越者,“我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此是“遍知渴爱无漏之人人,我言彼度暴流”[之义]。故彼婆罗门言:

    我喜大仙此之语    瞿昙善能说无依(涅槃)

    兹舍见闻觉戒务    多种之物一切舍

    遍知渴爱无漏人    我言彼能度暴流

终偈……乃至(三二页参照)……“尊师!世尊是我师,我是弟子”而坐。

难陀学童所问之义释第七[毕]

注1 以下之四偈是由Sn.436-439之引用。MNd.96;174;333f,Mahavastu II,240;Lalitavistara;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大正藏三、五八二c),佛本行集经卷二五(大正藏三、七六九c), 大智度论卷五,卷一五(大正藏二五、九九b,一六九a)参照。

2 以下之文Sn.III,27;杂阿含七七经(大正藏二、一九c)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