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6-6 大般涅盘经

第六 诵品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

“阿难!若于汝等中,有作如是思惟:“大师之教言灭,我等无复有大师。”阿难!勿作如是见,阿难!依我为汝等所说之法与律,于我灭后,当为汝等之大师。

复次,阿难!诸比丘!今以“友!”一词互相交换称呼,于我灭后,勿再应用。阿难!年长比丘,应呼年少比丘之姓名,或以“友!”称之。年少比丘,应呼年长比丘为“大德!”或“具寿!”

阿难!于我灭度后,僧团若欲者,小小学处可以舍。

阿难!于我灭度后,对阐怒秘藏比丘,应施行梵坛罚。”

“世尊!梵坛罚者何耶?”

“阿难!随阐怒任意说语,然诸比丘不与之言谈,不劝告、亦不教诫彼。”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若有比丘心中对于佛、法、僧伽及正道有所疑惑者,诸比丘!当询问 之。勿以后自为后悔:“我等于大师面前时,我等未得直接向世尊请问。”

如是言已,诸比丘皆默然。世尊再度……乃至……世尊三度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若有比丘心中对于佛、法、僧伽及正道有所疑惑者,诸比丘!当询问之,勿以后自为后悔:“我等于大师面前时,我等未得直接向世尊请问。”

至三度,诸比丘亦皆默然。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汝等为尊崇如来,故不发问,诸比丘!应以友人与友人之心情请问!”

如是言已,诸比丘亦皆默然。

尔时,尊者阿难,如是白世尊言:

“世尊!诚是不可思议!世尊!实稀有哉!世尊!我深信此比丘僧伽中,无有一比丘对佛、法、僧伽有所疑惑。”

“阿难!汝之所言是出自净信。然,阿难!如来亦有如是之智:“在此比丘僧伽中,确实无有一比丘对佛、法、僧伽有所疑惑。阿难!于五百比丘众中,则最后之比丘,亦到达预流果、不退转法、决定现证等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今,我告汝等:“诸行皆是坏灭之法,应自精进不放逸。”

此是如来最后之遗教。

于是,世尊即入初禅;由初禅起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而入空处定;由空处定起而入识处定;由识处定起而入无所有定;由无所有定起而入非非想定;由非非想定起而入灭想定。

尔时,尊者阿难,如是告尊者阿那律言:

“尊者阿那律!世尊般涅乐矣。”

“友!阿难!世尊非般涅盘。世尊入于灭想定。”

于此,世尊由灭想定起而入非想非非想定;由非想非非想定起而入无所有定:由无所有定起而入识处定;由识处定起而入空处定;由空处定起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而入初禅;由初禅起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后,世尊直入于涅盘。

世尊入于涅盘时,大地震动、天鼓响鸣。世人恐怖、身毛竖立。 世尊入涅盘时,娑婆世界之梵天,说偈曰:

    一切诸有情    皆舍世诸蕴

    大力正觉者    如来般涅盘

世尊入于涅盘时,释提恒因说此偈曰.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世尊入于涅盘时,尊者阿那律说此偈曰:

    净灭诸贪欲    心安救济者

    得证般涅盘    牟尼寂灭时

    决定心不动    善忍诸痛苦

    犹如灯火灭    心解脱亦然

世尊入涅盘时,尊者阿难说此偈曰:

    其时甚恐怖    身毛皆竖立

    具一切慈悲    此等正觉者

入于涅盘时,于世尊般涅盘时,彼未离欲之诸比丘,自投地上,如碎岩石展转而哭:“世尊般涅盘何其速!善逝般涅盘何其速!世间眼目隐蔽何其速!”

又,彼已离欲之诸比丘,正念正知而善忍耐:“诸行是无常,如何有不灭耶?”

十一

于此,尊者阿那律告诸比丘曰:

“止止,友!勿悲伤、勿恸哭。友!世尊往昔岂非如是说乎!凡一切法之生起,则具破坏分离之必然性,要其不坏,不分离则无是处,近亲者、可意者之别离亦复如是。友!诸天在讥我等。”

“尊者阿那律之思惟,诸天是何种类耶?”

“友,阿难!虚空之诸天有地上之俗念者,则散发而哭,伸臂而哭,自投地上,如碎岩石展转而哭:“世尊般涅盘何其速!善逝般涅盘何其速!世间眼目隐蔽何其速!”

又,离欲之诸天,正念正知而善忍耐:“诸行是无常,如何有不灭耶?”

十二

尔时尊者阿那律与尊者阿难谈论法语以过夜。于此,尊者阿那律告尊者阿难曰:

“去,友阿难!往拘夷那竭告拘夷那竭之末罗族 “瓦世达等!世尊已般涅盘,想应诣往之时宜。”

“尊者阿难应诺尊者阿那律:“唯然,尊者。”于晨早着下衣,持钵、衣,一比丘随伴而往拘夷那竭。其时,拘夷那竭之末罗族,正为此事会集于讲堂。尔时,尊者阿难即往赴拘夷那竭未罗族之讲堂。至已,告拘夷那竭之末罗族曰:

“瓦世达等!世尊已般涅盘,想应诣往之时宜。”

“闻尊者阿难言已,末罗族等之青年、少女及未罗族之妻子等,皆忧悲苦恼,或有散头发而哭、伸臂而哭、自投身地上,如碎岩石,展转而哭:“世尊之般涅盘何其速!善逝之般涅盘何其速!世间眼目之隐蔽何其速!”

十三

尔时,拘夷那竭之末罗族告诸侍从曰:“然者,聚集拘夷那竭中所有之香、花鬘及一切乐器。”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持所有之香、花鬘、一切乐器及五百重布,诣往未罗族想跋单沙罗林,世尊之舍利处。诣已,以舞蹈、歌唱、奏乐、香、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并张搭天幕,奉供曼陀罗花鬘。如是彼等度过第一日。

于是,拘夷那竭之未罗族,如是思惟:“今日太晚非荼毗世尊舍利之时,且明日我等举行荼毗世尊之舍利。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以舞蹈、歌唱、奏乐、香、花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并张搭天幕,奉供曼陀罗花鬘。如是度过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

十四

于第七日,拘夷那竭之末罗族,如是思惟:“我等以舞蹈、歌唱、奏乐、香、花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已,向南方,抬至城南,向城外,抬至城外之南方,举行世尊舍利之荼毗。”

尔时,八人之末罗族首长,洗头,着新衣,并思惟:“我等抬举世尊之舍利。”但不能举起。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如是言尊者阿那律曰:“何因何缘,此等八人末罗族首长,洗头,着新衣,并思惟:“我等抬举世尊之舍利。”但不能举起。”

“瓦世达等!因汝等有一意向,但诸天有一异意向。”

十五

“尊者!诸天之意向者何耶?”

“瓦世达等!汝等之意向是:“我等以舞蹈、歌唱、奏乐、香、花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已,向南方,抬至城南,向城外,抬至城外之南方,举行世尊舍利之荼毗。”然,瓦世达等,诸天之意向是:“我等以天之舞蹈、歌唱、奏乐、香、花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已,向北方,抬至城北,由北门入城市,而抬至城市之中央,再由东门进东方名为天冠寺末罗族庙,于其处荼毗世尊之舍利。”

“尊者!听从诸天之意向。”

十六

尔时,天上撒曼陀罗华,于拘夷那竭之全境,即使于废物堆及垃圾箱亦如是堆至过膝。 于是,诸天与拘夷那竭末罗族,以人、天之舞蹈、歌唱、奏乐、华鬘、香,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已,抬举世尊之舍利,向北方,抬至城北,由北门至城市中央,再由东门进东方名为天冠寺未罗族庙,于其处,安置世尊之舍利。

十七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如是言尊者阿难曰:“尊者阿难!我等当如何处理世尊之舍利耶?”

“瓦世达等!如是处理转轮王之遗体,对如来之舍利亦应如此。”

“然,尊者阿难!如何是处理转轮王之遗体耶?”

“瓦世达等!彼等以新布包裹转轮王之遗体,新布包已,再以真新之麻布包之,如是一重一重包至五百重为止,然后置于油之金棺,再盖外重之金棺,便堆上诸香积;以火化转轮王之遗体,而于大四衢道,建造转轮王塔。瓦世达等!如是之方法,处理转轮王之遗体。

瓦世达等,如是处理转轮王之遗体,对荼毗如来之舍利亦应如此,于大四衢道,建造如来之塔。若人于其处供养华、香、图绘及礼拜者,当长久获得利益、安乐。

十八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令其众侍从曰:“聚集未罗族所有之真新麻布。”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以新布包世尊之舍利,新布包已,再以真新之麻布 包之,如是一重一重包至五百重,然后置于金棺,再盖外重之金棺,便堆上诸香积,遂以世尊之舍利安置于其上。

十九

其时,尊者摩诃迦叶,与五百大比丘众俱,由波婆进行至拘夷那竭之大道。其后尊者摩诃迦叶退出道路,于树下坐。

其时,有一邪命外道,持曼陀罗华,由拘夷那竭进行至波婆之大道。

尊者摩诃迦叶遥见邪命外道向彼行来,见彼邪命外道,如是言曰:“友!知我等之导师耶?”

“实然,友,我知。由今之七日前,沙门瞿昙般涅盘矣。以是因缘,我得持来此曼陀罗华。”

其时,未离欲之诸比丘等,或伸臂而哭,自投地上,展转如碎石而哭:“世尊之般涅盘何其速!善逝之般涅盘何其速!世间眼目之隐蔽何其速!”

又彼已离欲之诸比丘,正念正知,善于忍耐:“诸行是无常,如何有不灭耶?”

二十

其时,老年出家,名为须跋,坐彼大众中;彼老年出家之须跋,如是言彼诸比丘曰:

“止止,友!勿悲、勿恸哭,我等完全从彼大沙门获得解脱。“汝等可行此,汝等不可行此。”来压迫、烦苦我等,从今我等,可为所欲为,其不欲者则不为之。”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告诸比丘曰:

“止止!勿悲、勿恸哭。友!世尊往昔岂非如是说乎?!“凡一切法之生起,则具破坏分离之必然性,要其不坏、不分离则无是处,近亲者,可意者之别离亦复如是。”

二一

尔时,四人末罗族之首长,洗头,着新衣,作如是思惟:“我等点火于世尊之香积。”然而点火,香积不燃。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如是言阿那律曰:

“尊者阿那律!是何因、何缘,四人末罗族首长,洗头,着新衣,如是思惟:“我等点火于世尊之香积。”然而点火,香积不燃耶?”

“瓦世达等!诸天有别意向。”

“然者,尊者!诸天之意向如何耶?”

“瓦世达等,诸天之意向是:“彼尊者摩诃迦叶,与五百大比丘众俱,由波婆进行至拘夷那竭之大道。尊者摩诃迦叶未顶礼世尊之足,点火于世尊之香积是不燃着。”

“尊者!听从诸天之意向。”

二二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诸往拘夷那竭之天冠寺末罗族庙。诣已,偏袒右肩,合掌三匝右绕香积,取去足盖,顶礼世尊足。

又五百比丘众亦偏袒右肩,合掌三匝右绕香积,顶礼世尊足。

如是尊者摩诃迦叶与五百比丘众俱,顶礼已毕,世尊之香积不点自燃。

二三

世尊之遗身荼毗后,其皮肤、筋肉、骨节及髓既不见煤烟,亦不见灰,唯舍利遗骨存在

正如酥油燃尽,不见煤烟。如是世尊之遗身荼毗后,其皮肤、筋肉、骨节及髓既不见煤烟,亦不见灰,唯舍利之存在。而此等五百重新布,唯最外围及最内二重皆尽燃化。

世尊之遗身火化已,由虚空降下甘霖,以熄世尊之香积;地涌甘泉,以熄世尊之香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以一切香水熄世尊之香积。

尔时,拘夷那竭之末罗族于讲堂内,以枪弓作垣围绕世尊之舍利,七日中以舞蹈、歌唱、奏乐、华鬘、香,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

二四

韦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阇世闻:“世尊于拘夷那竭般涅盘。”

尔时,韦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阇世,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罗族言:“世尊是刹帝利族,我亦刹帝利族;我应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为世尊造舍利塔并兴供养。”

毗舍离之离车族闻:“世尊已于拘夷那竭般涅盘。”

于是,毗舍离之离车族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罗族言:“世尊是刹帝利族, 我等亦刹帝利族;我等应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等为世尊造舍利塔并兴供养。”

迦毗罗城之释迦族闻:“世尊已于拘夷那竭般涅盘。”

于是,迦毗罗城之释迦族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罗族言:“世尊是我等种族中最殊胜者,我等应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等为世尊造舍利塔并兴供养。”

遮罗颇之跋离族闻:“世尊已于拘夷那竭般涅般。”

于是,遮罗颇之跋离族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罗族言:“世尊是刹帝利族,我等亦刹帝利族。我等应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等为世尊造舍利塔并兴供养。”

毗留提之婆罗门闻:“世尊已于拘夷那竭般涅盘。”

于是,毗留提之婆罗门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罗族言:“世尊是刹帝利族,我是婆罗门,我应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为世尊造舍利塔并兴供养。”

波婆之末罗族闻:“世尊已于拘夷那竭般涅盘。”

于是,波婆之末罗族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罗族言:“世尊是刹帝利族,我等亦刹帝利族,我等亦应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等亦为世尊造舍利塔并兴供养。”

二五

如是言已,拘夷那竭之末罗族,向彼会集之群众言:

“世尊是在我等之村地入涅盘,我等不能将世尊之舍利分与他人。”

如是言时,香姓婆罗门向彼会集之群众言:

    诸卿请听我一言    我等佛陀说忍辱

    因分无上人舍利    不应起残害斗争

    我等应融洽和好    互相分配为八份

    让佛塔广偏四方    众生信依具眼者

“然者,婆罗门!汝且平分世尊舍利为八份。”

“香姓婆罗门应诺会集之群众:“唯然,卿等。”平分世尊舍利为八份已,如是告彼会集之群众曰:

“愿诸卿等,能以此瓶与我,我以此造瓶塔,并兴供养。”

彼等将瓶给与香姓婆罗门。

二六

毕钵梨瓦那之莫利耶族闻:“世尊于拘夷那竭般涅盘。”

于是,毕钵梨瓦那之莫利耶族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罗族言:“世尊是刹帝利族,我等亦刹帝利族,我等亦应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等亦为世尊造舍利塔并兴供养。

“世尊之舍利已全部分尽而无一份。然,即受此灰。”

是故,彼等遂持灰而归。

二七

尔时,韦提希子摩竭陀王阿阇世,于王舍城为世尊之舍利造塔并兴供养。

毗舍离之离车族,于毗舍离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养。

迦毗罗城释迦族,于迦毗罗城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养。

遮罗颇之跋离族,于遮罗颇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养。

罗摩伽拘利族,于罗摩伽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养。

毗留捉婆罗门,于毗留提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养。

波婆之未罗族,于波婆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养。

拘夷那竭之末罗族,于拘夷那竭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养。

香姓婆罗门,造瓶塔供养。

毗钵梨瓦那之莫利耶族,于毗钵造灰塔供养。

如是八舍利塔及第九之瓶塔,第十之灰塔。

如是,以往如是说。

二八

    具眼舍利有八份    七份供养阎浮洲

    最胜者其他一份    罗摩村龙王供养

    一牙忉利天供养    一健陀罗城供养

    迦陵迦王得一牙    另一牙龙王供养

    其光大耀此国土    殊胜供养物庄严

    如是具眼者舍利    受诸彼恭敬供养

    天主龙主人主供    人间长老与供养

    合掌尊敬礼拜彼    佛是百劫难遭遇

注:

1 .自由人(bhujissa)依觉昔注:戒律救济爱欲之奴隶的人为自由人,故名谓自由人。

2 .法镜(dhammadasa)意为由正法所作的镜。

3 .avinipata-dhamma译为“不退转法”vinipata意为“堕恶趣”故,avinipata即是不堕恶趣之义。

4 .“国土”依觉音注云:“城市。”

5 .mutthi译为“握拳”,云婆罗门之阿阇梨如握拳奥义书教弟子而不明了。

6 .“洲”之原语为dipa有洲与明灯二义。觉音注陛u大洋中之洲”义。故今从觉音而译为洲。

7 .原语sukara maddave,依觉音注亦有说不年青、不年老之殊胜的野羊肉,于软柔饭中加上牛乳,亦谓五味食等说。又有人译为“山猪肉干”然依Dr.Hoey此地方之农夫,今尚喜食丛林中所生之一种救状茸根,此称为sukara-kanda,北传汉译有译为栴檀树耳,认为茸说较有力,今译为“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