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第五章 证分

第一节 利弊

第一条 利

第一段 六度十种利益

第一款 布施十种利益

月灯三昧经云布施十种利益: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道之初门。菩萨行能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降伏悭吝 谓修菩萨行者,若能布施,则悭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复萌动矣。

二、舍心相续 谓修菩萨行者,行于布施,财虽匮乏,而喜舍之心,无有间断也。

三、同其资产 谓修菩萨行者,施心无量,观诸众生,与己无异,所有财产,平等受用,无有彼此也。

四、生豪富家 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财物,常行惠施,心无吝惜,则当来果报,必生豪富之家,财宝具足,受用无穷矣。

五、生处施心现前 谓修菩萨行者,此生既能行于布施,则感后世随其所生之处,而他人施与之者,皆无悭吝之心矣。

六、四众爱乐 谓修菩萨行者,既能常怀惠施,无所悭嫉,则四众之心,常生爱乐,而无嫌恨也。

七、入众不怯 谓修菩萨行者,既能布施,而为四众之所爱乐,故入大众之中,自无畏怯之心也。

八、胜名流布 谓修菩萨行者,能无所求而行布施,则人多称赞,胜妙名闻,流布遐迩也。

九、手足柔软 谓修菩萨行者,好行布施,济人缺乏,能感手足柔软,相好圆满之报也。

十、不离知识 谓修菩萨行者,自初发心行施以来,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善知识等,获闻法要,未尝远离也。

第二款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十种利益: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满足智愿 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 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菩萨修行,若能坚持净戒,是亦如佛之所学也。

三、智者不毁 谓修菩萨行者,戒行清净,身口无过,凡有智之人,喜乐赞叹,而不毁訾也。

四、不退誓愿 谓修菩萨行者,坚持净戒,求证菩提,誓愿弘深,勇猛精进,而不退转也。

五、安住正行 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则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六、弃舍生死 谓修菩萨行者,受持净戒,则无杀盗淫妄等业,而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之苦也。

七、慕乐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绝诸妄想,故能厌恶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乐也。

八、得无缠心 谓修菩萨行者,戒德圆明,心体光洁,一切烦恼业缘,悉皆解脱,而无缠缚之患也。

九、得胜三昧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修菩萨行者,持戒清净,心不散乱,则得三昧成就,定性现前,而超诸有漏也。

十、不乏信财 谓修菩萨行者,持守戒律,于诸佛法,具正信心,则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财,而不匮乏也。

第三款 慈忍十种利益

慈忍十种利益:慈即爱念,忍即安忍。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违顺等境,皆能慈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火不能烧 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违逆之境,了知身心,自性本空,悉无所恼,是以嗔恚之火,所不能烧也。

二、刀不能割 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横逆之境,了知自身体性空寂,悉无所畏,是以嗔恚利刀所不能割也。

三、毒不能中 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人或有所加害,了知身心本空,不以为意,是以贪嗔毒药所不能中也。

四、水不能漂 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顺情之境,了知诸法本空,悉无所染,是以贪爱之水,所不能漂也。

五、为非人护 非人即鬼神之类,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时处,鬼神之类,悉皆护卫也。

六、身相庄严 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爱念于人,是以能感色身相好庄严之报也。

七、闭诸恶道 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成就善法,是以恶道之门,自然闭而不开也。

八、随乐梵天 梵天即色界初禅天也。 谓修菩萨行者,慈忍具足,梵行无亏,故报尽命终,随其意乐,而得生于梵天也。

九、昼夜常安 谓修菩萨行者,常行慈忍之心,利益有情,而不恼害,故得身心寂静,昼夜常安也。

十、不离喜乐 谓修菩萨行者,常怀慈忍之心,利益众生,令其各获安隐,是以自之身心,亦不离于喜乐。

第四款 精进十种利益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勤无怠,故有十种利益也。

一、他不折伏 谓菩萨慧解精勤,行业成就,则不为一切邪论妄计之所折伏也。

二、得佛所摄 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则为诸佛之所摄受而不舍也。

三、为非人护 非人即鬼神之类,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于一切时处,鬼神之类,悉加卫护也。

四、闻法不忘 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则于所闻之法,常能忆持而不忘失也。

五、未闻能闻 谓菩萨于诸梵行,勇猛精进,乐法之心,无有厌足,则昔所未闻,今皆得闻也。

六、增长辩才 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则法义皆通,辩才增长,随问随答,皆无疑碍也。

七、得三昧性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则身心寂静,定性现前,不为世相之所变迁也。

八、少病少恼 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虽昼夜不息,而善能调适身心,是以常得轻安,少病少恼也。

九、得食能消 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而于饮食,不节不恣,是以食已即消,而无停滞之患也。

十、如优钵罗华 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花。以其出于淤泥,而不染污,世人见之,即生希有之想,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虽处生死,不为烦恼之所染着,犹如此花,见者亦生希有之心也。

第五款 禅定十种利益

禅定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安住仪式 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慈境界 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全安稳,是为行慈境界。

三、无烦恼 谓菩萨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是为无烦恼。

四、守护诸根 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当防卫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是为守护诸根。

五、无食喜乐 谓菩萨习诸禅定,既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虽无饭食之奉,而自然欣豫,是为无食喜乐。

六、远离爱欲 谓菩萨修习禅定,寂默一心,不令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着,是为远离爱欲。

七、修禅不空 谓菩萨习诸禅定,而获诸禅功德,虽证真空之理,而不随于断灭之空,是为修禅不空。

八、解脱魔罥 谓菩萨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悉皆不能缠缚,是为解脱魔罥。

九、安住佛境 谓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

十、解脱成熟 谓菩萨习诸禅定,一切业惑,不能挠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就,是为解脱成熟。

第六款 般若十种利益

般若十种利益: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菩萨由此智慧,通达无碍,故获十种利益也。

一、一切舍不取施想 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万法俱寂,是故虽行布施,而无能施之想,不着所施之物,不见受施之人,是为一切舍不取施想。

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谓菩萨修行般若,虽坚持净戒,无所毁缺,然以空慧照之,则不见有能持能犯之相,是为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三、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 谓菩萨修行般若,安住忍力,度诸众生,然以空慧照之,而终不起众生得度之想,是为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

四、行于精进而离身心 谓菩萨修行般若,于诸梵行,虽勇猛精进,然以空慧照之,而不见有身,心精进之相,是为行于精进而离身心。

五、修禅而无所住 谓菩萨修行般若,虽在禅定,然以空慧照之,而于一切诸禅功德,不生味着,是为修禅而无所住。

六、魔不能扰 谓菩萨修行般若,能以空慧,照了诸法本性空寂,复知魔佛体元不异,魔虽发现,即无所怖,是为魔不能扰。

七、于他言论其心不动 谓菩萨修行般若,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通达明了,故于他人言论,悉能辩其邪正是非,不为所惑,是为于他言论其心不动。

八、达生死海底 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诸法,洞彻生死渊源,不为轮转所溺,是为达生死海底。

九、起增上悲 谓菩萨修行般若,虽观一切性空,常以广大悲愍之心,誓拔一切众生之苦,令得解脱,是为起增上悲。

十、不乐二乘道 谓菩萨修行般若,而能了知声闻缘觉小乘之法,沉滞空寂,未为究竟,而不欣乐,惟求大乘无上之道,而得解脱,是为不乐二乘道。

第七款 多闻十种利益

多闻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知烦恼助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二、知清净助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是以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也。

三、远离疑惑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照了通达,而无所疑惑也。

四、作正直见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为作正直知见,而格其非心也。

五、远离非道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善恶果报,诸法因缘,无不明了,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也。

六、安住正路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而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也。

七、开甘露门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而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也。

八、近佛菩提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行,能趣圣果,是以心常在道,精勤无怠,而于佛果菩提为不远也。

九、为作光明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知诸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而能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其出离幽暗,而获清升之乐也。

十、不畏恶道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晓了万法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是以发广大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而于险难恶道,悉无所畏也。

第二段 说法五福德

贤者五福德经云说法五福德:

一、长寿 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一一皆善。若好杀者,以闻法故,而能止杀,是故今世得长寿福德。(上中下语者即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

二、多财 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教人布施。若盗窃者,闻法不盗,便能行施,是故今世得多财福德。

三、端正无比 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随顺正法。令闻法者,和气安心,颜色悦怿,自生光泽,是故今世得端正无比福德。

四、名誉远闻 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以善及人。令闻法者,归敬三宝,相从者众,是故今世得名誉远闻福德。

五、聪明大智 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乐说无吝。令闻法者,妙慧开解,是故今世得聪明大智福德。

第三段 闻经八种功德

大庄严经云闻经八种功德:

一、端正好色 端正好色者,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无丑恶之相也。

二、力势强盛 力势强盛者,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三、心悟通达 心悟通达者,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远,理与心会,无不通达。以是功德,故能彻悟一切法相,了无挂碍也。

四、得妙辩才 得妙辩才者,谓人听闻佛经,深达一切法相。以是功德,得妙辩才,能以一句之义,演说无穷也。

五、获诸禅定 获诸禅定者,谓人听闻佛经,思惟甚深妙义。以是功德,即能摄心敛念,妄想不生,寂然入定也。

六、智慧明了 智慧明了者,谓人听闻佛经,广解其义。以是功德,开发本有智慧,照彻无碍也。

七、出家殊胜 出家殊胜者,谓人听闻佛经,厌恶尘俗。以是功德,即出家学道,复能以所闻之法,传化于人,为世导师也。

八、眷属强盛 得法之人,称为眷属,谓人听闻佛经,复能依经为人演说。以是功德,生他法身,即成眷属,展转流布,日强日盛也。

第四段 讲经四益

金光明经云讲经四益:经云:‘虚空藏菩萨梵释天等白佛言,若诸国土,有能讲说此金光明微妙经典,于其国土,获四利益。’

一、国土吉祥益 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者,国王军众,势力强盛,无诸怨敌,疾疫消除,寿命修长,吉祥安乐,正法兴隆也。

二、辅臣和乐益 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则辅相大臣,和悦无诤,王所敬爱,安隐丰乐,随心所愿,皆得满足也。

三、国人富寿益 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则沙门弟子,及国邑人民,修行正法,多所利益,寿命延长,富逸安乐,于诸福田,悉得修立也。

四、法师自利利他益 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其说经之人,一切时中,身心调适,诸人民众,增加守护,慈悲平等,心无伤害,亦令一切众生,诚心皈仰,皆悉修习菩提之行也。

第五段 五净德

诸德福田经云僧五净德:

一、发心离俗 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道妙,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

二、毁其形好 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去世俗之尘衣,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为世福田,是为第二净德也。

三、永割亲爱 谓投佛出家,割绝父母亲爱之情,一心精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三净德也。

四、委弃驱命 谓出家之人,能委弃身命,无所顾惜,惟务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四净德也。

五、志求大乘 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脱一切有情,为世福田,是为第五净德也。

‘苾刍五德’翻译名义云:‘苾刍草五德,苾刍雪山香草,谓其有五种德,以喻比丘亦具此德,故称为苾刍也。’

一、体性柔软 体性柔软者,以喻比丘能折伏身语意业之粗犷也。

二、引蔓旁布 引蔓旁布者,以喻比丘传法度人,延绵不绝也。

三、馨香远闻 馨香远闻者,以喻比丘戒德芬馥,为众所闻也。

四、能疗疼痛 能疗疼痛者,以喻比丘能断烦恼毒害之痛苦也。

五、不背日光 不背日光者,以喻比丘正见思惟,常向佛日而不背也。

第六段 法师十德

华严经疏云法师十德: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一切功德行愿,作大法师。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能与大众而演说法,令诸众生得大安乐。具兹十德,名为法师。

一、善知法义 善知法义者,谓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句义差别也。

二、能广宣说 能广宣说者,谓菩萨能以智慧,广为众生宣扬如来微妙之法也。

三、处众无畏 处众无畏者,谓菩萨处大众会,善说法要,随他问难,悉皆酬答,而无所畏也。

四、无断辩才 无断辩才者,谓菩萨辩才无碍,说一切法,经无量劫,相续不断也。

五、巧方便说 巧方便说者,谓菩萨善巧方便,随顺机宜,说大说小,一切法门,令地通解也。

六、法随法行 法随法行者,谓菩萨说法,令一切众生,如说而行,随顺无违,修诸胜行也。

七、威仪具足 威仪具足者,谓菩萨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也。

八、勇猛精进 勇猛精进者,谓菩萨发勇猛心,精进修习一切善法,化导众生,无有退转也。

九、身心无倦 身心无倦者,谓菩萨整肃身心,修诸胜行,常起慈心,摄化众生,无有懈倦也。

十、成就忍力 成就忍力者,谓菩萨修习一切诸忍辱行,成就无生法忍之力也。

第七段 日喻菩萨十善

宝雨经云日喻菩萨十种善法:菩萨出世,能以智慧方便,令诸有情,改恶迁善,舍迷就悟,如日出现世间,照临万物,一切幽暗之处,悉皆明朗,故取为喻。

一、破无明暗 菩萨出现于世,以智慧之光,破除一切有情无明黑暗。如日行空,威光辉赫,能令世间一切幽暗之处,悉得明朗也。

二、能觉悟有情 菩萨出现于世,以智慧方便,开导有情,咸使觉悟。如日行空,融和明丽,能令一切池沼莲华,悉得开敷也。

三、光耀十方 菩萨出现于世,以智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一切有情,咸获利益。如日行空,光耀十方,一切万物,无不蒙照也。

四、出现善法 菩萨出现于世,以智慧力,开示善法,化导有情,咸登正觉。如日行空,以大光明,普照一切,飞潜蠢动,咸遂其生也。

五、诸漏灭尽 漏即漏落,谓漏落生死也。菩萨以智慧力,所有一切烦恼,悉皆灭尽,则永断生死诸漏。如日没时,光明隐灭,则群动皆息也。

六、能作光明 菩萨出现于世,放智慧光明,说种种法,破除一切有情愚痴暗障。如日行空,放大光明,破除幽暗,照临万象也。

七、映蔽外道 映,明相照也。蔽,障也,盖也。菩萨出现于世,凡所说法,莫不为令有情舍邪归正,则能映蔽外道诸邪异论。如日行空,赫然照临,萤爝之光,自然不现也。

八、能示高下 菩萨出现于世,于诸有情,若善若恶,无不摄受,令其瞻觐,示以正法。如日行空,照临万物,若高若下,悉能显示也。

九、发起善业 菩萨出现于世,方便开示,能令一切有情,发起善心,修行善业。如日出时,能令世人各营生业也。

十、善人爱乐 菩萨出现于世,一切聪慧之人,知有利益,心生爱乐,念念皈依,其无智愚人,及诸邪魔外道,未免憎嫉。如日行空,内外明朗,凡诸善人,无不忻爱,至若盗贼等辈,为恶之人,未免憎嫉也。

第八段 月喻菩萨十善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云月喻菩萨十种善法: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

一、皆生欢喜 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初出,见者皆得清凉,心生悦乐也。

二、众所乐见 菩萨初出世时,诸根清净,种子洁白,于诸威仪,无不具足,令诸有情,目睹心乐。如月初出,皎洁圆明,见者无不爱乐也。

三、善法增长 菩萨从初发心,于一切善法,精进勤修,渐渐增长,乃至坐于道场,一切胜相,皆悉圆满,即智德成就也。如白分月,其光明增,至十五日,盛满圆具矣。

四、恶法损减 菩萨具出世智时,一切恶法,日减日损,乃至坐于道场,净尽一切,无复遗余,即断德成就也。如黑月分,其光明日减日损,至于晦日,一切不现也。

五、咸皆称赞 菩萨初出世时,一切天人阿修罗等,咸悉称赞。如月初出时,世间一切大小人民,咸悉瞻仰,无不赞美也。

六、体相清净 菩萨修远离行,体相无染,清净化生,非假父母遗体,不净所生。如月天子胜业感果,体相清净,洁白无染也。

七、乘最上乘 最上即无上,乘犹车乘,有运载之义,是大乘菩萨所乘,名最上也。菩萨得最上乘,广为一切有情,转大法轮,使其开悟,超出三界。如月天子,乘清净轮,照四天下,令诸见者,离暗得明也。

八、常自庄严 菩萨所修胜妙功德,常自庄严,不假外饰。如月天子,本相清净,常自庄严,不待澡沐,而光洁也。

九、游戏法乐 法乐者,以法而自喜乐也。菩萨常所游戏胜妙法乐,不染世间诸欲境界。如月天子,常受天乐,而离去翳染也。

十、具大神通 菩萨神通自在,威德无量,普令有情,离诸垢暗。如月天子,清净圆明,具大神通,有大威德,遍四天下,无物不照也。

第二条 弊

‘有漏四种过失’瑜伽师地论云:有漏四种过失,有漏者,即漏落三界生死也。

一、不寂静过失 谓诸众生,随逐根尘,起诸妄想,颠倒散乱,而无禅定之功,不能断惑证果,是为不寂静过失。

二、内外变异过失 谓诸众生,由内心乱想,外境迁流,心境相应,更互变异,所谓心随境起,境逐心生,烦恼缠绵,不能解脱,是为内外变异过失。

三、发起恶行过失 谓诸众生,由烦恼妄惑,造诸杀盗淫妄种种恶业,轮转生死,无有出期,是为发起恶行过失。

四、摄受因过失 谓诸众生,由造种种恶业之因,摄取未来苦果,展转轮回,不能解脱,是为摄受因过失。

第二节 发相

发相有善根发相及恶根发相,善根发相又有二种:

一、外善根发相 所谓不杀盗淫妄语绮语,不贪色声香味触法,不求三界报,不乐五欲乐。身口七支,恒沙烦恼,皆能止息。及其他六度十度四摄万行等,一切无尽善行。

二、内善根发相 所谓不贪嗔痴慢疑恶见,不起喜怒哀乐等心,不随六情根,不执七识我意地。一切见爱无明,皆悉绝灭,及四无量、六念、三心、十念等,一切无尽善行。

第三节 魔障

第一条 魔

魔梵语魔罗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欲界之第六天主为魔王,其眷属为魔民魔人。智度论曰:‘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

第一段 魔相

第一款 四魔

法华明三魔:一、烦恼,二、五阴,三、生死。大论开四,于上三中,加一天魔:

一、烦恼魔 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

二、阴魔 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

三、死魔 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

四、他化自在天子魔 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

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也。

第二款 八魔

四魔又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四为八魔。是前四为凡夫之魔,后四为二乘之魔也。

第三款 十魔

佛学大辞典引华严疏钞云十魔:

一、蕴魔 色等五蕴,为众恶之渊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二、烦恼魔 贪等烦恼,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三、业魔 杀等恶业,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四、心魔 我慢之心,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五、死魔 人之寿命有限,妨修道害慧命者。

六、天魔 欲界第六天主,作种种之障碍,害人之修道者。

七、善根魔 执着自身所得之善根,不更增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八、三昧魔 三昧者,禅定也。耽着于自身所得之禅定,不求升进,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九、善知识魔 悭吝于法,不能开导人,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十、菩提法智魔 于菩提法,起自执着,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第四款 三魔

三魔者:

一、善知识魔   二、三昧魔   三、菩提心魔

是华严经所说十魔中之后三也。

第五款 五魔

骂意经言五魔:一、天,二、罪,三、行,四、恼,五、死。棱严则言五阴魔,但于五阴中,各开十种,共有五十:

一、色阴 有十:

  • 一、出碍  二、内彻  三、离合  四、化佛  五、现土

  • 六、暗见  七、无觉  八、遍观  九、遥闻  十、变形

二、受阴 有十:

  • 一、悲愍  二、狂妄  三、沈忆  四、下劣  五、忧愁

  • 六、喜乐  七、我慢  八、轻清  九、断空  十、爱欲

三、想阴 有十:

  • 一、怪鬼  二、魃鬼  三、魑魅  四、魔蛊  五、疫疠

  • 六、大力  七、神祇  八、妖精  九、灵物  十、天眷

四、行阴 有十:

  • 一、无因  二、圆常  三、二分  四、四边  五、矫乱

  • 六、有相  七、无相  八、俱非  九、断灭  十、涅槃

五、识阴 有十:

  • 一、冥谛  二、慢天  三、自在  四、倒知  五、事火

  • 六、无想  七、长寿  八、魔天  九、趣寂  十、独伦

第六款 二类魔

贤首五教仪云:魔有八万四千,乃至恒沙无尽,今总束之,分为二类:

一、界内魔 有十:

  • 一、精灵  二、恶鬼  三、邪神  四、老仙  五、魔天

  • 六、阴灵  七、生死  八、业障  九、烦恼  十、心念

二、界外魔 亦十:

  • 一、三昧  二、智慧  三、师友  四、化导  五、修谛

  • 六、观缘  七、行度  八、报身  九、依土  十、果位

第二段 治魔

第一款 二种却魔法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明二种却魔法:坐禅之人,正定未发,多有魔事,心生惊怖,破坏善根,若能端心正念,则邪不干正,魔自灭谢,故有二种却魔之法也:

一、修止却魔 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或见父母兄弟,诸佛形像,一切可爱之境,令人乐着;或见师子虎狼罗刹,一切可畏之形,令人怖惧;即当了达,此是诸魔惑乱之相,悉皆虚诳,不喜不怖,而惟息心寂静,则彼当自灭,是为修止却魔。

二、修观却魔 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于诸魔境,修止却之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无有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喜勿惧,则正定现前,彼当自灭,是为修观却魔。

第二款 六种治魔法

凡治魔障者,或念三皈五戒等,或诵般若经菩萨戒本等,及大乘方等经所说之治魔咒,又或以念佛治之,贤首五教仪开为六门:

一、觉悟无惑    二、善识诃责    三、止观破除

四、经咒加持    五、永固正念    六、增进功行

以上六门,或渐次用而销,或一时用而灭,或少分用而止,或全分用而破,如是不遭邪虑,发明圆定,方名为善修者矣。

第一段 病相

第一款 心病

贤首五教仪云病有二种:

一、粗 谓巧伪修行,于中又二:

  • 一、内实破戒,而外现威仪,求名利故,狡猾故,护短故。

  • 二、假全不破,而多有缺漏,为他知故,伺狎故,不直故。

二、细 谓存见趣理,于中亦二:

  • 一、虽具直心,而执我修行,我见不破故。

  • 二、虽不执我,而计有实法,法见不破故。

第二款 身病

病有三种:

一、四大五藏得病 分二:一、四大增损病,二、五藏所生病。

二、鬼神所作得病。

三、业报所感得病。

第二段 治病

第一款 治心病

治心病亦二:

一、粗 谓真实修行。亦二:

  • 一、于诸过非,并不覆藏,深怀惭愧,忏悔往罪,不敢复作。

  • 二、于所修行,不杂巧伪,皆质直柔软,作下下意,不显己德。

二、细 谓不存执见。亦二:

  • 一、修诸行时,知无我人,尽未来际,不计疲苦。

  • 二、观察诸法,平等不二,一相无相,入理究竟。

若通说者,但住于法界,深观诸法平等之时,于上诸病,无不治尽。

第二款 治身病

治病方法有二:

一、先正治法:

  • 一、治大藏病 分三:

    • 一、修止治病  二、作观治病  三、药石治病
  • 二、治鬼神病 当用大强威德力心,加诸灵咒佛号治之。

  • 三、治业报病 当用惭愧大忏悔心,加诸念佛发愿修福以助治之。

二、助治法 谓坐中用心治病,兼具十法:

  • 一、信   二、用   三、勤   四、常住缘中  五、别病因起

  • 六、方便  七、久行  八、知取舍 九、护持    十、遮禁

若修此十法,所治必有效也。

第三条 障

‘五障’修道有五障:

一、烦恼障 根本之烦恼,障盖净心,防害道机,而不使入于佛法。

二、业障 过去之重罪,乃至诽谤正法也,以先业之障未除,而有种种之难,不得入于佛法。

三、生障 若得无难之生处,则必悟道,然先业乘之,而受无暇之身,为趣生障,不得入于佛法。

四、法障 已生无障之处,又有悟道之机,以先世障法等缘故,不逢善友,不得闻正法。

五、所知障 已逢知识,得闻正法,而有种种之因缘,两不和合,妨修般若。

第四节 断得

第一条 断

第一段 一断

华严经随疏演义云:一断一切断者,谓上根之人;断惑无渐次也,中下之人;不知妄惑,即是真智。所以断惑有其渐次,上根之人,了惑即智,达妄即真,惑外无智,妄外无真,所以一断则一切断也。

第二段 二断

地持经云二断:

一、缘缚断 谓但断心中之惑,则于外尘境,不起贪嗔,于境虽缘,不生染着,故名缘缚断。

二、不生断 谓得法空之时,能令三途恶道苦果,永更不生,故名不生断。

第三段 二执断

二执断,谓我法二执已断除也。

第四段 二障断

二障断,谓理事二障已断除也。

第二条 解脱

第一段 一解脱

涅槃经云一解脱,法数云:‘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着,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第二段 二解脱

宝性论云二解脱:谓诸众生,常为业绳所缚,不能脱离,若解其缚,即得自在,故名解脱。

一、性净解脱 谓众生性本清净,而无系缚染污之相,是名性净解脱。

二、障尽解脱 谓众生由烦恼之惑,障蔽圣道,不得出离,若离此障,即得自在,是名障尽解脱也。

第三条 得四忍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四忍:忍即忍可,亦安忍也。思益经云:‘梵天菩萨,有四忍法,善出毁犯禁戒之罪。’

一、得无生忍 谓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证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生忍。

二、得无灭忍 谓一切诸法,昔本不生,今亦无灭,菩萨证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灭忍。

三、得因缘忍 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菩萨了知一切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因缘忍。

四、得无住忍 住即停住,菩萨心不住着,而无异念相续,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住忍。

第五节 位次

第一条 十信位

三藏法数云:‘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

一、信心 谓心与理冥,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 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 不杂曰精,无间名进,谓唯以念心精明,进趣真净之地。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 善入佛法,造心分别为慧,谓精进之心,即已现前,则纯真之慧,自然发显。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 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 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知道不远,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谓心进无退,则能保护任持一切佛法,而佛之气分,与己相接。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以护法心微妙之力,感佛之光来照,又复回光,以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现也。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 谓心回向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 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第二条 十住位

三藏法数云十住者: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位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 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二、治地住 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三、修行住 修行者,起行造修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游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 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五、方便具足住 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 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 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 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第三条 十行位

三藏法数云十行者: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然行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也:

一、欢喜行 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二、饶益行 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厌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三、无嗔恨行 谓嗔恨生于违拒,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他之利兼成,则嗔恨自无也。经云:‘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四、无尽行 谓随众生之类,化现其身,转化无穷,而益物无尽,竖遍三际,横周十方,通达无碍。经云:‘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五、离痴乱行 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 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类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自在。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七、无著行 无著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八、尊重行 谓前无著行中,现尘现异,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第一,可谓至尊至重矣。经云:‘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九、善法行 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 谓前圆融得相,一一皆是无为真实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真实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第四条 十回向

三藏法数云: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

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

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足,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又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愿之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二、不坏回向 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于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于本觉矣。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于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 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之理地,如佛不异。经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谓前至一切处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来,然如来则一切世界之如来,世界即一切如来之世界,世界如来,涉入无碍,功德无尽。经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谓于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辉,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设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著,则真如相现。经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 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智慧明了,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自在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十、法界无量回向 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第五条 四加行

正脉疏云:‘十信但满其信心,三贤但极其解心,皆非真修也,今修解满极,将入真修,故说加行矣。’

一、暖地位 经云:‘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疏云:‘此位似蹑觉齐佛觉而来,前之佛觉,虽曰能齐,未能正证。今将趋圣果故,即用佛觉,为己因心,复加功行,以求正证。初入因位,未即得果,故譬钻火,方得暖相。前但发愿希求,此则实用进取。又前佛见未忘,未能泯为己心,此方泯佛见,而但惟一心,犹云佛即心也。’

二、顶地位 经云:‘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疏云:‘此位似蹑地如佛地而来,以所履即地相也。依暖地心,修佛果智,智观于心,故如足履地;心相垂尽,故若依非依;高山喻当位之心,虚空喻所依之理,心相未尽,故下微碍;碍至于微,明心相无多也。盖前位佛见虽泯,心见犹存。至此则复泯心相,而但惟一觉,犹云心即佛也。’

三、忍地位 经云:‘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疏云:‘此位但以总承前二位之存心佛故曰二同,犹云即心即佛也。因果交彻,故曰善中得道。于忍事而言,非怀非出者,盖既能容忍,非如常人之怀恨,故曰非怀。然尚存忍受,非如至人之顿忘,故曰非出。其于所忍之事,将忘未忘,比于忍地菩萨,将证未证,恰相似也。’

四、世第一位 经云:‘数量消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疏云:‘此亦总承前三位,而双泯心佛,故曰数量消灭。盖有心有佛,因果位别,皆是数量,此则方是因果两忘,犹云非心非佛也。然迷中道者,非谓迷了中道,盖迷即未觉位也。故迷中道者,即未觉位中因人所修之中道耳。觉中道者,亦非谓觉了中道,盖觉那大觉位也。故觉中道者,即大觉位中果所证之中道也。是则迷中道,仍是菩萨因心;觉中道,仍是佛之果智;于此二无所目者,盖下不见自心,上不见佛智,而心佛两忘,不存数量,于世间法中,最为第一。是显登地,方为出世成佛,方为出世第一也。’

第六条 十地位

三藏法数云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 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 谓由尽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 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开发。经云:‘净极用生,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 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烁破一切情见。经云:‘照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 谓由前焰慧,烁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 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 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证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到。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 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 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 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第七条 等觉位

经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疏云:‘此位将明菩萨始觉,等于如来妙觉,故先举如来,而言逆流者。盖谓如来,已先证入妙觉果海,无复进取,但惟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流而出。而此菩萨,乃言顺行而至者,谓其进取未竟,方趣果海,顺流而入也。觉际入交者,菩萨始觉,与佛妙觉,分齐正齐,但顺背之不同耳。’

第八条 大乘四果

大乘庄严经论云大乘四果: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教中,对声闻缘觉小乘,故得得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声闻所证果位,今菩萨历于十地,修行证果,亦有浅深,始终不同,故借小乘四果之位,以区别之,是名大乘四果。

一、初地生如来家是须陀洹果 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云预流,谓菩萨入初干慧地时,断惑证理,即是证佛所证,故云生如来家。因借声闻初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须陀洹果。

二、八地得授记是斯陀含果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菩萨于第八辟支佛地中,蒙佛授记,而得作佛。因借声闻第二果以区别之,故云是斯陀含果。

三、十地得受职是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菩萨于第十佛地中而得受如来职,犹如别圆二教等觉之位。因借声闻第三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阿那含果。

四、佛地是阿罗汉果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佛地即通教中果佛也。菩萨已断见思习气俱尽而得成佛。因借声闻第四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阿罗汉果。

第九条 成佛时期

成佛时期依教义各不相同:

一、依法相所论成菩提道,定满三祇。

二、在缘起论,则为不定。

三、在法性所论,惟在一念,无时可说。

四、就圆融论,一切时分,悉皆不定,念劫圆融,自在无碍。

第六节 果位

第一条 果体

第一段 七常住果

楞严经云七常住果:常住者,无生无灭,不迁不变之谓也。果者在修曰因,在证曰果。谓此七种,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也。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皆名常住果也。

一、菩提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二、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来所证究竟法身之果。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三、真如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证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四、佛性 佛性者,觉性也,即诸佛所证真觉湛明之性,无染无净,离过绝非。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五、庵摩罗识 华言清净,又云白净无垢,此识即诸佛清净本源心体,湛若太虚,纤尘不立,非生死之所拘,非涅槃之能寂。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六、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者,含摄万法,而无所积聚也,即诸佛所证清净法身之体,烦恼荡尽,应用无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七、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者,洞照万法,无所不知,即诸佛所得本有圆明觉照之智,应物无迹,体不动摇。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第二段 三觉

翻译名义云三觉:觉有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惟妙觉果佛,具足三觉。故华严经云:‘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是也。’

一、自觉 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证圆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 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

三、觉行圆满 谓三惑净尽,众德悉备,位登妙觉,行满果满,故名觉行圆满。

第三段 三菩提

三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 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 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

三、方便菩提 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第四段 四智

唯识论云:‘云何四智相应心品。’

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满。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之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此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心品如次而得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

第五段 三涅槃

金光明经玄义云三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

一、性净涅槃 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

二、圆净涅槃 智极故名圆,惑尽故名净。据性而言,虽无染净,约修而说,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毕竟不生,智毕竟不灭,不生不灭,名圆净涅槃。

三、方便净涅槃 方便犹善巧也。谓智能契理,即照群机。照必垂应,机感即生。此生非生,机缘既尽,应身即灭,此灭非灭,不生不灭,名方便净涅槃。

第二条 佛身

佛身者,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

第一段 三佛身

宗镜录云三佛身: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是名自性身。

二、受用身 受用身有二种:

一者、自受用身 谓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所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也。

二者、他受用身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令彼受用大乘法乐也。

三、变化身 谓诸如来以不思议神力,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等,称其机宜,现通说法,令其各得诸利乐事,是名变化身。

第二段 又三身

金光明经玄义云三身:身即聚积之义,谓聚积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

一、法身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证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 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 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第三段 种种身

由三身开合不同,而有种种身数之别,列之如左。

第一款 一身

法相宗总门之法身也。

第二款 二身

‘生法二身’

一、生身 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

二、法身 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

‘真应二身’ 即生法二身。

‘实相为物二身’

一、实相身 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

二、为物身 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

‘真化二身’

一、真身 佛所得之法报二身也。

二、化身 又名应身,佛所现之应身化身也。

‘常无常二身’

一、常身 即真身也。

二、无常身 即应身化身也。

‘实化二身’ 如来之二种色身。

一、实身 即实色身,亦即报身也。

二、化身 即化色身,亦即应身也。

‘二法身’

一、理法身 本觉之理性,诸佛众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众生为无明隐没,在诸佛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为理法身。

二、智法身 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

‘又二法身’

一、果极法身 即法性法身也。

二、应化法身 即方便法身也。

‘又二法身’

一、自性法身 即真身也。

二、应化法身 即应身也。

‘又二法身’

一、法性法身 证得法性理体之佛之真身也,摄于三身中之法身报身中。

二、方便法身 由法性法身,示现众生化益方便之佛之应化身也。

‘又二法身’

一、理法身 如来所证之真理也。

二、事法身 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也。

‘又二法身’ 起信论疏云二法身:

一、言说法身 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二、证得法身 谓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修,何由证得?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觉,是名证得法身。

第三款 三身

三身有四种:

一、法报应之三身。

二、法应化之三身。

三、法报化之三身。

‘法化等三身’

一、法化生身 由法性化现之化身佛也。

二、五分法身 戒定等之五分功德也。

三、实相法身 空性之诸法实相也。

‘但空等三身’

一、但空法身 小乘之法身也。

二、即假法身 大乘别教之法身也。

三、即中法身 大乘圆教之法身也。

第四款 四身

四身有三种:

一、化身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

二、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

三、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四身。

第五款 五种法身

如如智等五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 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也。

二、功德法身 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

三、自法身 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

四、变化法身 台家所谓劣应,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

五、虚空法身 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

第六款 六身

理等六身:

一、理法身 本有之理也。

二、智法身 性德之智也。

三、自受用身 修德之四智圆明,常住于报土而自受法乐者。

四、他受用身 对于十地菩萨,现十种之身,以自己之报德,使他受用者。

五、胜应身 对于地前菩萨,示现之应身也。

六、劣应身 对于二乘凡夫示现者,即丈六之化佛是也。

第七款 佛具十身

佛具十身者:

一、菩提身 或云正觉佛,示现八相成道正觉之佛身也。又云无著佛,安住于世间故,不着于涅槃,成正觉故,不着于生死,示乘无著之道而成正觉故,云无著佛。

二、愿身 或云愿佛,愿生于兜率天之佛身也。

三、化身 即化佛,涅槃佛,生于王宫之化身也。化者必示灭,故云涅槃佛。

四、住持身 即住持佛,或持佛,灭后止自身舍利,而住持佛法之身也。

五、相好庄严身 即业报佛,以无边之相好庄严之佛身也。是为酬报万行业因之功德,故云业报佛。

六、势力身 亦云心佛。

七、如意身 或谓意生身,或谓如意佛,对于地前地上菩萨,而现生如意之佛身也。

八、福德身 即三昧佛,常住于三昧之身也。三昧为福之最,故云福德。

九、智身 即性佛,大圆镜智等之四智也。是为本有之性德,故云性佛。

十、法身 即法界佛,智身所了之本性也。

第八款 融三世间十身

融三世间之十身:

一、众生身 六道之众生也。

二、国土身 六道众生之依处也。

三、业报身 生上二身之业因也。

四、声闻身 观四谛而求涅槃者。

五、独觉身 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

六、菩萨身 修六度而求菩提者。

七、如来身 因圆果满之妙体,即佛当分之身也。

八、智身 佛身所具能证之十智也。

九、法身 佛身所具所证之真理也。

十、虚空身 离染净二分之相,而为染净二分所依,周遍法身,无形灵之实体也。表离染净有无诸相,而谓之虚空。

第九款 十个等量身

佛之法身,其量等于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今统收之为十三,但存大数,以显无应,故云十也。

一、一切众生量等身      八、法界量等身

二、一切法量等身       九、虚空界量等身

三、一切刹界量等身      十、无等界量等身

四、一切三世量等身      十一、一切愿量等身

五、一切佛量等身       十二、一切行者量等身

六、一切语言量等身      十三、寂灭涅槃槃界量等身

七、真如量等身

第三条 佛土

佛所住之国土,佛所化之领土也。有净土秽土报土法性土等之别。

第一段 三佛土

华严经疏云三佛土:

一、法性土 法性土者,即法身如来所依之土,乃理土也。谓以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现外诸器界,则法性土通为诸土之体也。

二、受用土 受用土者,即报身如来受用之土也。受用有二:

一者、若以相应净识所修自利行满,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是名自受用土。

二者、若以大慈悲力,所修化他行满,随十地菩萨所宜,变成净土,或大或小,或胜或劣等是也。

三、变化土 变化土者,即应身如来变化之土也。谓佛以不思议神力,随诸众生善恶之业,变现净秽之土,方便设化是也。

此三土或将受用土开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则为四土。

第二段 四土

台宗所立四土:

一、凡圣同居土 凡圣同居土者,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

二、方便有余土 有余土者,谓二乘等,已断三界见思惑尽,出离三界生死,出生彼土,尚余无明之惑未尽,故名有余也。

三、实报无障碍土 又名果报土,亦名实报土。证一分中道之理之人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故名实报无障碍土。即别教十地,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等觉诸菩萨所居之土也。观无量寿佛经疏云:‘行真实法,感得胜报是也。’

四、常寂光土 常寂光土者,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此以不迁不变名常,离有离无名寂,照俗照真名光,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也。净名疏云:‘修于圆教愿行之因,因极果满,道成妙觉,居常寂光是也。’

第三段 二种佛土

二种佛土者:

一、真土 真佛之住处也。

二、应土 应佛之住处也。

第四段 又二佛土

二佛土者:

一、真佛土 即真土也。

二、方便化身土 即应土也。

第四条 相好

第一段 三十二相

三藏法数云:

一、足安平相 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

二、千辐轮相 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三、手指纤长相 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月*庸]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

四、手足柔软相 谓手足极妙柔软,胜余身分也。

五、手足缦网相 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六、足跟满足相 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是足也。

七、足趺高好相 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

八、腨如鹿王相 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

九、手过膝相 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

十、马阴藏相 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

十一、身纵广相 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 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

十三、身毛上靡相 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十四、身金色相 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 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十六、皮肤细滑相 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处平满相 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十八、两腋满相 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

十九、身如师子相 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

二十、身端直相 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

二十一、肩圆满相 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

二十二、四十齿相 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二十三、齿白齐密相 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

二十四、四牙白净相 谓四齿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 谓两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二十七、广长舌相 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

二十八、梵音深远相 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 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精色也。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 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 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

三十二、顶肉髻相 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

第二段 八十种好

法界次第云:

一、无见顶相。         四十一、随众生意和悦与语。

二、鼻高孔不现。        四十二、毛孔出香气。

三、眉如初月绀琉璃色。     四十三、口出无上香。

四、耳轮辐相埵成。       四十四、仪容如师子。

五、身坚实如那罗延。      四十五、进止如象王。

六、骨际如钩锁。        四十六、行法如鹅王。

七、身一时回如象王。      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

八、行时足离地四寸而印文现。  四十八、一切身分具足。

九、爪如赤铜色薄而细泽。    四十九、四牙白利。

十、膝骨坚着圆好。       五十、舌色赤。

十一、身清洁。         五十一、舌薄。

十二、身柔软。         五十二、毛红色。

十三、身不曲。         五十三、毛软净。

十四、指长纤圆。        五十四、广长眼。

十五、指文藏覆。        五十五、孔门相具。

十六、脉深不现。        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色。

十七、踝不现。         五十七、脐不出。

十八、身润泽。         五十八、腹不现。

十九、身自持不逶迤。      五十九、细腹。

二十、身满足。         六十、身不倾动。

二十一、容仪备足。       六十一、身持重。

二十二、容仪满足。       六十二、其身大。

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    六十三、身长。

二十四、威振一切。       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

二十五、一切乐观。       六十五、四边光各一丈长。

二十六、面不长大。       六十六、光照身而行。

二十七、正容貌不挠色。     六十七、等视众生。

二十八、面具满足。       六十八、不轻众生。

二十九、唇如频婆果色。     六十九、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

三十、言音深远。        七十、说法不着。

三十一、脐深圆好。       七十一、随众生语言而说法。

三十二、毛右旋。        七十二、发音报众生。

三十三、手满足。        七十三、次第有因缘说法。

三十四、手足如意。       七十四、一切众生不能尽观相。

三十五、手文明直。       七十五、观无厌足。

三十六、手文长。        七十六、发长好。

三十七、手文不断。       七十七、发不乱。

三十八、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 七十八、发旋好。

三十九、面广姝好。       七十九、发色青珠。

四十、面净如满月。       八十、手足有德相(坐禅三昧经云胸有德字手足有吉字)。

第三段 八音

法界次第云:

一、极好音 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未足为极。唯佛音声,闻者无厌,得入妙道,好中之最,故名极好音。

二、柔软音 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故名柔软音。

三、和适音 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释,因声会理,故名和适音。

四、尊慧音 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故名尊慧音。

五、不女音 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故名不女音。

六、不误音 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故名不误音。

七、深远音 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闻非大,远闻非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故名深远音。

八、不竭音 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故名不竭音。

第四段 三念处

法界次第云:

一、不一心听法不以为忧 佛智了达,不一心听法之人,平等法界中减退相,毕竟不可得,故无忧相也。

二、听者一心不以为喜 佛智了达,听者平等法界中增进相,毕竟不可得,故无喜相也。

三、常行舍心 佛智了达,一切众生即大涅槃,不可复灭,故于一切言说利益众生中,常行舍心也。故金刚般若经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第五条 具德

第一段 二德

观音玄义云二德:二德者,在众生因心所具,则名缘了二因。在诸佛果上所显,则成智断二德。盖了因显则成智德,缘因显则成断德故也。

一、智德 智即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通达无碍,随众生机缘大小,各各为其演说,无有差谬,是名智德。

二、断德 断即断除,谓断惑业净尽,随所调伏众生之处,恶不能染,纵任自在,无有累缚,是名断德。

第二段 三德

金光明经玄义云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

一、法身德 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

二、般若德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

三、解脱德 不系名解,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第六条 力用

第一段 三明

三藏法数云:

一、宿命明

谓但知过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

复知宿世从一生至百千万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乐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

谓但见死此生彼,名天眼。

复见我及众生死时生时,及身口意所作善恶之行,或生善道恶道,皆悉能见,是名天眼明。

三、漏尽明

谓九界众生,因五住烦恼,堕落二种生死,故名为漏,惟如来断五住惑尽而得神通,名漏尽通。

复知漏尽已后,更不受于生死,是名漏尽明。

第二段 六通

三藏法数云:

一、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

二、天耳通 谓能闻九界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五住烦恼惑也,谓如来断五住惑尽,不受二种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

第三段 十力

三藏法数云: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去未来现在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故名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故名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 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故名知诸根胜劣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 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解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 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一切至处道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 谓如来证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善恶业缘,皆悉无碍,故名知天眼无碍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 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故名知永断习气智力。

第四段 四无所畏

三藏法数云:

一、一切智无所畏 一切智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法不法,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一无所畏也。

二、漏尽无所畏 漏尽者,惑业生死俱尽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二无所畏也。

三、说障道无所畏 说障道者,说彼魔外,障蔽圣道之法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三无所畏也。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说尽苦道者,说能尽诸苦之道法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随是行能尽诸苦。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间,不能尽苦,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四无所畏也。

第五段 十八不共法

三藏法数云:

一、身无失 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

二、口无失 谓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 谓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安隐处,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 谓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拣择,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 谓佛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是名无不定名。

六、无不知己舍 无有一法不了知而舍之者,是名无不知己舍。

七、欲无减 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 谓佛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 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

十、慧无减 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 谓佛远离一切执着,具二种解脱:

  • 一者、有为解脱 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

  • 二者、无为解脱 谓一切烦恼净尽无余。

是名解脱无减。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 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证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