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89 成唯識論 唯識法相宗

五五、 唯識三十論頌

一卷,一千餘字。大藏第三十一册(六○—六一)。世親菩薩造。唐· 玄奘三藏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論。今略標所以。……

註釋四種

①【唯識三十論約意】

一卷。卍續藏第八十三册(一二六—一三三)。明· 沙門明昱約意。

②【唯識三十論直解】

一卷。卍續藏第八十三册(一三四—一三八)。明· 蕅益沙門智旭解。

③【唯識三十論講録】

一九二一年,太虚大師講於杭州幽冀會館。如如記。

④【唯識三十論講要】

一九三一年,太虚大師講於厦門湧蓮精舍。岫廬記。

右二種皆見太虚大師全書第十六册。

五六、 成唯識論

十卷,近八萬字。大藏第三十一册(一—五九)。護法等菩薩造。唐· 三藏法師玄奘譯。

護法等十大論師,各造論十卷,釋世親菩薩唯識三十頌,奘公糅爲十卷,乃瑜伽一宗之精要。

世親論師,提挈瑜伽師地論之綱領,造唯識三十頌,顯揚唯識中道之正理。後護法等十大論師,依六經十一論,廣釋三十頌文,成立世親之唯識義。所謂十大論師者:親勝、火辨、德慧、安慧、難陀、浄月、護法、勝友、最勝子、智月也。於中,以護法義爲正。

玄奘三藏,初别翻十大論師之釋論;嗣納窺基法師之請,以護法之釋論爲本,參糅他師之釋論於其中,是爲“成唯識論”。

名義:安教立理,名之曰成。唯謂簡别,遮無外境。識謂能了,詮有内心。識性識相,皆不離心;心所、心王,以識爲主。歸心泯相,總言唯識。三十本論,名爲唯識;藉此成彼,名成唯識。即三十頌但名唯識;長行論文廣成立三十頌故,名成唯識。

又、以教成教,以教成理,俱通。如義演云:以教成教者,即廣引聖教成三十頌唯識也。以教成理者,以聖教成唯識道理。亦可以理成理,即以比量道理成唯識道理云云。

内容:此論以一切法唯有識,即識有非空、境無非有爲宗。先破外道小乘,後明唯識真理。

就文大判,總有三分,依述記,有:相性位三段,初中後三段,境行果三段,三種分科。

初三段者:初二十四頌,明唯識相;次一頌,明唯識性;後五頌,明唯識位。

次三段者:初一頌半爲初分,次二十三頌半爲中分,後五頌爲後分。

後三段者:初二十五頌,明唯識境;次四頌,明唯識行;後一頌,明唯識果。

今依初三段,判本頌爲相性位三分,如表:

明唯識相略辨唯識相
廣辨唯識相明能變相異熟能變
思量能變
了境能變
正辨唯識
通釋妨難釋違理難明心法生起
明有情相續
釋違教難明三性
明三無性
明唯識性
明唯識位資糧位
加行位
通達位
修習位
究竟位

唯識相:即依他起。凡夫、外道,不知唯識無境之妙旨,執心外有别實境,起我法執。故論主最初以種種方便,廣明唯識相狀,即依他起之諸法,令除二取。

唯識性:即圓成實。雖知此心虚妄顯現,而未了達真性,是故次明唯識實性即圓成實,顯真如常住一味。

唯識位:即十三住。明此性相真俗者,意在令有情斷妄染、成佛果。然、佛果功德,殊妙無邊,非少修行可能圓證,必經三大無數刼,修無量行,積無量善,歷資糧、加行等五位,方能至三身萬德之佛果,故次第三明唯識行位。

註疏二十種

窺基法師請奘公合糅護法等十師之釋論爲成唯識論後,依奘公之口授,作述記。同時有西明圓測講成唯識,嘗出私義;淄州慧沼,乃著了義燈以楷定之。濮陽智周,復製演秘以解釋述記。基師於唯識述記未盡之義,又著樞要。是爲唯識三箇疏。此外有基師之唯識料簡、唯識别抄等:智周之了義燈記;靈泰之疏鈔;如理之義演;道邑之義藴;太賢之學記等。

①【 成唯識論述記】

二十卷。大藏第四十三册(二二九—六○六),卍續藏第七十七册(一—四三二)。唐· 窺基法師撰。

五門解釋:辨教時機,明論宗體,藏乘所攝,説教年主,判釋本文。

②【 成唯識論演秘】

十四卷。大藏第四十三册(八一一—九七八),卍續藏第七十八册(二一七—三八一)。唐· 沙門智周撰。解釋述記。

③【 成唯識論演秘釋】

原五卷,今僅存卷一。卍續藏第七十九册(四三○—四四九)。唐· 沙門如理撰。

釋演秘。

④【 成唯識論了義燈】

十三卷,大藏第四十三册(六五九—八一○),卍續藏作十四卷,第七十八册(五九—二○四)。(文分七卷,又各分本末,故有十四卷。大藏第三卷不分本末,故作十三卷耳。)唐· 淄州沙門慧沼述。

四門分别:論起所因,明同異,明歸在,釋本文。

⑤【 成唯識論了義燈記】

二卷,今僅存卷下。卍續藏第七十八册(二○五—二一六)。唐· 沙門智周撰。

釋了義燈。此下卷,釋論文卷三至卷八,了義燈卷三末至卷六末,後文亦佚。

⑥【成唯識論義藴】

五卷。卍續藏第七十八册(三八三—四七九)。唐· 密州開元寺沙門道邑撰。

⑦【 成唯識論義演】

二十六卷,缺六末下、十七、廿二。卍續藏第七十九册(一—四二九)。唐· 沙門如理集。

⑧【 成唯識論疏抄】

十八卷,缺卷九本、十三末、十五、十七。卍續藏第八十册(一○一—四七四)。唐· 沙門靈泰撰。疏即述記。以上皆解釋基法師述記者。

⑨【註成唯識論】

僅存卷十七之一卷而已。卍續藏第七十九册(四五○—四五五)。失作者名。

書中摘録述記要文,加以補釋,而不見澁滯之迹,若非禀承基法師衣鉢者,奚能致?然未知作者。而僅存此一卷,殊可惜也!

⑩【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四卷。大藏第四十三册(六○七—六五七),卍續藏第七十八册(一—五○)。唐· 窺基法師撰。

11【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記】

二卷,僅存上卷。卍續藏第七十八册(五○—五八)。唐· 沙門智周述。解釋樞要。

12【成唯識論料簡】

二卷。卍續藏第七十六册(四六四—五○○)。唐· 窺基法師撰。

13【 成唯識論别抄】

十卷,僅存卷一、五、九、十之四卷而已。卍續藏第七十七册(四三三—四六六)。唐· 窺基法師撰。

14【成唯識論學記】

八卷。卍續藏第八十册(一—一○○)。唐· 新羅青丘沙門太賢集。

三門分别:顯宗出體門,題名分别門,解釋文義門。

15【成唯識論俗詮】

十卷。卍續藏第八十一册(一—一五一)。明· 沙門明昱著。

16【成唯識論集解】

十卷。卍續藏第八十一册(一五二—三二二)。明· 沙門通潤集解。

17【 成唯識論證義】

十卷。卍續藏第八十一册(三二三—四八七),第八十二册(一—四四)。明· 王肯堂證義。

18【成唯識論自考】

十卷。卍續藏第八十二册(四五—一九六)。明· 武林大惠録。

19【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

十卷。卍續藏第八十二册(三五五—五○六),第八十三册(一—一二五)。明· 沙門紹覺音義,新伊合響,智素補遺。

20【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

十卷。卍續藏第八十二册(一九七—三五四)。明· 蕅益沙門智旭述。

夫萬法唯識,雖驅烏亦能言之;逮深究其旨歸,則耆宿尚多貿貿。此無他,依文解義、有教無觀故也。然觀心之法,實不在於教外;試觀十卷論文,何處不明心外無法?即心之法,是所觀境;了法唯心,非即能觀智乎?能觀智起,則二執空而真性現。所以若境、若教、若理、若行、若果、皆名唯識;而五位五觀,一以貫之,紛而不雜,賾而不亂者也。

慨自古疏失傳,人師異解,文義尚訛,理觀奚賴?鈍者既望洋而退,利者復蔑裂而求;四分之旨未諳,一心之宗徒設;三性之理未究,二諦之致安歸?

賴有開蒙問答(唯識開蒙問答,元雲峰著),大鈔、宗鏡、援引可據;而溯流窮源,則瑜伽、顯揚、諸論,尤似黄河之有宿海。於是、紹覺法師爲之音義,一雨(通潤)法師爲之集解,宇泰居士(王肯堂)爲之證義,無不殫精竭思,極深研幾。然教道已明,觀道未顯,嗣有新伊法師爲之合響,力陳五觀,冠罩諸家。以其尚未刊行流布,故僅獲染指,不克飽餐。

適二三同志,擬從能變所變差别之途,以開性具性徧圓融之鑰,漫爾饒舌,兼命管城;不敢更衍繁文,祗圖直明心觀;隨講隨録,用質大方。

——據蕅益大師年譜:師於順治四年丁亥(一六四七)三月,述唯識心要,相宗八要直解等。時年四十九歲。

——以上唯識諸論竟。

以下是唯識法相宗諸著述:

一、八識規矩頌

唐· 玄奘三藏撰。七言頌。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各三頌,共十二頌,三百三十六字。

註釋十一種

一【 八識規矩頌補註】

二卷。大藏第四十五册(四六八—四七六),卍續藏第九十八册(二五七—二六六)。明· 魯菴法師普泰補註。

二【八識規矩頌補註證義】

一卷。卍續同上(二六七—二八○)。明· 普泰補註,沙門明昱證義。

三【八識規矩頌略説】

一卷。卍續同上(二八一—二八七)。明· 度門釋正海略説。

四【八識規矩頌解】

一卷。卍續同上(二八八—二九一)。明· 沙門真可述。

五【八識規矩頌通説】

一卷。卍續同上(二九二—二九六)。明· 憨山大師德清述。即性相通説下卷。

六【八識規矩頌纂釋】

一卷。卍續藏第九十八册(二九七—三○六)。明· 匡山五乳沙門廣益纂釋。

七【八識規矩頌直解】

一卷。卍續同上(三○七—三○九)。明· 蕅益沙門智旭解。

八【八識規矩頌淺説】

一卷。卍續同上(三一○—三一二)。清· 沙門行舟説。

九【八識規矩頌註】

一卷。卍續同上(三一二—三二○)。清· 沙門虚舟註。

一○ 【八識規矩頌論義】

一卷。卍續同上(三二一—三二四)。清· 元峯法師性起釋,門人善漳等録。

一一 【八識規矩頌講録】

一九三一年,太虚大師在華北居士林講。胡繼歐記。見太虚大師全書第十七册。 先開題,後釋頌。釋頌分二:一、順轉雜染分;二、逆轉清浄分。

二、相宗八要直解

明· 蕅益大師解。見蕅益大師全集第十五册。卍續散見各書(但缺六離合釋)。

八要:因明入正理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論、觀所緣緣論、觀所緣緣論釋、真唯識量、八識規矩、六離合釋法式。

三、大乘法苑義林章

七卷。大藏第四十五册(二四五—三七四),卍續藏,七卷各分本末,爲十四卷。第九十七册(三八六—五一三)。唐· 窺基法師撰。

總料簡章、五心章、唯識章、諸乘章、諸藏章、十二分教章、斷障章、二諦章、大種色章、五根章、表無表章、皈敬章、四食章、六十二見章、八解脱章、二執章、二十七賢聖章、三科章、極微章、勝定色章、十因章、五果章、法處色章、三寶章、破魔羅章、三慧章、三輪章、三身章、浄土章。

註釋四種

一【 大乘法苑義林章補闕】

卷四、七、八,共三卷。卍續藏第九十八册(一—四一)。唐· 大雲寺沙門慧沼撰。

【卷四】 三科章、得非得章、空義章、十二支章、二種生死章、三求章。

【卷七】 界處義林、五藴義林、五境義林。

【卷八】 見道章、二量章、十業道章。

二【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

四卷。卍續藏第九十八册(四二—八六)。唐· 沙門智周撰。

序引:性相義門,至唐大備。及乎奘師之門,出大乘基,富瑜伽之寶林,開唯識之淵府;經無不講,疏無不成;遂權寄百本之名,今章其一。直通於三性幽關,妙發八識藴奥,蓋百法其炳焉。然、文簡略,義深邃,未易通曉。是以、濮陽製此記,粗提綱紀,廣擧要領;且假設賓主,起於問答,難通、通之,所以目此記也。……

三【 表無表章栖翫記】

一卷。卍續藏第九十八册(八七—一一○)。宋· 沙門守千述。解釋法苑義林章中表無表章

四【 大乘法苑義林唯識章講録】

一九二九年,太虚大師講於漢口佛教會。法舫記。見太虚大師全書第十七册。

先述意,後釋文。釋文分二:㈠ 十門總標,㈡ 隨標别釋,即爲十門:出體門、辨名門、離合會釋門、何識爲觀門、顯類差别門、修證位次門、觀法何性門、諸地依起門、斷諸障染門、歸攝二空門。此唯識章,爲綜合唯識義,故獨講説此一章也。

四、勸發菩提心集

三卷。大藏第四十五册(三七五—四○八),卍續藏第九十八册(一一一—一四六)。唐· 沙門慧沼撰。

【卷上】

一明菩薩種性相門——出瑜伽三十五、二明發心因緣門、三顯勝負論門、四譬喻讚歎門、五勸發勝劣重廣門、六立誓發願門、七復説發心及哀愍門、八雜明修行及退不退門、九依觀普賢菩薩經懺悔受戒門。

【卷中】

一讚受戒門、二顯過勸持戒門、三明護戒門、四受意門、五説受益門、六正受門、七受戒得益門、八受十善戒門、九讚忍護戒門、一○ 白衣五戒門、一一 供養門、一二 供養見利門、一三 障治門、一四 勝劣門、一五 善友門、一六 雜行門、一七 婦行門。

【卷下】

受菩薩三聚浄戒門、得捨門、自受菩薩戒門、八勝五想門、聽法門、説法門、攝生方便門、求法門、入法門、應護正法門、六度依莊嚴論十種分别門、七似饒益門——謂似母等、菩薩五悕望門、六決定應作門、六度瑜伽九種分别門、五相名波羅密門、七相施等清浄門、七非田不應施與門、四攝如度九種門、各九得果門、十業得短命報門、十業長壽報門、十業多病不病報門、十業醜好報門、十業生下上族門、禮塔十功德門、施蓋十功德門、施旛十功德門、施飲十功德門、施衣十功德門、施器及飲食得十功德門、施香十功德門、施燈十功德門、恭敬合掌十功德門。

五、能顯中邊慧日論

四卷。大藏第四十五册(四○八—四四八),卍續藏第九十八册(一四六—一八八)。唐· 沙門慧沼撰。

爰真破執章第一

破定時因一、破定時教二、破定權實三、破妄通經四、破定顯密五、破緣正佛性六。

引鑒除謬章第二

標彰五性謬一、種性不同謬二、本性住性謬三、 五性唯親謬四、真如爲種謬五、通經法爾謬六、漏生無漏謬七、誤教前後謬八、增壽非了謬九、説妄通經謬十、通釋外難謬十一。

依文顯正第三

明佛性不同一、有無差别二、明闡提類異三、聲聞有殊四、二死不等五、明佛三身常無常異六、雜決擇七。

六、大乘入道次第

一卷。大藏第四十五册(四四九—四六七),卍續藏第九十八册(一八九—二○七)。唐· 沙門智周撰。

夫欲趣求大菩提者,當知二事:一、 行位修斷,二、 所求菩提。

初復分二:一、列位次,二、明修斷。

位次復三:列名,釋名,出體。初又二:總,别。

總者:今依唯識、雜集等論,略開五位: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前四是因,後一是果。

明修斷爲二:一、明所修之行,二、説所斷之障。

修行爲二:初、境,即三性三無性等多種差别,今略明三性之境。次、行,爲二:初明發心,後明修行。

發心又二:初、明發心,略以十門分别,明菩提心義:一明菩提心之體性,二彰所因,三顯行相,四辨所緣,五明勝利,六談德量,七挍勝劣,八辨其喻,九明退緣,十彰守護。次、明發願。

註釋一種

一【大乘入道次第開決】

一卷。大藏第八十五册(一二○六—一二二二)。唐· 沙門曇曠撰。

釋入道次第。末段缺。

七、唯識開蒙問答

二卷。卍續藏第九十八册(二○八—二五六)。元· 沙門雲峰集。

以問答方式,明唯識義:一、 問答題目,二、 立三支量,……一四八、四相五衰,一四九、三教同異,共一百四十九問答。

八、法相唯識學概論

一九三二年,太虚大師講於厦大文哲學會。虞德元記。太虚大師全書第十七册。

法相唯識學之略釋、由起、成立、利益,共四章。

法相唯識學,太虚大師全書第十四至第十八之五册,資料頗多,教釋已編入經律論中,義繹不克一一。

又、因明概論,全書原在教釋,前文因明論中漏列,附此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