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卷下之下

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下

百八三昧初門第四十七

百八之數既多非可具列於後

次十喻而辯百八三昧者。菩薩若善以十喻。開曉其心。則所修十八空觀。自然明了。以是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無染無著。則能出生諸菩薩百八三昧。諸佛三昧不動等。百則有二十。如是乃至無量三昧。於諸三昧。遊戲自在。是諸三昧。不可思議。不與二乘之。所共也。今此百八。乃至無量。通名三昧者。三昧名通。猶同前翻釋。但首楞嚴等。百八境界。體用微妙深廣。故次而辯之。今於百八中。略出初三後一。以成次第章門百八等名相既多。豈可具辯。若欲遍知。當尋大智度論

一首楞嚴三昧 首楞嚴三昧者。首楞嚴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也。菩薩得是三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住至處無能壞伏故。名健相三昧也

二寶印三昧 寶印三昧者。能印諸三昧。於諸寶中。法寶是實。今世後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如佛語比丘。為汝說法所謂法印。法即是實。印即是解脫門。若三藏教門。以三法為法印。若摩訶衍教門。但有諸法實相一法印。與實相般若。相應三昧。名為寶印三昧也

三師子遊步三昧。師子遊步三昧者。菩薩得是三昧。於一切三昧中。出入遲速。皆得自在。譬如眾獸戲時。若見師子。率皆怖攝。師子戲時。於諸群獸。強者則殺。伏者則放。菩薩亦如是。得是三昧。於諸外道。強者破之。信者度之。故名師子遊步三昧。下一百四三昧。亦應如是。具出大智度論。若欲知之。自當尋彼論

一百八離著虛空不染三昧 離著虛空不染三昧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觀諸法畢竟空。不生不滅如虛空。無物可喻。鈍根菩薩。著此虛空。得此三昧。故離著虛空等諸法。亦不染著。是三昧如沒在泥中。有人挽出。鎖脚為奴。有三昧離著虛空而復著。此三昧亦如是。今是三昧能離著虛空。亦自離著。故名離著虛空不染三昧也。如是諸佛菩薩。無量不可思議諸三昧。是中應具列其名目。略釋其相。是事云云。廣出餘法門也

五百陀羅尼初門第四十八

五百之數既多非可具列於第下也

次諸三昧而辯陀羅尼門者。若依論解三昧。但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或心相應。或不相應。故異於三昧。若法華所明。普現色身三昧。猶是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以三昧陀羅尼。既是相成之法。故次而辯之。此五百通名陀羅尼者。陀羅尼是西土之言。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言能持者。集種種善法。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根生。能遮不令起。故云能遮。又翻為總持。隨有若名若義。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總持。今此五百。並有持遮總持之義。故通名陀羅尼。陀羅尼者。略說則有五百。廣明則有八萬四千。乃至無量。悉是菩薩諸佛所得法門。名義皆不與二乘人共也。今依大智度論。略辯三陀羅尼。以成次第章門五百之數。名義既多。豈可具辯

一聞持陀羅尼 得此陀羅尼者。一切語言諸法耳所聞者。皆不忘失。所謂十方諸佛。及弟子眾。有所演說。一時能聞。憶持不忘。故名聞持陀羅尼。即是名持

二分別陀羅尼 得是陀羅尼。諸眾生諸法。大小好惡。分別悉知。故分別陀羅尼。即是義持

三入音聲陀羅尼 得此陀羅尼者。聞一切語言音聲。不喜不瞋。一切眾生。如恒沙等劫壽。惡言罵詈。心不增恨。一切眾生。如恒沙等劫。讚歎供養。其心不動不喜不著。是為入音聲陀羅尼。即是行持也。復有寂滅陀羅尼。無邊陀羅尼。威德陀羅尼。隨地觀陀羅尼。華嚴陀羅尼。虛空藏陀羅尼。海藏陀羅尼。分別諸陀羅尼。明諸法義陀羅尼。如是等略說乃至五百陀羅尼。廣明則無量陀羅尼

四攝初門第四十九

一布施 二愛語 三利行 四同事

次諸陀羅尼而辯四攝者。菩薩若內具諸三昧陀羅尼。自行既充。必須外引含識。同己所行之道。然大士利物廣濟。莫若四無量心。與四攝法。但四無量心。名目既已先辯。豈繁重出。四攝善巧接引之要。故次而明之。此四通言攝者。眾生情所愛者。即是此之四法。若大士用此四法。同情接引。則物之所歸焉。若眾生依附。方乃導以大乘正道。而度脫之。故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

一布施攝 菩薩以無所捨心。行於二種布施。能攝眾生。一者財施。二者法施。若為樂財眾生。即以財施。而攝取之。若以樂法眾生。即以法施。而攝取之。以此二施。能利益一切眾生。既蒙恩利。因是生親愛心。而隨受道。得住真理。故名檀布施攝也。二者施相。略如前檀波羅蜜中分別

二愛語攝 菩薩若以善軟之言。隨順一切根情。安慰開喻。則一切眾生之所樂聞。因是生親愛心。依附菩薩。而隨受道。得住真理故名愛語攝

三利行攝 菩薩隨起身口意行。能令一切。各霑利益。眾生既蒙勝利。以欣所得利故。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真理。故名利行攝

四同事攝 菩薩用法眼。明見眾生根緣。故一切隨有同欣之者。即分形散影。普和其光。同彼事業。各使霑益。既巧同其事。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涅槃。故同事益物。名為攝也

六和敬初門第五十

一同戒 二同見 三同行 四身慈 五口慈 六意慈

次四攝而辯六和敬者。菩薩既能善用四種同情之法。攝得眾生為成就。故必須久處。若不和同愛敬。則兩不和合。不得盡成般若。是為魔事。若善用六和。則與一切冥同。必得善始令終。則能安立一切於菩提大道。故次四攝而明之也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謂之為和。內自謙卑。名之為敬。菩薩與物共事。外則同物行善。內則常自謙卑。故名和敬

一同戒和敬 菩薩通達實相。知罪不可得。為欲安立眾生。於實相理。以戒方便。巧同一切。持諸戒品。無有乖諍。亦知眾生。同此戒善。不斷不常。未來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說同戒為和敬

二同見和敬 菩薩通達實相。不得諸法。不知不見。為欲安立眾生。於實相正見。方便巧同一切。種種知見。無有乖諍。亦知眾生。因此知見分別。增進開解。必得種智圓明。是以敬之如佛。故說同見為和敬

三同行和敬 菩薩通達實相。無念無行。為欲安立眾生。於實相正行。方便巧同一切。修種種行。無有乖諍。亦知眾生同此諸行。漸漸積功德。皆當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說同行為和敬

四身慈和敬 菩薩住無緣平等大慈。以修其身。慈善根力。能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與一切樂。故身與九道和同。亦知前得樂眾生。悉有佛性未來必定當得金剛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說身慈為和敬

五口慈和敬 菩薩以無緣平等大慈。以修其口。慈善根力。能不起滅定。普出一切音聲語言。與一切樂。故口與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樂眾生。悉有佛性。未來必定當得無上口業。是以敬之如佛故說口慈為和敬

六意慈和敬 菩薩心常在無緣慈三昧。以修於意。慈善根力。能不起滅定。現諸心意。與眾生樂。故意與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樂眾生。悉有佛性。如來藏理。未來必定當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說意慈為和敬

八種變化初門第五十一

一能作小 二能作大 三能作輕 四能作自在 五能有主 六能遠到 七能動地八隨意所作

次六和敬而辯八種變化者。菩薩善住和敬之法。則與一切。猶如水乳。眾生心既親愛。故易可化度。若欲生物希有之信。必須現大神通。大神通者。即六通也。六通名目。並已前列。今不重出。但八種變化。自在之用。利物功深。二乘所不能測。故次和敬而辯之也。此八種通名變化者。變化之名一往既與前十四是同。無勞重釋。而八種力用自在巧妙。非二乘所得。是以別出。故大涅槃經中以此八法。釋於我義

一能作小 以變化力。能自作己之小身。亦化作他之小身。或化作世界所有小物。乃至皆如微塵。是為能作小

二能作大 以變化力。自化作己之大身。亦化作他之大身。或化作世界所有大物。乃至滿虛空。是為能作大

三能作輕 以變化力。能自輕己身。亦輕他身。或輕世界及所有。乃至令如鴻毛。是為能作輕

四能作自在 以變化力。能以大為小。以小為大。以長為短。以短為長。如是等種種中。能作自在也

五能有主 以變化力。能化為大人。心無所下。降伏一切。攝受一切。於一切眾生。而得自在。故名為有主

六能遠到 以變化力。故能遠到有四種。一飛行遠到。二此沒彼出。三移遠令近。不往而到。四一念遍到十方。是為遠到

七能動地 以變化力。能令大地六種震動。及十八種震動。故名能動

八隨意所欲盡能得 以變化力。能得一身能作多身。多身能作一身。石壁皆過。履水蹈虛。手捫日月。能轉四大。地作水。水作地。火作風。風作火。石作金。金作石。是為隨意所欲盡能得。若涅槃明八自在。雖小異而大同耳

四無礙辯初門第五十二

一義無礙智 二法無礙智 三辭無礙智 四樂說無礙智

次八變化而辯四無礙智者。菩薩若能現種種神通變化。則一切見者。無不信伏。眾生既起敬信。若欲闡揚大道。必須無礙辯才。故次八種變化。以明四無礙智。此四通名無礙智者。菩薩於此四法。智慧捷疾。分別了了。通達無滯。故通名無礙智也

一義無礙智 知諸法義。了了通達無滯。是名義無礙智。又能知一切義。皆入實相義。亦名義無礙智

二法無礙智 法名一切義。名字為知一切義。故智慧通達。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故名法無礙智。又能以是法無礙智。分別三乘。而不壞法性。於所說名字語言中。無著無滯。亦是法無礙智也

三辭無礙智 以語言說名字義。種種莊嚴。言語隨其所應。能令得解。所謂一切眾生。殊方異語。若一語二語。多語略語。廣語。女語。男語。過去未來現在語。如是等語言。能令各各得解。辯說無礙。一切聞者。悉解其言說。是為辭無礙智

四樂說無礙智 菩薩於一字中。能說一切字。一語中能說一切語。一法中能說一切法。於所說法。皆是真實。皆隨可度者。而有所益。所謂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隨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佉。而為說之。善赴機緣。言方無滯。聞者無厭足。菩薩以樂說辯力能住世。半劫一劫。乃至無量劫。辯說無盡。廣利益一切。無有一句差機之過。故名樂說無礙智也

十力初門第五十三

一是處非處力 二業力 三定力 四根力 五欲力 六性力 七至處道力 八宿命力 九天眼力 十漏盡力

次四無礙智而辯十力者。上之所明。多是菩薩所得。自行化他之法。今欲明諸佛所得。自行化他法門。故次明十力不共等法也。此十通名力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大菩薩亦分得此智力。但比佛小劣故沒不受名

一是處非處力 佛知一切諸法因緣。果報定相。從是因緣。生如是果報。從是因緣。不生如是果報。如惡業得受樂報。無有是處。惡業尚不得世間樂。何況出世間樂。惡行生天。無有是處。惡行尚不能得生天。何況涅槃。五蓋覆心散亂。雖修七覺。而得涅槃。無有是處。五蓋覆心。雖修七覺。尚不能得聲聞道。心無覆蓋。佛道可得。況聲聞道。如是等種種。是處不是處。佛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初力也

二業智力 佛知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諸業諸受。知造業處。知因緣。知果報。皆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二力也

三定力 佛知一切諸禪解脫三昧定。垢淨分別相。如實遍知。無能壞無能勝。三力也

四根力 佛知他眾生諸根上下相。如實遍知。無能壞無能勝。四力也

五欲力 佛知他眾生種種欲。如實遍知。無能壞無能勝。五力也

六性力 佛知世間種種無數性。如實遍知。無能壞無能勝。六力也

七至處道力 佛知一切道至處相。如實遍知。無能壞無能勝。七力也

八宿命力 佛知種種宿命共相共因緣。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劫初盡。我在彼眾生中。如是姓名。飲食苦樂。壽命長短。彼中死是間生。是間死還生是間。此間生名姓飲食苦樂壽命長短亦如是。如實遍知。無能壞無能勝。八力也

九天眼力 佛天眼淨過諸人眼。見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若大若小。若墮惡道。若生善道。如是業因緣受報。是諸眾生惡身口意成就。謗毀聖人邪見業成就。是因緣故。身壞死時。入惡道生地獄中。是諸眾生。善身口意業成就不謗聖人正見正業成就。是因緣故。身壞死時。入善道生天上。如實遍知。無能壞無能勝。九力也

十漏盡力 佛諸漏盡故。無漏心解脫。無漏智慧解脫。現在法中。自識知我生已盡。持戒已立。不作後有。盡如實遍知。無能壞無能勝。十力也

四無所畏初門第五十四

一一切智無所畏 二漏盡無所畏 三說障道無所畏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

次十力而辯四無所畏者。諸佛十力之智內充。明了決定。故對外緣而無恐也。故次十力辯之。意在易見。此四通名無所畏者。於八眾中。廣說自他智斷。既決定無失。則無微致恐懼之相。故稱無所畏

一一切智無所畏 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一無所畏也

二漏盡無所畏 佛作誠言。我一切漏盡。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漏不盡。乃至不見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二無所畏

三說障道無所畏 佛作誠言。我說障法。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三無所畏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 佛作誠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隨是行能盡諸苦。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間。不能盡苦。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四無所畏也

十八不共法初門第五十五

一身無失 二口無失 三念無失 四無異想 五無不定心 六無不知已捨 七欲無減 八精進無減 九念無減 十慧無減 十一解脫無減 十二解脫知見無減 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次四無所畏而辯十八不共法者。諸佛十力之智內充。無畏之德外顯。故所有一切功德智慧。超過物表。不與世共。欲簡異一切凡聖所得。是以次而明之。此十八通名不共者。極地之法。不與凡夫二乘及諸菩薩共有。故云不共也

一身無失 佛無量劫來。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於身。此諸功德滿足故。諸罪根本拔故。所謂一切不善。五住煩惱。及習氣俱盡也。一切身業。隨智慧行。故身無畏

二口無失 無失因緣類。如身無失中說也

三念無失 佛四念處心。長夜善修故。善修諸深禪定心不散亂故。善斷欲愛及法愛故。於諸法中。心無著故。得第一安隱處故。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故念無失

四無異想 佛於一切眾生。無分別無遠近異想。平等普度。心無簡擇。如日出普照萬物是為無異想

五無不定心 佛心一切細微亂盡離。常在禪定故。無不定心

六無不知已捨 佛於一切法。悉皆照知方捨。無有一法不經心知而捨者。故名無不知已捨

七欲無減 佛知善法恩故。雖具眾善。而常欲習諸善法。欲度一切故欲無減心無厭足故欲無減。譬如轉輪王馬寶。雖復一日周行四天下。遍意遊不足

八精進無減 佛身心二種精進滿足。常度一切。未曾休息。故名精進無減

九念無減 佛於三世諸佛法。一切智慧相應故滿。足無減故名。念無減

十慧無減 佛得一切智慧。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成就圓極故。名慧無減

十一解脫無減 佛具二種解脫。故名解脫無減。何等為二。一有為解脫。謂無漏智慧相應解脫也。二無為解脫。謂一切煩惱。都盡無餘也

十二解脫知見無減。佛於一切解脫中。知見了了分明。故名解脫知見無減。所謂有為解脫。無為解脫。時解脫。不時解脫。慧解脫。俱解脫。不壞解脫。八解脫。不思議解脫。無礙解脫等。分別諸解脫相牢固。是解脫知見無減

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佛先知。然後隨知起一切身業。故有所現處。無非佛事。利益一切。故名身業隨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類如身業中分別

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類如身業中分別

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佛智慧照知過去世。盡過去際。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遍知無礙也

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佛智慧照未來世。盡未來際。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遍知無礙也

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佛智慧照現在世盡現在際。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遍知無礙也

大慈大悲初門第五十六

一大慈 二大悲

次十八不共法而辯大慈大悲者。諸佛得十八不共法等法。常在大慈悲住故。慈善根力。普熏三業。於十方世界普現而作佛事。利益一切。故次而辯之。釋慈悲之名。雖同四無量中。而體殊別。非可為類。故至極果。方得受於大名也

一大慈 佛住大慈心中。以大慈善根力故。能實與一切眾生世間樂及出世間樂。故云慈能與樂。若四無量中慈。雖心念與樂。而眾生實未得樂。故不名大也。有二種與樂。一住大慈三昧。慈力冥熏。隨所應得樂眾生。各得安樂。二慈三昧力。普現三業。隨有應得樂眾生見聞知者。各獲安樂。故名大慈。即是如意珠王身也

二大悲 佛住大悲心中。以大悲善根力故。能實拔一切眾生世間苦。分段生死苦。及變易生死苦。故云悲能拔苦前四無量中悲。雖心念救苦。而眾生實未得脫苦。不名大悲也。有二種拔苦。意同慈中分別。但有拔苦之異。故名大即是藥樹王身也

三十二相初門第五十七

三十二相名目既多非可具列第下

次大慈大悲而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八音。三念處等四科者。至論法身虛寂。豈有形聲心識之可見聞知乎。但以慈悲之力隨有應見清淨三業之機。而得樂免苦者。即便為現端嚴相好。及妙音聲平等三念。與樂拔苦之緣。故次慈悲而辯相好八音三念處也。今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發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如來應化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愛敬知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之王。故現三十二相也

一足下安平如奩底 二足下千輻輪相 三手足指長勝餘人 四手足柔軟勝餘身分五手足指合縵網勝餘人 六足跟具足滿好 七足趺高好根相稱 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纖好 九立手摩膝 十陰藏相如馬王 十一身縱廣等 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軟 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軟右旋 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 十六皮膚薄細滑不受塵水不停蚊蚋 十七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滿 十八兩腋下滿 十九身上如師子 二十身端直 二十一肩圓好 二十二四十齒具足 二十三齒白淨齊密而根深 二十四四牙最白而大 二十五頰車如師子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 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髮際 二十八梵音深遠如伽陵頻伽聲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 三十眼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間白毫相如兜羅綿 三十二頂肉髻成

八十種好初門第五十八

八十種好名目既多非可具列第下

次三十二相而辯八十種好者。相好乃同。是色法皆為莊嚴。顯發佛身。但相總而好別。相若無好則不圓滿。輪王釋梵亦有相。以無好故。相不微妙。故次相而辯好也。通云好者可愛樂也。以八十種好莊嚴身。故天人一切之所愛樂。故云好也。即是以慈修身故。有此清淨相好之身業也

一無見頂相 二鼻高好孔不現 三眉如初月紺瑠璃色 四耳輪輻相埵成 五身堅實如那羅延 六骨際如鉤鎖 七身一時迴如象王 八行時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現 九爪如赤銅色薄而細澤 十膝骨堅著圓好 十一身清潔 十二身柔軟 十三身不曲 十四指長纖圓 十五指文藏覆 十六脈深不現 十七踝不現 十八身潤澤 十九身自持不逶迤 二十身滿足 二十一容儀備足 二十二容儀滿足 二十三住處安無能動者 二十四威振一切 二十五一切樂觀 二十六面不長大 二十七正容貌不撓色 二十八面具滿足 二十九脣如頻婆果色 三十言音深遠 三十一臍深圓好 三十二毛右旋 三十三手足滿 三十四手足如意 三十五手文明直 三十六手文長 三十七手文不斷三十八一切惡心眾生見者和悅 三十九面廣姝好 四十面淨滿如月 四十一隨眾生意和悅與語 四十二毛孔出香氣 四十三口出無上香 四十四儀容如師子 四十五進止如象王 四十六行法如鵝王 四十七頭如摩陀那果 四十八一切聲分具足 四十九四牙白利 五十舌色赤 五十一舌薄 五十二毛紅色 五十三毛軟淨 五十四廣長眼五十五孔門相具 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蓮華色 五十七臍不出 五十八腹不現 五十九細腹 六十身不傾動 六十一身持重 六十二其身大 六十三身長 六十四手足軟淨滑澤 六十五四邊光各一丈長 六十六光照身而行 六十七等視眾生 六十八不輕眾生 六十九隨眾生音聲不增不減 七十說法不著 七十一隨眾生語言而說法 七十二發音報眾聲 七十三次第有因緣說法 七十四一切眾生不能盡觀相 七十五觀無厭足七十六髮長好 七十七髮不亂 七十八髮旋好 七十九髮色青珠 八十手足有德相(坐禪三昧經云胸有德字手足有吉字)

八音初門第五十九

一極好 二柔軟 三和適 四尊慧 五不女 六不誤 七深遠 八不竭

次相好而辯八音者。若佛以相好端嚴。發見者之善心。音聲理當清妙。起聞者之信敬。故次相好而明八音也。此八通云音者。詮理之聲。謂之為音。佛所出聲。凡有詮辯。言辭清雅。聞者無厭。聽之無足。能為一切。作與樂拔苦因緣。莫若聞聲之益。即是以慈修口。故有八音清淨之口業

一極好音 一切諸天賢聖。雖各有好音好之未極。佛報圓極。故出音聲清雅。能令聞者無厭。皆入好道。好中之最好。故名極好音也

二柔軟音 佛德慈善故。所出音聲。巧順物情。能令聞者喜悅。聽之無足。皆捨剛強之心。自然入律行。故名柔軟音

三和適音 佛居中道之理。巧解從容。故所出音聲。調和中適。能令聞者。心皆和融。因聲會理。故名和適音

四尊慧音 佛德尊高。慧心明徹。故所出音聲。能令聞者尊重解慧開明。故名尊慧音

五不女音 佛住首楞嚴定。常有世雄之德。久已離於雌軟之心。故所出言聲。能令一切聞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歸伏。名不女音

六不誤音 佛智圓明。照了無謬。故所出音聲。詮論無失。能令聞者。各獲正見。離於九十五種之邪非。故名不誤音

七深遠音 佛智照窮。如如實際之底。行位高極。故所出音聲。從臍而起。徹至十方。令近聞非大遠聞不小。皆悟甚深之理。梵行高遠。故名深遠音也

八不竭音 如來極果。願行無盡。是以住於無盡法藏。故出音聲。滔滔無盡。其響不竭。能令聞者尋其語義。無盡無遺。至成無盡常住之果。故名不竭音也

三念處初門第六十

一不一心聽法不以為憂去 二一心聽者不以為喜 三常行捨心行

次八音而辯三念處者。既八音為物開演正法。聽者善惡不同。必有信毀違順之別。若無三念之德。豈能心地坦若虛空。泯無憂喜之相。故次八音而辯三念處也。此三通名念處者。慧心能緣。名之為念。平等之理。不增不減。謂之為處。佛以慧心。緣於平等不增不減之理。是以違順學者。心無憂喜之相。故三通名念處。即是以慈修意。能現平等清淨之意業也

一不一心聽法不以為憂 佛智了達不一心聽法之人。平等法界中。減退相畢竟不可得。故無憂相也

二聽者一心不以為喜 佛智了達聽者平等法界中。增進相畢竟不可得。故無喜相也

三常行捨心 佛智了達。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復滅。故於一切言說。利益眾生中。常行捨心也。故金剛般若經云。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