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Cetasikasaṅgahavibhāga)

节一:序文

Ekuppāda-nirodhā ca ekālambana-vatthukā

Cetoyuttā dvipaññāsa dhammā cetasikā matā.

与心同生亦同灭,所缘依处皆相同,

心相应法五十二,其等称为心所法。

节一之助读说明

心相应法**(cetoyuttā dhammā):**《阿毗达摩概要》的第二章专只讲解第二种究竟法,即:心所(cetasika)。诸心所是与心同时发生的名法,它们通过执行个别专有的作用来协助心全面地识知目标。心所不能不与心同时生起,心也不能脱离心所而单独生起。虽然这两者在作用上互相依赖,但心被视为是最主要的,因为诸心所必须依靠心才能协助心识知目标,所以心是识知的主要成份。心与心所之间的关系就有如国王与大臣。虽说「皇上来了」,但国王是不会单独来的,而时常都有随从陪伴。同样地,每当心生起时,它决不会单独生起,而必定有心所陪伴。见《殊胜义注》巴、页六七;英、页九○。

在「心所之概要」里,阿耨楼陀尊者先把诸心所列入各自的种类(节二至九)。过后他会再从两方面分析诸心所。其一名为「相应理」(sampayoganaya);这方法以心所作为出发点,再探索每一个心所能与那些心相应(节十至十七)。第二种方法名为「摄理」(saṅgahanaya);此法以心作为出发点,再探索每一个心能与那些心所搭配(节十八至廿九)。

与心同生亦同灭:第一首偈以一切心所共有之相鉴别它们:

  1. 与心同生(ekuppāda);
  2. 与心同灭(ekanirodha);
  3. 与心缘取同一目标(ekālambana);
  4. 与心拥有同一依处(ekavatthuka)。

这四相阐明了心与心所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提及「同生」,该定义即会(错误地)把与心同时生起的心生和业生色法列为心所。然而,这些色法并不是全部都与同生的心同灭,而多数维持十七个心识剎那之后才灭。所以,为了把它们除外,故举出「同灭」之相。

再者,有两种色法──身表和语表Kāyaviññatti, vacīviññatti. 见第六章、节三。──与心同生同灭。然而这两种色法并不能缘取任何目标;这点区别了色法与名法(心与心所)。一切名法都缘取一个目标,而且俱生的心与心所必定缘取同一目标,但色法则完全不能缘取任何目标。这即是为何提及第三相:缘取同一目标。

最后,在有色蕴的欲界和色界里,心与心所拥有同一个依处色,即五根之一或心所依处。见第三章、节二十至廿二。这是心所的第四相。

五十二心所

十三通一切心所

(aññasamānacetasika)

节二:七遍一切心心所(sabbacittasādhāraṇa)

Kathaṃ? (1) Phasso, (2) vedanā, (3) saññā, (4) cetanā, (5) ekaggatā, (6) jīvitindriyaṃ, (7) manasikāro cā ti satt’ime cetasikā sabbacittasādhāraṇā nāma.

如何?一、触;二、受;三、想;四、思;五、一境性;六、名法命根;以及七、作意:这七心所名为遍一切心心所。

节二之助读说明

五十二心所:《阿毗达摩论》所分析的五十二心所可分为四大类(见表2-1):

  1. 七遍一切心心所;
  2. 六杂心所;
  3. 十四不善心所;
  4. 廿五美心所。

通一切心所**(aññasamānacetasika):**首两组心所──七遍一切心心所和六杂心所──总称为「通一切」。直译其名为「与其他共有」。对于美心来说,不美心是「其他」(añña);对于不美心来说,则美心是「其他」。首两组的十三心所是美心与不美心两者「共有」(samāna),而它们的品德则视其他与之共存于一心的心所而定,尤其是与之相应的「根」或「因」(hetu)。在善心里它们即是善;在不善心里它们即是不善;而在无记心里它们也即是无记。基于这一点它们称为「与其他共有」,在品德上则会变更。

表2-1:五十二心所

十三通一切心所七遍一切心1触
2受
3想
4思
5一境性
6名命根
7作意
六杂8寻
9伺
10胜解
11精进
12喜
13欲
十四不善心所四遍一切不善心14痴
15无惭
16无愧
17掉举
三贪因18贪
19邪见
20慢
四嗔因21嗔
22嫉
23悭
24恶作
二有行25昏沉
26睡眠
一痴因27疑
二十五美心所十九遍一切美心28信
29念
30惭
31愧
32无贪
33无嗔
34中舍性
35身轻安
36心轻安
37身轻快性
38心轻快性
39身柔软性
40心柔软性
41身适业性
42心适业性
43身练达性
44心练达性
45身正直性
46心正直性
三离47正语
48正业
49正命
二无量50悲悯
51随喜
一无痴52慧根

遍一切心**(sabbacittasādhāraṇa):**七遍一切心心所是「一切心」(sabbacitta)「皆有」(sādhāraṇa)。这些心所执行识知过程中最基本且重要的作用,缺少了它们心就根本不可能识知目标。

一、触**(phassa):**巴利文phassa(触)源自动词phussati,意为「去碰」,但不应把触理解为只是色法在撞击身根。事实上它是一个心所,通过它心得以「接触」目标,而启动了整个心路过程。对于诸巴利注疏所采用的四种鉴别法特相、作用、现起、近因。(见第一章、节三之助读说明),触的特相是「接触」;作用是撞击,即导致目标与识撞击;现起是识、依处与目标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现于诸门之境。此章对诸心所的特相等的解释是收集自《清净道论》第四章、段八八至一百;第九章、段九三至九六;第十四章、段一三四至一七七,以及《殊胜义注》巴、页一○七至一三三;英、页一四二至一八○、页三三○至三四六。

二、受**(vedanā):**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巴利文vedanā并不是指感情(感情是涉及许多不同心所的复杂现象),而是纯粹对某种体验的感受;此感受可以是乐、苦、或舍。受的特相是「被感受」;作用是「体验」或享用可喜所缘的可喜之处;现起是令相应名法愉悦;近因是轻安。在此轻安只是修定时生起的悦受之近因。根据「触缘受」(phassapaccayā vedanā)的原则,受另一个更一般性的近因是触。关于各种受的更详细说明,见第三章、节二至四及其助读说明。其他心所只是间接地体验目标(所缘),但受则直接与完全地体验它。

三、想**(saññā):**想的特相是体会目标的品质;作用是对它作个印记,以便再次体会相同的目标时能够知道「这是一样的」,或者其作用是认出以前已体会过的目标;现起是通过以前已领会过的表征分析目标(abhinivesa);近因是所出现的目标。它的程序可比喻为木匠通过自己在各种木材上所作的记号,而认出它们的种类。

四、思**(cetanā):**巴利文cetanā与citta(心)是源自同一词根;它是实现识知过程的目的之心所,由此它称为「思」。诸注疏对思的解释是:它组织各相应法以对目标采取行动。其特相是意愿的状况;作用是累积(业);现起是指导互相配合;近因是相应法。它就像一位大弟子,不单只自己背诵功课,也确保其他弟子都有背诵功课;所以当思开始对目标作业时,它也指挥其他相应法执行各自的任务。思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因为所采取的行动之善恶即决定于思。

五、一境性**(ekaggatā):**这是心与目标结合为一境。虽然它在禅那里作为禅支时才变得显着,诸阿毗达摩论师认为在一切心里,即使是最基本的心,它也有令心专一的能力,执行把心专注于目标的作用。其相是不散乱;作用是统一相应法;现起是平静;近因是乐。注释中所提及的最后两项(现起与近因)看来只适用于已达到高层次定力的一境性。

六、名法命根**(jīvita):**命根有两种,其一是维持相应名法之命的名命根,另一者是维持色法之命的命根色。只有名命根才是心所。其特相是维持相应名法;作用是令它们发生(于生、住、灭);现起是维持它们存在;近因是应受维持的名法。

七、作意**(manasikāra):**此巴利文的直译意义是「心的造作」。作意是令心转向目标的心所;通过它目标得以呈现于心。其特相是「指引」(sāraṇa)相应法朝向目标;作用是把相应法与目标连接起来;现起是面对目标;近因是目标。作意有如船的舵,控制船的方向以朝向目的地;或有如马车夫,指挥已驯服的马(相应法)朝向它们的目的地(目标)。应分别作意与寻两者:前者把相应法转向目标,后者则把它们投入目标。作意是一切心不可或缺的识知因素;寻则是并非不可缺少的特有心所。译按:(摘自《智慧之光》页一五四)寻、思与作意之间的分别:「寻把心与心所投入目标;作意把心与心所转向目标;思则催促心与心所朝向目标。对于它们之间的差别,摩诃甘达勇长老举了一个赛舟譬喻加以说明:在赛舟时,每只小舟都坐有三位划舟的选手,一个在后面,一个在中间,一个在前面。坐在后面的选手有两项任务,即控制小舟的方向和向前划;中间的选手无须控制小舟,只须把它向前划;坐在前面的选手并非只是把小舟向前划,而且还要负责在终点摘花,他是最为忙碌的人。前面的选手就好像思;中间的像寻;后面的像作意。如此,作意把相应心与心所转向目标;寻把受到作意指挥的心与心所投入目标。思则是最忙碌的,它就好像一位木匠师的好助手,不单只需要做自己的工作,同时亦须催促其他学徒工作。」

节三:六杂心所(pakiṇṇaka cetasika)

(1) Vitakko, (2) vicāro, (3) adhimokkho, (4) viriyaṃ, (5) pīti, (6) chando cā ti cha ime cetasikā pakiṇṇakā nāma. Evam ete terasa cetasikā aññasamānā ti veditabbā.

一、寻;二、伺;三、胜解;四、精进;五、喜;六、欲;这六种名为杂心所。如是当知这十三心所为「通一切」。

节三之助读说明

杂**(pakiṇṇaka):**这组六个心所与遍一切心心所一样,在品德上是可以变更的,即其品德决定于与之相应的其他心所。它们与遍一切心心所的差异是:它们只出现于某些种类的心,不是一切心。

一、寻**(vitakka):**在讨论禅那时已介绍过寻,即五禅支的第一个。寻把心投向目标。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导向目标;作用是全面地撞击目标;现起是把心导向目标。虽然注释里没有提及它的近因,但可知目标即是它的近因。每一种名法都有几个近因;目标与相应名法可作为每一种名法的近因,因为缺少了以上两者,没有任何名法能够生起。依处色也可以作为五蕴界一切名法的近因。但圣典通常只列出最主要的近因。

一般的寻只是把心投向目标。然而,通过培育定,寻则能变成禅支。其时它名为「安止」(appanā),即把心安止于目标。寻亦称为「思惟」(saṅkappa),且分为「邪思惟」(micchāsaṅkappa)与「正思惟」(sammāsaṅkappa)两种。后者是八圣道的第二道分。

二、伺**(vicāra):**伺也是禅支之一,其特相是重复地省察目标或不断地拭擦目标(ārammaṇ’ānumajjana)。;作用是重复地把相应名法置于目标;现起是把它们钩住目标;近因是目标。

三、胜解**(adhimokkha):**直译巴利文adhimokkha则是「把心放开,让它进入目标」;由此译为胜解或决意。其特相是确定(目标);作用是不犹豫;现起是确定或决定;近因是须要抉择之事。基于它对目标不可动摇的决心,它被形容为石柱。

四、精进**(viriya):**其特相是支持、奋斗、或激起力量;作用是支持或稳固相应名法;现起是不放弃;近因是悚惧或逼迫感(saṃvega)译按:(摘自帕奥禅修手册)悚惧智是觉知:一、生之厄难,即结生生起的苦难;二、老之厄难,即老的苦难;三、病苦;四、死苦;五、堕恶趣之苦;六、过去生死轮回为基因之苦;七、未来生死轮回为基因之苦;八、寻食苦,即在今世为了寻食与财富之苦。 省察这八项时,与愧相应而生起的智是「俱愧智」(sahottappañāṇa),亦名为「悚惧」。由于具有此悚惧智者多数会很热忱且精进地修善,如布施、持戒、禅修等等,因此悚惧智是导致精进的近因。或精进事译按:八精进事(vīriyārambha-vatthu)是:一、远行之前省思远行时没有时间修行,所以在远行之前加倍精进。二、远行之后省思远行时没能好好修行,所以在远行之后加倍精进。三、工作之前省思工作时没有时间修行,所以在工作之前加倍精进,四、工作之后省思工作时没能好好修行,所以在工作之后加倍精进。五、生病时省思病情可能会恶化,所以趁早修行。六、病愈后省思生病时没能好好修行,所以在病愈之后加倍精进。七、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时,省思吃得少即身轻好修行。八、得到许多食物时,省思吃得饱有力气修行。,即任何能够激起精进之事。有如在一间老旧的屋子加上几支新柱子,以防止它倒塌,或有如作为后援的生力军令国王的军队击败敌方,精进亦能支持所有的相应法,不令它们退减。

五、喜**(pīti):**在解释禅那时已有提过,其特相是「令欢喜」(sampiyāyana);作用是令身与心清新,或遍布(胜心生色至)全身;现起是(身心)喜悦;近因是名色(译按:或目标;或目标 + 依处 + 触)。

六、欲**(chanda):**在此欲是指欲行动(kattu-kāmatā),即要实行某件事或要获取某些成就。应分别此「欲」(chanda)与属于不善的贪(lobha)或贪欲(rāga)。在经中,欲常用以作为贪与贪欲的同义词,所以也作不善欲解。但诸经在某些情况解说欲为善行的潜力,即当其欲是「欲弃除不善法」和「欲获取善法」的时候。可参考《长部‧经廿二》或《中部‧经一四一》对正精进的诠释。后两者肯定是不善;但前者则不定,当它与善心所配合时,即能作为追求良善目的的善欲。其特相是欲行动;作用是寻找目标;现起是需要目标;近因是所希求的目标。它可比喻为把心之手伸向目标。

节四:十四不善心所(akusalacetasika)

(1) Moho, (2) ahirikaṃ, (3) anottappaṃ, (4) uddhaccaṃ, (5) lobho, (6) diṭṭhi, (7) māno, (8) doso, (9) issā, (10) macchariyaṃ, (11) kukkuccaṃ, (12) thīnaṃ, (13) middhaṃ, (14) vicikicchā cā ti cuddas’ime cetasikā akusalā nāma.

一、痴;二、无惭;三、无愧;四、掉举;五、贪;六、邪见;七、慢;八、瞋;九、嫉;十、悭;十一、恶作;十二、昏沉;十三、睡眠;以及十四、疑:这十四种名为不善心所。

节四之助读说明

一、痴**(moha):**痴是无明(avijjā)的同义词。其特相是心盲目或无智(aññāṇa,不能透彻地知见究竟法的真实性);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彻知目标的真实性;现起是没有正见或心昏暗;近因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āra,即作意目标为常、乐、我、净等)。应知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

二、三、无惭**(ahirika)与无愧(anottappa):**无惭的特相是不厌恶身语恶行(或无耻于恶行);无愧的特相是不害怕恶行。它们各自的作用是无耻地为恶和无惧地为恶;现起是不退避于造恶;各自的近因是不尊重自己和不尊重他人。由于这两个不善心所与惭和愧美心所相对,若把它们互相对比,则能更全面地了解它们;见节五。

四、掉举**(uddhacca):**掉举(散乱)的特相是不平静,如被风吹起涟漪的水;作用是令心不稳定,如风吹动旗幡;现起是混乱;近因是对散乱之心起不如理作意。

五、贪**(lobha):**贪是第一个不善因,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执着与执取。其特相是执着目标;作用是黏着目标,如肉黏着热锅;现起是不能舍弃;近因是认为导致束缚之法有乐味。

六、邪见**(diṭṭhi):**此见是指错见。其特相是不明智(错误)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错误地认为(行法是常、乐、我、净);现起是错误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愿见圣者(ariya),等等。因为会见圣者能够导致他听闻防止心执取邪见的佛法。

七、慢**(māna):**慢的特相是骄傲;作用是自称自赞;现起是虚荣Ketukamyata 直译为「欲高举旗幡」(自我标榜)。;近因是与见不相应的贪因为慢只生起于与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它好比发了疯。

八、瞋**(dosa):**瞋是第二个不善因,包括了一切及各程度的反感、恶念、生气、烦躁、恼怒、怨恨。其特相是凶恶残暴;作用是怒烧自己的依处,即它所依靠而生起的名色法;现起是毁坏(身心或自己与他人的福祉);近因是(九或十种)瞋怒事(aghātavatthu)。

九或十种瞋怒事:

  1. 想到「过去他曾做了对我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气。
  2. 想到「现在他正在做对我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气。
  3. 想到「未来他将会做对我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气。
  4. 想到「过去他曾做了对我亲爱的人不利的事」而感到生 气。
  5. 想到「现在他正在做对我亲爱的人不利的事」而感到生 气。
  6. 想到「未来他将会做对我亲爱的人不利的事」而感到生 气。
  7. 想到「过去他曾利益我的敌人」而感到生气。
  8. 想到「现在他正在利益我的敌人」而感到生气。
  9. 想到「未来他会利益我的敌人」而感到生气。
  10. 对不应生气之事感到生气,即无理之怒(aṭṭhānakopa)。(关于首九项,见《长部‧经卅三》)

无理之怒即毫无理由地生气。《殊胜义注》里有提及瞋行者(dosacarita,性格易怒者):

  1. 想到「雨下得太多了」而感到生气。
  2. 想到「没有下雨」而感到生气。
  3. 想到「天气太热」而感到生气。
  4. 想到「天气不热」而感到生气。
  5. 想到「起风了」而感到生气。
  6. 想到「没起风」而感到生气。
  7. 由于不想扫地而对掉在地上的树叶感到生气。
  8. 由于风太强,使到自己不能整齐地穿袈裟,而感到生气。
  9. 由于不小心踢到树桩跌倒,而对它感到生气。

九、嫉妒**(issā):**其特相是嫉羡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喜他人的成就;现起是厌恶(不能忍受看到)他人的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

十、悭**(macchariya):**其特相是隐秘自己已得或当得的利益;作用是不能忍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利益;现起是躲避(与他人分享自己所得)和吝啬;近因是自己的成就。

十一、恶作**(追悔,kukkucca):**恶作是追悔已造之恶(或当行而未行之善)。其特相是事后追悔;作用是追悔已造(的恶),以及没有实行(的善);现起是忆起时感到后悔;近因是已造的恶及未行的善。

十二、昏沉**(thīna):**昏沉是心的软弱或沉重。其特相是缺乏精进;作用是去除精进;现起是心的消沉;近因是不如理地作意无聊或怠惰。

十三、睡眠**(middha):**睡眠是心所沉滞的状态。其特相是不适业;作用是闭塞(识门);现起是昏昏欲睡;近因与昏沉的一样。

昏沉与睡眠必定同时发生,且与精进对立。昏沉有如心的病;睡眠则有如心所的病。这一对是五盖之一,由寻心所对治。

十四、疑**(vicikicchā):**在此疑是指宗教上的疑;在佛教的角度来看即是不能相信佛、法、僧三学(以及对过去世、对未来世、对过去世与未来世、对缘起有疑心)。其特相是怀疑;作用是起动摇;现起是犹豫不决及有多种立场;近因是不如理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