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13

七、 過去現在因果經

四卷,約四萬餘字。大正藏第三册(六二○),中華藏第一輯第五集(線裝第三十七册)。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此經説釋迦牟尼佛於過去普光佛所得受記已,生生行菩薩道,乃至生兜率,示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度五比丘、三迦葉、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事,一一結示往昔因緣。其中有與仙人論破冥諦非想事。

卷一

佛於往昔,爲善慧童子,於普光佛所得受記已,乃至示生浄飯王宫;至年七歲,習學書藝。

卷二

太子十歲,學諸武藝;乃至於十九歲的二月初七夜出家,參跋伽仙人。父王遣王師及大臣追尋太子。

卷三

王師大臣請太子還宫,而太子堅志不還,王師大臣即留隨行之阿若憍陳如等五人侍奉太子。

太子參訪阿羅邏迦蘭二仙。

父王遣車匿領千乘資糧供太子,太子不受,車匿遣人送還,自侍太子,不離晨昏。乃至苦行六年,降魔、成道—於十二月七日之夜,明星出時,觀十二因緣而成就佛果。

將詣鹿苑度五比丘,途受二商主供,爲授三皈,謂: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將來僧。

於鹿野苑三轉法輪,度五比丘。

卷四

次度耶舍及其友五十人。次度三迦葉千人。(中間有説: 魔王請佛涅槃,佛言: 四衆弟子未備,非涅槃時。)次度舍利、目連二百人。次度大迦葉。結示本因。

異譯三種

⑴ 〔 修行本起經〕 

上下兩卷,約一萬四千餘字。太正藏第三册(四六一),中華藏第一輯第五集(線裝第三十七册)。

後漢西域沙門竺大力共康孟詳譯。竺大力,西域人,於獻帝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三月,於洛陽譯。開元録云: 此經梵本,並是曇果與康孟詳於迦維羅衞國賷來,康孟詳度語。康孟詳,康居國人。(康居國,去長安一萬二千里。即今新疆北境及蘇聯中亞之地。)於獻帝興平元年(一九四)至建安四年(一九九),於洛陽譯舍利目連遊四衢經、興起行經等六部,餘四部失傳。

此經分上下兩卷,説佛於錠光佛所得記,乃至出家、降魔、成佛等事,與因果經是同本異譯,甚略,而文分五品:

  • 一、 現變品: 佛在迦維羅維,會衆有疑,目連請問,佛爲衆説: 於錠光佛所得記,乃至生兜率、補佛處。
  • 二、 菩薩降身品: 説降生乃至童子時,依師習書。
  • 三、 試藝品: 年十七,試武藝。(以上卷上)
  • 四、 遊觀品: 遊四城門。
  • 五、 出家品: 年十九,四月七日,明星出時,踰城出家,乃至六年苦行,降魔、成佛。

⑵ 〔 佛説太子瑞應本起經〕 

二卷,一萬三千餘字。大正藏第三册(四七一),中華藏第一輯第五集(線裝第三十七册)。吴·支謙譯。説佛於定光佛所得記,乃至四月八日示生,十七歲納妃,十九歲四月八日出家,成佛,度三迦葉。

⑶ 〔 異出菩薩本起經〕 

一卷,三千六百餘字。大藏第三册(六一七),中藏第一輯第四集(線裝第二十六册)。西晉居士聶道真譯。聶道真,即聶承遠之子。父子清悟,皆以度語爲業。從武帝太康初(二八○),至懷帝永嘉末(三一二),其間詢稟諮承法護筆受之外,至法護没後,真還自譯諸經二十四部三十六卷,今唯存六部,餘皆失傳。

此經大同前譯,而文甚略。

八、 中本起經

二卷,十五品,約二萬一千餘字。大正藏第四册(一四七),中藏第一輯第五集(線裝第三十六册)。

後漢沙門釋曇果共康孟詳譯。曇果,西域人。於迦維羅衞國齎經梵本届於洛陽,於獻帝建安十二年(二○七),譯此經,康孟詳度語。

轉法輪品第一 説佛初成道,度五比丘事。

現變品第二 説度寶稱(即耶舍)及五十友人出家證果事。

化迦葉品第三 度三迦葉。

度瓶沙王品第四 佛度三迦葉後,往摩竭陀度瓶沙王。迦蘭陀長者,以園建精舍施佛及僧。

舍利弗大目犍連來學品第五 佛度舍利目連及其弟子二百五十人。

還至父國品第六 還父國,度化父王及諸釋子。(以上卷上)

須達品第七 説給孤長者買園建舍請佛事。

有一梵志,奉八關齋,爲婦所敗,命終之後爲樹神。五百梵志聞樹神説受齋之益,即往祇桓,途經拘藍尼國,與瞿師羅(美音)長者等,同往見佛,聞法證果,五百梵志爲沙門,美音長者捨别宅爲精舍,請佛供養。

本起該容品第八 該容,優填王右夫人名。該容事佛持齋,左夫人謀害之,佛説其往昔因緣。

瞿曇彌來作比丘尼品第九 説大愛道瞿曇彌出家因緣。

度波斯匿王品第十 佛説:「人有恩愛,便得憂悲。」王意不解。末利夫人以喻開曉,王意乃解,發願皈依。

自愛品第十一 波斯匿王因國大夫人逝世,佛爲説法。王問: 何謂自愛?何謂自護?佛言:「習善行仁,覺世非常,信死更生,情存三尊,奉戒攝心,信以篤道,守禮以謙,孝順至誠;此人處世自愛者也。積善履德,身無枉横,志行修明,上天衞護,無男無女,衆行歸身,兵刄不傷,虎兕無害。自護之方,唯持戒行」。

大迦葉始末品第十二 佛讚大迦葉,分半座令坐,説其往因。

度奈女品第十三 説度奈女因緣。

尼犍問疑品第十四 阿夷拔提長者,奉事尼犍外道,尼犍遣長者問佛云:「伏聞瞿曇,饒益一切,令得安隱;而將大衆顧臨飢國,減損民食,费而無益?」佛答:「吾從未聞勸人修福損而無益……」乃至爲説財有八危。勸人布施,安置福田,深堅難動……。長者又問:「如來慈等普救,不審法教偏駁不等,有得道者,有不得者?」佛答: 如人種田,人功不偏,而所收不等者,以田有肥瘠,地有厚薄故也。……

佛食馬麥品第十五 阿祇達婆羅門,請佛及五百比丘三月安居,阿祇達爲魔所迷,三月不設供,佛與大衆日食馬麥。爲諸比丘説此往因。

九、 佛説初分説經

二卷,七千多字。大藏第十四册(七六三),中藏第一輯第九集(線裝第六十七册)。宋·沙門施護譯。

此經説佛度三迦葉及舍利目連事。與他經所説大同小異。

佛現諸神變,化度三迦葉千人—優樓頻螺五百,那提三百,伽耶二百。次遊化王舍城,頻婆娑羅王以迦蘭度竹園奉佛及僧,爲最初園林施。迦葉現通、禮佛、以斷衆疑。佛爲王及會衆説法,所謂施戒等論,乃至四諦法門。會衆獲益。守空等神讚佛,説偈皈依。次度舍利、目連。

一○、 佛説興起行經

二卷,一萬三千餘字。大藏第四册(一六三),中藏第一輯第五集(線裝第三十九册)。後漢沙門康孟詳譯。

此經是十種經合成一部,乃佛爲舍利弗説夙緣十種: 孫陀利,奢彌跋,頭痛,骨節煩疼,背痛,木槍刺脚,地婆達兜擲石,婆羅門女謗,食馬麥,苦行。木槍緣在竹園精舍説,餘皆在阿耨大泉説。

佛説孫陀利宿緣經第一

説孫陀利謗佛往因。

佛説奢彌跋宿緣經第二

説奢彌跋謗佛及五百比丘往因。

佛説頭痛宿緣經第三

瑠璃王滅釋種時,佛患頭痛,因説往昔因緣。

佛説骨節煩疼因緣經第四

佛説背痛宿緣經第五

佛説木槍刺脚因緣經第六(以上卷上)

佛説地婆達兜擲石緣經第七

佛説婆羅門女沙謗佛緣經第八

佛語阿闍世王:「我所説緣法,有上中下身口意行: 意行最重,口行處中,身行在下。……夫人作行,先心計較,然後施行;是故繫於意釘,不在身口也。……身三口四,皆繫意釘;意不念者,身不能獨行,是故身口繫意釘。」

佛説食馬麥宿緣經第九

佛説苦行宿緣經第十

説佛於雪山六年苦行宿緣。

佛語舍利弗:「爾時日食一麻一米,大豆小豆,我如是雖受辛苦,於法無益。我忍飢渴、寒熱、風雨、蚊虻之苦,身形枯燥,謂乎我成佛道,實無所得。六年苦行,爲償宿緣。」

一一、 佛説衆許摩訶帝經

十三卷,五萬九千餘字。大藏第三册(九三二),中藏第一輯第八集(線裝第六十四册)。宋·法賢譯。説釋種族,釋尊降生、出家、成佛、轉法輪、乃至度諸釋種因緣。

卷一 佛在迦毘羅國尼俱陀林。釋衆欲聞過去種族之事,佛勅目連説之。

此卷説劫初成時,徧静天人下生人間,乃至諸王相繼,瞿曇童子於仙人所出家事。

卷二 説日族、瞿曇、甘蔗、種姓因緣。諸王相繼,乃至浄飯王,釋達多,羅怙羅。目連説竟,佛讚印之。

次敘摩賀摩耶生緣。次敘釋迦菩薩降神因緣。

卷三 入胎、住胎、出胎、童時、習藝。

此中敘出胎云: 夫人右手攀枝,欲生太子,因見人衆四邊圍繞,而有慙色,天主乃作風雨,令衆四散,天主化老人接太子云云。不言右脇降生。太子於四方行七步: 東方表涅槃最上,南方表利樂群生,西方表解脱生死,北方表永斷輪廻。

卷四 試武、納妃、遊四門。相師言: 七日不出家,當作輪王。四王乃各領衆分守一門,嚴加防衞,恐太子出家。

卷五 踰城出家,乃至入王舍城乞食,往鷲峰山,見諸外道修苦行,知非究竟而捨去。

太子出家時,曾向父王等辭别,耶輸陀羅等皆覺知,唯以天力,不能禁制。此説與諸譯異。

卷六 修苦行、坐道樹、降魔、成佛。

太子成佛時,甘露飯王生一子,名阿難陀。耶輸陀羅生一子,名羅護羅。

卷七 受二商主供。梵王請轉法輪。度五比丘。

卷八 度耶舍,及其四友,並五十友人。度六十賢衆爲優婆塞。

卷九 度難那及其長女作近事。度三迦葉(此卷至度烏嚕尾螺迦葉止)。

卷十 (度囊提、誐耶二迦葉。)受民彌娑囉王請。

卷十一 佛爲民彌王等説法,並説其往因。説三迦葉往因。説給孤長者請佛因緣。

卷十二 舍利弗議論降伏外道因緣。立祇園名因緣。化迦毘羅城因緣。

卷十三 度諸釋種。烏波梨出家爲上座,衆釋禮足,佛説其往昔因緣。

一二、 佛遺教經(亦名佛垂般涅槃略説教誡經)

一卷,二千三百餘字。大藏第十二册(一一一○),中藏第一輯第四集(線裝第二十六册)。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佛於臨涅槃時,囑諸比丘: 以戒爲師,離諸惡法,對治諸苦及諸煩惱;勤修出世大人功德,所謂: 無求,知足,遠離,精進,不忘,禪定,智慧,及不戲論。蓋是最後丁寧,不啻一字一血!宜深玩而力行之。(知津)

註疏九種

① 〔 遺教經論〕 

一卷。天親菩薩造,梁真諦三藏譯。大藏第二十六册(二八三),中藏第一輯第四集(線裝第二十九册)。

論以七分釋經: 一、 序分,二、 修集世間功德分,三、 成就出世間大人功德分,四、 顯示畢竟甚深功德分,五、 顯示入證決定分,六、 分别未入上上證爲斷疑分,七、 離種種自性清浄無我分。

② 〔 遺教經論住法記〕 

一卷,四萬餘字。卍續藏第八十六册。陳·真諦三藏譯論。宋·沙門元元照述記。

釋此經論,大科分三: 初、標題號,二、 申皈敬,三、 牒經消釋。

自古解釋,乃有多家: 隋朝靈裕法師、大唐懷素律師,並有義疏;皇朝景德中,金陵圓覺大師亦有疏一卷,今亦不行,但據章記所引耳。孤山法師有疏二卷,靈谿法師撰記釋之;真悟律師,採論註經,自撰鈔釋,並行於世。

然,馬鳴論中,多從大乘釋義,致令判釋,互有不同。今總括之,不出三見:

初 金陵疏,大小不分,彼立會同大小之説,云: 今垂示滅,總造遺音,豈分大小之殊,何簡緇素之異?

今謂: 機雖總集,教必有歸。若如此釋,畢竟此經爲大、爲小?既無所屬,豈名判教?

次 孤山疏,定判爲小。彼云: 約教、則生滅教;約藏,則修多羅。仍自問云: 論釋此經,而云大乘者,何耶?答: 此據小中之大;而此大乘,猶是生滅小教。

然彼宗有藏通别圓四教,小乘名爲藏教,此教具有三乘,即以菩薩六度爲大乘,故云小中之大也。(靈谿記云: 此教三乘,雖有菩薩大乘之名,其實,皆小乘耳。)又云: 藏教三乘,以菩薩爲首,故須從勝受名,以大乘爲教也。即菩薩六度大乘,非圓融大乘。

今詳此判,大有所妨:

㈠ 、失於經旨: 且如經中,前明三學,後談四諦,全無六度之説,亦無菩薩之名;如何判教都不依經?因此,靈谿記中,強差經文言有六度(珍敬木叉爲尸,當制五根爲檀,節節支解等爲忍、精進、禪定、智慧,並各有文)。彼云:當制五根,即是施義;以能制五根,而於五塵不受不取,豈非布施?且論釋五根等文,自科爲「根欲放逸苦對治」,而與檀度有何干涉?縱引經文明餘五度,且戒忍進等,乃是經律通談,亦非專明六度;況復經文全無度義。彼又云: 若據六度,檀全居先;今經,戒在初者,佛爲滅後,防患爲先,故以持戒居首。此又不然。天親金剛論云: 檀義攝於六。則知行檀總攝六度;必須冠首,豈容倒亂?請徧考經論,安見檀度列在餘後?又,檀度者,傾内外兩財,達三輪體寂;小教菩薩,亦據尸毗代鴿,以爲檀滿。經文但明禁制根欲,如何迀曲判爲檀施乎?聰明義學,試爲裁之。

㈡、 乖於論文: 孤山謂: 論中所明摩訶衍者,乃是小中之大,非圓融大乘。便云: 馬鳴、天台,義歸一揆。且藏等四教,乃天台一家之見;馬鳴論,何嘗見有小中之大?又,起信論,唯約圓融大乘,釋摩訶衍。二論並是馬鳴所造,那得彼此不同耶?

三 真悟記,專判爲大。彼云: 今則但依論主,判屬大乘。又引孤山、金陵之説。復無與奪。若爲依據?

今應難云: 若唯大乘,何以智者,南山皆判爲小?又復何以經文唯談生滅四諦?約何理趣,得名大乘?

斯並任情,妄生穿鑿!寧思利物?祇慕虚名。經論微言,於斯墜地。悲夫!

問: 今家所判,爲屬何收?答: 按經,則定是小乘,據論,則義通大教。恐未通曉,試爲明之:

言經是小乘者: 自古藏録,並列小乘藏中,一證也;(開元録云: 此經,舊録多在小乘;今以論中解釋多約大乘,故移於菩薩藏也。今謂: 昇師所移,未窮論意。宜從古判,深得經宗。)南山律鈔標宗篇,亦列小乘經中,二證也;智者玅玄判爲結阿含部,三證也;經中佛問所疑,唯約生滅四諦,四證也;及明斷證,乃據聲聞四果,五證也。準此以明,大義安在?言論通大教者: 皈敬偈云: 菩薩方便道,論首標云: 菩薩行法,一證也;及釋比丘云: 摩訶衍方便,二證也;又釋木叉則云: 不滅法身常住世間,三證也;又下明八種大人功德,大人之號,正簡二乘,四證也;又釋心則坦然等文,約般若等三德分對,五證也。且列五義,全乖小宗。

③ 〔 遺教經論記〕 

三卷,四萬餘字。卍續藏第八十六册。宋·笑庵沙門觀復述。

此論,自陳至唐開元已前,但有此論之名,而闕論本;後智昇撰釋教録,那時已獲論本,方依論收經,編入大乘藏也。由是,前來既闕論本,故古德直以經爲小乘。唯華嚴疏主,每以經指配於大乘。今之述作者,雖有是論爲指南,至於判經大小,尚且二三,蓋不審其源流故爾。

若釋論者,唯住法、宣演二記;而宣演判教雖異,其釋文則全抄住法。

今觀論意,二記多失;對驗銷文,又得失相半;既不可全依,亦不可全棄。故得者取之,失者棄之;勒成三卷。直以所解,銘曰: 遺教經論記。庶幾乎,馬鳴文意,有所補於將來。(以上序文)

釋此論,科分三: 初、 題目,二、 皈敬,三、 釋文。初中、約六義釋題:㈠ 通顯立題,㈡ 别明論目,㈢ 對辨開合,㈣ 解釋名義,㈤ 問答顯明,㈥ 定其去取。

然此經如來臨終示誨故,每歲中春,講以報德,討尋既久,詳味唯深,於此論義,遂有髣髴。對詳住法,若於論意,則十失七八;若也釋文,則十得四五。前序謂得失相半,尚且縱之。若但口授,恐久後失傳,不見臧否。紹興甲子,於寶塔再講,既絶他緣,又加探討,因時筆之,積成三卷。若不對住法,直釋本文,始不如許覼縷。願諸來學,但體經論之意,趣在勤修;莫因勝負之心,有失佛祖之訓,是所禱也。(後跋)

④ 〔 遺教經論疏節要〕 

一卷。宋·晉水沙門浄源節要,明·雲棲蓮池大師補註。大藏第四十册(八四四)。

節録天親菩薩所著的論文及孤山智圓法師的遺教經疏,故名論疏節要。而蓮池大師加以補註。(案論原係天親所造,而節要中誤作馬鳴。)

⑤ 〔 佛遺教經補註〕 

一卷。宋·沙門守遂註,明古靈了童補註。見卍續藏。註文甚簡。

⑥ 〔 佛遺教經解〕 

一卷。明·蕅益大師解。見卍續藏。臺灣印經處有影印本。宗天親之論,略加發揮。最爲精要。(⑤⑥⑦皆見卍續藏第五十九册)

⑦ 〔 佛遺教經指南〕 

一卷。清·道霈禪師註。見卍續藏。宗天親論及源師節要,而作此解。

⑧ 〔 佛遺教經講要〕 

一卷。太虚大師講,力定記。見太虚大師全書第六册。

⑨ 〔 佛遺教經講義〕 

一册。寶静法師講,鏡空記。此解最詳。惜未見流通本。筆者於十數年前,向一位老修行借閲,是上海佛學書局版本。

一三、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一卷,一千餘字。大藏第十二册(一一一二),中藏第一輯第四集(線裝第二十六册)。唐玄奘三藏譯。

佛於雙樹臨入涅槃、略説教誡。阿難問佛:「佛滅度後,正法住世幾時?」佛言: 住世千年。後漸隱没。第一百年,聖法堅固;第二百年,寂静堅固;第三百年,正行堅固;第四百年,遠離堅固;第五百年,法義堅固;第六百年,法教堅固;第七百年,利養堅固;第八百年,乖争堅固;第九百年,事業堅固;第十百年,戲論堅固。

一四、 佛説當來變經

一卷,八百多字。大藏第十二册(一一一八),中藏第一輯第四集(線裝第二十六册)。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説當來壞法之事,增一至五。並示修持法要。

佛在祇園。告諸比丘: 將來之世,當有比丘,不從法化,令法毁滅。其壞法事,增一至五:

一者、不護禁戒,不能守心,不修智慧,放逸其意,唯求善名,不順道教,不肯勤慕度世之業。

二事者:一、 不修三學,畜妻養子,放心恣意,賈作治生,以共相活。二、 伴黨相著,憎奉法者,内犯惡行,外佯清白。

三事者:一、 不修三學。二、 自讀文字,不識句逗,以上著下,以下著上,頭尾顛倒,不能解了義之所歸,自以爲是。三、 明者呵之,不從其教,反懷瞋恨,謂相嫉妬;識義者少,多不别理,咸云爲是。

四事者:一、 捨家處空,而不修道業。二、 喜遊閙世,行來談言;求好袈裟,五色之服。三、 自謂高德,無能及者。四、 不攝三事,不護根門;行婦女間,宣文飾辭,多言合偶,以動人心,使清變濁,身行荒亂,正法廢遲。

五事者:一、 本以法出家,而不修十二因緣、三十七品等法。二、 反習雜句淺末小經,好談世事。三、 以淺解者爲妙,不用深達之士。四、 以是之故,天龍不喜,捨之而去。五、 由是正法稍稍見捨,無精修者。

是爲五事,令法毁滅。

佛告比丘: 吾滅度後,有此邪事十五之亂,令法毁滅,一何痛哉!若有比丘,欲諦學道,棄捐綺飾,不求名聞,質朴守真,宣傳正經,佛之雅典,深法之化,不用多言,案本説經,不捨正句,希言屢中,不失佛意;粗衣趣食,得美不甘,得粗不惡,衣食好醜,隨施者意,不以瞋喜;攝身口意,守諸根門,不違佛教;念命甚短,恍惚以過,如夢所見,覺不知處;三塗之難,不可稱計,勤修佛法,猶救頭然;五戒、十善,六度無極,四等、四恩,智慧、善權,咸可精行;雖不值佛世,出家爲道,學不唐捐。平其本心,愍念一切,十方蒙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