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

节六:二痴根心(mohamūlacittāni)

  1. Upekkhāsahagataṃ vicikicchāsampayuttam ekaṃ.

  2. Upekkhāsahagataṃ uddhaccasampayuttam ekan ti.

Imāni dve momūhacittāni nāma.

Icc’evaṃ sabbathā pi dvādasākusalacittāni samattāni.

舍俱疑相应一心。

舍俱掉举相应一心。

这两种心名为纯粹涉及痴。

如是总结所有十二不善心。

节六之助读说明

痴根心(mohamūlacittāni):这最后一组不善心包含了缺少贪瞋二不善根的不善心。一般上愚痴会导致贪或瞋也随之生起。然而,尽管贪根和瞋根心里也有痴,但它在其中的作用是次要的。相反地,在这最后两种不善心,痴是唯一的不善根,因此它们被列为痴根心。由于痴的作用于这两种心特别显着,它们也被形容为纯粹涉及痴的心(momūhacitta);巴利文momūha(纯粹涉及痴)是moha(痴)的强调语。痴最为显着的心有两种:其一与疑相应,另一者则与掉举相应。

舍俱(upekkhāsahagata):即使是面对可喜所缘(目标),若生起的是痴根心,该目标的体验则不再是可喜,由此悦受也就不会生起。同样地,当不可喜所缘不被体验为可厌时,忧受也不会生起。再者,当心受到疑或掉举困扰时,它无法对目标下个正面或负面的判断,由此它不能与悦受或忧受相应。基于这些原因,与这两种心俱行的受是舍受。

疑相应(vicikicchāsampayutta):对于vicikicchā这个巴利文,诸论师提出两个词源学的说明:一、由于思绪纷杂困乱而致的困惑;二、缺少智慧解决问题。一、vici (vicinanto) = 询问 + kicch = 受到困扰; 二、vi = 毫无 + cikiccha = 解决方案。这两项解释皆显示「疑」(vicikicchā)是指由于显着的愚痴而致的困惑、怀疑或犹豫不决。与此疑相应的心是第一种痴根心。

掉举相应(uddhaccasampayutta):掉举是不平静、心散乱或烦躁;而受此掉举困扰的心是第二种痴根心。根据《阿毗达摩论》,掉举心所存在所有十二种不善心里(见第二章、节十三),但在其他十一种心当中,其力(satti)相对地微弱,而其作用也就属于次要。然而,在这最后一种的不善心里,掉举成为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只有此心称为「掉举相应」。

应注意这两种痴根心是没有「无行」或「有行」的分别。对于这点,诸论师给与不同的解释。《阿毗达摩义广释》和注解《清净道论》的《大疏钞》认为无行与有行两者皆不适用于此,故而把它们省略。这两部论着说,由于此二心缺少自然的敏锐力,所以不能称它们为无行或自动;亦由于没有人会在任何情况里刻意地激起它们,所以也不能称之为有行或受到怂恿。然而列迪长老不赞同这观点;他认为此二心纯粹是无行的。他反驳道:「既然此二心依其自性自然地生起于诸有情,它们的生起无需通过任何方法刺激或煽动。因此,它们纯粹是无行的,这是为何在此并没有提及无行或有行的原因。」

节七:不善心之总结

Aṭṭhadhā lobhamūlāni

Dosamūlāni ca dvidhā

Mohamūlāni ca dve’ti

Dvādas’ākusalā siyuṃ.

贪根心有八,

瞋二及痴二;

如是不善心,

共有十二种。

节七之助读说明

《阿毗达摩要义》举出八个假设的例子,以各别说明八种贪根心:

某人不思业报地享受饮食。

有个人被同伴说服之后,不思业报、愉快地观看电影。

有位女士欢喜地穿上新衣,但知道执着新衣会令到贪根心生起。

有位女孩知晓业力果报,但在同伴的邀请之下,愉快地倾听现代歌曲。

有位男孩稍有执着地吃只加盐的白饭,但并没有感到喜悦与对业报的认识。

有位女孩有件新衣,在她母亲说那是件漂亮的衣之后,她才懂得欣赏它,但并没有感到喜悦与对业报的认识。

在思及业报之后,某人以中舍的感受喝咖啡,但还是鉴赏它的味道。

有位女士对业报有认识,但在女推销员的怂恿之下,不情愿地买了一件新衣。

对于八种贪根心,可通过下列的例子加以说明:

  1. 一位认为偷盗无罪的男孩,高兴与自动地,从水果店偷了一个苹果。

  2. 一位认为偷盗无罪的男孩,在受到朋友怂恿之后,高兴地从水果店偷了一个苹果。

3-4. 各与第一和第二项相似,差异只在于该男孩并没持有任何邪见。

5-8. 这四项各与第一至第四项类似,差异只在于该男孩偷盗时的心是平舍的。

对于两种瞋根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说明:

  1. 某位男人在暴怒之下,毫不思虑地杀了另一人。

  2. 某位怀恨的男人在思虑之后杀了另一人。

对于两种痴根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说明:

  1. 由于愚痴,某人怀疑佛陀的证悟,或怀疑佛法对于导向涅槃是否有效。

  2. 由于散乱的心,某人无法专注于任何目标。

十八无因心

(ahetukacittāni)

节八:七不善果报心(akusalavipākacittāni)

(1) Upekkhāsahagataṃ cakkhu-viññāṇaṃ; tathā (2) sota-viññāṇaṃ, (3) ghāna-viññāṇaṃ, (4) jivhā-viññāṇaṃ; (5) dukkhasahagataṃ kāya-viññāṇaṃ; (6) upekkhāsahagataṃ sampaṭicchanacittaṃ; (7) upekkhāsahagataṃ santīraṇacittañ cā ti. Imāni satta pi akusalavipākacittāni nāma.

(一)眼识与舍俱行,(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亦如是;(五)身识与苦俱行;(六)领受与舍俱行;(七)推度与舍俱行。此七心名为不善果报心。

节八之助读说明

无因心(ahetukacittāni):巴利文ahetuka意为「无根」或「无因」,用以代表没有称为hetu(「根」或「因」)心所的心。这类心一共有十八种;它们没有任何贪瞋痴不善因(不善根),也没有任何可善可无记的无贪、无瞋、无痴三美因(美根)。由于「因」是帮助心稳定的因素,所以无因心比有因心较弱。属于这类的十八心可分为三组:不善果报心(不善异熟心)、善果报心(善异熟心)、唯作心。(见表1-3)

不善果报心(akusalavipākacittāni):第一组无因心包含了七种不善业的果报心。这些心本身并非不善;在业力方面它们是无记的(abyākata)。「不善」在此是指它们是由不善业产生的果报;所以「不善」一词并非形容这些心本身,而是形容产生它们的业。

眼识(cakkhuviññāṇa):在不善果报和善果报两组无因心里,它们两者的首五种心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五净色(pasāda)而生起的五识。这十种心总称为「双五识」(dvi-pañcaviññāṇa)。

眼识依靠眼净色(cakkhu-pasāda)而生起。其作用只是直接与立刻地看及识知颜色。五识的其他四识也依靠各别的净色而生起;它们的作用也只是纯粹识知各自的目标,即:听声音、嗅气味、尝味道、感受触觉。对于不善果报心,其目标是不可喜的(aniṭṭha)。然而,由于首四种目标(色、声、香、味)对首四种净色的撞击力弱,所以俱行的受是舍受。反之,对于不善果报身识,其目标对身根的撞击力强,所以俱行的受是苦受(dukkha)。

领受心(sampaṭicchanacitta):当目标撞击五根门之一,例如:颜色撞击眼根时,首先生起的是令心转向该目标的转向心。随后生起的是看该颜色的眼识;这「看」的动作只维持一个心识剎那译按:一心识剎那是指一心从生至灭的时间。在同一心识剎那里,只有一心可以存在,绝不可能有二心共存。根据《阿毗达摩论》,在一秒钟或一眨眼间里,已有上万亿个心识剎那。所以一心识剎那是非常短的时间。因此若要如实地分析既迅捷且微细的心,禅修者就必须有足够强的定力。。紧接而起的是「领受」眼识刚看过的目标之心。这即是领受心;它是由产生该眼识的同一个业所产生。

推度心(santīraṇacitta):这是另一个无因果报心;它紧随领受心之后生起。其作用是推度或检查刚受到五识与领受心识知的目标。领受心与推度心只在五门心路过程里生起,而且都是属于过去业的果报。

节九:八善果报无因心(kusalavipākāhetukacittāni)

(8) Upekkhāsahagataṃ cakkhu-viññāṇaṃ; tathā (9) sota-viññāṇaṃ, (10) ghāna-viññāṇaṃ, (11) jivhā-viññāṇaṃ; (12) sukhasahagataṃ kāya-viññāṇaṃ; (13) upekkhāsahagataṃ sampaṭicchanacittaṃ; (14) somanassasahagataṃ santīraṇacittaṃ (15) upekkhāsahagataṃ santīraṇacittañ cā ti. Imāni aṭṭha pi kusalavipākāhetuka-cittāni nāma.

(八)眼识与舍俱行,(九)耳识、(十)鼻识、(十一)舌识亦如是;(十二)身识与乐俱行;(十三)领受与舍俱行;(十四)推度与悦俱行;(十五)推度与舍俱行。此八心名为善果报无因心。

节九之助读说明

善果报无因心(kusalavipāka-ahetukacittāni):这组的八种心是善业的果报。在命名上一组时,「无因」(ahetuka)一词被省略不提,因为一切不善果报心都是无因的;根本就没有「有因」的不善果报心。然而,如随后可见(本章节十四),善果报心是可以「有因」的,即拥有属于无记业的美因或美根。为了区别「无因」与「有因」善果报心,在命名时即采用「无因」一词。

这组的其中七种心与不善果报心相符。不善果报心因不可喜所缘而生起;反之善果报心则因可喜(iṭṭha)或极可喜(ati-iṭṭha)所缘而生起。这组的首四心与前一组的一样,同是舍俱。然而,由于身根的目标的撞击力强,所以与善果报身识相应的受是乐受(sukha)。

在善果报无因心当中,还包括了一个在不善果报心里找不到相符的心,此心即是「悦俱推度心」。由不善业产生的推度心永远是舍俱的;反之,由善业产生的推度心则有两种:其一是对中等可喜所缘生起的舍俱推度心;另一个是对极可喜所缘生起的悦俱推度心。由此,与前一组七种心不一样,这组拥有八种心。

节十:三无因唯作心(ahetukakiriya-cittāni)

(16) Upekkhāsahagataṃ pañcadvārāvajjana-cittaṃ; tathā (17) manodvārāvajjanacittaṃ; (18) somanassa-sahagataṃ hasituppāda-cittañ cā ti. Imāni tīṇi pi ahetukakiriyacittāni nāma.

Icc’evaṃ sabbathā pi aṭṭhāras’āhetukacittāni samattāni.

(十六)舍俱五门转向心,(十七)意门转向心亦如是(舍俱);(十八)悦俱(阿罗汉)生笑心。这三种名为无因唯作心。

如是总结所有十八无因心。

节十之助读说明

无因唯作心(ahetukakiriyacittāni):剩余的三种无因心并非果报心;它们是属于「唯作」(kiriya),意即只是实行其作用,而与业毫无关系。这种心并不造业,也不是业的果报。在诸唯作心当中,有三种是无因心,其余的是有因心。(见本章下文)

五门转向心(pañcadvārāvajjanacitta):当外在目标撞击五根门之一,在相符的五识(如:眼识)生起之前,另一心必须先生起,该心即是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转向(āvajjana)呈现于五根门(dvāra)之一的目标。此心并没有看、听、嗅、尝、触该目标;它纯粹只是转向该目标,以使五识之一能够随后生起。

表1-3:无因心

类别
1不善果报眼识
2耳识
3鼻识
4舌识
5身识
6领受
7推度
8善果报眼识
9耳识
10鼻识
11舌识
12身识
13领受
14推度
15推度
16唯作五门转向
17意门转向
18生笑

意门转向心**(manodvārāvajjanacitta):**这种心能够生起于五门心路过程或意门心路过程。在这两种心路过程里,它实行个别不同的作用。当它在五门心路过程里生起时,它称为「确定心」(votthapanacitta);其作用是确定或鉴别五识之一刚识知的目标。在五门心路过程里,它随推度心之后生起;在推度心检查该目标之后,它再鉴别之。

在意门心路过程里,此心则实行另一种作用,即:转向呈现于意门的目标。当它扮演这角色时则名为「意门转向心」。

生笑心**(hasituppādacitta):**这是阿罗汉专有的心;阿罗汉也包括佛陀与辟支佛。其作用是致使阿罗汉对欲界的事物微笑。根据《阿毗达摩论》,能令阿罗汉微笑的心有五种,即:四个(悦俱)欲界唯作心(见本章节十五),以及在此提到的无因生笑心。

节十一:无因心之总结

Satt’ākusalapākāni puññapākāni aṭṭhadhā

Kriyācittāni tīṇī ti aṭṭhārasa ahetukā.

七不善果报,善果报有八,

三是唯作心;如是无因共十八。

节十二:美心(sobhanacittāni)

Pāpāhetukamuttāni sobhanānī ti vuccare

Ekūnasaṭṭhi cittāni ath’ekanavutī pi vā.

除恶及无因,余者皆称美;

其数五十九,或说九十一。

节十二之助读说明

美心**(sobhanacittāni):**除了恶心(即:十二不善心)与十八无因心,美心包括其余一切心。这类心称为美是因为它与美心所相应。(见第二章、节五至节八)

应明白「美」(sobhana)的涵义比「善」(kusala)更为广泛。美心不单只包括一切善心,也包括了拥有美心所的果报心与唯作心。后两类心并非善心,而是无记心(abyākata)。属于美心的有廿四欲界心,以及一切色界心、无色界心、出世间心。不包括在美心之内的心则名为「不美」(asobhana)。

五十九或九十一:五十九美心是:廿四欲界心、十五色界心、十二无色界心、八出世间心。把八出世间心分为四十种,则成九十一心。(见本章节三十、三十一)

廿四欲界美心

(kāmāvacara-sobhanacittāni)

节十三:八欲界善心(kāmāvacara-kusalacittāni)

  1.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2.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ṃ
  3.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4.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ṃ.
  5.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6.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ṃ.
  7.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8.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n ti.

Imāni aṭṭha pi sahetuka-kāmāvacara-kusalacittāni nāma.

  1. 悦俱智相应无行一心。

  2. 悦俱智相应有行一心。

  3. 悦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

  4. 悦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

  5. 舍俱智相应无行一心。

  6. 舍俱智相应有行一心。

  7. 舍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

  8. 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

这八种名为有因欲界善心。

节十三之助读说明

欲界善心**(kāmāvacara-kusalacittāni):**这组心依据三项相对的原则而分为八种。第一项原则是与该心俱行的受:有四心与悦受或心的乐受俱行,另四心则与舍受或心的舍受俱行;第二是视其心是否与智相应;第三是视其心是「无行」或「有行」。

智相应**(ñāṇasampayutta):**智能如实知见诸法(yathā-sabhāvaṃ)。与智相应之心的智(ñāṇa)是指「慧心所」(paññā-cetasika),亦即是「无痴因」或「无痴根」(amoha)。智不相应的心缺少此慧心所,但并没有只属于不善心的无明(avijjā)或痴(moha)。

无行:根据注释,人们会自动自发地行善的原因是身心健全、有良好的食物、适合的气侯等,以及由于在过去有造过类似的业。如前所述(本章节四),怂恿可以来自他人或自己本身。

有因**(sahetuka):**所有四种智相应善心都有三善因;四智不相应心则只有无贪与无瞋,而没有无痴。

对于八种欲界善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说明:

《阿毗达摩要义》举出八个假设的例子,以说明八种大善心:

  1. 一位拥有业报智的女人,自动与欢喜地供花给佛塔。
  2. 有位拥有业报智的少女在受到同伴说服之后,欢喜地前往聆听佛法开示。
  3. 有位不懂得业报的男孩,自动与欢喜地布施钱给乞丐。
  4. 有位不懂的业报的男人,在受到一位校长的促请之下,欢喜地捐了一百磈钱。
  5. 有位女孩中舍的扫地,但知那是件善事。
  6. 有位男人在受到一位比丘的促请之下,中舍地砍柴,但知那是件善事。
  7. 有位不懂得业报的女人,自动地阅读佛书,但却不明其意。
  8. 有位女孩在母亲的要求之下,无喜与不思业力果报地洗她父母的衣服。
  1. 某人愉快自动地行布施,心知那是善业。
  2. 某人在他人鼓动之下,愉快地行布施,也心知那是善业。
  3. 某人愉快自动地行布施,但不知那是善业。
  4. 某人在他人鼓动之下,愉快地行布施,但不知那是善业。

5-8. 应明白这四种心各与首四种心类似,差异只在于 没有愉快的感受,而是中舍的感受。

这八种心称为善(kusala)或福(puñña),因为它们制止烦恼,且带来善报。每当凡夫(puthujjana)与有学圣者(sekkha,即下三个层次的圣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造善身业、善口业、或激起属于欲界的善心时,这些心即会生起。阿罗汉的行为都是属于无记(没有业),因而这些心不会在他们心中生起。

节十四:八欲界果报心(kāmāvacaravipākacittāni)

  1.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2.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ṃ
  3.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4.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ṃ.
  5.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6.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ṃ.
  7.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8.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n ti.

Imāni aṭṭha pi sahetuka-kāmāvacara-vipākacittāni nāma.

  1. 悦俱智相应无行一心。

  2. 悦俱智相应有行一心。

  3. 悦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

  4. 悦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

  5. 舍俱智相应无行一心。

  6. 舍俱智相应有行一心。

  7. 舍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

  8. 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

这八种名为有因欲界果报心。

节十四之助读说明

有因欲界果报心**(sahetuka-kāmāvacara-vipāka- cittāni):**(欲界)善心有八种;与善心相符的果报心也有八种。此八心是欲界善心的果报。为了区别它们和善果报无因心,所以称之为「有因」(sahetuka)。无因与有因的善果报心都是由同样的八种善心所产生,但这两组心在各自的素质与作用方面则有差别。当我们讨论心识的作用时(第三章、节八至节十一),就会更明了它们之间的不同。

节十五:八欲界唯作心(kāmāvacarakriyācittāni)

  1.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2.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ṃ
  3.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4. Somanassa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ṃ.
  5.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6.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sam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ṃ.
  7.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asaṅkhārikam ekaṃ.
  8. Upekkhāsahagataṃ ñāṇavippayuttaṃ sasaṅkhārikam ekañ ti.

Imāni aṭṭha pi sahetuka-kāmāvacara-kriyācittāni nāma.

Icc’evaṃ sabbathā pi catuvīsati sahetuka-kāmāvacara- kusala-vipāka-kriyācittāni samattāni.

  1. 悦俱智相应无行一心。

  2. 悦俱智相应有行一心。

  3. 悦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

  4. 悦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

  5. 舍俱智相应无行一心。

  6. 舍俱智相应有行一心。

  7. 舍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

  8. 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

这八种名为有因欲界唯作心。

如是总结所有廿四欲界有因心:善、果报及唯作。

节十五之助读说明

有因欲界唯作心**(sahetuka-kāmāvacara-kriyā- cittāni):**八欲界善心能生起于凡夫与有学圣者,但却不能生起于诸佛与阿罗汉,因为他们已超越了业轮转与未来的轮回。反之,能在诸佛与阿罗汉心中生起的是与该八心相符的八种唯作心(kriyā-citta);称为唯作是因为它们只执行其作用,而毫不留下任何业力。由于诸佛与阿罗汉已彻底地根除了无明和渴爱,即轮回之因,所以他们的善行绝不可能产生未来的果报。那些心只是纯粹生起、执行其作用、而后毫无所遗地消逝。

节十六:欲界美心之总结

Vedanā-ñāṇa-saṅkhārabhedena catuvīsati

Sahetu-kāmāvacarapuññapākakriyā matā.

欲界有因心,善果报唯作,

依受智及行,分为二十四。

节十六之助读说明

欲界有因心分为善、果报、唯作三组;每一组又依据受是悦是舍、智相应与否、无行或有行的不同组合,而分为八种。如此总共有二十四种心:十二种与智相应的是三因心,其余十二种是二因心。这三组心常各别称为大善心(mahākusala)、大果报心(mahāvipāka)、大唯作心(mahākiriya)。对其前缀词「大」(mahā)的意义,诸论师则给与不同的解释。《阿毗达摩要义》解释该前缀词「大」是「数目大」,因为欲界善心有八个,色界善心有五个,无色界善心有四个,出世间善心也只有四个,所以欲界善心的数目最大。对于果报心与唯作心也是如此。

节十七:欲界心之总结

Kāme tevīsapākāni puññāpuññāni vīsati

Ekādasa kriyā cā ti catupaññāsa sabbathā.

欲界果报二十三,善与不善共二十,

唯作则有十一个,如是共有五十四。

节十七之助读说明

欲界心一共有五十四种,可以依据下列的方法分类:

依本质:

  • 八大善

  • 十二不善

  • 廿三果报

    • 七不善果报
    • 八无因善果报
    • 八大善果报
  • 十一唯作

    • 三无因唯作
    • 八大唯作

依受:

  • 十八悦俱

  • 三十二舍俱

  • 二忧俱

  • 一乐俱

  • 一苦俱

依与智或邪见相应:

  • 十六相应

  • 十六不相应

  • 廿二非相应非不相应

依行(怂恿):

  • 十七无行

  • 十七有行

  • 二十非无行非有行(即:无因心与痴根心)

关于教导阿毗达摩,传统的寺院教法鼓励学员不单只下番功夫思考这些表,更应熟悉及谨记其要义。在研究诸心里包含的心所时(本书第二章,或《阿毗达摩论》),这些表就非常重要且实用。

十五色界心

(rūpāvacaracittā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