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

门之概要

(dvārasaṅgaha)

节十二:门之分析

Dvārasaṅgahe dvārāni nāma cakkhudvāraṃ sotadvāraṃ ghānadvāraṃ jivhādvāraṃ kāyadvāraṃ manodvārañ cā ti chabbidhāni bhavanti.

Tattha cakkhum eva cakkhudvāraṃ tathā sotādayo sotadvārādīni. Manodvāraṃ pana bhavaṅgan ti pavuccati.

在门之概要里有六门,即: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与意门。

于此,眼本身是眼门,耳等亦是如此。但有分则称为意门。

节十二之助读说明

门之分析:在《阿毗达摩论》里,「门」(dvāra)用以譬喻心与所缘境(目标)交往的管道。三种业之门是:身、语、意;通过它们,心对外界作出反应(见第五章、节廿二至廿四)。此外,亦有六个识知之门,即:六门。通过此六门,心与心所得以接触目标;亦通过此六门,目标得以前来呈现于心和心所。在这篇里,作者先列出六门,过后再分辨在每一门里生起的心,以及依能在多少门里生起把诸心分类。

眼本身是眼门:首五门是色法(rūpa),即:五种感官里的净色(pasādarūpa)。每一种净色皆是一门,通过它,生起于心路过程的心与心所得以缘取它们的目标;亦是通过它,目标才能被心与心所缘取。眼净色是眼门心路过程诸心之门,使它们能通过眼睛识知颜色。对于其他根门的净色和各自的目标亦是如此。

有分称为意门:有别于首五门,意门(manodvāra)并非色法,而是名法(nāma),即:有分心。对于意门心路过程的目标,该心路过程里的诸心只是通过意门缘取它,完全不依靠任何净色。

对于那一个心才是真正的意门,诸注疏各有不同的见解。《阿毗达摩义广释》说意门是在意门转向的前一个有分心,即:有分断(bhavaṅga-upaccheda)。其他的《阿毗达摩论》注疏则说有分心与意门转向两者是意门。然而,列迪长老与注解《分别论》的《迷惑冰消》皆说一切有分整体是意门。阿耨楼陀尊者并没精确地说明哪一个是意门,而只是说有分是意门。

节十三:依心分类

Tattha pañcadvārāvajjana-cakkhuviññāṇa-sampaṭicchana- santīraṇa-votthapana-kāmāvacarajavana-tadārammaṇavasena chacattāḷīsa cittāni cakkhudvāre yathārahaṃ uppajjanti. Tathā pañcadvārāvajjana-sotaviññāṇādivasena sotadvārādīsu pi chacattāḷīs’eva bhavantī ti. Sabbathā pi pañcadvāre catupaññāsa cittāni kāmāvacarān’evā ti veditabbāni.

Manodvāre pana manodvārāvajjana-pañcapaññāsa-javana- tadārammaṇavasena sattasaṭṭhi cittāni bhavanti.

Ekūnavīsati paṭisandhibhavaṅgacutivasena dvāravimuttāni.

于此,有四十六种心能根据条件生起于眼门:五门转向、眼识、领受、推度、确定、欲界速行、彼所缘。

同样地,于耳门等等亦有五门转向、耳识等等四十六种心能够生起。

当知一共有五十四种欲界心能生起于五门。

于意门有六十七种心能生起:意门转向、五十五种速行及彼所缘。

有十九种心能离门,生起为结生、有分与死亡。

节十三之助读说明

有四十六种心能生起──这四十六心是:

一个五门转向心

两个眼识

两个领受心

三个推度心

一个确定心

廿九个欲界速行心(十二不善心、八善心、八美唯作心、一生笑唯作心)

八个彼所缘(即八个欲界善果报心;其他三个已包括在推度心之内──见节九)

根据情况**(yathārahaṃ):**虽然能够生起于眼门的心一共有四十六种,但它们并不能都在同一个心路过程里生起,而只(有某些心)根据条件生起。列迪长老指出这些条件是:一、目标(所缘);二、生存地;三、个人;四、作意。

(一)例如:若目标是不可喜所缘,那么,眼识、领受、推度与彼所缘即是不善果报心;反之,若目标是可喜所缘,它们即是善果报心。若目标是极可喜所缘,推度与彼所缘即是悦俱;若目标是中等可喜所缘,它们则是舍俱。

(二)若眼门心路过程生起于欲地(kāmabhūmi),所有四十六心都能生起,但若是生起于色地(rūpabhūmi),彼所缘就不能生起,因为彼所缘的作用只局限于欲地。

(三)若人是凡夫或有学圣者,速行不是善即是不善(对于有学圣者则根据其所达到的果位)即是说在须陀洹(入流)和斯陀含(一还)心中,四种与邪见相应的贪根心及疑相应心绝对不会再出现;两种瞋根心则不会再出现于阿那含(不还)。;若人是阿罗汉,所生起的则是唯作心。

(四)若凡夫或有学圣者运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善速行即会生起;反之,若运用不如理作意,不善速行就会生起。

同样地,是有行心或无行心生起亦依条件而定。

五十四种欲界心能生 在每一门里,所有的欲界心都能出现,除了属于其他四根门的四双根识之外。如此,把它们统计时,一切欲界心都能生起于五门。

于意门:所有五十五种速行心都能生起于意门。只有二十二种心不能生起于意门,即:五门转向、双五识、两种领受心、五个色界果报心及四个无色界果报心。

离门**(dvāravimutta):**这十九种在节九里列出的心名为「离门」,这是因为它们所执行的结生、有分、死亡作用并不发生在根门里,亦由于它们并不接受任何新的目标,而只缘取前一世最后一个心路过程的目标(即临死速行的目标──见节十七)。

节十四:依门的数目分类

Tesu pana dvipañcaviññāṇāni c’eva mahaggata-lokuttara- javanāni cā ti chattiṃsa yathārahaṃ ekadvārikacittāni nāma.

Manodhātuttikaṃ pana pañcadvārikaṃ.

Sukhasantīraṇa-votthapana-kāmāvacarajavanāni chadvārika- cittāni.

Upekkhāsahagatasantīraṇa-mahāvipākāni chadvārikāni c’eva dvāravimuttāni ca.

Mahaggatavipākāni dvāravimuttān’evā ti.

在(生起于诸门的心)当中,有三十六种心各自只生起于一门,即:双五识、广大速行与出世间速行。

三意界生起于五门。

悦俱推度、确定及欲界速行生起于六门。

舍俱推度及大果报心生起于六门或离门。

广大果报心永远是离门。

节十四之助读说明

双五识只生起于相符的根门,广大速行与出世间速行则只生起于意门。

悦俱推度:在五门里,此心能执行推度与彼所缘的作用;在意门里,则只能执行彼所缘的作用。

确定:在五门里,此心执行确定的作用;在意门里,则执行转向的作用。

大果报心:跟两种舍俱推度心一样,这八种心能生起于六门为彼所缘,或离门生起为结生心、有分心与死亡心。

广大果报心:这五色界与四无色界果报心只在与它们相符的生存地生起为结生心、有分心与死亡心。由此它们永远是离门的。

节十五:总结

Ekadvārikacittāni pañcadvārikāni ca

Chadvārikavimuttāni vimuttāni ca sabbathā.

Chattiṃsati tathā tīṇi ekatiṃsa yathākkamaṃ

Dasadhā navadhā cā ti pañcadhā paridīpaye.

三十六种心生起于一门;三种于五门;三十一于六门;十种于六门或离门;九种完全只是离门。如是,以五种方法举示它们。

所缘之概要

(ālambanasaṅgaha)

节十六:所缘之分析

alambanasaṅgahe ālambanāni nāma rūpārammaṇaṃ saddārammaṇaṃ gandhārammaṇaṃ rasārammaṇaṃ phoṭṭhabbārammaṇaṃ dhammārammaṇañ cā ti chabbidhāni bhavanti.

Tattha rūpam eva rūpārammaṇaṃ. Tathā saddādayo saddārammaṇādīni. Dhammārammaṇaṃ pana pasāda-sukhuma- rūpa-citta-cetasika-nibbāna-paññattivasena chadhā saṅgayhanti.

于所缘之概要,有六种所缘,即:色所缘、声所缘、香所缘、味所缘、触所缘与法所缘。

其中,(颜)色本身是色所缘。同样地,声等即是声所缘等。但法所缘则有六种:净色、微细色、心、心所、涅槃与概念。

节十六之助读说明

所缘之分析:每一心及其相应心所皆必须缘取一个所缘(目标),因为心本身即是识知目标的活动。在巴利文里,有两个字是用来代表所缘。其一是源自词根意为「取乐于」的ārammaṇa;另一个是ālambana,源自意为「钩住」的词根。由此,所缘是心及其相应心所取乐或钩住的目标。在这一篇里,作者将会诠释所缘。随后他会确定什么所缘出现于每一门和离心路过程心。最后,他会再分析每一心的所缘范围。

六种所缘:《阿毗达摩论》分析了六种与六门相符的所缘。首五种都包括在色法里。巴利文rūpa(色)有两个意思:一、色法;二、颜色。前者是一组,后者是该组的一个成份。 (颜)色、声、香、味四者是属于「所造色」(upādā rūpa),即依靠四大界而生起的次要色法。触所缘则是四大界当中的三界,即:一、地界或坚硬性,通过触感觉为硬或软;二、火界,感觉为热或冷;三、风界,感觉为支持或压力。四大界的第四种是水界,其特相是黏;根据《阿毗达摩论》,水界不能通过触觉感受到,而只能通过意门识知。在第六章、节二会更详细地解释四大界与所造色之间的差别。

法所缘有六种:首五所缘的每一种都能通过以下的三个方式识知:一、通过各自的根门心路过程;二、通过意门心路过程;三、通过离心路过程心,即结生、有分与死亡。第六种所缘,即法所缘,完全不能通过五根门识知;而只能通过意门心路过程或离心路过程心识知。

法所缘有六种:一、净色(pasādarūpa)是五种感官里的根门色法,即眼净色、耳净色等五种净色。二、微细色(sukhumarūpa)包括十六种列于第六章、节七的色法,水界即是其中之一。三、心(citta)亦是一种法所缘;虽然心能识知目标,但心本身亦能成为被识知的目标。当知心不能成为自己的目标,因为心不能识知自己本身;但在某个心流里的一个心,则能够识知在同一个心流里的其他心,亦能识知其他众生的心。四、五十二心所(cetasika)也是法所缘,例如:当人们觉察到自己的感受、思与情绪时。五、涅槃(Nibbāna)是有学圣者与阿罗汉意门心路过程的目标。六、概念(paññati)也是法所缘;它是世俗法,并不是究竟存在之法。

节十七:依门分类

Tattha cakkhudvārikacittānaṃ sabbesam pi rūpam eva ārammaṇaṃ. Tañ ca paccuppannam eva. Tathā sotadvārika- cittādīnam pi saddādīni. Tāni ca paccuppannāni yeva.

Manodvārikacittānaṃ pana chabbidham pi paccuppannam atītaṃ anāgataṃ kālavimuttañ ca yathāraham ālambanaṃ hoti.

Dvāravimuttānañ ca pana paṭisandhi-bhavaṅga-cuti- saṅkhātānaṃ chabbidham pi yathāsambhavaṃ yebhuyyena bhavantare chadvāragahitaṃ paccuppannam atītaṃ paññattibhūtaṃ va kamma-kammanimitta-gatinimitta-sammataṃ ālambanaṃ hoti.

一切眼门心都只以颜色为所缘,而且只属于现在(的所缘)。同样地,声等是耳门心等的所缘,它们也只属于现在(的所缘)。

然而意门心的所缘有六种,而且,根据情况,该所缘可以是属于现在、过去、未来,或与时间无关。

再者,于结生、有分、死亡(三种)离门心,所缘亦有六种。根据情况,一般上那于前一世已被六门之一识知的所缘,可以是现在或过去所缘,或是概念。此所缘是业、或业相、或趣相。

节十七之助读说明

一切眼门心:在眼门心路过程里,所有属于该心路过程的心都只取色所缘为目标。色所缘并非只是眼识的目标;五门转向心、领受心、推度心、确定心、速行心及彼所缘也都取同一个色所缘为目标。再者,这些生起于眼门心路过程的心都只取「色所缘而已」(rūpam eva)为目标。在该心路过程里,它们并不能识知其他目标。

而且只属于现在(的所缘):在此「现在」一词意为「剎那现在」(khaṇikapaccuppanna),即指所体验的事物是于当下剎那存在的。由于色法变易的速度比名法慢,一个色所缘可以保持存在于整个眼门心路过程。其他(四)根门的所缘亦是如此。(见第四章、节六)

意门心 生起于意门心路过程里的心能够识知五所缘,以及一切五门心路过程无法识知的法所缘。意门心也能识知任一属于三时的所缘–过去的、现在的与未来的,或是与时间无关(kālavimutta)的所缘。后者是指涅槃与概念。涅槃是没有时间性的,因为其自性(sabhāva)并无生、变易(住)与灭;概念也是没有时间性的,因为它并没有自性。

根据情况:《阿毗达摩义广释》解释:根据该心是欲界速行、神通速行、其余广大速行等等。除了生笑心之外,欲界速行都能取三时的所缘,以及无时间的所缘。生笑心只取三时的所缘。神通心(见节十八之助读说明)取三时的所缘,以及无时间的所缘。除了(神通心和)取过去心为所缘的第二与第四无色禅心之外,其余的广大心都取无时间的所缘(即:概念)。出世间心取无时间的所缘(即:涅槃)。

于离门心等等:离门心是在一世当中执行结生、有分与死亡作用之心。它们有十九种,即:八欲界大果报心、五色界果报心、四无色界果报心及两个舍俱无因推度心。这种心的目标有六种:过去或现在的五所缘之一,或是法所缘。在所有三种作用里,从结生至死亡,该心都只取同一所缘。该所缘是投生时结生心的目标,在生命过程当中是有分心的目标,以及在死亡时是死亡心的目标。

一世当中的离门心必定与前一世最后一个心路过程的目标相同。当人临命终时,基于其过去业与当时的情况,某个目标即会呈现于他的最后一个心路过程。这目标是以下三种之一:

  1. 业(kamma):过去所造的善业或恶业。
  2. 业相(kammanimitta):是与即将成熟而导致下一世投生至何处的善业或恶业有关的目标或影像,或是造该业的工具。例如:虔诚的信徒可能会看到比丘或寺院的影像;医生可能会看到病人的影像;而屠夫则可能听到被宰杀的牛的哀号或看到屠刀。
  3. 趣相(gatinimitta):这即是临终者下一世将投生的去处。例如:即将投生至欲界天的人可能会看到天界的宫殿;即将投生至畜生界的人可能会看到森林或田野;即将投生至地狱的人可能会看到地狱之火。

根据情况**(yathāsambhavaṃ):**《阿毗达摩义广释》解释这片语的意思是:离门心的目标是根据前一世最后一个心路过程识知该目标时所通过的门而定;亦视该目标是属于过去或现在所缘,或是概念;又根据它是业,或业相,或趣相而定。其解释如下:

若是投生至欲界,在前一世临死速行的阶段,被六门之一识知的五所缘当中任何一个所缘皆可成为业相。这种所缘在新一世的结生和首几个有分可以是过去或现在所缘。它有可能是现在所缘,因为在前一世的临死速行识知该目标之后,它可能还持续存在于新一世的首几个心识剎那;随后的有分及死亡心所取的目标则必定是过去所缘。

若前一世的临死速行所取的目标是法所缘,它则可能是业或业相,以及是新一世结生、有分与死亡心的过去所缘。若该目标是趣相,它一般上是色所缘、由意门识知、以及是现在所缘。

若是投生至色界天,三种离心路过程心的目标是前一世意门临死速行所取的法所缘、是概念(于是与时间无关)、以及是属于业相。投生至第一和第三无色界天亦是如此。若是投生至第二和第四无色界天,该目标(即:心)是法所缘、是过去所缘、也是业相。

一般上**(yebhuyyena):**这形容词是专指无想有情(asaññāsattā)死后投生至他处,因为在色界天的无想梵天完全没有心识(见第五章、节卅一),所以下一世的离门心根本不能缘取前一世(生为无想梵天时)所缘取的目标。对于这类有情,依靠在生为无想梵天之前的过去业,目标会自动呈现于结生、有分与死亡心为业等等。

节十八:依心分类

Tesu cakkhuviññāṇādīni yathākkamaṃ rūpādi- ekekālambanān’eva. Manodhātuttikaṃ pana rūpādi- pañcālambanaṃ. Sesāni kāmāvacaravipākāni hasanacittañ cā ti sabbathā pi kāmāvacarālambanān’eva.

Akusalāni c’eva ñāṇavippayuttakāmāvacarajavanāni cā ti lokuttaravajjita-sabbālambanāni.

Ñāṇasampayuttakāmāvacarakusalāni c’eva pañcamajjhāna- saṅkhātaṃ abhiññākusalañ cā ti arahattamaggaphalavajjita- sabbālambanāni.

Ñāṇasampayuttakāmāvacarakriyā c’eva kriyābhiññā- votthapanañ cā ti sabbathā pi sabbālambanāni.

aruppesu dutiyacatutthāni mahaggatālambanāni. Sesāni mahaggatacittāni pana sabbāni pi paññattālambanāni. Lokuttaracittāni nibbānālambanānī ti.

在它们当中,眼识等各自取一种所缘,即颜色等。但三意界则能取颜色等(所有)五所缘。其余的欲界果报心与生笑心只能取欲界所缘。

不善(心)和智不相应欲界速行能取一切所缘,除了出世间法。

智相应欲界善(心)及属于第五禅的善神通心能取一切所缘,除了阿罗汉道与果。

智相应欲界唯作心、唯作神通心及确定心能取一切所缘。

于无色(禅心)当中,第二与第四取广大所缘(即:广大心)。其余所有的广大心取概念为所缘。出世间心取涅槃为所缘。

节十八之助读说明

三意界:五门转向心与两种领受心总称为三意界;由于它们生起于所有五门,所以能取颜色等所有五所缘为目标。

其余: 这些果报心是三种推度心与八大果报心;当生起为彼所缘时,它们能取呈现于六门的一切欲界所缘。再者,除了悦俱推度心之外,当这些果报心生起为结生、有分与死亡心时,也能取六种离门所缘。诸阿罗汉的生笑心也能取所有六种欲界所缘。

不善心等:由于四道、四果与涅槃九出世间法是非常的清净及深奥,所以不善心和智不相应的善与唯作心并不能识知它们。

欲界善心等:凡夫与有学圣者不能觉察阿罗汉的道心与果心,因为他们还未证得此二心。

凡夫亦不能取有学圣者的道心与果心为所缘。层次较低的有学圣者则不能取层次较高的道心与果心为所缘。当有学圣者省察自己的出世间成就时,他们能以智相应欲界善心觉知道心、果心与涅槃。在道心之前生起的「种姓」(gotrabhū)也是属于这些心,它也取涅槃为所缘(见第九章、节卅四)。

善神通心:神通(abhiññā)是已熟练于五禅者才能获取的高等智。在圣典中提及五种世间神通,即:如意通(神变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与天眼通(见第九章、节廿一)。这些神通是运用第五禅心而获得;于凡夫和有学圣者它是善的;于诸阿罗汉则是唯作的。通过第三种神通,有学圣者能辨识与他同等级或层次较低的其他圣者的道心与果心,但不能辨识层次比他高的圣者的道心与果心。阿罗汉道心与果心则完全超越善神通心的范围。

欲界唯作心等等:通过欲界智相应唯作心,阿罗汉能在省察自己的成就时辨识自己的道心与果心;通过唯作神通心,他能辨识其他圣者的道心与果心,包括有学圣者与阿罗汉。在五门心路过程里,确定能识知所有五所缘;当作为意门转向心时则能识知所有六所缘。

于无色(禅心)当中:第二无色禅心取第一无色禅心为所缘;第四无色禅心取第三无色禅心为所缘。如是此二心取广大心为所缘。

其余所有:色界禅心所取的目标是概念,如:遍处禅心取遍相(见第一章、节十八至二十之助读说明)、无量禅心取有情概念。

节十九:总结

Pañcavīsa parittamhi cha cittāni mahaggate

Ekavīsati vohāre aṭṭha nibbānagocare.

Vīsānuttaramuttamhi aggamaggaphalujjhite

Pañca sabbattha chacceti sattadhā tattha saṅgaho.

廿五种心缘取下等所缘;六种缘取广大(心);廿一种缘取概念;八种缘取涅槃。

二十种缘取除了出世间法之外的一切所缘;五种缘取一切所缘,除了较高层次的道与果心;六种缘取一切所缘。如是它们的组别一共有七。

节十九之助读说明

廿五种心:廿三种欲界果报心、五门转向心及生笑心只缘取下等所缘,即:欲界所缘。

六种缘取广大(心):这些是第二与第四无色禅的善、果报与唯作心。

廿一种缘取概念:这些是五色禅、第一与第三无色禅的善、果报与唯作心。

八种缘取涅槃:这些是四道心与四果心。

表3-2:所缘之概要

所缘(目标)
眼识2现在颜色
耳识2现在声
鼻识2现在香
舌识2现在味
身识2现在触
意界(五门转向心、领受心)3现在五所缘
三推度心、一生笑心、八欲界美果报心12五十四欲界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
十二不善心、四欲界美智不相应善心、四欲界美智不相应唯作心20八十一世间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概念
四欲界美智相应善心、一神通善心5八十七心(除去阿罗汉道心与果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涅槃、概念
四欲界美智相应唯作心、一神通唯作心、意门转向心6一切所缘(即:八十九心、 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涅槃、概念)
无色界第二及第四禅心6个别是第一与第三无色界禅心
十五色界禅心、无色界第一及第三禅心21概念
出世间心8涅槃

二十种缘取除了出世间法之外:这些是十二不善心,以及智不相应的四善心与四唯作心。

五种:这些是四智相应善心与善神通心。

六种缘取一切所缘:这些是四智相应大唯作心、唯作第五禅神通心及确定心。

依处之概要

(vatthusaṅgaha)

节二十:依处之分析

Vatthusaṅgahe vatthūni nāma cakkhu-sota-ghāna-jivhā- kāya-hadayavatthu cā ti chabbidhāni bhavanti.

Tāni kāmaloke sabbāni pi labbhanti. Rūpaloke pana ghānādittayaṃ natthi. Arūpaloke pana sabbāni pi na saṃvijjanti.

于依处之概要,依处有六种,即:眼、耳、鼻、舌、身与心所依处。

于欲界有这一切。但于色界则没有鼻、舌与身三依处。于无色界则完全没有依处。

节二十之助读说明

依处之分析:于有色法的生存地,心与心所必须依靠依处(vatthu)而生起。依处是支持心生起的色法。虽然首五依处与首五门(即:五净色)相符,但依处与门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它对心之生起有不同的作用。心路过程里的心与心所通过门而得以和目标接触;依处则是支持心与心所生起的色法。

这项作用上的差别是重要的。在眼门心路过程里,除了眼识之外,亦有许多种心以眼净色为门而生起,但眼净色只是眼识的依处,而不是其他也运用眼门的心的依处。关于门,作为结生、有分与死亡的诸心是「离门」,即是不发生于任何门。然而在有名色法两者的生存地里,没有任何心是能够不依靠依处生起的。

在这一篇里,作者将先列出诸依处,然后再根据所依靠的依处把诸心分类。

心所依处**(hadayavatthu):**根据诸巴利论师,除了以各自净色为依处的双五识之外,心脏是一切心的依处色。《阿毗达摩论》并没有明确地提到心所依处。《阿毗达摩论》中的最后一部──《发趣论》也只是说:「依靠该色,意界及意识界得以生起。」(I,4)。然而,诸注疏随后则确定那「该色」为心所依处,是心脏里的心室(的血)。《清净道论》第八章、段一一一:在它(心脏)里面,有个「布恩那迦子」般大小的空洞,其中收存着半「色萨大」的血,而以它的支助,意界及意识界得以生起。

于欲界等:于欲生存地有一切六依处,除了天生瞎眼或耳聋者。于色界天则无鼻、舌、身三依处,由于这三门的体验比其他二门(眼与耳)较为粗,所以不包括在这高层次的生存地里。诸论师说该地的有情也拥有这些感官的外形,但并没有净色,因此不能作为嗅、尝及触的依处,所以这些感受也就不能发生于色界天。于无色界天则完全没有依处,因为一切的依处都是由色法组成。

节廿一:依心分类

Tattha pañcaviññāṇadhātuyo yathākkamaṃ ekantena pañcappasādavatthūni nissāy’eva pavattanti. Pañcadvārāvajjana-sampaṭicchanasaṅkhātā pana manodhātu ca hadayaṃ nissitā yeva pavattanti. Avasesā pana manoviññāṇadhātusaṅkhātā ca santīraṇa-mahāvipāka-paṭighadvaya-paṭhamamagga-hasana- rūpāvacaravasena hadayaṃ nissāy’eva pavattanti.

Avasesā kusal’ākusala-kriyā’nuttaravasena pana nissāya vā anissāya vā. aruppavipākavasena hadayaṃ anissāy’evā ti.

于此,五识界完全以五净色为各自的依处而转起(发生)。但意界,即五门转向心与(两种)领受心则依靠心脏而转起。其余的也是如此依靠心脏而转起,即属于意识界的推度心、大果报心、两种瞋相应心、初道心、生笑心、色界心。(3+3+8+2+1+ 1+15=33)

其余的心,无论是善、不善、唯作或出世间,都可依靠或不依靠心所依处。(12+10+13+7=42)无色果报心则不依靠心所依处。

节廿一之助读说明

五识界等:在《阿毗达摩论》里,所有八十九心被分为七种识界(viññāṇadhātu),如下:

表3-3:七识界

眼识界眼识2
耳识界耳识2
鼻识界鼻识2
舌识界舌识2
身识界身识2
意界五门转向心、领受心3
意识界其余的一切心76

名为意界(manodhātu)的三种心只是非常粗浅地识知目标:因为五门转向心面对完全陌生的目标,而且接着在它之后生起的心拥有不同的依处;至于两种领受心则是因为它们随着拥有不同依处的心之后生起。五识界则稍微强些,因为它们直接地看、听、嗅、尝或触目标;但还是相对的弱,因为它们是夹在两个拥有与它们不同依处的心之间。归纳于意识界(manoviññāṇa-dhātu)的诸心能更完整与清晰地识知目标,因为在它们前后的心都与它们拥有相同的依处。

但意界,即五门转向心与(两种)领受心则依靠心脏而转起:列于这组的三十三心不能生起于无色界天,而只生起于有色法之地。因此它们必定受到心所依处支助。瞋相应心不会在色界天生起,因为镇伏瞋恨是证得禅那的先决条件。须陀洹初道心不能在无色界天里生起,因为它必须依靠听闻佛法(才能生起),所以必须有耳根。至于生笑心则当然必须有身体才能显现微笑。

其余:这些心是:十不善心(除去两个瞋相应心)、八大善心、八大唯作心、四无色善心、四无色唯作心、七出世间心(除去初道心)及意门转向心,一共有四十二心。当这些心生起于有色法之地时(即:欲地与色地),它们必须依靠心所依处生起;当生起于无色地时则不须依靠心所依处。无色果报心只能生起于无色地,所以不须依靠任何依处。关于三地,见第五章、节三至七。

节廿二:总结

Chavatthuṃ nissitā kāme satta rūpe catubbidhā

Tivatthuṃ nissit’āruppe dhātv’ekānissitā matā.

Tecattāḷīsa nissāya dvecattāḷīsa jāyare

Nissāya ca anissāya pāk’āruppā anissitā ti.

当知欲地之七(识)界依靠六依处;色地四(识)界依靠三依处;无色地一(识)界不依靠任何依处。

四十三(种心)依靠一依处生起;四十二依靠一依处或不依靠依处生起。无色果报心不依靠依处生起。

节廿二之助读说明

于欲地等:在欲地里,五识界依靠各自的依处生起,意界及意识界则依靠心所依处生起。于色地则没有鼻、舌、身三处及与它们相符的识界。于无色地则只有意识界,且没有依处。

Iti Abhidhammatthasaṅgahe

Pakiṇṇakasaṅgahavibhāgo nāma

tatiyo paricchedo.

《阿毗达摩概要》里

名为「杂项之概要」的

第三章至此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