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

意门心路过程

(manodvāravīthi)

节十二:有限速行心路过程

Manodvāre pana yadi vibhūtam ālambanaṃ āpātham āgacchati, tato paraṃ bhavaṅgacalana-manodvārāvajjana- javanāvasāne tadārammaṇapākāni pavattanti. Tato paraṃ bhavaṅgapāto.

当清晰所缘呈现于意门,有分波动、意门转向、速行及在速行之后的彼所缘即会转起。随后即再次沉入有分。

Avibhūte pan’ālambane javanāvasāne bhavaṅgapāto va hoti. Natthi tadārammaṇ’uppādo ti.

对于不清晰所缘,在速行之后即沉入有分,彼所缘没有生起。

节十二之助读说明

意门心路过程:当心路过程发生于五门的任何一门时,事实上是涉及了两门,即根门与意门。称为意门心路过程的是纯粹只发生于意门的心路过程,完全没有涉及根门。为了使它更明确化,也称之为「纯意门心路过程」(suddhamanodvāravīthi)。

意门心路过程包括了在节十二至十三所述的欲界或「有限心路过程」(parittavīthi),以及在节十四至十六所述的广大(mahaggata)与出世间(lokuttara)心路过程。

有限或欲界意门心路过程本身有两种:一、随五门心路过程之后生起的随起意门心路过程(pañcadvārānu- bandhakā);二、独立的心路过程(visuṃsiddhā)。

(一)鼓只受到棍敲击一次即会传出一阵阵的回响,如是当五根门只受到五所缘撞击一次,而在五门心路过程停止之后,过去所缘即会呈现于意门,引发了许多意门心路过程。由于这些心路过程是随五门心路过程之后生起,它们称为「随起心路过程」。依据随五种根门心路过程之后生起,它们可分为五种。

列迪长老解释:明确地识知所缘是发生于这些随起心路过程;在纯五门心路过程里并没有如此明确地识知所缘。例如,在眼门心路过程之后,首先生起的是「彼随起意门心路过程」(tadanuvattikā manodvāravīthi),再次缘取根门心路过程刚刚识知的所缘。随后依次生起的各个心路过程则整体地识知该所缘(samudāyagāhikā)、识知所缘的颜色(vaṇṇasallakkhaṇā)、领会所缘的实体(vatthugāhikā)、识知所缘的实体(vatthusallakkhaṇā)、领会所缘的名称(nāmagāhikā)、以及识知所缘的名称(nāmasallakkhaṇā)。

「整体地识知该所缘的心路过程」是(第二个)意门心路过程,它整体地识知已重复地被前两个过程(即根门及彼随起心路过程)识知的所缘。这过程执行组合的作用,把对所缘片段的感觉组成一体,有如把旋转的火炬看成一圈火光。只有在这发生之后才有可能识知颜色。当识知颜色发生时,人们就会识知它为「蓝色」等等。当识知实体发生时,人们识知实体或形状。当识知名称发生时,人们识知(所缘的)名称。因此,列迪长老认为,只有在识知(所缘的)个别特征时,人们知道:「我看到这或那特征。」

(二)当六所缘的任何一个直接呈现于意门,而不是在五门心路过程之后发生时,「独立意门心路过程」即会生起。可能有人会质问所缘如何能够不依靠五根,而直接呈现于意门。列迪长老举出几个来源:从以前直接体验的,或从以前直接体验的再加以推测;从以前听来的,或从听来的再加以推测;由于相信、观念、推理或省思之后所接受的见解;通过业力、神通力、身体不调、天神的影响、观照、觉悟等等。他解释:如果有人只是清晰地体验某种目标一次,即使是过了一百年之后,缘于该目标,在条件具足时也有可能令到有分心波动。已受到过往体验滋养的心是非常易于再受到它们的影响。当它遇到五所缘的任何一个时,该所缘都可能触发一连串心流,而识知上千个过去所体验的目标。

不断受到这些因缘刺激的心流,时时刻刻都在寻求机会自有分心中出起,以清楚地识知目标。因此,有分心里的作意心所不断地令到有分心波动,以及不断地把心转向由于因缘已具足而呈现的目标。列迪长老解释,即使有分心已有自己的目标,它还是倾向于缘取其他目标。由于有分心不断地「蠢蠢欲动」,当某个目标基于其他因缘而足够明显时,它即会把心流从有分心中拉出来,而呈现于意门心路过程。

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可分为六种:根据以前直接体验的、根据以前直接体验的再加以推测、根据听来的、根据听来的再加以推测、根据所识知的、根据所识知的再加以推测的心路过程。在此,「所识知的」包括了相信、观念、观照与觉悟;「从所识知的再加以推测」包括通过归纳或推理而得来的结论。

当清晰所缘呈现等等:在欲界里有两种意门心路过程,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目标的强度。对于取清晰所缘(vibhūtālambana)为目标的心路过程,当所缘呈现于意门时,有分波动(两次)之后即停止。然后意门转向心转向该所缘,继而有七个速行及两个彼所缘生起,而后心路过程再度沉入有分。这是指在欲地的有情;于色界天及无色界天的有情,即使是对特别清晰的所缘,彼所缘也不会生起。(见节十九至二十)

对于不清晰所缘:对于取不清晰所缘(avibhūtā- lambana)为目标的心路过程,不论在什么情况之下,彼所缘都不会生起。

列迪长老认为,对于取不清晰所缘的心路过程,于速行之后沉入有分应是最长的过程。然而,他认为,当所缘是不清晰时,也有在意门转向心发生两三次之后即结束的过程;而且只有有分波动的过程也可能发生。因为对于纯意门心路过程,有无数次目标呈现于意门时只令到有分波动两三下,过后该波动即停止,而没有真正的心路过程心生起。所以,根据列迪长老,对于意门,所缘的呈现方式亦有四种。结束于彼所缘的可称为「极清晰的呈现方式」(ati-vibhūta);结束于速行的可称为「清晰的呈现方式」(vibhūta);结束于意门转向心的可称为「不清晰的呈现方式」(avibhūta);而只有有分波动的则可称为「极不清晰的呈现方式」(ati-avibhūta)。呈现的清晰程度是依据目标有多明显或心的力量几强。因为即使当心很弱时,很明显的目标也能够清晰地呈现;再者,即使目标很微细深奥,强劲的心还是能够清楚地识知它。

表4-3:有限速行意门心路过程

所缘之前心路过程之后
清晰有分流波-断意-(7)速-(2)彼有分流
不清晰有分流波-断意-(7)速有分流

注: 意 = 意门转向心

其他的与表4-2相同。

节十三:总结

Vīthicittāni tīṇ’eva cittuppādā das’eritā

Vitthārena pan’etth’ekacattāḷīsa vibhāvaye.

于该心路过程有三种心,心生起则十次。于此详细解释则有四十一心。

Ayam ettha parittajavanavāro.

于此,这是有限速行篇。

节十三之助读说明

三种心等等:该三种心路过程心是意门转向心、速行及彼所缘。心生起十次是意门转向一次、速行七次、彼所缘两次。在此的四十一心包括除了双五识、五门转向心与两个领受心之外的一切欲界心。发生于此的三种推度心的作用是彼所缘;确定的作用则是意门转向。

安止速行意门心路过程

(appanājavana-manodvāravīthi)

节十四:安止心路过程

Appanājavanavāre pana vibhūtāvibhūtabhedo natthi. Tathā tadārammaṇ’uppādo ca. Tattha hi ñāṇasampayutta-kāmāvacara- javanānam aṭṭhannaṃ aññatarasmiṃ parikamm’opacār’ānuloma- gotrabhū nāmena catukkhattuṃ tikkhattum eva vā yathākkamaṃ uppajjitvā niruddhe tadanantaram eva yathārahaṃ catutthaṃ pañcamaṃ vā chabbīsati mahaggata-lokuttarajavanesu yathābhinīhāravasena yaṃ kiñci javanaṃ appanāvīthim otarati. Tato paraṃ appanāvasāne bhavaṅgapāto va hoti.

于安止速行时分,并没有清晰与不清晰(所缘)之分。同样地,彼所缘也不会生起。于此(安止心路过程),八欲界智相应速行的任何一个生灭四或三次,顺次是遍作、近行、随顺及(更改)种姓。一旦它们灭尽,依情况是第五或第四剎那,二十六种广大或出世间心的其中一个,会即刻如心所愿而进入安止心路过程。随后,在安止的末端即会再沉入有分。

节十四之助读说明

安止**(appanā):**巴利文appanā原本是指受到高度提升的「寻心所」(vitakka);它把相应名法深深地投入于目标里,致使它们安止于其中。虽然在超越初禅之后即不再有寻,但由于入禅之心已一境专注于其目标,因此「安止」一词亦包括一切属于色界、无色界及出世间的禅那定。

并没有清晰与不清晰(所缘)之分:于安止并没有这种区分,因为只有在很清晰地觉知目标时,才有可能证得禅那定(安止)。

于此,八欲界智相应速行的任何一个生灭四或三次:当禅修者即将证得禅那、道或果时,首先会生起意门转向心。然后在同一个安止心路过程里,于安止速行之前,会有一系列的欲界速行依次生起,把心从欲界导向安止。于凡夫或有学圣者,这些速行将是四种欲界智相应善心之一;于阿罗汉,则是四种欲界智相应唯作心之一。

表4-4:安止速行心路过程

初次证得禅修者之前心路过程之后
禅那钝根者有分流波-断意-遍-近-随-种-禅那有分流
利根者有分流波-断意-近-随-种-禅那有分流
道果钝根者有分流波-断意-遍-近-随-种-道-(2)果有分流
利根者有分流波-断意-近-随-种-道-(3)果有分流

注:

波 = 有分波动 近 = 近行

断 = 有分断 随 = 随顺

意 = 意门转向 种 = 种姓

遍 = 遍作

顺次是遍作、近行、随顺及种姓:于钝根者,这些基础速行生起四次,每次都执行不同的基础作用。第一个剎那名为「遍作」或「预作」(parikamma),因为它准备心流证入安止定。下一个剎那名为「近行」(upacāra),因为它已接近安止。第三个剎那名为「随顺」(anuloma),因为它顺从在它之前的心,以及在它之后的安止。第四个剎那名为(更改)「种姓」(gotrabhū):于禅那定,它因超越欲界以登上广大心种姓而得其名;于初道定,它名为种姓是因为它是从凡夫种姓进入圣者种姓的转变点;对于进入更高层次道果的转变点,则隐喻式地称它为(更改)「种姓」,但有时亦另称它为「净化」(vodāna)。见《清净道论》第廿二章、段廿三、注脚七。

于根器利者,则少了「遍作」剎那,如是于安止之前只有三个欲界速行生起。

一旦它们灭尽等等:在种姓心之后,于利根者的第四速行,或钝根者的第五速行,即刻生起了第一个属于安止层次的速行心。此心可以是色界五善五唯作心之一,也可以是无色界四善四唯作心之一,或是四道四果心之一。如是一共有二十六种。

当知在安止心路过程里,是可以有不同的速行心,甚至属于不同界(在道果心路过程里则更能缘取不同的目标),而所有在(同一个)欲界心路过程里的速行心都是同一种心。

如心所愿**(yathābhinīhāravasena):**这是指所生起的安止心是受到禅修者的心愿所决定。若他希望证获初禅,他即会把自心导向于证获该禅那地修习止禅(samatha),对于更高层次的禅那亦是如此。若禅修者所愿的是达到道果,他即会把自心导向于证获该道果地修习观禅(vipassanā)。

在安止的末端:在安止结束之后就会即刻沉入有分,不会有彼所缘生起。

节十五:安止当中的关系

Tattha somanassasahagatajavanānantaraṃ appanā pi somanassasahagatā va pāṭikaṅkhitabbā. Upekkhāsahagata- javanānantaraṃ upekkhāsahagatā va. Tatthā pi kusala- javanānantaraṃ kusalajavanañ c’eva heṭṭhimañ ca phalattayam appeti. Kriyājavanānantaraṃ kriyājavanaṃ arahattaphalañ cā ti.

其中,在悦俱速行之后,即刻生起的安止亦是悦俱;在舍俱速行之后,即刻生起的安止亦是舍俱。

亦于其中,在善速行之后,以善速行或首三果心之一生起安止。在唯作速行之后,以唯作速行或阿罗汉果心生起安止。

节十五之助读说明

这段内文的目的是:确定安止心路过程当中的基础心与安止心之间的关系。下文诸偈将会对这段内文所述及的原则提供详细的解释。

节十六:总结

Dvattiṃsa sukhapuññamhā dvādas’opekkhakā paraṃ

Sukhitakriyato aṭṭha cha sambhonti upekkhakā.

Puthujjanāna sekkhānaṃ kāmapuññā tihetuto

Tihetukāmakriyato vītarāgānam appanā.

在悦俱善心之后,三十二(种安止速行)能生起。在舍俱(善心)之后,十二(种安止速行能生起)。在悦俱唯作心之后,八种能生起。在舍俱(唯作心)之后,六种能生起。

对于凡夫与有学圣者,安止发生于欲界三因善心之后。对于离欲者(即:阿罗汉),安止发生于欲界三因唯作心之后。

Ayam ettha manodvāre

vīthicittappavattinayo.

于此,这是意门心路过程之法。

节十六之助读说明

在悦俱善心之后等等:于凡夫与有学圣者,在两种悦俱智相应欲界善心其中之一执行基础作用之后,有三十二种心可以生起为安止速行(禅那速行),即:首四禅(乐俱)广大善心、属于首四禅层次的四道与首三果心。(4+16+12=32)

在舍俱(善心)之后等等:亦于凡夫与有学圣者,在两种舍俱智相应欲界善心其中之一执行基础作用之后,有十二种心可以生起为安止速行(禅那速行),即:色界第五禅善心、四无色禅善心、属于第五禅的四道与首三果心。(1+4+4+3=12)

在悦俱唯作心之后等等:只于阿罗汉,在两种悦俱智相应欲界唯作心其中之一执行基础作用之后,有八种心可以生起为安止速行,即:首四禅广大唯作心与属于首四禅层次的阿罗汉果心。(4+4=8)

在舍俱(唯作心)之后等等:于阿罗汉,在两种舍俱智相应欲界唯作心其中之一执行基础作用之后,有六种心可以生起为安止速行,即:属于第五禅的五种广大唯作心及阿罗汉果心。(5+1=6)

对于凡夫与有学圣者等等:对于凡夫及已证得首三道果的有学圣者,在四种欲界智相应善心其中之一生起之后,上述的四十四种安止心(32+12=44)之一可以生起。对于阿罗汉,在四种欲界智相应唯作心其中之一生起之后,上述的十四种安止心(8+6=14)之一可以生起。

彼所缘之定法

(tadārammaṇaniyama)

节十七:彼所缘之分析

Sabbatthā pi pan’ettha aniṭṭhe ārammaṇe akusalavipākān’eva pañcaviññāṇa-sampaṭicchana-santīraṇa-tadārammaṇāni; iṭṭhe kusalavipākāni; ati-iṭṭhe pana somanassasahagatān’eva santīraṇa- tadārammaṇāni.

于此,在一切情况之下,当所缘是不可喜时,(所生起的)五识、领受、推度与彼所缘皆是不善果报心。当所缘是可喜时,它们则是善果报心。若所缘是极可喜,推度与彼所缘则是悦俱。

Tatthā pi somanassasahagatakriyājavanāvasāne somanassa- sahagatān’eva tadārammaṇāni bhavanti. Upekkhāsahagatakriyā- javanāvasāne ca upekkhāsahagatān’eva honti.

另者,关于这点,在悦俱唯作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缘也是悦俱。在舍俱唯作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缘也是舍俱。

节十七之助读说明

当所缘是不可喜时等等:所缘可以分为三组:不可喜(aniṭṭha)、中等可喜(iṭṭhamajjhatta或iṭṭha可喜)与极可喜(ati-iṭṭha)。可喜所缘有两种,然而不可喜所缘则只有一种。

根据《阿毗达摩论》,所缘本质的差异是在于所缘本身的自性,不会由于体验者的性格或偏爱而变更。注解《分别论》的《迷惑冰消》提出,当人们把可喜所缘视为不可喜,或把不可喜所缘视为可喜时,那是因为他的「颠倒想」(saññāvipallāsa)才会如此。无论如何,该所缘皆依本身自性而属于可喜或不可喜,完全与体验者的偏爱无关。《迷惑冰消》再指出,可以根据「中等有情」(majjhima-satta)去区别所缘的自性是可喜还是不可喜:「可根据中等(的人,如)会计师、政府公务员、议员、地主及商人对所缘感到可喜或不可喜来区别它。」见《迷惑冰消》1:10-11。

人们会体验到不可喜、可喜或极可喜所缘是由自己的过去业所决定。如是所遇到的目标提供过去业成熟的因缘,而生起为果报心。该果报心自动地会与该所缘的自性相符,完全没有刻意造作,即有如镜中的脸影与真正的面容相符一致。

由于不善业成熟,人们遇到不可喜所缘,以及生起识知该所缘的不善果报心。在此,根识、领受、推度与彼所缘肯定是不善果报心。除了苦俱身识之外,它们都是舍俱。

反之,由于善业成熟,人们遇到中等可喜或极可喜所缘,以及识知该所缘的善果报心。在此,根识、领受、推度与彼所缘四种果报心肯定是善果报心。除了乐俱身识、体验极可喜所缘的悦俱推度与悦俱彼所缘之外,它们都是舍俱。

当目标是不可喜所缘时,执行彼所缘作用的肯定是不善果报推度心。对于中等可喜所缘,执行彼所缘作用的是舍俱善果报推度心或四种舍俱大果报心之一。对于极可喜所缘,执行彼所缘作用的是悦俱善果报推度心或四种悦俱大果报心之一。

应注意果报心是由所缘的自性决定,但速行心则不是如此,而能依照体验者的性格及内心倾向变易。即使当目标是极可喜所缘,速行也可能是舍俱善心或舍俱不善心;例如:在见到佛陀时,多疑者心中可能会生起疑相应(不善)心;而在见到美女时,禅修的比丘心中可能会生起舍俱智相应善心。甚至可能对极可喜所缘生起忧俱瞋恚相应心。再者,对不可喜所缘,也有可能生起一般上是遇到可喜所缘才生起的速行。所以,受虐待狂能够在遭受身体苦楚时生起悦俱贪根心;而禅修的比丘能以悦俱智相应善心观想腐烂的死尸。

另者,关于这点等等:这段指出并不是只有果报心与所缘相符,而是阿罗汉的欲界唯作速行心也是如此。当阿罗汉体验极可喜所缘时,其速行心是四种悦俱唯作心之一,而彼所缘则是五种悦俱果报心之一(该五心是四个悦俱大果报心及一个悦俱推度心)。当他体验不可喜或中等可喜所缘时,生起的速行是舍俱,而其彼所缘则是六种舍俱果报心之一(该六心是四个舍俱大果报心及两个舍俱推度心)。

列迪长老指出,上述对所缘和阿罗汉唯作速行之间关系的解释,只是针对速行是自然(而不是造作)的情况之下生起时而言。在适当的作意之下,面对极可喜所缘时,阿罗汉也能够激起舍俱唯作心,以及面对不可喜所缘时,激起悦俱唯作心。对于该见解,列迪长老引用以下《中部‧根修习经》(Majjhima Nikāya, 152 Indriyabhāvanā Sutta)的经文加以证明其正确性:

「于此,阿难,当比丘以眼看颜色,其时生起了可喜的、生起了不可喜的、生起了可喜亦不可喜的。若他愿意,他能安住于体验可厌的为不可厌……若他愿意,他能远离可厌与不可厌两者,而安住于舍、念与明觉。」

节十八:额外有分

Domanassasahagatajavanāvasāne ca pana tadārammaṇāni c’eva bhavaṅgāni ca upekkhāsahagatan’eva bhavanti. Tasmā yadi somanassapaṭisandhikassa domanassasahagatajavanāvasāne tadārammaṇasambhavo natthi, tadā yaṃ kiñci paricitapubbaṃ parittārammaṇam ārabbha upekkhāsahagata-santīraṇaṃ uppajjati. Tam anantaritvā bhavaṅgapāto va hotī ti pi vadanti ācariyā.

但在忧俱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缘或有分都是舍俱的。所以,对于结生心是悦俱的人,若在忧俱速行之末没有彼所缘生起,那么,诸师解释,其时即会生起舍俱推度心,而识知任何它所熟悉的小所缘。之后就即刻沉入有分。

节十八之助读说明

但在忧俱速行之末等等:由于悦受和忧受是两个极端,拥有这两种不同感受的两个心是不能前后紧接着生起的。但拥有这两种感受之一的心,能在舍俱心前一剎那或后一剎那紧接着它而生起。所以,当速行是忧俱瞋根心时,若随它之后有彼所缘生起,该彼所缘必定是舍俱。从这项声明看来,若对极可喜所缘生起瞋恚,随速行之后生起的彼所缘则不能是悦俱(如节十七所言);反之,该彼所缘将是舍俱善果报心。若没有彼所缘生起,只有在有分是舍俱时,它才能随着速行之后生起。

所以,对于结生心是悦俱的人等等:对于有分是四种悦俱大果报心之一的人,若没有彼所缘随着忧俱速行之后生起,在速行之末就不能即刻沉入有分,因为拥有两个极端的两个心是不能紧接着生起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古代诸阿毗达摩论师解释,其时即会生起一剎那的舍俱推度心,作为调和速行的忧受及有分的悦受。其时该心并没有执行推度的作用。它缘取一个与该心路过程不同的目标,即任何它所熟悉的欲界所缘,而纯粹只是为回到正常的有分流铺路。这特别的心名为「额外有分」(āgantuka- bhavaṅga)。

节十九:彼所缘的法则

Tathā kāmāvacarajavanāvasāne kāmāvacarasattānaṃ kāmāvacaradhammesv’eva ārammaṇabhūtesu tadārammaṇaṃ icchantī ti.

同样地,他们认为彼所缘(只)在欲界速行之末生起、(亦只)于欲界有情、且只有在欲界法成为(所取的)所缘的时候。

节二十:总结

Kāme javanasattārammaṇānaṃ niyame sati

Vibhūte’timahante ca tadārammaṇam īritaṃ.

他们说,必定是欲界速行、欲界有情、欲界所缘时,彼所缘才能缘取清晰或极大所缘为目标而生起。

Ayam ettha tadārammaṇaniyamo.

于此,这是彼所缘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