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39

閱藏知津卷第三十九

北天目沙門釋智旭 彙輯

【大乘論藏 宗經論第二之三】

肇論(三卷 前有慧達序 二藏俱缺)

姚秦長安沙門釋僧肇著

宗本義。物不遷論第一。不真空論第二。般若無知論第三(附劉遺民問答書)。涅槃無名論第四(奏秦王表。九折。十演)。

寶藏論(一卷) 敦

晉僧肇法師著

廣照空有品第一。離微體淨品第二。本際虛無品第三。

大乘止觀法門(四卷 前有朱頃序 南踐北途)

陳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先總示大乘止觀。次廣作五番建立。

  • 第一明止觀依止。又三。
    • 一明何所依止。謂自性清淨心。
    • 二明何故依止。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
    • 三明以何依止。先明以意識依止此心。修行止觀。次破小乘人執。後破大乘人執。
  • 第二明止觀境界。謂三自性法。各論清淨染濁。
  • 第三明止觀體狀。先就染濁三性以明。次就清淨三性以明(正是修行方法)。
  • 第四明止觀斷得。謂約三性修止觀。各明所除障。所得益也。
  • 第五明止觀作用。謂證體起用也。後更示禮佛止觀。食時止觀。大小便利時止觀。後有遵式序

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 南煩北土)

陳南嶽思大禪師撰

明一切新學菩薩。欲求大乘。超過一切諸菩薩。疾成佛道。須持戒。忍辱。精進。勤修禪定。專心勤修法華三昧。觀一切眾生皆如佛想。偈云。菩薩學法華。具足二種行。一者無相行。二者有相行。無相四安樂。甚深妙禪定。觀察六情根。諸法本來淨。眾生性無垢。無本亦無淨。不修對治行。自然超眾聖。無師自然覺。不由次第行。釋云。無相行者。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行住坐臥。飲食語言。一切威儀。心常定故。諸餘禪定。三界次第。從欲界地。未到地。初禪地。乃至非非想處地。有十一種差別不同。有法無法二道為別。是阿毗曇雜心聖行。若安樂行中深妙禪定。即不如此。不依止欲界。不住色無色行。如是禪定。是菩薩徧行。畢竟無心想故。名無相行。有相行者。如勸發品中。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臥。如救頭然。若行成就。即見普賢等。得三陀羅尼。若顧身命。貪四事供養。不能勤修。經劫不得。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 南煩北途)

陳南嶽思大禪師撰

先總明欲學一切佛法。先持淨戒。勤禪定。乃能得之。無量佛法功德。一切皆從禪生。次問答釋疑。後具明四念處。各各具足一切佛法。

摩訶止觀(二十卷 南困衡北霸趙)

隋天臺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章安記曰。止觀明靜。前代未聞。智者大師。隋開皇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於荊州玉泉寺。一夏敷揚。二時慈霔。雖樂說不窮。纔至見境。法輪停轉。後分弗宣。此之止觀。天臺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天臺傳南嶽三種止觀。一漸次(即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二不定(即六妙門。今已亡失)。三圓頓(即今摩訶止觀)皆是大乘。俱緣實相。同名止觀。漸則初淺後深。如彼梯隥。不定前後更互。如金剛寶。置之日中。圓頓初後不二。如通者騰空。為三根性。說三法門。今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以圓功德而自莊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大經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又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已用諸河之水。當知止觀。諸佛之師。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樂我淨等。亦復如是。開章為十。一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六方便。七正觀。八果報。九起教。十旨歸。

○初釋大意。囊括始終。冠戴初後。今撮為五。謂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一發大心者。約十種發心以簡非。發菩提心。即是觀。邪僻心息。即是止。約四諦。四弘。六即。以顯是。二修大行者。勸進四種三昧。入菩薩位。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三感大果者。若行順中道。即有勝妙果報。設未出分段。所獲花報。亦異七種方便。況真果報耶!此義在後第八重中。當廣分別。四裂大網者。若人善用止觀觀心。則內慧明瞭。通達漸頓諸教。如破微塵。出大千經卷。恆沙佛法。一心中曉。此義至第九重當廣說。攝法中亦略示。五歸大處者。自向三德。引他同入三德。故名旨歸。入祕密藏。至第十重中。當廣說也。記曰。此五略。祇是十廣。初五章。祇是發菩提心一意耳!方便。正觀。祇是四三昧耳!果報一章。祇明違順。違即二邊果報。順即勝妙果報。起教一章。轉其自心。利益於他或作佛身。施權實。或作九界像。對揚漸頓。轉漸頓。弘通漸頓。旨歸章。祇是同歸大處秘藏中。故知略廣意同也。

○二釋止觀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絕待。三會異。四通三德。一相待者。止觀各三義。止三義者。息義。停義。對不止止義。觀三義者。貫穿義。觀達義。對不觀觀義。二絕待者。橫破豎破上三止觀。則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以六即望之。初心無所失。聖境無所濫。三會異者。會諸經論異名。四通三德者。以三德共通兩字。又三德各通兩字。

○三釋止觀體相為四。一教相。二眼智。三境界。四得失。一教相者。止觀名教。通於凡聖。不可尋通名。求於別體。故用相簡之。簡前三教。顯圓頓教止觀體也。二眼智者。止觀為因。智眼為果。用不思議眼智。得圓頓止觀體也。三境界者。若得能顯眼智中意。無俟所顯諦境之說。為未解者。更此一科。夫信行尚多聞。因此分別以會圓妙。法行宗深觀。緣此思惟以見正境耳!四得失者。失即思議。得即不思議也。

○四明止觀總持。徧收諸法。一攝一切理。二攝一切惑。三攝一切智。四攝一切行。五攝一切位。六攝一切教。

○五明偏圓者。簡偏就圓。一明大小。二明半滿。三明偏圓。四明漸頓。五明權實。

○六明方便。謂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無量行成解發。入菩薩位。圓教以假名五品觀行等位。去真猶遠。名遠方便。六根清淨。相似鄰真。名近方便。今就五品之前假名位中。復論遠近。二十五法為遠方便。十種境界為近方便。橫豎該羅。十觀具足。成觀行位。能發真似。今釋遠方便。略為五。一具五緣。二訶五欲。三棄五蓋。四調五事。五行五法。具五緣者。一持戒清淨。二衣食具足。三閒居靜處。四息諸緣務。五得善知識。訶五欲者。謂色。聲。香。味。觸。棄五蓋者。謂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調五事者。謂食。眠。身。息。心。行五法者。謂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已上俱有事解理解)。

○七明正修止觀者。前六重。依脩多羅以開妙解。今依妙解以立正行。膏明相賴。目足更資。行解既勤。三障四魔。紛然競作。重昏巨散。翳動定明。不可隨。不可畏。隨之。將人向惡道。畏之。妨修正法。當以觀觀昏。即昏而朗。以止止散。即散而寂。如豬揩金山。眾流入海。薪熾於火。風益求羅耳。開止觀為十。一陰界入。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薩。此十境通能覆障。始自凡夫正報。終至聖人方便。陰入一境。常自現前。恆得為觀。餘九境。發可為觀。不發何所觀。又八境去正道遠。深加防護。得歸正轍。二境去正道近。至此位時。不慮無觀。薄修即證。又若不解諸境互發。大起疑網。如在歧道。不知所從。先若聞之。恣其變怪。心安若空。

○第一觀陰界入境者。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也。界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心是惑本。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炙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觀心具十法門。一觀不可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徧。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此十重觀法。橫豎收束。微妙精巧。初則簡境真偽。中則正助相添。後則安忍無著。意圓法巧。該括周備。規矩初心。將送行者。到彼薩云。非闇證禪師。誦文法師。所能知也。一觀心是不可思議境者。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則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也。此不思議境。何法不收。此境發智。何智不發。依此境發誓願。乃至無法愛。何誓不具。何行不滿足耶!說時次第。行時一心中具一切心。二發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境。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悲他。發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又識不可思議心。一樂一切樂。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兩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三善巧安心者。善以止觀安於法性也。隨根。隨病。迴轉。自行。化他。有六十四番安心法等。四破法徧者。不思議一境一切境。一心一切心。橫豎諸法。悉趣於心。破心故。一切皆破。故言徧也。是中先約空無生門。以次第破顯圓頓破。然後以一門破。例餘門破。文廣義深。須細尋之。五識通塞者。破塞存通。如除膜養珠。破賊護將。六明道品調適者。由圓三十七品。入圓三解脫門。七助道對治者。以根鈍故。不能即開三解脫門。以遮重故。牽破觀心。為是義故。應須治道。對破遮障。於助六度。但作一事解。不能助道。當觀此助不思議。攝一切法。八明次位者。夫真似二位。有解脫知見。朱紫分明。終不謬謂未得謂得。豈有凡夫造心。即言上聖。此非增上慢。推與誰乎。次明從五悔登隨喜品。乃至十信。四十二位。究竟妙覺。無有叨濫。名知次位。九安忍者。若名利眷屬從外來破憶此三術。囓齒忍耐。雖千萬請。確乎難拔。讓哉!隱哉!去哉!若煩惱業定見慢等。從內來破者。亦憶三術。即空即假即中。十無法愛者。行上九事。過內外障。應得入真。而不入者。以法愛住著而不得前。若破法愛。入三解脫。發真中道。所有慧身。不由他悟。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是十種法。名大乘觀。學是乘者。名摩訶衍。行。住。坐。臥。語作。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覺觸。知法。一切緣中。一切境中。皆可修之。

○第二觀煩惱境。乃至第七觀諸見境。各為四意。各論十乘。具如全帙。後三境不說。後三大章亦不說。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十卷 南刑北煩)

隋天臺智者大師說 弟子法慎記 灌頂再治

大意第一。釋名第二。明門第三。辨詮次第四。簡法心第五。分別前方便第六。釋修證第七。於中有四。初修證世間禪相。謂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二修證亦世間亦出世間禪相。謂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觀。三修證出世間禪相。謂對治無漏。緣理無漏。對治無漏有九。九想。八念。十想三種名壞法觀。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三種名不壞法觀。九次第定。名練。師子奮迅。名熏。超越三昧。名修。緣理無漏未說。四修證非世間非出世間禪相未說。八顯示果報。九從禪起教。十結會歸趣。皆未說。

六妙門禪法(一卷 元藏謹字號南北藏並缺)

天臺大師於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門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二卷 前有元照序 一名童蒙止觀亦名小止觀 南踐北途)

天臺山修禪寺沙門智顗述

具緣第一。訶欲第二。棄蓋第三。調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善發第七。覺魔第八。治病第九。證果第十。後附梁肅天臺止觀統例。及天臺法門議。

釋摩訶般若波羅密經覺意三昧(一卷 南煩北法)

隋天臺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辨法相第一。釋覺意三昧名第二。釋方便行第三。明心相第四。入觀門第五。證相門第六。

四念處(四卷 南煩北法)

隋天臺山修禪寺智者大師說

先明一切諸法。皆不可思議。不可宣說。次明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說。乃約生生等四句。各明四門。四念處。三十七品。因行果位。差別不同。

法界次第初門(三卷 南翦北刑)

隋天臺智者大師撰

天臺山修禪寺沙門釋智顗。輒依經附論。撰法界次第初門三百科。裁為七卷。流傳新學。略為三意。一為讀誦尋論隨見法門。脫有迷於名數者。二為未解聖教所制法門淺深之次第。三為學三觀之者。當以此諸法名相義理。一一歷心而轉作。則觀解無礙。觸境不迷。若於一念心中。通達一切佛法者。則三觀自然了了分明也。故出此三百科。名教仍當。名下略辯體相。始得三卷。(僅六十科)

淨土十疑論(一卷十四紙 前有楊傑序 南起北刑)

隋天臺智者大師說

一釋求生淨土無大慈悲疑。二釋求生乖無生理疑。三釋偏求生一土疑。四釋偏念一佛疑。五釋具縛得生疑。六釋即得不退疑。七釋不求內院疑。八釋十念得生疑。九釋女人根缺不生疑。十釋作何行業得生疑。 後有陳瓘序

觀心論(亦名煎乳論 二藏俱缺)

天臺修禪寺沙門智顗述

【大乘論藏 諸論釋第三】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 南心北退)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總釋瑜伽師地名義。略釋一十七地名義

攝大乘論釋(十卷 南持北枝)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世親菩薩。釋前攝大乘論本

△攝大乘論釋(十五卷 有慧愷序 南操好北友投)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攝大乘論釋(十卷 南堅北連)

隋南天竺沙門達摩笈多譯

二譯並同前本

攝大乘論釋(十卷 南雅北交)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無性菩薩。釋前攝大乘論本。

成唯識論(十卷 有沈玄明後序 南縻北義)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護法等十菩薩。各造論十卷。釋世親三十頌。奘師糅為十卷。乃瑜伽一宗之精要也。

成唯識寶生論(五卷 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南自北沛)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護法菩薩。釋天親所造論。

大乘廣五蘊論(十三紙半 南都北投)

安慧菩薩造 唐中印土沙門地婆訶羅譯

觀所緣緣論釋(八紙餘 南華北投)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護法菩薩。釋緣緣論中破執縱奪之法。

釋摩訶衍論(十卷 元藏笙字號南北藏俱缺)

龍樹菩薩造 筏提摩多譯

釋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

廣百論釋論(十卷 南真北廉)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護法菩薩。釋前廣百論本。與成唯識論破我法二執處。相為表裏。最宜詳玩。

華嚴懸談會玄記(四十卷)钜野洞庭

元蒼山再光寺普瑞集

消釋懸談文義。乃座主家學問耳。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六卷 南韓北約)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先略明大意云。果佛圓明之體即我凡夫本具性德。故一切教所談行法。無不為顯此之覺體。故四三昧。通名念佛。但其觀法。為門不同。今此觀門。及般舟三昧。託彼安養依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託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徧週。無法不造。無法不具。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正可彰。託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所言心性具一切法者。實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皆悉當處全是心性。是故今觀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故釋觀字。用一心三觀。釋無量壽。用一體三身。體。宗。力用。義並從圓。判教屬頓。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六卷 南遵北會)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序曰。寶雲講次。學徒隨錄。義或闕如。未及補治。不幸歸寂。孤山之製。多事消文。復於中間。毀除觀心。斯實不忍。今故秉筆。拾先師遺餘之義。拾後人遺棄之文。使教行二塗。不致壅蔽。大師深解法性。可尊可貴。當體名金。寂而常照。當體名光。大悲益物。當體稱明。是知法性具金光明。真實名義究竟成就也。此經以金光明為名。以金光明為體。以金光明為宗。以金光明為用。以金光明而為教相。亦可三字。別對五章。以金為體。以光為宗。以明為用。總三為名。分別三名而為教相。法體既爾。體德合然。甚深。是光之德。窮法性底故。無量。是明之德。達法性邊故。此二不二。是金之德。法性究竟尊貴義故。亦可三義皆甚深。皆無量。皆不二也。五章之德。莫不如是。

金光明經文句記(十二卷 南約法北盟何)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即釋文句也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四卷 南煩北法)

宋錢塘沙門智圓述

即釋智者疏。約文敷義。筆之為鈔。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神寶記(四卷 南弊北韓)

宋四明沙門柏庭善月述

是經有六名。其末名龍寶神王。今摭二字。以名所釋。抑輪王興世。有神寶自至之言。故云。

天臺名家。實以傳宗為本。而釋經次焉。然以得佛心宗。發旋總持。故凡申一經。釋一義。亦必有法。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疏連珠記(一卷北作二卷 南青北百)

宋玉峰沙門釋師會述

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釋(四卷今作二卷 南書北星)

宋北印土沙門施謢譯

三寶尊菩薩造。釋大域龍樹菩薩所造頌。

法華玄義釋籤(二十卷 前有普門子緣起序 南晉楚北多士)

唐天臺沙門湛然述

昔於台嶺。隨諸問者籤下所錄。不暇尋究文勢生起。亦未委細分節句逗。晚還毗壇。輒添膚飾。裨以管見。然所記者。莫非述聞。兼尋經論。但識用暗短。而繁略頗馴。呈露後賢。敢悕添削。

法華文句記(二十卷北作三十卷 南趙魏北晉楚更)

唐天臺沙門湛然述

即釋智者文句也。後記云。適與江淮四十餘僧。往禮臺山。因見不空三藏門人舍光。奉勅在山修造。云與不空親遊天竺。彼有僧問曰。大唐有天臺教跡。最堪簡邪正。曉偏圓。可能譯之。將至此土耶。豈非中國失法。求之四維。而此方少有識者。如魯人耳。故厚德向道者。莫不仰之。敬願學者。行者。隨力稱讚。應知自行兼人。並異他典。若說若聽境智存焉。若冥若顯。種熟可期。並由弘經者有方故也。若直爾講說。是弘經者。何須衣。座。室。三之誡。如來所遣。豈可聊爾。余省躬揣見。自覺多慚。迫以眾緣。強復疏出。縱有立破。為樹圓乘。使同志者。開佛知見。終無偏黨。而順臆度。冀諸覽者。悉鑑愚忱。一句染神。咸資彼岸。思惟修習。永用舟航。隨喜見聞。恆為主伴。若取若捨。經耳成緣。或順或違。終因斯脫。願解脫之日。依報正報。常宣妙經。一剎一塵。無非利物。唯願諸佛。冥熏加被。一切菩薩。密借威靈。在在未說。皆為勸請。凡有說處。親承供養。一句一偈。增進菩提。一色一香。永無退轉。

觀音玄義記(四卷 南何北遵)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即釋智者玄義也

觀音義疏記(四卷 南何北遵約)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即釋義疏也。後附天竺寺沙門遵式釋重頌云。第二重頌。是隋煬大業中。智者滅後。笈多所譯。方入大部。故疏闕釋。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四卷 南土北同)

宋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一卷) 敦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窺基述

大乘起信論疏(五卷) 巖

唐西太原寺沙門釋法藏述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十五卷) 巖岫

宋長水沙門釋子璿錄

肇論新疏遊刃(二十卷) 杳冥

元大白馬寺沙門釋文才述

科一卷 新疏九卷 遊刃十卷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 前有普門子序 南假途滅虢北魏困橫假)

唐毗陵沙門湛然述

述此緣起。凡有十意。一為知有師承。非任胸臆。異師心故。二為曾師承者。而棄根本。隨末見故。三為後代展轉。隨生異解。失本依故。四為信宗好習。餘方無師。可稟承故。五為義觀俱習。好憑教者。行解備故。六為點示關節。廣略起盡。宗要文故。七為建立師解。使不淪墜。益來世故。八為自資觀解。以防謬誤。易尋討故。九為呈露所解。恐有迷忘。求刪削故。十為隨順佛旨。運大悲心。利他行故。

止觀義例(二卷 南踐北途)

唐毗陵沙門湛然述

第一所傳部別例。第二所依正教例。第三依正消釋例。第四大章總別例。第五心境釋疑例。第六解行相資例。第七喻疑顯正例。

止觀大意(十紙餘 南剪北起)

唐毗陵沙門湛然述

因員外李華欲知止觀大意。略報綱要。初敘祖承。二敘教觀。先敘教。次敘觀。

觀心論疏(三卷北作五卷 南起北刑)

隋天臺國清寺沙門灌頂撰

論有序。正。流通。從初問佛經無量下去。至四月一歲。有四紙半論文。並是序分。從問觀自心生。云何四不說下去。至寂然無言說。有三十六行偈。是正說。從今約觀一念下去。有十行三字。是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