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37

閱藏知津卷第三十七

北天目沙門釋智旭 彙輯

【大乘論藏 宗經論第二之一】

瑜伽師地論(百卷 許敬宗序 南節至靜北猶至氣)

彌勒菩薩說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本地分第一。

一者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尋有伺地。四者無尋惟伺地。五者無尋無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無心地。十者聞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聲聞地。十四者獨覺地。十五者菩薩地。十六者有餘依地。十七者無餘依地。如是略說十七。名為瑜伽師地。

五識身相應地第一。

謂五識身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自性。謂了別五塵。所依。謂五淨色根。及前滅意。種子。阿賴耶識。所緣。謂五塵境。助伴。謂相應心所。作業。謂了別自境。自相。現在。一剎那。又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又復能取愛非愛果。復次要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正復現起。所生眼識。方乃得生。餘四亦爾。應觀所依如所乘。所緣如所為事。助伴如同侶。業如自功能。又所依如家。所緣如自受用。助伴如僕使。業如作用。

意地第二。

意自性。謂心意識。彼所依。謂等無間依。種子依。彼所緣。謂一切法如其所應。彼助伴。謂五十一心所有法。彼作業。謂望餘識身有勝作業。有七種分別所緣。(一有相分別。善名言者所起分別。二無相分別。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三任運分別。隨境勢力任運而轉。四尋求分別。五伺察分別。六染汙分別。顧戀過去。希樂未來。執著現在。若欲恚害等。隨一煩惱隨煩惱相應。七不染汙分別。若善。若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或威儀路。工巧處。及諸變化。所有分別。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

有三種審慮所緣。(一如理所引。二不如理所引。三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身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

種子。若煩惱品所攝。名為麤重。亦名隨眠。若異熟所攝。及餘無記品所攝。唯名麤重。不名隨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攝種子。不名麤重。亦非隨眠。法差別分別。有六百六十。

有尋有伺等三地。

略以五門施設建立。一界。二相。三如理作意。四不如理作意。五雜染等起。界建立有八相。一數。二處。三有情量。四有情壽。五有情受用。六生。七自體。八因緣果。數者。三界。處所者。欲界三十六處(八大地獄。八寒地獄。餓鬼處。非天處。四大洲。八中洲。六欲天。魔宮。即他化攝。而高勝)。色界十八處(無想。即廣果攝。復有超過淨居大自在住處。十地菩薩得生其中)。無色界四處所。或無處所。相施設建立有七種。一體性。二所緣。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別。六決擇。七流轉。如理作意建立有八種。一依處。二事。三求。四受用。五正行。六聲聞乘資糧方便。七獨覺乘資糧方便。八波羅密引發方便。不如理作意十六種。一因中有果論。二從緣顯了論。三去來實有論。四計我論。五計常論。六宿作因論。七計自在為作者論。八害為正法論。九有邊無邊論。十不死矯亂論。十一無因見論。十二斷見論。十三空見論。十四妄計最勝論。十五妄計清淨論。十六妄計吉祥論。雜染施設建立三種。一煩惱。二業。三生。

三摩呬多地第六。

總標故。安立故。作意差別故。相差別故。略攝諸經宗要等故。總標有四。一者靜慮。謂四靜慮。二者解脫。謂八解脫。三者等持。謂空無願無相三。又有尋有伺等三。又小大無量三。又一分修具分修二。又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三。又四修定。又五聖智。又聖五支。又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金剛喻三摩地。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等三摩地。四者等至。謂五現見三摩鉢底。已見諦者。修此等至。是故名為現見等至。八勝處。十徧處。四無色。無想。滅盡定。安立者。謂唯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作意差別者。謂七種根本作意。及餘四十作意。所緣差別者。略有四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三應遠離相。四應修習相。由四因緣。入初靜慮。乃至有頂。謂因力。方便力。說力。教授力。

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略有十二種相。

有心無心二地第八。第九。

一地施設建立門。二心亂不亂建立門(諸倒亂心。名無心地)。三生不生建立門(八因緣故。心或生或不生。名無心地)。四分位建立門(六位無心)。五第一義建立門(唯無餘依涅槃界。名無心地)。

聞所成地第十。

謂於五明處。名句文身義中。無倒解了。一內明處(一由事施設建立相。二由想差別施設建立相。三由攝聖教義相。四由佛教所應知處相)。二醫方明處(一於病相善巧。二於病因善巧。三於已生病斷滅善巧。四於已斷病後更不生方便善巧)。三因明處(一論體性。二論處所。三論所依。四論莊嚴。五論負墮。六論出離。七論多所作法。體性有六種。一言論。二尚論。三諍論。四毀謗論。五順正論。六教導論。處所亦六種。所依有十種。所成立義有二。一自性。二差別。能成立法有八。一立宗。二辯因。三引喻。四同類。五異類。六現量。七比量。八正教。又同類者復五種。一相狀相似。二自體相似。三業用相似。四法門相似。五因果相似。異類翻此。現量有三種。一非不現見。二非已思應思。三非錯亂境界。又一色根現量。二意受現量。三世間現量。四清淨現量。比量有五種。一相比量。二體比量。三業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正教量者。一不違聖言。二能治雜染。三不違法相。莊嚴有五種。一善自他宗。二言具圓滿。三無畏。四敦肅。五應供。負墮有三。一捨言。二言屈。三言過。出離者。一觀察得失。二觀察時眾。三觀察善巧及不善巧。多所作者。一善自他宗故。於一切法能起談論。二勇猛無畏故。處一切眾能起談論。三辯才無竭故。隨所問難能善酬答)。四聲明處(一法施設建立相。二義施設建立相。三補特伽羅施設建立相。四時施設建立相。五數施設建立相。六處所根栽施設建立相)。五工業明處(營農。乃至音樂十二工業)。

思所成地第十一。

一由自性清淨故。二由思擇所知故。三由思擇諸法故。

修所成地第十二。

一者修處所。二者修因緣。三者修瑜伽。四者修果。如是四處。七支所攝。一生圓滿(依內有五。依外有五)。二聞正法圓滿(若正說法。若正聞法)。三涅槃為上首。四能熟解脫慧之成熟(毗婆舍那支成熟。奢摩他支成熟)。五修習對治。六世間一切種清淨。(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圓滿。三三摩地自在)。七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一入聖諦現觀。二離諸障礙。三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四修習如所得道。五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

聲聞地第十三。
  • 初瑜伽處種性地品第一(種性自性。種性安立。住種性者所有諸相。住種性補特伽羅)。
  • 趣入地品第二(自性。安立。諸相。已趣入補特伽羅)。
  • 出離品第三(由世間道而趣離欲。由出世道而趣離欲。若此二道所有資糧)。第二瑜伽處(補特伽羅品類差別二十八種。由十一差別道理。建立補特伽羅。有四種所緣境事。有四教授。有三勝學。有十種隨順學法。對治十種違逆學法。有四種瑜伽壞。有四瑜伽。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有四作意。有四種瑜伽所作。有三種瑜伽師。有二種修。一想修。二菩提分修。有四修果即預流等。有六種補特伽羅異門。略有八種補特伽羅。略有四種建立因緣。略有四魔。有無量種魔所作事。由三因緣發趣。空無有果。一由諸根未積集故。二由教授不隨順故。三由等持力微劣故)。第三瑜伽處(安住正念。往詣師所。師既慶慰。四種審問。四種處所。四種尋求。五處安立。一護養定資糧處。二遠離處。三心一境性處。四障清淨處。五修作意處)。第四瑜伽處(由七作意。離欲界欲。由七作意。證出世果)。
獨覺地第十四。

一種性。二道。三習。四住。五行。

菩薩地十五。

初持瑜伽處

  • 種性品第一(一持。二相。三分。四增上意樂。五住。六生。七攝受。八地。九行。十建立)。
  • 發心品第二(一自性。二行相。三所緣。四功德。五最勝)。
  • 自他利品第三(一自利處。二利他處。三真實義處。四威力處。五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
  • 真實義品第四(一者依如所有性諸法真實性。二者依盡所有性諸法真實性。復有四種。一世間極成真實。二道理極成真實。三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四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
  • 威力品第五(一聖威力。二法威力。三俱生威力)。
  • 成熟品第六(一成熟自性。二所成熟補特伽羅。三成熟差別。四成熟方便。五能成熟補特伽羅。六已成熟補特伽羅)。
  • 菩提品第七(一煩惱障斷故。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二所知障斷故。於一切所知無障無礙智)。
  • 力種性品第八(具多勝解。求五明處。求聞正法。法隨法行。於法正修止觀。八種教授。四攝法)。
  • 施品第九(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難行施。四一切門施。五善士施。六一切種施。七遂求施。八此世他世樂施。九清淨施)。
  • 戒品第十(一自性戒。至九清淨戒)。
  • 忍品第十一(九忍如上)。
  • 精進品第十二(九精進如上)。
  • 靜慮品第十三(九靜慮如上)。
  • 慧品第十四(九慧如上)。
  • 攝事品第十五(四攝事亦各九種。如上)。
  • 供養親近無量品第十六(一設利羅供養。二制多供養。三現前供養。四不現前供養。五自作供養。六教他供養。七財敬供養。八廣大供養。九無染供養。十正行供養)。成就八支。能為善友。眾相圓滿。具五種相。能為善友。所作不虛。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處。由五種相。於所化生。為善友事。由四種相。方得圓滿親近善友。作五種想。應從善友。聽聞正法。於說法師。由五種處。不作異意。略有三種修四無量。一有情緣無量。二法緣無量。三無緣無量。
  • 菩提分品第十七。二種慚愧。二種堅力持性。五因緣故。心無厭倦。善知五明處論。善知世間。修正四依。修四無礙。二種菩提資糧。大乘三十七品。四行名止。四行名觀。十二種善巧方便。四種妙陀羅尼。五種正願。三三摩地。四種法嗢陀南(無常。苦。無我。涅槃寂靜)。
  • 菩薩功德品第十八。五希奇法。五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五種其心平等。五種非饒益事。五種常當欣讚。五加行。五順退分。五順勝法。五種相似相功德。實是過失。五種真實功德。十處無倒調伏有情。六位記別。三種決定。五處定所應作。五處常所應作。十最殊勝。四種施設建立。四種如實徧智。五無量能起善巧作用。說法有五大果勝利。七大性共相應。名為大乘。八法具攝大乘。十種菩薩。

第二持隨法瑜伽處

  • 菩薩相品第一。有五真實菩薩相。
  • 分品第二。一善修事業(六波羅密)。二方便善巧有十種。三饒益於他(依四攝事)。四無倒迴向(以前三門。迴向菩提)。
  • 增上意樂品第三。發起七相憐愍。有十五種增上意樂。能作十事。
  • 住品第四。一種性住。二勝解行住。三極歡喜住。四增上戒住。五增上心住。六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七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八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九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十無加行無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十一無礙解住。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由能攝持菩薩義故。說名為地。能為受用居處義故。說名為住。

第三持究竟瑜伽處

  • 生品第一。略有五種。攝一切生。一除災生。二隨類生。三大勢生。四增上生。五最後生。
  • 攝受品第二。略有六種。於諸有情無倒攝受。一頓普攝受。二增上攝受。三攝取攝受。四長時攝受。五短時攝受。六最後攝受。
  • 地品第三。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
  • 行品第四。一波羅密多行。二菩提分法行。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
  • 建立品第五。諸佛有百四十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

第四持次第瑜伽處發正等菩提心品。

有餘依地第十六。

一地施設安立。二寂靜施設安立。三依施設安立。

無餘依地第十七。

一地施設安立。二寂滅施設安立。三寂滅異門安立。

攝決擇分中。
  • 五識身相應地。意地。由八種相。證阿賴耶決定是有。謂若離阿賴耶。則依止執受。最初生起。有明瞭性。有種子性。業用差別。身受差別。處無心定。命終時識。皆不應理。略說阿賴耶識。由四種相建立流轉。由一種相建立還滅。一建立所緣轉相(了別內執受故。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二建立相應轉相(與五徧行心法。恆共相應)。三建立互為緣性轉相(阿賴耶識。一為轉識種子。二為轉識所依。又諸轉識。一於現法中能長養阿賴耶種子故。二於後法中。為阿賴耶得生。攝植彼種子故)。四建立識等俱轉轉相(或一俱轉。乃至或七俱轉)。是謂由四種相建立流轉。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由趣入通達修習作意。建立轉依。是謂由一種相建立還滅。廣明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根善巧。
  • 有尋有伺等三地燄摩。名為法王。由能饒益諸眾生故。煩惱由五種相建立差別。一自性故。二自性差別故。三染淨差別故。四迷斷差別故。五對治差別故。業由五相建立差別。一事。二想。三欲樂。四煩惱。五方便究竟。生雜染義略有十一。一。一向樂生(一分諸天)。二。一向苦生(諸那落迦)。三。苦樂雜生(一分諸天人鬼傍生)。四。不苦不樂生(一分諸天)。五。一向不清淨生(欲界異生)。六。一向清淨生(已得自在菩薩)。七。清淨不清淨生(色無色界異生)。八。不清淨清淨處生(欲界般涅槃法。有暇處生)。九。清淨不清淨處生(色無色界異生)。十。不清淨不清淨處生(欲界異生。不般涅槃法。設般涅槃法。無暇處生)。十一。清凈清淨處生(色無色界諸有學者)。王過失有十。王功德有十。王衰損門有五。王方便門有五。王可愛法有五。能引王可愛法有五。八苦各由五相。下中上三士差別。
  • 三摩呬多地。多隨煩惱染汙相續。不能正證心一境性(一有諂。二有誑。三有詐。四無慚愧。五不信。六懈怠。七忘念。八不定。九惡慧。十慢緩。十一猥雜。十二趣向前行。十三捨遠離軛。十四於諸學處不甚恭敬。十五不顧沙門。十六唯希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釋隨身念經。釋二解脫。釋法因緣經。釋眠纏。五種定相違法。一犯戒。二無無間加行。三無殷重加行。四有沈沒。五他所擾惱。有三種遠離。一住處遠離。二見遠離。三聞遠離。有五厚重過失。能為定障。一忿。二慢。三欲貪。四薩迦耶見。五不能堪忍。四靜慮。各有五種所治。初五支。二四支。三五支。四四支。
  • 非三摩呬多地。
  • 有心地諸心差別而轉。略由五相。一由世俗道理建立故。二由勝義道理建立故。三由所依能依建立故。四由俱有建立故。五由染淨建立故。
  • 無心地心不生因。略有七種。一緣闕故。二作意闕故。三未得故。四相違故。五斷故。六滅故。七已生故。
  • 聞所成慧地由五處觀察所歸。乃可歸依。一由身業清淨故。二由語業清淨故。三由意業清淨故。四由於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成就無上法故。欲造論者。要具六因。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隨一當能入正法故。三為令失沒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欲顯發甚深義故。六欲以種種美妙言辭莊嚴法義。生淨信故。
  • 思所成慧地。略說有四種思議。一事思議。二有非有思議。三因果思議。四乘思議。修所成慧地。略有十六種修。謂聲聞乘相應作意修。大乘相應作意修。影像修。事邊際修。所作成辦修。得修。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小分修。徧行修。動轉修。有加行修。已成辦修。非修所成法修。修所成法修。
  • 聲聞地。略有十種聲聞。謂清淨界聲聞。已遇緣聲聞。雜染界生聲聞。清淨界生聲聞。末法時生聲聞。賢善時生聲聞。未得眼聲聞。已得眼聲聞。清淨眼聲聞。極清淨眼聲聞。略有七處攝毗奈耶及別解脫。一教勅。二開聽。三制止。四犯處。五有犯。六無犯。七出罪。
  • 菩薩地有十發心。謂世俗受發心。得法性發心。不決定發心。決定發心。不清淨發心。清淨發心。羸劣發心。強盛發心。未成果發心。已成果發心。
  • 有餘依及無餘依二地。
攝釋分。

文是所依。義是能依。文有六種。一名身。二句身。三字身。四語。五行相。六機請。義有十種。一地義。二相義。三作意等義。四依處義。五過患義。六勝利義。七所治義。八能治義。九略義。十廣義。釋略有五。一法。二等起。三義。四釋難。五次第。

攝異門分。

言瑜伽者。受持。讀誦。問難。決擇。正修。加行。

攝事分中

契經事行擇攝第一。處擇攝第二。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菩提分法擇攝第四。調伏事總擇攝。本母事序辯攝。

菩薩地持經(八卷 南登北安)

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

即瑜伽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薩地異譯。缺第四持。舊在大乘律藏。

決定藏論(三卷 南好北性)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瑜伽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異譯。

⊙王法正理論(一卷 南心北退)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瑜伽決擇分中。尋伺地別出。

顯揚聖教論(此論一部。總二十卷。乃瑜伽師地論之樞要也。 南情逸北分切)

無著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攝事品第一。攝淨義品第二。成善巧品第三(蘊。界。處。緣起。處非處。根。諦)。成無常品第四。成苦品第五。成空品第六。成無性品第七。成現觀品第八。成瑜伽品第九。成不思議品第十。攝勝決擇品第十一。

顯揚聖教論頌(一卷 南心北退)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即無著菩薩前論中攝頌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 南心北退)

無著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蘊。界。處。 攝品第二。有十一種。(相。界。種類。分位。伴。方時。一分。具分。更互。勝義)。相應品第三。有六種。(不相離。和合。聚集。俱有。作事。同行)。成就品第四。有三種。(種子。自在。現行)。決擇分中諦品第一(四聖諦)。法品第二(十二分聖教)。得品第三(一建立補特伽羅有七種。二建立現觀有十種)。論議品第四。有七種。(義。釋。分別顯示。等論。攝。論軌。秘密)。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 南動神北磨箴)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安慧菩薩。糅前集論。

辯中邊論頌(五紙半 南爵北靜)

彌勒菩薩說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辯相品第一。辯障品第二。辯真實品第三。辯修對治品第四。辯修分位品第五。辯得果品第六。辯無上乘品第七。

辯中邊論(三卷 南爵北靜)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天親菩薩造論。釋前頌。

▲中邊分別論(三卷 南移北情)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與前本同

攝大乘論本(三卷 南移北情)

無著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 總標綱要分第一。標十相殊勝殊勝語。
  • 所知依分第二。明阿賴耶識。及意。
  • 所知相分第三。明三性相。一依他起相。二徧計所執相。三圓成實相。
  • 入所知相分第四。明三種練磨其心。及四尋思。四如實徧智。
  • 彼入因果分第五。明六種波羅密多。
  • 彼修差別分第六。明菩薩歡喜等十地。
  • 增上戒學分第七。明三聚戒。
  • 增上心學分第八。明六種差別。一所緣。二種種。三對治。四堪能。五引發。六作業。
  • 增上慧學分第九。明無分別智離五種相。
  • 果斷分第十。明轉依有六種。
  • 彼果智分第十一。明佛三身。

攝大乘論(二卷 南物北隱)

元魏北天竺沙門佛陀扇多譯

與上同。而不分品。

攝大乘論(三卷 有慧愷序 南物北隱)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亦與上同。分作十品。

楞伽經唯識論(十九紙。有序一名破色心論 南都北靜)

天親菩薩造 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

一立義。二引證。三譬喻。及釋種種外難。成立唯識道理。

大乘唯識論(十紙 南都北靜)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唯識二十論(八紙 南都北靜)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並同前本

唯識三十論(三紙餘 南自北沛)

世親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即成唯識論本頌也

大乘成業論(一卷 南爵北匪)

世親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明身語意三業。及有表無表業。是假非實。唯依思立。及由異熟識受熏持種而得成就。

業成就論(一卷 南爵北匪)

元魏烏萇國沙門毗目智仙譯

與上同本

大乘五蘊論(七紙 南都北投)

世親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明五蘊攝九十四法。及十二處十八界總攝百法。對治三種我執。謂一性我執。受者我執。作者我執。如其次第。以蘊。處。界。治之。

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 南爵北匪)

大域龍樹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為欲簡持能立能破義中真實。故造斯論。

△因明正理門論(一卷 南爵北匪)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與上同本

因明入正理論(五紙後序一紙 南自北沛)

商羯羅主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現量。真比量。及似能立等。共八門。以辯悟他自悟二益。

大乘百法明門論(一紙餘 南華北沛)

天親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瑜伽本事分中。略錄名數。

觀所緣緣論(二紙餘 南華北投)

陳那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立量破斥外所緣緣非有。次明內所緣緣不無。

無相思塵論(二紙半 南華北投)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與上本同

三無相論(二卷 出無性論 南邑北沛)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為顯法空故。說諸法無自性品。謂依三性。說三無性。

顯識論顯識品(十一紙餘 從無相論出 南自北沛)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明三界但有二種識。一者顯識。即是本識。二者分別識。即是意識。顯識起分別。分別起熏習。熏習起顯識。故生死流轉。又云。一執著分別性熏習。增長阿梨耶識。二觀習真實性熏習。能除執著損壞阿梨耶識(此內以第七名陀那識。執梨耶識作我境故)。

轉識論(六紙 南都北沛)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明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次明能緣有三種。一果報識。即阿梨耶。二執識。即阿陀那。三塵識。即六識。及明相應心所等。

大乘起信論(二卷 南邑北情)

馬鳴菩薩造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 一作因分。明造論因緣有八種。
  • 二立義分有二。一有法。謂一切眾生心。二法。謂體。相。用三大。
  • 三解釋分又三。一顯示實義。依於一心有真如生滅二門。二對治邪執。治人法二種我見。三分別修行正道相。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
  • 四修信分。謂有四種信。真如及三寶。修五門行。能成此信。一施。二戒。三忍。四精進。五止觀。又明求生淨土。得不退轉。
  • 五利益分。

此本比梁譯。文更顯順。余於佛前鬮得。述裂網疏。以正膚謬。

△大乘起信論(二卷 有智愷序 南邑北情)

蕭梁優襌尼國沙門真諦譯

與上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