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

四种业

(kammacatukkaṃ)

节十八:依作用

Janakaṃ, upatthambakaṃ, upapīḷakaṃ, upaghātakañ cā ti kiccavasena.

依作用(分别),业有四种,即:

一、令生业;

二、支助业;

三、阻碍业;

四、毁坏业。

节十八之助读说明

四种业:此节里的巴利文kammacatukkaṃ意为四种业。但事实上在这一节里会解释「四个四种业」,因此依四种分析法则有十六种业。

直译巴利文kamma是「作为」,但在佛教里则专指「意愿的作为」。在究竟界的角度来看,业是指善或不善思心所(cetanā),因为思是负责造业的心所。佛陀说「诸比丘,我说为业的即是思,因为由于它的意愿,人们才会通过身、口、意造业。」(《增支部》A.6:63/iii,415)除了佛陀与阿罗汉的思之外,一切(速行心的)思都有业。佛陀与阿罗汉不再造业,因为他们已完全断除了作为业之根源的无明与爱。然而,只要名色还存在,即使佛陀与阿罗汉也都必须体验由成熟的过去业所致的果报,直至他们入灭为止。

业之定法(kammaniyāma)是独立运作的;它确保所造的业依其善恶而带来相符的果报,即如所种下的种子肯定会依其种类而长出果子。在诸缘具足时,业即会产生其果,即果报心与心所,以及业生色(kammasamuṭṭhāna- rūpa)。

依作用:诸业执行各种不同的作用(kicca),在此提及了四种。业能在不同的时期,执行当中一个或多个作用。

令生业**(janakakamma)**是在结生及一辈子里产生果报心、心所与业生色的善或不善思。在结生那一刻,令生业产生了结生心以及组成新生命的身体的业生色。在一世之中,它继续产生其他果报心与业生色,例如五根、性根色及心所依处。只有在临死时成熟的业才能产生结生心,但一切善与不善业都能在生命期里产生其果报。通常执行产生结生的是「足道之业」或「完成作为之业」,但「未足道之业」也能够执行产生结生。译按:目犍连尊者在其中一个过去世里,受其妻的怂恿计画杀死他目盲的双亲。他把双亲骗到一座森林里,然后装成与其双亲失散了,再装成强盗来杀他的双亲。当其双亲被他用棍痛击时,他们还不忘高声呼喊,叫他们「失散」的儿子快逃。在受到双亲的关爱感动之下,他终于没杀死他们。虽然如此,他还是因为该「未足道的杀生业」而堕入地狱里,在其地受尽折磨许久。这即是一个「未足道之业」产生结生的例子。另一个「未足道之业」的例子是提婆达多谋杀佛陀未遂,而导致出佛身血。这是五种无间业之一,如果没有犯分裂僧团的业,即最重的无间业,出佛身血的业将在临终产生果报,导致投生阿鼻地狱。但因他又犯了分裂僧团的无间业,最终是这个业导致他投生到阿鼻地狱。关于足或未足道之业,见节廿二。

表5-2:四个四种业总览

依作用依成熟的次序依成熟的时间依成熟之地
1令生业重业现生受业不善业
2支助业临死业次生受业欲界善业
3阻碍业惯行业无尽业色界善业
4毁坏业已作业无效业无色界善业

支助业(upatthambakakamma):这是没有机会成熟以产生结生的业,但它支助令生业,延长后者所产生的善报或恶报,或者是支助后者所产生的五蕴。例如,由于善的令生业成熟,某有情投生为人,支助业即协助延长其寿命,以及确保他健康、丰衣足食。反之,当不善的令生业带来病痛时,其他不善业则可能支助它,以令医葯无效,因而延长了病痛。当某有情由于不善的令生业而投生为动物时,支助业即会援助该恶业产生更多的苦果,也可能延长其寿命,令到不善果报心之流更长久。

阻碍业**(upapīḷakakamma):**此业也是没能产生结生之业,但能够阻碍令生业,以缩短后者的善或恶报。即使令生业在过去造下时是很强,但在阻碍业的直接对抗之下,它即不能全面地产生它的果报。例如,在阻碍业的影响之下,原本能够导致投生到高等善趣的令生业,变成只能导致投生到较低等的善趣;原本能够导致投生到高等家庭的令生业,变成只能导致投生到较低等的家庭;原本能带来长命的业,变成只能带来短命;原本能带来美貌的业,变成只能带来平庸的面貌等等。反之,原本能够导致投生到大地狱的不善令生业,变成只能导致投生到小地狱或饿鬼道。

在一生当中,可看到许多是阻碍业造成的事件。例如,在人间里,这种业会阻碍业生五蕴,而支助恶业成熟,导致个人在财富、亲友等方面遭受损失与痛苦。在恶趣里,阻碍业则可能对抗令生业,而带来一些快乐。

毁坏业**(upaghātakakamma):**此业可以是善或不善;它中止了较弱的业,不令它继续产生果报,而引生自己的果报。例如,某人生为人,其令生业原本能够带给他长寿,但毁坏业的出现令到他早日夭折。根据列迪长老,毁坏业也能中止眼、耳等五根作用,而导致瞎眼、耳聋等,也能够导致变性。

《阿毗达摩义广释》对令生业及毁坏业之间的分别所作的解释是:令生业在引生自己的果报时并没有中止其他业,而毁坏业则先中止其他业的果报,然后产生自己的(结生)果报。但《阿毗达摩义广释》所提到的其他论师则认为毁坏业完全没有产生自己的(结生)果报;它只是中止其他业的果报,然后让另一种业有机会产生它的(结生)果报。

列迪长老举出了故意杀生作为例子,以阐明一种业如何执行上述四种作用。《阿毗达摩要义》举了提婆达多尊者的例子以说明上述四种业:「他(提婆达多尊者)的善令生业使到他投生在皇族里。由于该令生业及支助业,他得以继续活在幸福的生活里。当他被僧团隔绝时,阻碍业即开始生效。而他造成僧团破裂的重业则是毁坏业,致使他投生到阿鼻地狱里。」在某人杀了人之后,只要该业没有机会(在临死时)成熟,(以产生结生),它只能执行支助、阻碍与毁坏三种作用之一,即:它能支助其他恶业成熟;或阻碍善业成熟;或中止善业的效力。当杀生业获得机会成熟时,每一个「杀生之思」皆能导致投生到诸恶趣。过后,当它没有能力再导致投生时,它还是有能力执行其他三种作用,甚至在未来的十万大劫也都还有效。

节十九:依成熟的次序

Garukaṃ, āsannaṃ, āciṇṇaṃ, kaṭattā kammañ cā ti pākadānapariyāyena.

依业产生果报的次序,业有四种,即:

一、重业;

二、临死业;

三、惯行业;

四、已作业。

节十九之助读说明

依业产生果报的次序:这一节是关于各种不同的业产生下一世的结生的次序。

重业**(garukakamma):**这种业非常的强,必定会产生下一世的结生,没有任何其他业可以阻止它。在善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是禅那。在不善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有五逆罪或无间业与不能改变的邪见。五无间业(ānantariya-kamma亦称五逆罪)是:弒父、弒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及分裂僧团。若人培育了禅那,但在过后造了任何一种逆罪,其善业即会被该恶业阻止,且后者必定会成熟而导致下一世投生到恶趣里。例如:佛陀的表弟提婆达多深具野心,(想要代替佛陀领导僧团,而在该念头一生起,他即)因此失去了神通。过后他再伤了佛陀与导致僧团分裂,而因后者之业在死后堕入阿鼻地狱。译按:以下是译自《迷惑冰消》的「智分别」一章有关五种无间业产生下一世结生的顺序:「依成熟:若人造了所有这五种(无间)业,(这一世)只有分裂僧团的业成熟产生结生,其他的则有如经文中(《无碍解道》)所说:『有业,但(这一世)没有产生业的果报(指下一世的地狱结生)。』如果没有分裂僧团的业,成熟的业是(恶意)出佛身血的业。如果没有出佛身血的业,成熟的是杀阿罗汉的业。如果没有杀阿罗汉的业,而父亲有道德,母亲没有道德或道德比不上父亲,成熟产生结生的是弒父的业。如果父母两人的道德一样好或一样坏,成熟产生结生的是弒母的业,因为母亲做了难做的事,给予她的子女很大的帮助。」译按:以下是译自《迷惑冰消》有关善意医治伤口而出佛身血的解释:「耆婆(Jīvaka)遵照如来的意愿,以刀切开如来(脚部受伤)的皮肤,让不好的血流出来,减轻如来的痛。这么做只有善业。」但若人是先造了任何一种五逆罪,他过后即不可能证得禅那或出世间法,因为该恶罪形成了一种无可抗敌的障碍。这是为何当阿闍世王在听佛陀开示《沙门果经》时,虽然拥有一切证悟须陀洹道的因缘,但却不能证得须陀洹道果,因为他之前已杀死了自己的父亲频毗沙罗王。

临死业**(āsannakamma):**这是在临死之前所忆起或所造之业,也就是在临死速行心路过程即将生起之前所忆起或所造之业。若性格恶劣者在临终时忆起以前所造的善业,或在当时造了一件善业,他即可能投生至善趣;反之,若有个善人在临终时忆起以前所造的恶业,或在当时造了一件恶业,他即可能投生至恶趣。这是为何在佛教国家里,提醒临终者以前所造的善业,或劝他激起善念已成为一种传统。《阿毗达摩要义》举出了锡兰苏纳尊者的父亲作为例子来说明临死业:「苏纳尊者的父亲以打猎为生。当老得不能再打猎时,他即去他儿子的寺院里出家为比丘。不久之后他即患了重病,而看到地狱的狗上山来咬他的影像。他感到很害怕,所以要他的儿子赶走牠们。他的儿子苏纳尊者是一位阿罗汉,他知道其父亲是见到了趣相,即将投生到地狱里去。因此他即赶快叫其弟子们拿了一些鲜花,把它们散置于寺院里的佛塔四周。之后他们再连床把他的父亲抬到该佛塔前。其时,苏纳尊者即提醒他父亲顶礼佛塔及对以他名誉供花给佛塔感到欢喜。该老比丘的心即时获得平静,他顶礼佛塔,且对以他名誉供花给佛塔感到欢喜。其时他的趣相即时改变。他告诉儿子道:『你那美丽的后母从天界下来迎接我上去。』他儿子也就对自己的努力感到满意。这是子女们报答双亲的一个好办法。」

在没有重业之下,一般上所造的临死业即会决定下一世的投生至那里。这并不意谓该人能够免除以往所造的善业或恶业。在诸缘具足时,这些业也能够产生它们的果报。

惯行业**(āciṇṇakamma):**这是习惯性上时常造的善或恶业。在没有重业与临死业之下,一般上这种业即会决定下一世投生到那里。

已作业**(kaṭattākamma):**这是所有不包括在上述三种的业。在没有上述三种业之下,这种业即会决定下一世投生到那里。《阿毗达摩要义》举出一个牛栏的例子以形容上述四种业:「譬如有许多牛在晚上时被关在一个大牛栏里。在早上时才打开栏栅以让牠们出去吃草。如是那一只牛会先出去?全部的牛都想要尽早出去。其时,若有一只是特别的强壮,这只牛即能够很轻松地先走出去外面。这就有如没得竞争的重业,肯定会先成熟以产生下一世。若没有特别强壮的牛,最接近栏栅的牛即有可能会先出去;这就有如产生下一世的临死业。有时,时常保持清醒、注意栏栅几时打开的牛会在即将打开栏栅之前走近该处,而在栏栅一打开即走出去外面。这就有如产生下一世的惯行业。有时某只弱小的牛在强壮的牛推挤之下,而意外地先走了出去。这就有如某个意外的已作业获得机会产生下一世。」

节二十:依成熟的时间

Diṭṭhadhammavedanīyaṃ, upapajjavedanīyaṃ, aparā- pariyavedanīyaṃ, ahosikammañ cā ti pākakālavasena cattāri kammāni nāma.

依成熟的时间,业有四种,即:

一、现生受业;

二、次生受业;

三、无尽业;

四、无效业。

节二十之助读说明

现生受业**(diṭṭhadhammavedanīyakamma):**这种业必须在它被造的那一世里成熟;若在该世没有具足的缘以令它成熟,它即变成无效。根据《阿毗达摩论》,在同一个心路过程里的七个速行心,第一个速行是最弱的,因此只能在被造的那一世带来果报。

次生受业**(upapajjavedanīyakamma):**这种业必须在它被造的下一世里成熟;若在该世没有具足的缘以令它成熟,它即变成无效。这种业是由心路过程里的第七个速行心所造,该速行是第二弱的速行。

无尽业**(aparāpariyavedanīyakamma):**只要诸缘具足,这种业能够从它被造下的第二世以后的任何一世里成熟。这种业是由心路过程里的中间五个速行心所造;而且只要还在轮回,它即永远不会变成无效。没有任何人能够免除体验无尽业的果报,即使佛陀与阿罗汉也不例外。

无效业**(ahosikamma):**这一词没有指定是哪一种业。它可以是没有获得具足的缘以成熟的现生受业及次生受业。对于诸阿罗汉,只能在未来世成熟的业都变成无效业,因为他们在当世即会证入般涅槃。

节廿一:依成熟之地

Tathā akusalaṃ, kāmāvacarakusalaṃ, rūpāvacarakusalaṃ, arūpāvacarakusalañ cā ti pākaṭṭhānavasena.

依产生果报之处,业有四种,即:

一、不善业;

二、欲界善业;

三、色界善业;

四、无色界善业。

不善业与善业

节廿二:不善业

Tattha akusalaṃ kāyakammaṃ, vacīkammaṃ, mano- kammañ cā ti kammadvāravasena tividhaṃ hoti.

当中,依造业之门不善业有三种,即:身业、语业及意业。

Kathaṃ? Pāṇātipāto, adinnādānaṃ, kāmesu micchācāro cā ti kāyaviññattisaṅkhāte kāyadvāre bāhullavuttito kāyakammaṃ nāma.

如何?杀生、偷盗及邪欲乐行(邪淫)是身业,一般上是通过身门发生,而名为身表。

Musāvādo, pisuṇavācā, pharusavācā, samphappalāpo cā ti vacīviññattisaṅkhāte vacīdvāre bāhullavuttito vacīkammaṃ nāma.

妄语、两舌、恶口及绮语(讲废话)是语业,一般上是通过语门发生,而名为语表。

Abhijjhā, vyāpādo, micchādiṭṭhi cā ti aññatrā pi viññattiyā manasmiṃ yeva bāhullavuttito manokammaṃ nāma.

贪婪、瞋恨及邪见是意业,一般上只发生于意门而无(身或语)表。

节廿二之助读说明

上文列出了十种「不善业之道」(akusalakamma- patha),其中三种是身业、四种是语业、三种是纯意业。首七种是指导致实行各自作为的思心所(cetanā)。无论该作为是否已完成,该思都是不善的;但若已完成其作为或已达到目的,例如(达到)令受害者死亡,或(完成)获取他人的财物等等,它们即成为「足道之业」(已完成作为之业)。对于十不善业之道的分析,见《殊胜义注》巴、页九七至一○二;英、页一二八至一三五。)译按:章末附录(二)即是译自所建议的参考资料。

一般上是通过身门发生:关于业,它是经过门所造。身门(kāyadvāra)即是「身表」(kāyaviññatti),是一种「心生色法」;而通过它人们得以把在他们心中生起之思表达于外(见第六章、节四)。说「一般上」(bāhullavuttito)是因为也可以通过言语达成杀生或偷盗,例如命令他人作;但这种业还是属于身业。

语门**(vacīdvāra):**语门即是「语表」(vacīviññatti),是一种「心生色法」;而通过它人们得以把在心中生起之思表达于言语(见第六章、节四)。虽然妄语等亦能通过身体进行,譬如通过书写或打手势,但由于主要实行它们的是语门,所以它们还是被称为语业。

贪婪等:一般上,最后三种业之道只发生在心里,而没有达到通过身体或言语表达于外。这种业称为通过意门(manodvāra)发生;而意门则是一切心的总称。

贪婪**(abhijjhā)**是贪心所,生起为希望获得他人的财物。即使已对他人的财物生起了贪念,但若还没有希望获得该财物,它即还不是「足道之业」。

瞋恨**(vyāpāda)**是瞋心所。当生起为希望他人遭遇危害与苦难时,它即已成为「足道之业」。

邪见**(micchādiṭṭhi):**当接受「没有所谓的道德」及「没有因果业报」认为正确时,它即成为「足道之业」。在经中时常提到三种邪见:

  1. 断见(natthika-diṭṭhi):此见否认人死后还会以任何形式存在,因此不承认业有善恶。
  2. 无作见(akiriya-diṭṭhi):此见认为业是不能产生果报的,认为一切业都是无效的。
  3. 无因见(ahetuka-diṭṭhi):此见认为没有污染或净化有情的因缘,所以该有情是由于偶然、命运或需要而被污染或净化。

节廿三:依因(根)与心

Tesu pāṇātipāto pharusavācā vyāpādo ca dosamūlena jāyanti. Kāmesu micchācāro abhijjhā micchādiṭṭhi ca lobhamūlena. Sesāni cattāri pi dvīhi mūlehi sambhavanti. Cittuppādavasena pan’etaṃ akusalaṃ sabbathā pi dvādasavidhaṃ hoti.

当中,杀生、恶口及瞋恨自瞋因而生;邪淫、贪婪及邪见自贪因而生;其余四者自该两因而生。依心的组别,此不善业一共有十二种。

节廿三之助读说明:

严格来说,瞋恨是瞋因的一种呈现方式;贪婪是贪因的一种呈现方式;邪见是邪见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如是这三业之道是上述三种心所。其他七业之道则是与不善因同时生起的思心所(cetanā)。虽然有时候贪可以是杀生的潜在动机,而瞋可以是邪淫的潜在动机,但在《阿毗达摩论》的角度来说,导致切断其他有情命根的思肯定是拥有瞋因,即瞋恨其他有情的存在;而导致犯邪淫的思肯定是拥有贪因,即想要与不如法对象行淫之欲。导致造作偷盗、妄语、两舌及绮语的思则可以是与贪或瞋相应。一切不善业之道肯定与痴因相应。不善业也就是十二不善心。于此则视整个心(与诸相应心所)为业,而不是只视思心所为业。

节廿四:欲界善业

Kāmāvacarakusalaṃ pi kāyadvāre pavattaṃ kāyakammaṃ, vacīdvāre pavattaṃ vacīkammaṃ, manodvāre pavattaṃ manokammañ cā ti kammadvāravasena tividhaṃ hoti.

依造业之门,欲界善业有三种,即:属于身门的身业、属于语门的语业、属于意门的意业。

Tathā dānasīlabhāvanāvasena. Cittuppādavasena pan’etaṃ aṭṭhavidhaṃ hoti.

同样地,依布施、持戒与禅修亦有三种。但依心的组别则成八种。

Dāna-sīla-bhāvanā-apacāyana-veyyāvacca-pattidāna- pattānumodana-dhammasavana-dhammadesanā-diṭṭhijjukamma- vasena dasavidhaṃ hoti.

它也可以成为十种,即:布施、持戒、禅修、恭敬、服务、分享或回向功德、随喜(他人的)功德、闻法、弘法及正直己见。

Tam pan’etaṃ vīsatividham pi kāmāvacarakammam icc’eva saṅkhaṃ gacchati.

这一切二十种(不善与善业)称为欲界业。

节廿四之助读说明

依造业之门:于此依造业之门列举了十种善业。三种善身业是远离三种不善身恶行;四种善语业是远离四种不善语恶行;三种善意业是无贪婪、无瞋恨及正见。于究竟界,首七种是两种离心所,即:正业心所与正语心所;以及与该些离心所同时生起的思心所。后三者是属于三善因,即:无贪、无瞋与无痴。

同样地,依布施……:一般上,于此所列的三种及十种善业被称为三种及十种「福业事」(造福的基础,puññakiriyavatthu)。这些善业是通过八大善心所造。

这一切二十种:这些(善与不善)业通过十二不善心与八大善心所造。

节廿五:色界善业

Rūpāvacarakusalaṃ pana manokammam eva. Tañ ca bhāvanāmayaṃ appanāppattaṃ jhānaṅgabhedena pañcavidhaṃ hoti.

色界善业纯粹属于意门。它是已达到安止的禅修,依诸禅支的分别而有五种。

节廿六:无色界善业

Tathā arūpāvacarakusalañ ca manokammam. Tam pi bhāvanāmayaṃ appanāppattaṃ ālambanabhedena catubbidhaṃ hoti.

同样地,无色界善业纯粹属于意门。它是已达到安止的禅修,依所缘的分别而有四种。

节廿五至廿六之助读说明

依诸禅支的分别而有五种:这是五色界禅那。

依所缘的分别而有四种:这是四无色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