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4-02

第三节 密宗荒谬之修集资粮法

密宗修集成佛资粮迥异显教,乃是自设之妄想。譬如以供献曼达作为修集资粮之法:《《复次,为积集顺缘之资粮故须献曼达,其法:观面前虚空中杂宝装饰之座上有莲、月,其上复有自己之根本上师,彼为三世诸佛身语意之体性,与金刚持无异,周匝一切传承祖师、及诸佛菩萨围绕,以自心所悦之相而住。

于其曼达盘上献七堆米花,为所缘之依凭,自性根本清净之吠琉璃地基上,四洲、须弥山、日、月、人、天,无不圆满齐备。复次,于世间界中悉皆充盈由自己悉皆无执之所供养一切资具,誓愿集积自主三世圆满受用身之一切善根,不观前面之一切客众,一再献供,祈请加持自己能生现证悟,禅定、无边功德相续。如是祈请,且持一定数量次。

复于上师生强烈敬信,谓「除遣违缘」:诵念百字明,及观自顶上金刚萨埵安住,一面二臂,持铃杵;佛母金刚慢母持钺刀颅器。二身皆白,以诸宝、骨饰庄严,金刚跏趺相交抱(即普贤王如来坐姿双身交抱受乐之像),其心间月轮坛城上白色吽字,由彼生甘露相续(由彼金刚上师与师母交合受乐而出生淫液甘露,连续不断出生),充盈薄伽梵金刚萨埵佛父母身中(充盈于上师佛金刚菩萨父母身中),复如云兴雨般(复观上师与佛母如夫妻坐姿行淫之行为一样),其甘露(他们行淫受乐而流出之淫液甘露)续自顶门而入(连续从密宗者自己之顶门灌入),消除一切黑相(以所观想金刚萨埵与明妃行淫之甘露灌入自身而消除身中种种不净之相),甘露续清净二垢道已(以如是甘露继续清净自己之尿道与直肠之后),复自二足心流出(复观此种甘露从自己之二足心流出),智甘露(所观想金刚萨埵与明妃行淫而流出之淫液甘露)盈满身中诸处(充盈遍满自己身中各个处所),复诵黑鲁嘎百字明。如此积集资粮、净治除垢,经年累月而行之。

以其二者之持数定量,献其数于上师,若其同口,则生大障碍及劣定;若异口,则生妙定及障碍少。》》(61-224、225)

密宗上师如是教令徒众:以七堆炒熟之米花,放置于曼达(供盘)内,而观想供养人天等,谓一再修此供养而可成就「成佛之资粮」;非如显教之以世间真正财物布施众生及供养三宝。若如是观想供养,而可成就菩萨之道、积集成佛之资粮者,则本缘部诸经佛说往世修菩萨行之种种利众诸行,皆可免矣。而此观想既非真实以利众生,云何可成就三大无量数劫方能具足之资粮?是耶?非耶?有智之人盍共思之。

复次所观想供养境界之相分,纵使成真,真能利益鬼神道众生,然皆唯利鬼神道众生(人天皆不受此供故),皆不利益人间众生,则与佛说「当于人中修菩萨道--于利人之中成就佛道」之教诫相违也。如是密宗祖师所设之献曼达,其意唯是欲令众生对上师生起绝对不疑之敬信,以便日后传授双身法时能信受不疑尔,终非真正修集资粮之道也,有智之人思之即知,必定不受其惑。

复次,所观想自己之上师,众中独尊,「周匝一切传承祖师、及诸佛菩萨围绕」,即是崇敬上师更甚于佛菩萨之意也。欲令密宗行者对其上师生起绝对敬信之意,企图极明,有智之人思之即知,勿需多言。密宗行者以此淫秽观想,想顶上金刚上师行淫所生之淫液灌入自己顶门而遍身中,欲清净自身,其实正如污泥洗衣,永无清净之日。如是修集「成佛资粮、清净污垢」,而言「如此积集资粮、净治除垢,经年累月而行之」,欲求「生现证悟,禅定、无边功德相续」,无乃妄想无智者之所说、所修耶?如人缘木而求诸鱼,乌可得之?

萨迦派又言:《《…禅定(此禅定者谓双身法中一心不乱之乐空双运也)之因、资粮道功德果:即本颂中云:「由资粮道」者,此中又四:壬一、外形相资粮道:以观本尊上师不异,迎请于面前虚空,修五供(详第一辑所说),乃至受持究竟无学道灌顶(详第二辑第八章所说密灌慧灌第四灌)之间,能生三自性见之因,为「外形相资粮道」。

壬二、内密咒资粮道:上品由三要诀至下品心气集摄于脐轮之间,以此为生自生智见之因,为「内密咒资粮道」。

壬三、密灌顶资粮道:上品由三想,下品心气集摄于佛母莲宫之间(集摄于所抱明妃子宫之间),以此为俱生智见因之资粮,是谓「密灌顶资粮道」。

壬四、究竟实相资粮道:上品喜等十二明妃俱三想加持(对于与自己合修双身法之十二位明妃,皆以壬一、壬二、壬三之观想而加持之),至下品心气集摄于彼最胜蕊处之间(集摄于所抱明妃下体之内),以此为生极净最胜空乐见智因之资粮,为「究竟真如资粮道」。概言之,于积聚禅定之因,即承许为「资粮道」。》》(61-442~443) 如是以双身法而修诸观想加持,即是密宗萨迦派《道果本颂--金刚句偈注》所说之密宗资粮道修持之法。如是邪淫荒谬之法,而可言为佛法者,则此佛法不学也罢,唯益沉沦增贪而已,与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悉皆无关,云何可谓为佛法耶?

复次,密宗上师令弟子作是观想:想自己顶上有上师本尊与明妃行淫受乐而流下淫液甘露,从自己之顶门灌注身中,遍满自身,以清净自己黑业。如是观想之法,除建立弟子对上师之绝对信心外,亦藉此而引生异性弟子对上师之贪着心,终至可以遂其共淫之意,如是即可达成共修双身法之目的,密宗之道即可流传不绝。所以者何?谓异性弟子既日日观想上师行淫,而以淫液灌注自身遍满,则异性弟子不对上师生起共淫之意者,实亦甚难也。

由是之故,密宗上师与异性弟子共淫之事,乃是久修密宗法道之上师与其异性弟子间之常事,亦是上师与异性弟子间之永久秘密,不能令配偶与家人知之,亦不得令外人知之。由是因缘,导致密教道场常有性丑闻发生,势所必然故;稍有不慎而泄漏与上师合修之秘密时,必令弟子之配偶与家人心生龃龉故,则使共修之淫行秘密爆发,往往喧腾于新闻媒体之上多日,便成伤害佛教之新闻。然实此等诸多丑闻,皆与佛教无关,只是附佛教之密宗外道所为之事。

密宗本非佛教,而社会大众及诸新闻媒体悉皆不知,乃至佛教中之诸大法师亦悉不知真相,便致密宗外道所发生之性丑闻一再伤害佛教名声,由此导致部份社会人士开始阻止家人学佛。于今之计,应当正本清源,令社会及新闻媒体普皆了解密宗之本质,令大众普知密宗实非佛教,则尔后密宗一再爆发性丑闻时对佛教之伤害,便可终止,否则佛教终将永无宁日。

密宗以如是上师相应法,令弟子观想上师与明妃行淫,而降下甘露清净自身罪业之行,作为修集佛法见道与成佛资粮之法,极为荒淫邪恶,本是恶见所生之法故;亦与修学佛道之积集资粮完全无关,根本不应作为佛法上之资粮道也。

第四节 密宗对缘起法之误会

密宗所言缘起之法,并非显教中所说之缘起法,乃谓中脉明点观想及宝瓶气之修证,与佛法中之缘起法无关。譬如萨迦派所说之三缘起:

《《壬一、回风缘起:持心而回风转气、回风转气而持心,以其力产生种种跳、动、跑、喧哗等相。 壬二、景像缘起有四:一、身脉景象:心气集摄于遍动之精血左右二脉三十二脉结之汇合处,觉见隐蔽,心气集摄于七万二仟条极细微脉处、且觉知觉见自身极小进入自身脉干中等。二、脉字景象:以心气集摄于心间之□(梵字:宗)等字处,如置「消除愚昧、黑暗」之灯,及以心气集摄于六道种子字,觉知六道之处等。 三、界甘露景象:若五甘露等分均摄于心间种子字时,觉见五种姓如来,增长眉间、密处之二种红白甘露力(详第九章之双身法所说),觉见三千世界之日月。四、气景象:持地(原注:水火风)气等自住脐处时,觉见烟等相。 壬三、梦缘起:依前述景象时,前述之景象为因,以睡眠为缘,其景象所生之梦者为梦缘起。 如此,问:其梦之觉受与梦之缘起有何差别?则曰:梦觉受之因仅是持气,觉受果则仅产生梦马等等浮动之相,范围较小。 梦之缘起是:因--依内之四坛城诸多相异缘起;缘--则以睡眠为触缘;果--则生种种相异之梦,范围较大。》》(61-156) 如是所言之缘起,皆在观想中脉明点及修宝瓶气上用功,而非佛法中所说之缘起法--现观十八界之缘起性空--依十二因缘而现前观察蕴处界等一切法空,无一法具有常住不坏之体性。由是之故,密宗古今诸师于因缘法不能证解,所说、所修、所证皆是外道观想及气功等有为法故;如是修行,尚不能了知声闻初果之修证实质,何况声闻罗汉所不能知之菩萨明心证真所得般若智慧?故说密法虚妄,非佛法也。

亦如萨迦派「五缘起」之说:《《五缘起所圆满道:外缘起、内缘起、密缘起、真如缘起、究竟缘起。 本颂中云:「以五缘起所生圆满道」句,即是述此,其五缘起者:庚一、外缘起:为转气回风及景象、梦等外境相粗略之所现。 庚二、内缘起:为心气集摄于脉字宫殿。庚三、密缘起:为由断世间道而现出世间道身脉坛城等四坛城。 庚四、真如缘起:为初地以上之外验相升现明点,内验相升现气,真如验相升现心功德。 庚五、究竟缘起:为融入四行于十三地。如此,以五缘起圆满世出世间一切道者,谓「以五缘起所生圆满道」。》》(61-382、387~388)

如是所说缘起之法,皆在世间法、有为法、无常法之中脉明点气功上用心,所修、所证皆是世间有为漏无常之法,与解脱道及佛菩提完全无关,乃是外道法,乃是外于自心藏识而求佛法,名为心外求法者。

如是心外求法之密宗外道法门,竟敢诳唬佛教学人,谓其外道法上之修证可以令人证得佛法中第十三地之果证,而言「以五缘起圆满世出世间一切道」,而言如是修行之人即是「以五缘起所生圆满道」;如是以外道法代替真正之佛法,却说密宗方是最究竟之佛法--狂言密法是显教修法所不能及者,颠倒殊甚也。

第五节 密宗邪谬之无漏法

密宗所说之无漏法,亦复迥异佛说。譬如「三无漏」:《《本颂中云:「身无漏」者,转身脉处成化身,其中有二:一、身之秘密不可思议者:中脉顶髻不显。二、一切身者:为殊胜、非殊胜变化身者,其一切行以三律仪而调伏所化者。

本颂中云:「语无漏」者,转脉字处成圆满报身,其又有二:一、语之秘密不可思议:语量无能执,以外内均闻故。二、一切语者:以诸和悦语音为无量种种众生说法。 本颂中云:「意无漏」者,转界甘露处为法身,其又有二:一、意之秘密不可思议:法性如所有知;二、一切意者:有法尽所有知。》》(61-166~167)

密宗所说如是三无漏法者,亦是依于中脉明点及宝瓶气而说修证,与佛法完全无关。而彼等所说如是三种「无漏」之修行法门,仍以双身法为其中心思想,故主张以三种律仪--双身法中之身口意行--而调伏所度化之人。至于「意无漏」所说之法,仍未能离于双身法之「界甘露」--以精液为种子甘露;由是缘故,以精液之能生处为法界之根源,而观想密处有法身佛双身交抱淫合故能生一切三世诸佛,故说「转界甘露处为法身」,如是而证乐空双运、乐空不二者,即已成就法身佛境界,而言「意之秘密不可思议:法性如所有知;有法尽所有知」。

然究其言、观其行、察其证,皆是欲界世间之有为有漏法,并非无漏法;如是亲住之境界,余悉知之,并无不可思议之意密存焉。而彼等已证如是「意无漏」之密宗古今诸师,虽然自言于「法性如所有知;有法尽所有知」,其实完全误会解脱道及佛菩提,尚非二乘小果修证之见道者,何况大乘菩萨果位之修证者?如是而言三无漏、秘密缘起者,本质完全是外道,与佛法并无丝毫相应之处。

第六节 密宗对四缘之误会

密宗所说之四缘,亦悖佛语,完全在密宗所说之常见外道法上用心。譬如《大手印教授抉微》中云:《《按:修习大手印之四缘者,了达轮回苦,决心出离,专修大印为因缘(一)。上师能与行者加持,及其本人之经验教授,能令行者开悟,故为修习大印之增上缘(二)。行者了达一切无明、分别、烦恼等皆为法身,能持为修习大印之道,此为缘缘(三)。一切行持,不离此法身上所显现种种,而此无依无护之大印,任何所作、任何时间无不相应,此为等无间缘(四)。如上四缘而以上师加持为主缘。且所谓根本上师者,即能令行者顿见明体之上师;金刚上师者,谓俱生之缘所能感召者,得师弟同体,永不分离,如彼金刚,不为他破也。且所谓瑜伽者,正以为法界本体,上师加持及弟子之得加持而见明体,三者本来同体,本来相应,故曰瑜伽也。此即修上师相应而通大印之理趣。》》(34-843)

当知四缘者,乃是一切种智中所说之八识心王中相应之法,无关外法。今者密宗将此四缘而说上师与弟子间修学乐空双运大手印之四缘,真乃不伦不类之说也。所以者何?谓四缘者,乃是八识心王间所显心行,与上师弟子间之关系无涉。密宗却言四缘以上师之加持为主缘…等,真乃误导众生之言也。如是以外道法而代替佛之正法,即是密教所惯用之手段。

复次,密宗所言「师弟同体,永不分离,如彼金刚」者,有大过焉:如是则谓有情生命本体乃是未学佛法之前曾被分割,今由修学密法故,回复为「师弟同体」,而认为报身佛既是与「母佛」双身交抱之像,则弟子与上师合修双身法后,其灵体即因与上师交合而为一个法界明体,故应当将己明体经由下体运入异性上师身中,与上师结合,而完成双身法之修证,将来成佛时与异性上师永不分离、如彼金刚萨埵与佛母交抱受乐而永不分离之状。审如是,则法界明体是可分割者,是故后来亦可合并为一,永不分离如彼金刚。此真邪见,迥异佛说,云何而可言为佛教之修行法门?密宗上师则以此为由,而鼓励异性弟子与其常相交合,以求成就「佛道」。

复次,《甚深内义》中,让蒋多杰云:《《四缘者,颂云: 于彼习气阿赖耶,因缘等咸集于此,中间显现增上缘。 由眼等根达于识,所缘缘者为色等,境中显现应了知。 又所谓无间缘者,彼彼灭已无间生,第六意识常现起。 初、因缘等习气咸集于阿赖耶识,前已述一切种即此处所谓因缘,若无此,则无因缘,其余一切有情之因如喻言之。如摄大乘论云:「阿赖耶识,如阳焰、如幻、如翳」,故无此识认持,诸非正分别种子颠倒因,则无有矣!必具阿赖耶识,已如上述。

二、增上缘者,颂云:于中显现增上缘,由眼等根达于识。由六识之增上缘者,中间显现五根及识根:眼根如葡萄,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新偃月,身如腰鼓颡,皆是净色根。所谓色者,从四大之因出生,净者与识相连,且明显故,内种子成功能与相连故,为阿赖耶识所摄持故,显现五根其理不违。意根者,彼无间在阿赖耶识中生灭,又为六识无间所摄故,一说名为意界。又有谓第八识功能分出、能开意识生门,是属处类。所谓法处者,有为法处、无为法处,由彼意与法,即心与境之中出生缘起。

三、缘缘者即色等,境中显现色声香味触,有为法无为法等是。色者,为四大种或大种所造,凡眼所行境,显色形色是;声音、耳所行境,从执受及无执受种出生。香者鼻所行境,好香、恶香及其余香。味者,舌所行境,六味。触者,身所行境,轻重软粗、寒热、饥渴。法者,无为法,及有时显现之法,从有表出生;所取法,自在圆满法、遍计法,受想思等。无为法者,六灭及空真如,彼等异名有八;略摄之,则为一切所了知境。

四、等无间缘者,颂云:彼彼灭已无间生。声闻乘差别部许为六识,各各灭后,无间之缘,虽然彼非必以灭为因也。解深密经云:前六识灭已。此意界与无间意说为一,由此传第八识无间意,在一切种八识中,如水与波,依阿赖耶识而动摇,出生无间缘,如前所述。前六识缘,若以一出生,无间缘亦以一出生;多出生,亦以多出生,如彼数相同。彼之灭者,指前六识灭时,作无间后缘相近,故曰无间。是故说彼无间而生,亦不相违。三十颂云:五与根本识,五识如何出,与识俱或非。根本识为阿赖耶识,五识与三缘相俱出生,此说与识俱之理,即此第八识,亦许为彼之增上缘,故由无间意出生已,乃有根尘识,此说或非正理。第六意识如何出生?三十颂云:「生起意识者,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如上所云:五识中第六识,暂时摄于阿赖耶识,故不显现,余一切时皆出生。颂曰所谓第六意识者,即指此也。第六意识亦有无间,依于阿赖耶识之等无间意所分出。亦或谓第六意识分出,则与第六意识同已。又前六识若就果位上说,与三缘出生可符正理,瑜伽师地论云:四缘者说因缘,为心所生。若就胜义上言,一切从缘起生,成立彼等之一切说,为皆而已;如此引证,甚繁且止。如上释因缘已。》》(34-348350)亦即(46-2830)

如是所说四缘者,处处违背四阿含中佛语;亦违大乘经中佛语,复又违背诸菩萨论中意旨,不克一一枚举,且举其过之大者言之。

密宗之《甚深内义》所引《《如摄大乘论云:「阿赖耶识,如阳焰、如幻、如翳」》》者,『摄大乘论』文中并无此句;然有相似之句:《复有譬喻相:谓此阿赖耶识,幻、焰、梦、翳为譬喻故。此若无者,由不实遍计种子故,颠倒缘相、应不得成。》意谓:阿赖耶识含藏种子之正理者,复有譬喻相:谓此阿赖耶识之含藏种子体性,故以蕴处界等犹如幻化、阳焰、梦境、如翳而譬喻之。此阿赖耶识若无者,则由不实之遍计执种子故而产生之颠倒缘相(执蕴等实有--譬如宗喀巴之执意识常住不坏--之颠倒攀缘相)等现象与言说,应不得成立。是故《摄大乘论》所说之「阿赖耶识,幻、焰、梦、翳为譬喻故」所说之理,乃谓阿赖耶识实有,非如密宗所言之「阿赖耶识,如阳焰、如幻、如翳」,密宗上师不了真义,妄作情解,便生错会;更以书论贻误后人,非所宜也。

复次,彼《摄大乘论》文中,处处证成「实有阿赖耶识」之理,亦处处证成一切法之根源即是阿赖耶识:世出世间法皆依阿赖耶识而得出生;若无阿赖耶识,即无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今者密宗以未能证得阿赖耶识故,遂否定之,乃反其意而曲解曰:「故无此识认持,诸非正分别种子颠倒因,则无有矣!」则是否定阿赖耶识,妄谓:「若不执不证阿赖耶识,若阿赖耶识不认持诸法,则『一切邪分别种子之颠倒因』便得消灭」;密宗如是故意曲解论意而附合己意,印顺法师亦复如是,故意曲解《摄大乘论》之文意,颠倒而说论意为主张无有阿赖耶识,与论意完全相悖;如是作法与密宗诸师如出一辙,非是诚实人之作为也,如是所说焉得谓为佛法耶?《甚深内义》此段文中错解错引之处极多,篇幅所限,不克一一枚举,有智之人自能简择。

第七节 密宗自己发明之漏尽通

密宗古今上师所证之「漏尽通、无漏通」,亦皆不同佛法中之漏尽通。西密四大派之法皆是以双身法之乐空不二、乐空双运为修证标的,故其漏尽通者,乃以男女交合而至性高潮时之不射精:精液不外漏,或漏后能回收至腹中,而谓漏尽。譬如:

《《明点漏则所依退败者,其能为禅定中之障碍(密宗以双身法之大乐正受而一心不乱为禅定正修,若射精则不能长住性高潮中而长时一心受乐、一心不乱),故须守护(令不泄漏)。「六漏」者,即:生乐遍满盈中漏、鬼魔习气梦中漏、病患诸扰液中漏、明妃作缘贪中漏、饮食不调觉中漏、行止不端过中漏。》》(61-419)。此乃谓精不泄漏而言无漏,非谓佛教正法中所说之烦恼漏尽也。由此可知密宗对佛教正法之扭曲解释,严重无比。

亦如:《《出世间道法等悉圆足之世第一法:能得出世间初地以上之诸道悉圆足者,且能「(在有)生(之)身(证得精液)无漏」、心无分别之因,而为无碍着。》》(61-436-8)。显教中之世第一法尚未亲证大乘见道,乃是四加行位之最后位,犹待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已,方入大乘见道位之第七住位中,犹待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已,方入初地通达位也。是故密宗对显教所说之四加行内涵,完全错会,而以自意随便解释之,便用来「弘法」以误众生也。 复次,此文中所谓无漏者,乃谓生身无漏;谓于此世身上即修成物质明点(精液)无漏,而于乐空双运之际、心不分别种种身外之法等,谓为证得无漏之初地圣人也。以此双身法为基础而修道,若能融入密宗之「四行」者,即可成佛,名为究竟无学道,故云:《《…二地至十二地间则有十一种验相于「修道」,以融入四行为「究竟无学道」。》》(61-437)。究竟无学道者,谓修成究竟佛地之境界也。

《甚深内义》中言:《《所谓漏失者,所依身漏失地有四:即上下道及毛孔,余根门。能依心漏失亦有四:贪爱、无明、不正见(原文中少一,唯列三法)。四者舍已,得究竟果。》》(34-437)

《甚深内义》中,主张以双身法之淫欲第四喜大乐而可出离生死,故作是言:《《生死流转:颂云: 不清净迷乱有情,不知剎那之大乐,不知己乐向外攀, 乐坏乃生起三毒。不由己愿入轮回,初为具乐之贪欲, 中者则为痴无明,复为离贪之瞋心。求乐自贪及悭吝, 嫉妒皆起作不善,是故堕落于恶趣。 谁流转?颂言:「不净错乱诸有情」,不知何者?颂言:「不知剎那之大乐(不知性高潮出现时之剎那大乐)」,何不知?颂答:「不知己乐向外攀(不知自己身中有此大乐而向外攀缘身外不实之乐),乐坏乃生起三毒(身外之乐终究会坏失,由坏失故便起了三毒),不由己愿入轮回」,俱生智当由观察了别故。》》(34-435~436) 如是,密宗以双身法所证之欲界淫行第四喜大乐,作为究竟成佛时之报身佛常住大乐,故以修成「长住最高淫乐第四喜境界,而精液不漏失」,作为漏尽通,作为佛法之正修行。密宗所谓一世之中即身成佛者,精义在此;《甚深内义》书中所说者,意亦在于此,是故处处所说皆以隐语而说,以免密意外泄;由于显教中人不能知解如是密意,故名彼书为《甚深内义》。

密宗古今诸师,悉皆不知漏尽通之本质即是断除「我见及我执之现行」,又复错会我见与我执之内涵,而以不贪射精之乐及精液不漏作为漏尽,如是妄想肤浅之外道世间法,而谓为无上密法,有何佛法密意可言耶?《甚深内义》中更说众生由于不知自己身中具有如是大乐,而向外求乐,故轮转生死;殊不知密宗如是追求淫行中「俱生乐--第四喜」之乐者,正是欲界漏中最粗重之外乐因--外于自心如来藏而求身触外法之乐,正是「不知自己本有第八识涅盘之究竟乐,而向外求男女欲之无常乐者」,欲界众生因此欲界之男女欲贪而致受生于欲界人间故--唯除乘愿再来诸菩萨--乃竟以此邪见,而责众生之轮回乃因不知贪求自身第四喜淫乐大贪所致,于漏尽通之误会严重至此,世无其匹。

《甚深内义》复云:《《漏有如下之次第:从一界乃至五界。时轮注『殊胜不变略摄』云:若明点漏失,则为生三界之因。「色界无男女二根,无色界无身,何故有漏失?」答曰:四无色界者,其普遍定中有空之水、空之火、空之风、空之地四者,故有漏失。四究竟天者,其普遍定中,有风之火、风之水等四者,故亦许漏失。于是乃至有火之四者、水之四者、地之四者,此则从广果天乃至梵众天之漏失因;如上十六色界与四无色界为二十处,皆由五大各各内涵五大小种为漏失因,由前所说因缘,故有老死。》》(34-355)

密宗如是胡言乱语,而仍有人信之、终生奉行不渝,真乃无知之极也。无色界虽有四天,实唯一界,非有四无色界也。复次,究竟天者,唯在色界顶,为五不还天之第五天,方名色界究竟之天也;色究竟天唯有一天,非有四天也。密宗不知三界之境界,而胡言乱语,更造成书论,遗误后人,非所宜也。

复次,无色界既无身根,故于欲界之十八界法中,唯有意根、定中法尘、意识三界现前,全无「有色根」等十五界法,不应言尚有四大之漏失也。密宗所说无色界定中「空之四大」者,乃是擅自发明之名相,实无「空之四大」等法可供无色界「天人」漏失也。四大之极微互不相涉故,故无所谓「风之火、风之水、空之地、空之水」等可言也;空则无物,不应言有空之地水火风也。凡此种种谬说,皆因误会《楞严经》中佛语真旨,故作如是妄语,皆是揣测之言尔。

色究竟天人唯是影像,非是物质之色法,乃是物质之边际境界,过此即成虚空也,是故言为色法之究竟处,故名色究竟天,不应言有「空之火、风之火」等物质色法也。如是天界已无密宗所言之精液漏失,由此可证:「密宗所言之漏尽通,只适用于欲界人间尔,完全不适用于色界及无色界也。」何以故?谓「唯有欲界之人间外道弘传此双身法,方能有受诸淫乐而不射精之情事故」,故精液无漏之法,只合人间外道有之,非诸天有此邪法弘传也。

若「四大之漏」所言可通者,则密宗诸师及诸密续亦应补说「人间之密宗行者如何修行可致四大之漏消除之法」;而古今密宗诸师悉不言此,应有大妄语之嫌。譬如莲花生之未曾证得此四大不漏之法,唯言淫液不漏之法,则应莲花生实际尚未成就密宗之佛果,尚未修证此色界无色界之「无漏法」故。审如是者,则密宗所说即身成佛之法乃是妄想,并非真能使人证得四大无漏之法。

复次,色界及无色界天人,若非菩萨证悟者而乘愿生彼者,皆是有漏之人--未断我见我执,然非密宗所谓四大之漏也。密宗上师不知佛语真旨,错会 佛所开示无漏之正义,而以精液之不漏作为佛法无漏道之修证正途。若密宗所言为正,则色界及无色界天人悉成已证无漏道之四果圣人也;然因佛说色界天及无色界诸天人亦属凡夫,未曾证得无漏道,故密宗上师对于他人所质「色界及无色界诸天之无精液可漏者,亦应是证果圣人」一语,便不能置答,乃发明此说,妄谓色界天人及无色界天人仍有风大之火、风大之水……等漏失,故仍是有漏凡夫。凡此皆因密宗上师对于佛说漏尽之真义不能得其正解,遂有如是《甚深内义》之无漏笑谭出现人间而流传之。

复次,设使将来密宗上师读毕拙著,而于无漏法之修证如实正修而符 佛说者,亦仅是声闻解脱道之行门,尚未可言是成佛之法也。成佛要赖般若种智之成就,及福德之具足方能成就故。是故诸声闻罗汉唯成小乘四果圣人,不能成佛,云何密宗可以说无漏即是成佛?不应正理!密宗对于佛法之误解,及依自意而作之妄解,如是严重,所说完全不同佛说真旨,云何可称之为佛教之密宗耶?断无是理!而印顺法师竟强词夺理,为密宗张眼,强言密宗是佛教正统宗派之一支,迷寐至此,夫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