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24

④ 〔 華嚴經内章門等雜孔目〕 

四卷,約九萬餘字。大藏第四十五册(五三六)。智儼大師集。

一、 初會十門料簡一經意,二、 天王讚佛説偈初首顯教分齊義,三、 盧舍那佛品中雲集文末普賢文中立一乘三乘義章,四、一切諸法勝音菩薩偈首立轉法輪章,五、 觀五海説十智文首立五海章,六、 説分文内浄土因緣文初立十世界章,七、 普莊嚴童子處立因果章,八、 第二會名號品初禮佛儀式章,九、 十號章,十、 權道明如來法四生章,十一、 十種浄土章,十二、 四諦品立四諦章,十三、 光明覺品中立業成就章。十四、 五陰章。十五、 隨附十八界章,十六、 隨附十二處章,十七、 明難品初立唯識章,十八、 衆人問文殊處明入佛境界章,十九、 浄行品初明凡聖行法分齊不同義章,二十、 十力章,二一、 六波羅密章,二二、 十八不共法章,二三、 四無畏章,二四、 賢首品初立發菩提心章,二五、 三種佛性章,二六、 八種梵音聲章,二七、 第三會十住品内本分首種性章,二八、 十住章,二九、 梵行品初明通觀章,三十、 常乞食等四依章,三一、 十二頭陀章,三二、 受善律儀戒業章,三三、 五濁章,三四、 發心功德品初五戒章,三五、 八戒章,三六、 四果章,三七、 六十二見章,三八、 五蓋章,三九、 十纏義章,四十、 十欲章,四一、 明法品初立五停心觀章,四二、 明法品内通依五乘定其解行損益分齊章,四三、 二種莊嚴章,四四、 三寶義章,四五、 六和敬章,四六、 第四會華聚品初立十波羅密章,四七、 十藏品内立一乘三乘小乘教藏章,四八、 六無爲章,四九、 三界章,五十、 四辯章,五一、 道品章,五二、 十二部經章,五三、 第五會明十廻向章,五四、 第五會依其五教明順善法數義,五五、 七財章,五六、 第五廻向悔過除罪章,五七、 第六廻向四輪除八難章,五八、 九十六種外道章,五九、 七士夫趣章,六十、 祕密翻依行檀起行作業同異章,六一、 第八廻向真如章,六二、 第九廻向初普别始終差别理事諸觀義章,六三、 第九廻向末明住地始終寬狹相攝分齊微細差别義章,六四、一乘法海章,六五、 第十廻向生成佛德差别義章,六六、 第六會初明十地品十地章,六七、 本分中決定章,六八、 加分中意加内明四法章,六九、 六正見章,七十、 請分中轉依章,七一、 請分末證教二大章,七二、 説分初料簡諸宗義章,七三、 安住地分初五怖畏章,七四、 校量勝分初十願章,七五、 三種菩提章,七六、 行校量中信等十行章,七七、 行校量慈悲内緣起章,七八、 彼果分中調柔等四果章,七九、 第二地初三聚戒章,八十、 十惡業道章,八一、 七種邪見章,八二、 十善業道章,八三、 攝生戒中明四倒章,八四、 第三地厭分中四静慮八禪章,八五、 三苦八苦章,八六、 四無量章,八七、 六神通章,八八、 第四地三十二相章,八九、 八十種好章,九十、 第五地中七浄章,九一、 十諦章,九二、 第六地緣生章,九三、 三空門章(亦名三三昧),九四、 重空三昧章,九五、人法二空章,九六、 第七地中四家義章,九七、 第八地四種無生忍章,九八、 三世間章,九九、 十自在章,一○○、 十怖畏章,一○一、 第九地十一稠林義章,一○二、 八萬四千法門章,一○三、 煩惱行使行稠林章,一○四、 業稠林章,一○五、 根行稠林章,一○六、 生稠林章,一○七、 習氣稠林章,一○八、 三聚行稠林章,一○九、 成就章,一一○、 二十種法師章,一一一、 四十無礙辯才章,一一二、 第十地受職章,一一三、 阿耨達池義,一一四、 十明品十明章,一一五、 滅盡定章,一一六、 十忍品十忍章,一一七、 阿僧祇品時劫章,一一八、 壽命品壽命差别章,一一九、 壽命品内明往生義,一二○、 菩薩住處品住處章,一二一、 不思議法品顯果德自在章,一二二、 解脱章,一二三、 如來相海品相海章,一二四、 小相光明功德品小相用章,一二五、 普賢行品普賢章,一二六、 性起品明性起章,一二七、 亡是非論(曇遷禪師撰),一二八、 明涅槃章,一二九、 見聞供養福分章,一三○、 第七會離世間品明智章,一三一、 不共法章,一三二、 六念章,一三三、 九次第定章,一三四、 八人章,一三五、 見法二行章,一三六、 辟支佛章,一三七、 菩薩章,一三八、 五生章,一三九、 第八會入法界品初辨廻心章,一四○、 賢聖善知識章,一四一、 四親近章,一四二、 釋四十五知識文中意章,一四三、 融會三乘決顯明一乘之妙趣,一四四、 顯華嚴經部品增減義,一四五、 釋瓔珞本業梵網二經顯華嚴經一乘分齊義,一四六、 證華嚴經用教分齊義,一四七、 梵本同異義。

右一百四十七章,别明晉譯華嚴諸義,宜與搜玄記對閲。

⑤ 〔 華嚴經探玄記〕 

二十卷,約五十八萬餘字。大正藏第三十五册(一○七—四九二)。唐·賢首國師法藏述。

「法藏大師,康居國人,祖父時,來長安。十七歲,入太白山,聞方等諸典;後於洛陽雲華寺聽智儼尊者講華嚴,投爲弟子,深通華嚴之旨。二十六歲,儼寂。二十八歲,奉勅出家。未進具,承旨於太原寺講華嚴: 尋又於雲華寺講。有旨令京城十大德爲授满分戒。自爾,參加翻譯,從事講説,努力著述,大成華嚴宗義。……前後講新舊華嚴三十餘遍。師生於貞觀十七年。睿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十一月,寂於長安大薦福寺。年七十。是爲華嚴宗第三祖。世稱賢首國師。」(中佛簡史)

將釋此經,略開十門:㈠ 明教起所由,㈡ 約藏部明所摄,㈢ 顯立教差别,㈣ 簡教所被機,㈤ 辨能詮教體,㈥ 明所詮宗趣,㈦ 具釋經題目,㈧ 明部類傳譯,㈨ 辨文義分齊,㈩ 隨文解釋。

㈠ 教起所由,先總辨,後别顯。别中有十,謂: 由法爾故,願力故,機感故,爲本故,顯德故,顯位故,開發故,見聞故,成行故,得果故。

㈡ 藏部明攝,略顯十義,以明收攝: 一、 明三藏,二、 顯所攝,三、 辨二藏,四、 釋相違,五、 開種類,六、 定所攝,七、 一部收,八、 三部攝,九、 或九部,十、 具十二。

㈢ 立教差别,略提十類: 一、 敘古説,二、 辨是非,三、 述西域,四、 會相違,五、 明現傳,六、 定權實,七、 顯開合,八、 教前後,九、 就義分類,十、 以理開宗。

此中第九、以義分教,教類有五;此就義分,非約時事。⑴ 小乘教,⑵ 大乘始教,⑶ 終教,⑷ 頓教,⑸ 圓教。

第十、以理開宗,宗乃有十: ⑴ 法我俱有,⑵ 法有我無,⑶ 法無去來,⑷ 現通假實,⑸ 俗妄真實,⑹ 諸法但名,⑺ 一切皆空,⑻ 真德不空,⑼ 相想俱絶,⑽ 圓明具德宗。

㈣ 教所被機,通有十位: 前五簡非器,後五顯所爲。前五者: 一、 違真,二、 背正,三、 乖實,四、 狹劣,五、 守權;此五非器。所爲五者: 一、 正爲一乘不共教中普機菩薩;二、 兼爲遺法中見聞信向此無盡法,成金剛種;三、 引爲共教菩薩;四、 轉爲二乘;五、 遠爲凡愚、外道、闡提。

㈤ 能詮教體,通論教體,從淺至深,略有十門: 一、 言詮辯體門,二、 通攝所詮門,三、 徧該諸法門,四、 緣起唯心門,五、 會緣入實門,六、 理事無碍門,七、 事融相攝門,八、 帝網重重門,九、 海印炳現門,十、 主伴圓備門。

㈥ 所詮宗趣: 語之所表曰宗,宗之所歸曰趣。此經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爲宗。

㈦ 釋經題目,略釋十名: 一、 數名,二、 法名,三、 喻名,四、 義名,五、 德名,六、 事名,七、 開名,八、 具名,九、 合名,十、 品名。

㈧ 部類傳譯,亦有十義: 一、 恒本,二、 大本,三、 上本,四、 中本,五、 下本,六、 略本,七、 論釋,八、 翻譯,九、 支流,十、 感應。

㈨ 義理分齊,略擧十門: 一、 同時具足相應門,二、 廣狹自在無碍門,三、 一多相容不同門,四、 諸法相即自在門,五、 隱密顯了俱成門,六、 微細相容安立門,七、 因陀羅網法界門,八、 託事顯法生解門,九、 十世隔法異成門,十、 主伴圓明具德門。

㈩ 隨文解釋: 今此三萬六千偈經,有七處八會,謂: 人中三處,天上四處,爲七;重會普光,爲八會。

於中有三十四品,初一品是序分;盧舍那品下,明正宗。流通有無,以四義釋: 一以「微塵」下二頌爲流通,以結歎勸信故。二爲經來未盡,闕無流通。三爲此經是稱法界法門説,故總無流通。四以餘三乘等法逐機差别利益衆生爲流通相。

今更尋下文,總分爲五: 初品,是教起因緣分,二、 舍那品中一周問答,名擧果勸樂生信分;三、 從第二會至第六會來,一周問答,名修因契果生解分;四、 第七會中一周問答,名託法進修成行分;五、 第八會中一周問答,名依人入證成德分。

以下釋文,從略。

⑥ 〔 華嚴經文義綱目〕 

一卷,約一萬餘字。大藏第三十五册(四九二)。賢首國師法藏撰。

總括此經七處八會事義差别,略開十門:㈠ 教起所因,㈡ 釋經題目,㈢ 明經宗趣,㈣ 説經時處,㈤ 辨定教主,㈥ 衆數差别,㈦ 請説分齊,㈧ 所入三昧,㈨ 佛光加持,㈩ 正説品會。

㈠ 教起所因,有二: 先明教傳之相,後辨教興之意。教興有十,謂: 願力故,法爾故,爲本故,爲歸故,顯德故,顯位故,開發故,見聞故,成行故,得果故。

㈡ 釋經題目,有二: 先釋衆名,後解别目。

㈢ 宗趣有二: 先總,後别。别中,五對十句:一境行,二理事,三教義,四因果,五人法。

㈣ 説經時處,先明時,後題處。時有四門:一、 定分齊,二、 攝前後,三、 顯差别,四、 表示法。説經處五門: 一、 定其處,二、 辨融攝,三、 顯差别,四、 總表示法,五、 别顯處會。

㈤ 定教主,五門: 一、 定佛身,二、 明融攝,三、 顯差别,四、 表示法,五、 明業用。

㈥ 衆數差别,十門: 一、 明衆數,二、 新舊,三、 定器,四、 世出世,五、 界趣,六、諸乘,七、 權實,八、 位地,九、 表法,十、 因果。

㈦ 諸會請問,四門: 一、 明有無,二、 顯所問法,三、 辨能問人,四、 問之儀式。

㈧ 所依三昧,八門: 一、 辨分齊,二、 有無,三、 明出入,四、 顯因果,五、 入定人,六、 業用,七、 入定意,八、 雙行非雙行。

㈨ 光加不同,五門: 一、 有無,二、 出處,三、 光意,四、 光體,五、 光用。

㈩ 所説法,四門: 一、 約品,二、 約會,三、 約文,四、 約義。

一、 約品,頌曰: 二六六四三,十一各一一;是故於八會,品有三十四。約會有二: 初攝因從果,會别有八;二分因果有六十二會。約文,即科判。約義,即十玄門。

案此綱目,即晉譯六十華嚴之懸談耳。

⑦ 〔 華嚴經旨歸〕 

一卷,約一萬餘字。大藏第四十五册(五八九)。唐·法藏述。

略擧大綱,開爲十義;撮其機要,故曰旨歸。

㈠ 説經處

從狹至寬,略開十處: 初,此閻浮,二、 周百億,三、 盡十方,四、 徧塵道,五、 通異界,六、 該别塵,七、 歸華藏,八、 重攝刹,九、 猶帝網,十、 餘佛同。

㈡ 説經時

略擧短修分齊,析爲十重: 初,唯一念,二、 盡七日,三、 徧三際,四、 攝同類,五、 收異刧,六、 念攝刧,七、 復重收,八、 異界時,九、 彼相入,十、 本收末。

㈢ 説經佛

略辨十重: 一、 用周無碍,二、 相徧無碍,三、 寂用無碍,四、 依起無碍,五、 真應無碍,六、 分圓無碍,七、 因果無碍,八、 依正無碍,九、 潛入無碍,十、 圓通無碍。

㈣ 説經衆

統略大綱,亦現十位: 一果德衆: 二、 常隨衆,三、 嚴會衆,四、 供養衆,五、 奇特衆,六、 影響衆,七、 表法衆,八、 證法衆,九、 所益衆,十、 顯法衆。

㈤ 説經儀

通别各開十例,通者: 六塵爲六,七、 内六根,八、 四威儀,九、 弟子人物,十、 一切所作皆堪攝物,别約音聲有十:一、 佛語業圓音自説,二、 佛毛孔出聲説法,三、 佛光出音説法,四、 令菩薩口業説法(謂佛加令説),五、 令菩薩毛孔出聲説;六、 令菩薩光明出聲説,七、 令諸刹海出聲説,八、 令一切衆生悉爲説法,九、 以三世音聲説法,十、 以一切法中皆出聲説法。餘九例之,則有百門。

㈥ 辨經教

均準經文,析爲十類: 一、 異説經,二、 同説經,三、 普眼經,四、 上本經,五、 中本經,六、 下本經,七、 略本經,八、 主伴經,九、 眷屬經,十、 圓满經。

㈦ 顯經義

略開二類,各辨十門。先明所標之法,統爲十對: 一、 教義,二、 理事,三、 境智,四、 行位,五、 因果,六、 依正,七、 體用,八、 人法,九、 逆順,十、 應感。

次明所顯理趣,亦擧十例以顯無碍: 一、 性相無碍,二、 廣狹,三、 一多,四、 相入,五、 相是,六、 隱顯,七、 微細,八、 帝網,九、 十世,十、 主伴無碍。前十對中,一一皆有此十無碍。次約事法以一蓮華葉辨此十義,以例一切。(案此即是十玄門耳)。

㈧ 釋經意

法相圓融、實有所因;因緣無量,略辨十門: 一、 爲明諸法無定相故,二、 唯心現故,三、 如幻事故,四、 如夢現故,五、 勝通力故,六、 深定用故,七、 解脱力故,八、 因無限故,九、 緣起相由故,十、 法性融通故。

㈨ 明經益

信向趣入此普賢法,圓通頓益廣大無邊。略攝經文,現有十種: 一、 見聞益,二、 發心益,三、 起行益,四、 攝位益,五、 速證益,六、 滅障益,七、 轉利益,八、 造修益,九、 頓得益,十、 稱性益。

㈩ 示經圓

謂上九門所現之法,總合爲一大緣起法;隨有一處,即有一切,無碍圓融,無盡自在。今隨義亦開十門: 一、 處圓,二、 時圓,三、 佛圓,四、 衆圓,五、 儀圓,六、 教圓,七、 義圓,八、 意圓,九、 益圓,十、 普圓。以同一無碍大緣起故;自在難量不思議故;是謂華嚴無盡法海,窮盡法界,越虚空界,唯普賢智方窮其底。

⑧ 〔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四卷,約四萬餘字。大藏第四十五册(四七七)。唐·沙門法藏述。

此章開釋如來海印三昧一乘教義,略作十門: 建立一乘第一,教義攝益第二,古今立教第三,分教開宗第四,乘教開合第五,起教前後第六,決擇其意第七,施設異相第八,所詮差别第九,義理分齊第十。

一、 建立一乘

一乘教義分齊,開爲二門:㈠ 别教,㈡ 同教

㈠ 别教
性海果分不可説十佛自境界
緣起因分普賢境界

普賢門:

  • 分相門—别教一乘别於三乘。
    • 一乘三乘差别,諸聖教中略有十説: 權實差别,教義差别,所明差别,德量差别,寄位差别,付囑差别,根緣受者差别,難信易信差别,約機顯理差别,本末開合差别
  • 該攝門— 以三乘望一乘,有二門: 一、 不異: 以三即一故不異,以一即三故不異。二、 不一。不一,是上分相門;不異,是此該攝門
㈡ 同教,

亦二: 一、 分諸乘,二、 融本末。

一、 分諸乘,有六重
  • 明一乘
    • 約法相交參以明一乘
    • 約攝方便
    • 約所流辨
    • 約就勝門
    • 約教事深細
    • 約八義意趣
    • 約十義方便
  • 明二乘
    • 一乘三乘名爲二乘——約一乘
    • 大乘小乘爲二乘———約三乘
    • 聲聞緣覺爲二乘———約小乘
  • 明三乘
    • 一乘三乘小乘爲三乘
    • 大乘中乘小乘爲三乘,此有三義:
      • ⑴ 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小乘約一乘辨
      • ⑵ 大乘中自有三乘—如上説
      • ⑶ 小論中自有聲聞、緣覺、佛法。

(此中所明一乘、大乘、愚法小乘之義,章中釋曰:「通大之小非愚法,通小之大非一乘」云云。)

  • 四乘

    • 一乘、 三乘爲四
    • 一乘、三乘、小乘、人天爲四
    • 三乘人天爲四
  • 五乘

    • 一乘三乘小乘爲五
    • 三乘、人、天爲五
    • 佛、二乘、天、梵爲五
  • 無量乘——謂一切法門

此經云:

「於一世界中,聞説一乘者,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案此是晉譯)

二、 融本末
  • 泯權歸實門—即一乘教—不壞
  • 攬實成權門—三乘教等—不異

總上諸義,不出四句:

  • 一、 或唯一乘——如别教     
  • 二、 或唯三乘——如三乘等教,以不知一故。
  • 三、 或亦一亦三—如同教     
  • 四、 或非一非三—如上果海

二、 教義攝益

教義攝益,分二:㈠ 辨教義分齊,㈡ 明攝益分齊。

㈠ 教義分齊,

又二: 一、 示相,二、 開合。

初、示相,有三義:

  • ⑴ 如露地牛車,自有教義,(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如華嚴説。)—此當别教一乘。
  • ⑵ 如臨門三車,自有教義,(謂界内示爲教,得出爲義。)—三乘教(如餘經説)。
  • ⑶ 如臨門三車爲開方便教;界外别授大白牛車,方爲示真實義。—同教一乘(如法華説)。

二、 開合,亦二: ⑴ 别,⑵ 總。

别中,一乘三乘,各有三句:

三乘三句:

  • 或具教義———約三乘自宗説
  • 或唯教非義——約同教一乘説
  • 或俱非教義——約别教一乘説,爲彼所目故也。

一乘三句:

  • 或具教義———約自别教説
  • 或唯義非教——約同教説
  • 或俱非教義——唯約三乘教説,隱彼無盡教義故。

總中:

  • 或教義俱教——以三乘望一乘故
  • 或教義俱義——以一乘望三乘故
  • 或具此三句——約同教説
  • 或皆具教義——各隨自宗差别説
㈡ 明攝益分齊,

有三義:

  • 一、 或唯攝界内機,令得出世益,即以爲究竟——此約三乘當宗説。
  • 二、 或攝界外機,令得出出世益,方爲究竟——此有二種:
    • ⑴ 若先以三乘令其得出,後乃方便得一乘者,此即一乘三乘和合説,故屬同教攝,亦名廻三入一教,如法華説。
    • ⑵ 或先於一乘已成解行,後於出世身上證彼法者,即屬别教一乘,如小相品説。
  • 三、 或通攝二機,令得二益。此亦有二:
    • ⑴ 若先以三乘引出,後令得一乘,亦是三一和合攝機,成二益故,屬同教,如法華説。
    • ⑵ 若界内見聞,出世得法,出出世證成;或界内通見聞解行,出世唯解行,出出世唯證入,此等屬别教一乘,如華嚴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