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45

33【大佛頂首楞嚴經玄義、文句】

玄義二卷,文句十卷,約二十六萬餘字。卍續藏第二十册。明· 古吴蕅益沙門智旭述。

後序云:“至矣哉!大佛頂經之爲教也:依妙性而開妙悟,起妙行而歷妙位,成妙果而歸妙性;永超七趣沉淪,不墮修心岐徑,戒乘俱急,頓漸兩融,顯密互資,事理不二。誠教海之司南,宗乘正眼也!

旭年二十三時,歲在辛酉(明天啓元年,公元一六二一),創獲聞熏,決志離俗。次年剃染,坐禪雙徑,每遇静中諸境,罔不藉此金錍。乙丑(一六二五)丙寅兩夏,爲二三友人所逼,頻演此經二遍,實多會心,願事闡發,但以志在宗乘,未暇筆述。己巳(崇禎二年,一六二九)春,與博山無異師伯,盤桓百日,深痛末世禪病,方乃一意研窮教眼,用補其偏。然雖徧閲大藏,而會歸處,不出梵網、佛頂二經。……次年(丁丑、崇禎十年,一六三七),有同志數人,樂聞此經要旨,一番商究,會心更多。戊寅幻遊新安,結夏休邑,重拈妙義,加倍精明。今夏(己卯,崇禎十二年,大師四十一歲)弘法温陵,昉師及一切知己,堅請疏解,以發前人之所未發。予謂:此經舊解多矣,利根者。一指便可見月,鈍根者,多指益復眩眼耳。昉師曰:不然。藥無貴賤,起病者良;法無精粗,救時爲要。痛兹末世,宗教分河,盡謂别傳實在教外,孰知教内自有真傳。縱令截去指頭,依舊不曾見月。每聆吾師豎義,痛快直捷,實與本分宗旨相應,並不蹈襲前人窠臼;始信不離文字而説解脱,非欺我也。何忍祕此妙悟,不以全體示人;吾師於法有慳乎?……予感其意,兼理夙願,述爲玄義二卷,文句十卷。固不敢矯古人而立異,亦不敢殉古人而強同;知我罪我,聽諸高明而已!……”

重刻序:性相二宗,猶波之與水,從來不可分隔;而其流弊也,甚至分河飲水;此豈文殊、彌勒之過?亦豈馬鳴、護法之旨哉?

謂真如受熏,譬如劫火洞然,虚空安得獨冷?謂真如不受熏,譬如劫火洞然時,虚空何嘗爛壞?

故知:得其語脉者,合則雙美;失其宗趣者,離則兩傷。觀大佛頂經第四卷云:“譬如虚空,體非群相,而不拒諸相發揮”。只此一言,兩疑冰釋。

善夫、智者大師有言:偏執法性生一切法,何異自生?偏執梨耶生一切法,何異他生?例而推之:縱謂法性梨耶和合生一切法,何異共生?縱謂非法性非梨耶生一切法,又何異無因緣生?由此觀之,四句無非是謗。

倘能妙達無生,不起性計,則四句雖不可説,有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説。謂真如不思議熏生一切法,謂梨耶是可熏性生一切法,皆無不可。

吾乃知:智者大師,真悟權實祕要,故能於大佛頂經未來之時,懸合其旨趣若此。

此經來時,智者不可復作。習台宗者,昧於唯識;習法相者,迷於圓理。所以衆解紛紛,咸失綱要。究義理之攸歸,大似蚊咬鐵橛;判文字之下落,亦如鑿孔栽鬚!

旭於未薙髮日,即曾研究此典,每翻舊註,迷悶實多。後因雙徑坐禪,始解文字之縛;復因數番講演,深理葛藤之根;並探二宗,融以心鏡。直至温陵弘法,方得取筆疾書。……剖千古未破之藩籬,犯從來嚴設之禁忌!位俾言高,安免於罪?然在出世君子,諒不以人廢言也。(案此序作於甲申,即清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大師四十六歲。)

“玄義”:

  • ㈠ 釋名 分二:先就經中所結五名彰存略,次就今題通别諸字正解釋。今經正以人法爲名,略兼於喻。
  • ㈡ 顯體,爲十:初、明須顯體,二、 釋體義,三、 正出體,四、 引證,五、 會通異名,六、 廣簡僞 濫,七、 明入體之門,八、 徧爲衆經體,九、 徧爲諸行體,十、 徧爲一切法體。此經以如來藏妙真如 性爲體。
  • ㈢ 明宗 宗者、修行之綱領,顯體之要樞。爲四:一、 簡宗體,二、 正明宗,三、 諸教同異,四、 結 成因果。此經以不生不滅因果爲宗。
  • ㈣ 辨用 用者、力用也,即如來之妙能,此經之功德。滅惡名力,生善名用;滅惡名功,生善名德。 爲三:一、 簡宗用,二、 出舊解,三、 正明用。此經以離愛得脱爲用。
  • ㈤ 明教相 爲二:
    • 一、 略述綱要。
    • 二、 正判此經,又分三:
      • 初、且申五時八教言外之旨,
      • ⑵正以此經結屬教部,
      • ⑶ 略破羣疑以釋諍論。

此經正是方等法門,於通别二時中,是通時方等。於四種機中,即鈍而仍利者所見。於四種化儀中,是頓教,非頓部;是漸時,非漸教。大機所見,小機不見,是祕密相;放光説呪,亦是祕密部。阿難悟大,登伽證小,亦是(顯露)不定義。於四種化法中,正訶藏教,傍訶通别二教,獨明圓教也。

“文句”:正宗分六:

  • 初、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從阿難見佛,至第四卷尚留觀聽止。
  • ㈡ 示不生滅爲本修因妙三觀門;從第四卷阿難請入華屋,至第七卷菩薩護呪止。
  • ㈢ 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從第七卷阿難請問位次,至第八卷名爲邪觀止。
  • ㈣ 結成經名以彰圓體圓宗圓用;即第八卷中文殊問名,如來結答,止有八行經。
  • ㈤ 借破戒惡法爲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别;意顯:若無出世妙戒,決無出世妙慧。從第八卷説是語已起,至第九卷即魔王説止。
  • ㈥ 借無聞比丘爲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意顯:若無中道妙慧,并失中道妙戒。從第九卷即時如來將罷法座起,至第十卷不戀三界止。

34【 楞嚴經疏解蒙鈔】

十三卷,約五十餘萬字。卍續藏第二十一册。明· 海印弟子錢謙益述。

是鈔,創始於辛卯(清、順治八年。一六五一)之歲,五易藁,七年方成。已七十七歲矣。居士自稱蒙叟,蓋謂取諸家疏解,而以蒙義鈔之。上取崇福已下諸師,以長水爲司南;仍復網羅多家,衷其得失。其搜剔之心良苦!

序云:“蒙初繙此經疏解,上遡資中,下循長水,文質理精,詞簡義富;有讀之三四過,猶未了者;有繹之三四年,始得解者;少言多義,自古皆然。無不契真,無不成觀。今師箋釋,波瀾滿紙,少時涉眼,亦自爛然;旋目觀之,氣味索薄,如翳眼亂華,都無生處。……”

卷末附佛頂五録:一、 佛頂圖録,二、 佛頂序録,三、 佛頂枝録,四、 佛頂通録,五、 佛頂宗録。

35【楞嚴經貫珠】

十卷,叁拾餘萬字。寶華山木刻版。明· 金陵寶華山沙門戒潤述。

楞嚴貫珠集者,述諸古疏於經文字珠之間,以便初學開蒙,俾易究竟自住三摩地也。頗就諸解編輯而損益之;直順本文,一氣讀下,名曰貫珠。所集諸疏:正脉十五,諸解十四,師(雪浪)授十一。而逐章正文貫竟,或引證辨難,或廣略發揮;每段圓相在前,科目在後,以便觀者取捨有條。

36【楞嚴經貫攝】(内題楞嚴説通)

十卷,約十六萬餘字。卍續藏第二十三册。清· 巴郡居士劉道開纂述。

其序略曰:自解楞嚴以來,唯十家會解盛行;迨合轍出而生面别開;正脉作則奥義闡盡;其後、鍾伯敬、賀中男,又約正脉旨而著爲如説,頗出新意。至居士,乃滙諸家,而以儒教講章法編之。初名貫攝,後改名如説。

正宗分二:一是菩提涅槃根本,一是生死流轉根本。初又四:見道分,修道分,證道分,結經分。

37【楞嚴經觀心定解】

十二卷(解十卷,科、大綱各一卷),約三十七萬餘字。卍續第二十三册。清· 天台比丘靈耀述。

序云:“只一觀心,經營十稔,成十二卷,使後之有志觀心者,知甘露門之在兹。”

先提言外大綱,略爲四章:一、 判總别,二、 定境觀,三、 釋題目,四、 系凡例。

人法爲名,如來藏妙真如性爲體,楞嚴妙定爲宗,斷愛遠塵爲用,當以方等被開成醍醐爲此經之教相。

正宗大科分二:㈠ 正觀總無明心以明修證,㈡ 約别能招報心以明修證。

初分二:一、 正明修證,二、 結顯經名。正明修證又三:⑴ 約破顯以開圓解,⑵ 示正助以修圓行,⑶ 明迷悟以證圓位。

38【楞嚴經問答】

一卷,約一萬字。卍續第五十九册。清· 萬壽俍亭沙門浄挺著。

浄師閲經十二種,此其一。舉經一百一十三段,假問答以解經義。

39【 楞嚴經灌頂疏】

二十六卷,約八十萬字。木刻本(缺出版處名)作二十五册。(卍續藏缺)清· 慈雲沙門續法撰述。

“師具無碍辯,乘大願輪。一生著述無輟。力扶賢教,尤加意於楞嚴。廣引經論微言,徧搜疏解妙義;直接乳峯(乳峯德水明源大師),旁通正脉。經中咒語,通爲譯釋。此經自流傳震旦已來,解釋呪語者,惟師爲第一人也!”(指掌)

釋經十門:一、 教起因緣,二、 藏乘分攝,三、 辨定時儀,四、 教觀深廣,五、 所被機宜,六、 能詮體性,七、 宗趣通局,八、 翻譯傳授,九、 别釋名題,十、 總明經意。

正宗分四:一、 詳開三定始終,信極楞嚴大理分;二、 略示一經名目,解徹楞嚴大教分;三、 警悟七趣升沉,行盡楞嚴大行分;四、 辯入五魔成敗,證到楞嚴大果分。初分中,配合奢摩,三摩、禪那爲見,修、證道三分。

40【楞嚴經寶鏡疏】

十一卷,約二十八萬餘字。卍續藏第九十册。清雲南法界寺沙門溥畹述。

師自敘云:“聖教綱宗,理原一貫;尋羊覓跡,自惑多岐。由是廿年玩味,午夜參究,徧搜諸註精英,直探本經的旨;務在仰體聖意以契合經文,委示大定而指明心性。”

懸談十門:一、 教起因緣,二、 藏乘分攝,三、 教義分齊,四、 所被機宜,五、 能詮體性,六、 所詮宗趣,七、 教迹前後,八、 傳譯時代,九、 通釋名題,十、 别解文義。

正宗分二:㈠ 正請正説,㈡ 重請重説。初分二:一、 正談大定始終,二、 通示全經名目。正談又二:⑴ 約破顯設定體以明信解之理,⑵ 約修證談定用以明行證之事。

41【楞嚴經正見】

十卷,約十五萬餘字。卍續藏九十一册。清· 沙門濟時述。

盛序云:“……蓋自房相筆受而後,崇福愨公作疏,此註解之始也。舘陶振公,分爲八段七科,此科判之始也。資中沇公作疏,謂三法與三觀相應,此孤山等,台觀解經之始也。

其以禪宗解經者,自長慶巘公撰説文始,此温陵等,以禪判教之祖也。

若宋初,有長水璿公,出自賢首,參合天台,所撰義疏,圓收教觀,論者推爲百代心宗,可稱諸家之總萃矣。

然、宋前諸師,源流如一;宋後經解,同異支分:如石門寂公(洪覺範禪師,世稱寂音尊者。)之尊頂法,本以見性爲宗,而與靈源相抵;又於長水有義學之譏。如孤山圓公,用三止三觀貼釋全經;吴興岳公,張大其説;而或指爲山外一家,尚非通義;至交光正脉,尤力辨其非。如温陵環公,於台觀外,别判見道等四科,卓然自立,足垂世訓;而謂:璿、月、圓諸師,皆不足爲繩準,亦屬過論。如師子林惟公,集唐宋九師爲會解,南北講席,宗之者百年;議者又有延津刻舟之歎。

凡若此者,黨伐互諍,入主出奴,非有最後之提示,曷以爲之是正哉!

竊以愚見揆之:諸家雖衆,必以禪宗解經,方合經中徵心辨性之義,是爲正法。

今觀明代宗師,如曹溪憨公,雪浪懷公,咸稱法匠,但懷公之於是經,稱性而談,疏通洒落,直欲掃去諸科,故不復著書。

獨有憨公之懸鏡綱要,灼然可傳。乃枯坐三年,一夕冥悟,融會於一心三觀,信筆發揮。所言觀體、觀相、觀用,並是合釋全經,非同分配;真能離文字爲文字者。禪家説經,固當推爲科律矣!

考之曹溪法系,徑山、靈隱,皆南岳正宗;念我公曾駐錫二山,即是一家宗子。今且分化婁江,再闡宗風,弘宣法乘,何不足與海印發光者,先後相承,互證此一超直入之妙悟耶?至若儒門説經,亦多以禪判教;如曾祠部之宗通,鍾竟陵之如説,錢虞山之蒙鈔指歸,正無不合。……”

正宗分五:一、 妙奢摩他,二、 三摩鉢提,三、 禪那,四、 最初方便,五、 方便之餘。

42【楞嚴經指掌疏】

十二卷(疏十卷,懸示、事義各一卷),約二十八萬餘字。卍續藏第二十四册。

清· 達天通理法師述。

“……楞嚴正脉,初講十門,即嫌其駮辨太甚;且前後次第,與清涼大有徑庭,不合賢宗家法;至題中繁言亂心;如洪闊等八義之類,亦私意之所不取。因不揣鄙陋,輒爲籤釋。……二十餘年之工,製斯楞嚴新疏。……”(續夢始末)

“是經流傳震旦,疏記論解甚夥:採金集玉,誠讓會解;辨脉尋源,無偕交光。今爲接引初機,自名指掌,取其明而且易。……疏中一言一句,多自胸襟流出。

正脉立義雖精,駁古太甚,致令後學,一味在是非裏卜度,不知向關節處跟尋;迷本昧源,其失非細!故今疏惟竊取其義;而執戈欲鬥之詞,槩不敢用。

又、正脉於難處過詳,於易處過略;唯逗利智,不接鈍根。今疏於難處,不過指授分明;於易處,亦必略用敷演;爲令三根俱被,利鈍咸宜。”(以上凡例)

釋經十門:一、 教起因緣,二、 藏乘分攝,三、 能被教義,四、 所被機宜,五、 體性淺深,六、 宗趣通别,七、 説時前後,八、 傳譯註釋,九、 總釋名題,十、 别解文義。

正宗分二:㈠ 阿難哀求成佛妙定;㈡ 如來委示始終因果,分四:一、 開示奢摩成信分,二、 開示三摩成解分,三、 開示禪那成修分,四、 開示楞嚴成證分。

43【楞嚴經序指味疏】

一卷,約近二萬字。卍續藏第九十册。民國· 諦閑大師,釋天如禪師楞嚴經序。

44【楞嚴經勢至圓通章科解】

一卷,三千餘字。卍續第二十四册。明· 天台比丘正相解。

45【楞嚴經勢至圓通章疏鈔】

二卷,二萬餘字。卍續同上。清· 續法大師集。

46【楞嚴經勢至圓通章解】

一卷,二千餘字。卍續同上。清· 虞山行策大師解。出浄土警語。

47【楞嚴經講義】

分二十四卷,訂作五册。民國、圓瑛法師著。師年六十八,始行註釋此經,至年七十四始成。以四十餘年之鑽研,究厥精微,編成講義。

解經十門:初、總釋名題,二、 起教因緣,三、 藏乘攝屬,四、 義理淺深,五、 能詮教體,六、所被機宜,七、 宗趣通别,八、 説時前後,九、 歷明傳譯,十、 别解文義。

正宗分二:㈠ 正修具示成佛妙定,㈡ 助道别詳護定要法。正修分三:阿難請定,如來答定,當機獲益。

如來答定分二:一、 正説妙定始終,二、 通示全經名目。

正説分四:

  • ⑴ 示佛定總名,令知諸佛修因尅果(將破七處第一番破執心在身内文中舉例辯定之後,“佛問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户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下:“爾時世尊在大衆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一段共六十四字,移到前面“退坐默然,承受聖旨”下,立爲此科之文)。
  • ⑵説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
  • ⑶説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
  • ⑷説禪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

48【楞嚴經易知録】

十卷。民國八年,七塔寺木刻版。清末· 南岳祝聖寺沙門默庵治定。

序曰:“何處非如來藏也?人固迷之,此大佛頂首楞嚴經所由説也。一音演唱,理無通塞,人固昧之,此唯愨諸師疏解所由作也。夫台賢並美,性相雙收;登羣玉山頭,琳瑯錯雜;入萬華谷裏,錦繡争妍;則又無尚文句矣!

光緖丙申(二十二年。一八九六),結夏衡霍,與二三子提唱楞嚴。諸子以文句義詳而釋經則點示而已;唱高和寡,徒咨彷羊;請以諸疏解補註,便初學也。余曰:可。以四月十五日命筆,越三月而告成。”

49【楞嚴經易解疏】

十卷。線裝訂作四册。民國· 青山沙門顯慈述。

五玄:人法兼喻爲名;藏性爲體;依性成修因果爲宗,不思議伏斷爲用;以熟酥(般若時)爲教相。正宗分六:一、 演奢摩圓彰三藏,二、 明三摩並示二門,三、 示禪那歷詮行位,四、 結經名以教奉持,五、 爲初心廣談七趣,六、 爲末法詳説陰魔。

50【大佛頂首楞嚴經玄義輯録】

一卷,一萬餘字。民國· 寶静法師講蕅益大師玄義,學人體法等記録。見佛教書局版,寶静法師全集下册。

51【楞嚴義燈】

一册。民國· 南天台法源寺,斌宗法師著。依靈峰之玄義,釋題而已。

52【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

民國· 太虚大師,於民國三、四年間,在普陀作。見虚大師全書第二十六册。

問曰:本經自度震旦,説之者已無慮百師,今造攝論,意何所爲?且了義教有多經論,曷不擇之大藏,開所未開,乃獨取義已大明之本經,增枝葉之辭乎?

答曰:略有六意造此攝論:

  • 嘗考諸師説本經者,多列文逐句以疏解(諸解皆是),或斷章取義以發明(若中峯或問、雲棲摸象等);今欲用懸判簡要之辭,攝全經周圓之義,令但聞略説者總持無遺,一也。
  • 諸師多依此經以彰自宗(若賢首宗、天台宗等),或排餘説以局當部(若正脉等);今欲提教網張弛之綱,顯法門開合之巧,令徧究大藏者通達無壅,二也。
  • 本經有當部要意,諸師泛露一斑,覽者雜窺全豹;今咸各别提清,令應從本經部門入道者,得專修習,三也。
  • 本經有多艱文澀義,諸師懸解多岐,覽者終泣亡羊;今略疏通抉擇,令凡從本經文相懷疑者,悉臻明了,四也。
  • 本經於震旦人根有深因緣,未至而天台殷勤拜求,已度則歷代廣共宏揚,隨緣利導,信解易成,説之不厭重煩,五也。
  • 本經於震旦佛法,得大通量(吾别有論,嘗謂:震旦佛法,純一佛乘;歷代宏建,不出八宗……約其行相别之,則禪、浄、律、密、教,是也。然一部中兼該禪、浄、律、密、教五,而又各各專重,各各圓極,觀之諸流通部既未概見,尋之一大藏教蓋亦希有;故唯本經最得通量。雖謂震旦所宏宗教,皆信解本經、證入本經者可也),未嘗有一宗取爲主經,未嘗有一宗貶爲權教;應量發明,平等普入, 觀之不妨互異,六也。

論有四分:一、 判攝本經文義分,二、 會較餘部文義分,三、 别明當部要意分,四、 散釋艱文澀義分。

經宗:若略能詮層次,純約所詮分齊,則可平分五品:一者、破妄惑開圓悟而頓獲真菩提心;二者、違現業趣實證而專修佛三摩提;三者、轉異熟成法身而直詣妙莊嚴海;四者、示七趣妄報扶律令遠離業苦;五者、辯五陰魔境扶禪令浄除惑業。經宗全義,亦已攝盡。

交師正脉,謂:奢摩他、三摩、禪那之三名,是約性定(即指首楞嚴三昧者)三時而立:謂初教悟三如來藏,開解本具性定,曰奢摩他;中間教入三如來藏,入此性定,則曰三摩;最後教住持修證三如來藏及性定,則曰禪那。故用之判正説經爲三分,以謂可明如來鑒機,答在問處,問答相應,獨合本經宗趣,科符釋義,科釋相應。

若爾、則奢摩等三名,非定(定是首楞嚴故,是此三所解,所入、所住持修證者故)、非心(心是如來藏故,是此三所悟,所入、所住持修證者故),但應譯之爲解、爲入,爲住持修證;豈華梵曾有此譯義耶?無則應照教中常義:奢摩他,譯曰止,乃增上定心之因相;三摩(亦曰三昧、三摩地、三摩提)譯曰等持,亦譯曰定,亦譯正定、正受,乃增上定心之自相;禪那、譯曰静慮,亦譯曰思惟修,乃增上定心之果相。局其名義分齊言之,正唯一增上定心耳。……然則以此三名,強指爲解,入、住三義,以配悟、修、證之三時,得非科之名與釋之義兩不相應乎?

又交師於經中“妙奢摩他、微密觀照”二句,亦既認爲止觀,則以此三割截配爲三時,豈首楞嚴三昧初時唯止,次時唯觀,後時唯禪那耶?縱云後後必兼前前,譬夫修時必非無悟,證時非失悟修;然教悟時未是教修時,豈非交師確立之自義,且用以斥餘師悟時,修時不辨者乎?則所判爲説奢摩他科者,正所謂教悟之時也。悟唯是止,修方是觀,何於此科經文已有微密觀照之句,自亦確認是觀耶?若三名科三時是,則經文非、而自認爲觀者亦非;違經兼違自語,尚得謂之相應也哉?

如來鑒機説法,非必隨人語路,方爲機教相扣;蓋衆生不自知心行根性,每有問非所宜。譬有夙生曾習不浄觀者,順而修之,即可得道,卻來問佛欲修數息法門;佛鑒其宜,不告以數息觀,但教之觀不浄可也。何必答在問處,方爲相應?若必答在問處,則佛答中應即標曰:汝問奢摩他者云云。至四卷中又應標曰:汝前問三摩者云云。至七卷中又應標曰:汝前問禪那者云云。至結經名,應曰:是經名爲答阿難奢摩他、三摩,禪那問經。何經文都不如是?而阿難本非問出家應如何發心,佛乃先徵其出家發心相;阿難本非問真妄心,佛乃先標衆生心真妄二本耶?豈佛不明阿難問語,乃問東答西耶?

吾謂:阿難本不知問,不知欲成如來、菩薩先須悟得本菩提心!但因遭難蒙救,悔慕心切,欲急得一修行佛乘下手工夫,誤在知修不知性,意謂佛可急修而成也。如來正鑒其誤,故徵發心及標真妄二本,復教應當直心。若阿難此處自察出家所發心爲真爲妄、頓悟真心,直心正念真如,則即讚大慈大悲發弘誓願可也;同十方佛一道超出,始終永離諸委曲相,雖本經從此止可也。阿難豈知如來有三卷強奢 摩它、三卷強三摩,一卷弱禪那,待其問而説,故次第問此三名乎?如來豈如後代人師,先成腹稿,一有人問,不多不少,一一搬演出乎?

又、本經之首楞嚴王三昧,同否天台圓頓止觀?此之三名,同否三止三觀?三如來藏,同否三諦?亦説本經諸師一大諍也。

今謂:本經文理圓足,原不必假餘部爲説;然、會通之,令愈顯明;既可以華嚴之五法界、十玄門,起信之三細、六粗等疏釋本經,則本經何獨不可融天台之止觀哉!貴不偏就餘部而反乖本經耳。其用奢摩他等三名,專配三觀或配三止,固屬非是。吾謂:若就阿難問意,雖求大乘,未明偏圓,其旨未能遽定。吾就如來所説義,本經固唯圓頓;則奢摩它者,一心三止也。三摩者,一心三觀也。禪那者,一心平等,止觀不二也。如來藏心三義者,一不可思議境三諦也。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者,境智、性修不二,總名曰圓頓止觀也。

交師知首楞嚴爲性三昧,不知圓頓止觀亦是性止觀也,故曰“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交師知首楞嚴三昧,有由解而悟、由修而入、由證而住之三時,不知圓頓止觀亦有此三時(三時略同六即)也。交師指天台止觀與本經三摩提不同者,約有五意:

㈠ 謂天台止觀,必以三止、三觀、三諦敵體相對,不縱不横方爲圓頓;又必止觀雙運,不許單取。本經則唯約三如來藏顯圓融,不從敵對三止三觀以論圓妙。且初時唯以止悟,次時唯以觀入,後時方以禪那而住持修證。若依天台,本經止觀,乃成縱横及與單取,故不可引彼同此也。

今謂:交師用三名配三時義,本不成立;若成立者,先無以解經中“於奢摩它微密觀照”並列之文。故本經原未嘗一時單止、一時單觀;謂一時單止一時單觀者,特交師私意耳。蓋由不知諦、觀、止三,皆由説時言不頓彰,故以不縱横並别等融之;非親悟親證時尚帶分空、分假、分中等名言也。即如本經顯如來藏,説時先非、次即、後乃雙離雙即非即,豈親悟親證時,亦同名言次第施設,及漸起三種分别耶?復不知若就言説以分别,悟時亦可説有三止、三觀、三諦。藏心、即諦理也,止觀、即悟解也。如來藏許有三,止觀亦可有三,所謂正中即有偏也。何則?唯一如來藏心,本空、本不空、本空不空;唯一妙奢摩它,契空、契不空、契空不空;唯一微密觀照,照空、照不空、照空不空故也。又復應知:當現量真悟時,必焉洞朗湛寂;約義言之,即是止觀雙運。何則?洞朗即觀,湛寂即止故也。此經中所以曰:於奢摩它微密觀照者也。

㈡ 謂天台止觀,大師親列三止三觀之名,次第詳説。本經若是天台止觀者,如來亦應分列三止三觀,次第詳説。而經文絶無空觀、體真止等名,故決不同。

此由未知大師説自法門,先標後説,與如來鑒機開示者,説儀不同故也。且信如交師言,則本經原無三如來藏名,交師亦何得引立三如來藏乎?

㈢ 謂天台止觀,泛觀萬法;本經專修耳門圓通。彼泛此專,實大不同。

不知天台止觀,解成起行,亦復先簡佛、衆生法;次就本人之陰、處、界更簡處、界,次就五陰,更簡前之四陰,次就識陰,更簡前五、後二,唯取意識現前介爾陰心爲正觀境;專之又專,尚得謂之泛乎?㈣ 謂天台止觀,修時必用覺觀思惟;本經修圓通時,惟一反聞,單刀直入。

不知天台正修觀時,亦復行起解忘,即一念是能觀所觀之不思議境智,不更存所解不思議境之名言,何有覺觀?猶之聞即如來藏心,正反聞時,不復更存從法音所解如來藏義。若帶名言,則存反聞二字,亦已雜覺觀矣。……

㈤ 謂天台止觀所建三諦,從識立解,猶夫父母畫像;本經三如來藏,從根指出,則如父母親身,故不相同。

夫以如來色心勝妙,梵音、瑞光,身界融徹,豎拳、擊鐘,現成指點,誠與後代講説有異;然在行人,若未正解親悟,承聽佛從見聞覺知指出真性,即取現前昭昭靈靈一段光象執爲自性,則亦終成虚妄想相而已!故阿難雖已悟﹃頭自動摇,見無所動;手自開合,見無舒卷﹄;後復興﹃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之問也。逮得從聞正解無相實相,方成維妙維肖之父母畫像;然猶未是親悟也;必得現量親悟,乃真見父母親身耳。天台大師論開圓解,亦有兩重:一者、開解,尚屬名言影像;二者觀解,始通法性真流。其觀解亦從專觀識陰開,開後發真正菩提心,乃任運趣入觀行位(阿難所詣當亦齊此)。

要之、法本無差,迷悟疏親在人。聞解未正,雖聞圓經,亦落倒想;若執倒想所取爲真,如執牛羊畫像爲父母畫像耳。及聞圓經,正解圓開,乃識真正父母畫像;現量親悟,始見父母親身。三圓融諦既然,三如來藏亦然。後代講天台者,固影像之正解亦少真得。然智者大師南岳現證、大蘇妙悟,自稱是觀行位人,豈亦未親悟也?既親悟、則寗得謂三諦但是想像乎?故此五意,皆不成其爲不同也。然有一義不同,交師獨若未知。不同者何?本經選聞根爲修圓通要境;天台以意識爲修止觀之要境。此所重者,耳根圓通;彼所重者,意識圓通;是也。爲尊本經所重圓通,令聞者於聞時專心一門,即於聞時從聞思修得入流相,緣心自在;則雖以文殊簡去意識圓通者,簡去天台止觀可也。交師末言:天台止觀,非不合於圓頓教旨,但不合於楞嚴修門,庶乎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