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27 圆觉经

附録弘一大師手示研習入門次第

〔華嚴經讀誦研習入門次第〕

讀誦、研習,宜並行之。今依文便,分爲二章,每章之中,先略後廣。學者根器不同,好樂殊致,應自量力,各適其宜可耳。龍集辛未,沙門亡言述。

第一章 讀誦

若好樂簡略者,宜讀唐貞元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末卷(即是别行一卷。金陵版最善。共一册)。唐清涼國師曰:今此一經,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而爲華嚴關鍵,修行樞機,文約義豐,功高德廣,能簡能易,惟遠惟深,可讚可傳,可行可保。故西域相傳云: 普賢行願讚,爲略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爲廣普賢行願讚。

或兼讀唐譯華嚴經浄行品。徐文霨居士曰: 當以浄行一品爲入手,以行願末卷爲歸宿。又曰: 浄行一品,念念不捨衆生。夫至念念不捨衆生,則我執不破而自破,縱未能真實利益衆生,而是人心量則已超出同類之上。勝異方便,無以踰此!

以上二種,宜奉爲日課。此外若欲讀他品者,如下所記數品之中,或一、或多,隨力讀之。

菩薩問明品、賢首品、初發心功德品、十行品、十廻向品初廻向章、十廻向品第十迴向章、十忍品、如來出現品(以上皆唐譯)

若欲讀全經者,宜讀唐譯。徐居士曰: 讀全經至第五十九卷離世間品畢,宜接讀貞元譯普賢行願品四十卷,共九十九卷,較爲完全。蓋入法界品,晉譯十七卷,唐譯二十一卷,皆非全文;貞元譯本,乃爲具足。不獨末卷十大願王爲必讀之文,即如第三十八卷文殊答善財修真供養一章,足與末卷廣修供養文互相發明,同爲要中之要,而晉唐二譯皆闕也。

若有餘力者,宜兼讀晉譯。徐居士曰: 晉譯亦宜熟讀,蓋賢首以前諸祖師引述華嚴,皆用晉譯,若不熟讀則莫知所指。

第二章 研習

若好樂簡略者,宜先閲華嚴感應緣起傳(揚州版一册)。

若欲參閲他種者,宜閲華嚴懸談第七部類品會、第八傳譯感通二章。

全經大旨,懸談第七品會鈔文已述其概。若更欲詳知者,宜閲華嚴吞海集;併宜略閲唐譯全經一徧,乃可貫通。

若欲知普賢行願品末卷大旨者,宜閲普賢行願品第四十卷疏節録。(附刊於下記之華嚴綱要後)

又讀他品時,宜閲華嚴綱要此品釋文(北京版共三十二册)。

若更欲窮研者,宜依大藏輯要目録提要華嚴部所列者,隨力閲之。(提要載於天津居士林林刊,又轉載於紹興大雲雜誌)更益以此宗諸祖撰述等,茲不具録。(徐居士近輯續大藏輯要目録提要華嚴部詳載之。)

華嚴合論,最後閲之。徐居士曰: 所以勸學者研究華嚴,先疏後論者,以疏是疏體,解得一分,即獲一分之益,解得十分,便獲十分之益,終身窮之而勿能盡。縱使全不能解,亦可受熏成種,有益而無損。論是論體,利根上智之士,讀之有大利益;而初心學人,於各種經教既未深究,於疏鈔又未寓目,則於論旨未易領會,但就論文顢頇讀去,恐難免空腹高心之病。蓮池大師謂: 統明大意,則方山專美於前;極深探賾,窮微盡玄,則方山得清涼而始爲大備。斯實千古定論;方山再起,不易斯言!

三、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一卷,四千餘字。大藏第十册(九○九),中藏第一輯第二集(線裝第十五册)。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佛於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十方諸佛現菩薩形,爲觀音、普賢等;無量菩薩現聲聞形,爲舍利弗等;及現作比丘尼、八部神等。佛入三昧,名如來不思議境界,於諸相中,現十方佛刹;於諸好中,現往昔行門。於是德藏菩薩請問普賢菩薩: 此三昧何名?云何得之?普賢爲説三昧名義。佛放眉間光,使有功用菩薩悉見空中毛端量處,及一一微塵中,皆有無量佛刹,皆有佛成正覺;亦見各各自身於諸佛處供養聞法,皆證如來不思議境界三昧。爾時,德藏菩薩復問: 修何福德、施、戒、智慧證此三昧?普賢答云: 供養三田名福,不擇怨親善惡貧富名施,自浄浄他名戒,觀佛形像作現見想及達唯心名智。

異譯一種

⑴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 

一卷,五千餘字。大藏同上,中藏亦同上。唐于闐沙門提雲般若譯。

提雲般若,或云提雲陀若那,此云天智。于闐國人。學通大小,智兼真俗;呪術、禪門,悉皆諳曉。以天后永昌元年(六八九)來華,勅於魏國東寺譯經,以永昌元年至天授二年(六九一),譯經六部,此其一。

此與前經同本異譯。

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

一卷,三千餘字。大藏同上,中藏亦同上。譯人同前。

佛在鷲峰山中,十方梵天來集,彌勒菩薩請問,佛爲説慈心妙觀法門。

經云:「佛子!是修慈者,若在如是衆生之中,見一切衆生於己有違,心緣於此,不生愛念,則應以智慧深自觀察: 我往世中,定於此人作重業障,以是因故,還於今日障我菩提。我若於此人不生歡喜,則於餘一切衆生之處,皆亦不應而作饒益。何以故?以無始時來,在生死中,無一衆生非於過去曾害我者,若於此衆生不生憐愍,於餘一切當亦復然。我今普於一切衆生皆行饒益,是故於此決當慈念。復應思惟: 瞋恚因緣,能令衆生墮於地獄。若懷怨結,後必生在毒蛇之中。若我來世受斯報者,當令彼人深快其意,故應捨離所有瞋恚怨結之心。我若多瞋及怨結者,十方現在諸佛世尊,皆應見我,當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瞋恚及以怨結?此愚痴人,以瞋恨故,於自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衆生?』多瞋衆生,在在生中所受之身,惡毒充滿,故應修習慈愍之心,永遠離於瞋恚怨结。平等利益一切衆生。」

又云:「若有聞此修慈經者,一切業障皆得消除,命終得生極樂佛國」。修浄業者,不可不讀。

五、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

一卷,六千多字,大藏中藏皆同上。唐·于闐沙門實叉難陀譯。

佛住摩竭提國寂滅道場普光明殿,與比丘及刹塵數菩薩、不可説八部俱。文殊菩薩興問,滅諸蓋菩薩演説如來不思議法,信者當得種種三昧及陀羅尼。

異譯二種

⑴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 

一卷,七千餘字,大藏中藏皆同上。失譯人名。

⑵ 〔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 

二卷,九千餘字。版本同上。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

闍那崛多,此云德志。北天竺犍陀羅(此云香行)國人。居富留沙富羅(此云丈夫宫)城。刹帝利種。於北周明帝武成年間至長安,住草堂寺,譯經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六卷。隋開皇二十年(六○○)示寂,春秋七十有八。

六、 大方廣普賢所説經

一卷,一千餘字。大藏第十册(八八三),中藏第一輯第二集(線裝第十五册)。唐·沙門實叉難陀譯。

佛在如來神力所持之處,普賢大衆之所圍繞。有十大菩薩,各與眷屬忽然來集,衆問普賢: 此諸菩薩從何國來?普賢令其入定觀察,竟不能知。三番請問,普賢示以觀察之法,乃見皆在如來身中廣大國土佛道場内來集。(佛身十處: 雙足輪,雙,雙膝,雙股,臍,心,兩肩,口,眉間,頭。各現佛國,皆有如來住世説法,十大菩薩,即從此十佛國處來。)

七、 信力印法門經

五卷,三萬餘字。大藏中藏皆同上。元魏·天竺沙門曇摩流支譯。

曇摩流支,此云法希,亦云法樂。南印度人。棄家入道,偏以律藏傳名。弘道爲務,感物而動。宣武帝世,遊化洛陽。於景明二年辛巳,至正始四年丁亥,譯經三部。沙門道寶筆受。(開元録卷六)

佛在普光法殿,文殊請問清浄初地之法,佛以六十餘種五法答之。次問普賢菩薩: 云何諸佛無障碍智乃至無障碍身?普賢歎其難見難知;文殊再請,乃具答之。答已,較量功德殊勝,能滅重罪;其不信者,罪亦無量。文頗繁複。

八、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五卷,三萬餘字。大藏同上,中藏第一輯第八集(線裝第六十四册)。宋·中印度沙門法天譯。法天,中印度那爛陀寺僧。以開寶六年(九七三)至鄜州。太平興國五年,應法進請,於河中府譯經,守臣表進,帝覽之,大悦,召入京,始興譯事。寂於咸平四年(一○○一)。譯經一百二十餘部。

佛在鷲峰山中,與無量大菩薩俱。普賢與佛問答法界深義。妙吉祥請問寶光明總持法門,佛令問普賢,因問覺與覺者二字之義。舍利弗廣歎菩薩智慧不可角敵。次有法慧菩薩入定、受加,出、説十住法門(與華嚴經十住品長行偈頌皆同)。普賢讚歎印證。舍利弗自歎從來未聞;佛命其廣集諸天,重請妙吉祥説法;妙吉祥許已,大地震動,十方雲集,乃相與問答,令衆獲益。普賢復問大悲之義,復請如來説寶光明總持陀羅尼。舍利弗又與妙吉祥問答妙法,住世幾何。妙吉祥復問佛持經之福,謗經之罪。普賢又問持經者當生何土。又問云何得此寶光明總持法,佛答以一法,謂於一切衆生不起殺意;又有二法,謂離於瞋恚,善言誘喻。阿難又問佛聞經之處。佛又爲普賢説偈,二卷有餘。(偈與華嚴經賢首品大同。)

九、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二卷,一萬一千餘字。大藏第十七册(九一三),中藏第一輯第三集(線裝第二十四册)。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覺救),於武后長壽二年(六九三)四月八日,譯於神都白馬寺。

婆伽婆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現諸浄土,與大菩薩十萬人俱。文殊、普賢等十二菩薩,次第請問因地修證法門,佛一一答之。此經諸藏皆在華嚴部;唯大正藏入經集部。

註疏十九種

①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疏〕 

十二卷,十餘萬字。中藏第二輯,線裝第七十二册。唐·圭峰沙門宗密述。前有裴休序。

師果州西充(四川西充縣)人。唐建中元年(七八○)生。二十八歲,偶遇荷澤宗之大雲寺道圓,欣然契會,遂求披剃;當年進具。初參荷澤禪,次依清涼國師究華嚴。後住終南山草堂寺圭峰蘭若,專事禪誦。會昌元年(八四一)寂,壽六十二。

裴休序云:「嗚呼!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沈幽愁之苦,鳥獸懷獝狘之悲,修羅方瞋,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爲能耳。人而不爲,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將解此經,十門分别: 一、 教起因緣,二、 藏乘分攝,三、 權實對辨,四、 分齊幽深,五、 所被機宜,六、 能詮體性,七、 宗趣通别,八、 修證階差,九、 通釋名題,十、 别解文義。

經分三分: 從如是我聞至同住如來平等法會爲序分;於是文殊下爲正宗分;賢善首章爲流通分。

正宗分二:㈠ 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文殊章)。

㈡ 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普賢章以下)又分二: 一、 徵釋用心(普賢章);二、 廣明行相,分三:

⑴ 通明觀行上根修證,又分四:① 開示觀門同佛(普眼章),② 徵釋迷悟始終(金剛藏章),③ 深究輪廻之根(彌勒章),④ 略分修證之位(清浄慧章)。

⑵ 别明觀行中根修證,二:① 三觀修行,二: 示三觀行相(威德自在章),明單複修習(辯音章)。② 兩重除障,二: 除我入覺(浄業章),依師離病(普覺章)。

⑶ 道場加行下根修證(圓覺章)。

② 〔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 

十三卷,唐·宗密大師撰,解釋大疏。卍續藏第十四、十五册。

③ 〔 圓覺經略疏〕 

四卷,四萬餘字。大藏第三十九册(五二四),卍續第十五册。宗密大師於大疏略出。

④ 〔圓覺經略疏鈔〕 

十二卷,約十九萬餘字。宗密大師於大鈔略出。卍續藏第十五册。

⑤ 〔圓覺經鈔辨疑誤〕 

二卷,一萬餘字。卍續藏第十五册。宋·觀復撰。

謂於大疏鈔略出時,非圭峰一手,乃弟子輩同鈔略之,致與大疏鈔不相照;或有剗去元版,妄加修補者;展轉訛傳,彌失其源。今次第引大疏鈔對校,並以正義辨之;如欲刊板流通者,宜依此詳而改諸。

⑥ 〔 圓覺經疏鈔隨文要解〕 

十二卷,約十八萬餘字。卍續藏第十五册。元·清遠述。

道恕序云:「清遠法師,祖述圭峰,用力疏鈔,楷定衆師之邪正,甄别百氏之是非,搜索華嚴廣部之説,感悟賢首清涼之旨,贊揚圓覺,就即折衷,凡十二卷,號曰隨文要解,義豐辭約,舉至要而無遺,解至妙而已盡,所謂耀滄海之驪珠,朗碧天之柱輪者,其惟隨文要解乎!」

⑦ 〔 御註圓覺經〕 

二卷,約二萬餘字。卍續藏第十五册。宋·孝帝註。

⑧ 〔 圓覺經類解〕 

八卷,近十萬字。卍續藏第十五册。宋·行霆解。

圓覺了義經,實頓悟修證之要法也。唐圭峰禪師,造廣略疏章,凡六十餘卷,映前絶後,而學者卒難討尋,或望涯而退。吴興沈應辰,得西蜀復庵講義,專用圭山疏要,傍類經子禪語,直銷文義,大意欲信者自近之遠,誠有濟於見聞,乃命傳教釋行霆,削繁補漏,刊版流通,以其例引名言,符合疏旨,故目爲類解。

頌判攝:「圭山纔悟即流通,却依賢首以弘宗;傍探四疏明差當,徧究群詮定有空;頓教收經佛自判,圓門兼屬義堪從;若將經教論相攝,克體全收終頓中。」

⑨ 〔 圓覺經集註〕 

二卷,五萬餘字。卍續藏第十六册。宋·元粹述。

序曰: 闡義門,準天台一宗;探圭峰諸疏,萃乎精要;補以前聞;庶因言遣言,得月忘指者矣。圭峰禪師疏鈔,鄣南法師神焕疏,東陽法師居式疏,竹庵法師可觀手鑒,慈室法師妙雲直解,苕水沙門元粹集諸疏精微竊加私註。

⑩ 〔 圓覺經直解〕 

二卷,約四萬餘字。卍續同上。明·憨山德清大師直解。

此經以單法爲名,一真法界如來藏心爲體,以圓照覺相爲宗,以離妄證真爲用,以一乘圓頓爲教相。

圭峰禪師著有略疏,則似簡;别有小鈔,若太繁。……於是,祖疏義而直通經文,貴了佛意,而不事文言,故作直解,以結法緣。

11 〔 圓覺經近釋〕 

六卷,約四萬餘字。卍續同上。明·二楞庵釋通潤述。

無經前懸論,亦不分科,依經十二章直釋其義,間以禪門公案藉顯經旨。

12 〔 圓覺經要解〕 

二卷,四萬餘字。卍續藏第十六册。明·沙門寂正解。正宗中,初二章,明圓頓行證;次四章,明漸次行證;後五章明不定行證。賢善首章爲流通分。

13 〔圓覺經句釋正白〕 

六卷,約十餘萬字。卍續藏第十六册。清、沙門弘麗著。

序分中,如是我聞一時爲通序,婆伽婆以下爲别序。正宗分十一章,分二:㈠ 文殊章至普覺之十章,徹因斷證;㈡ 圓覺一章,該果浄觀。

徹因斷證又二:初五章,在斷智行;後五章,在證性修。

在斷智行又二:一、 文殊章,智斷顯真;後四章,行斷絶妄,又二:⑴ 離門絶妄,有二:普賢章,決疑離幻;普眼章,示法離幻。⑵ 顯覺絶妄,二: 金剛藏章,決疑顯覺;彌勒章,示法顯覺。

後五章,在證性修,二:一、 清浄慧章,性證如空;二、 後四章,修證無碍,二:⑴ 圓攝無碍,二: 威德自在章,示圓攝行;辨音章,示圓攝修。⑵ 圓離無碍,二:浄業章,示圓離心;普覺章,示圓離法。賢善首章爲流通分。

14 〔 圓覺經析義疏〕 

四卷(前附大義、懸示各一卷),約十萬餘字。卍續藏第九十四册。清·通理大師述。

十門分别:一、 教起因緣,二、 藏乘分攝,三、 能被教義,四、 所被機宜,五、 體性淺深,六、 宗趣通别,七、 傳譯紀略,八、 註釋倡先,九、 總釋名題,十、 别解文義。

釋經,以文殊章爲發起序。正宗分四: 一、 普賢,普眼、金剛藏三章爲生信分;二、 彌勒、清浄慧二章爲開解分;三、 威德、辯音、浄業、普覺四章爲教修分;四、 圓覺一章爲示果分。賢善首章爲流通分。

15 〔圓覺經講義附親聞記〕 

二册,約二十餘萬字。諦閑大師講,江妙煦等記。諦閑大師遺集第二、三册。

單法爲名,圓覺妙性清浄境界爲體,頓漸圓修三期克證爲宗,離幻證真得入平等爲用,方等(通方等)圓頓毒發爲教相。

序分中,以文殊章爲别序。正宗分五:

  • ㈠ 爲上根人示真修,二: 示頓修(普賢章),示漸修(普眼章)。
  • ㈡ 爲中根人顯真性,三: 示除疑顯性(金剛藏章),示離障顯性(彌勒章),示順覺顯性(清浄慧章)。
  • ㈢ 爲中根人示圓修,二: 示三觀圓修(威德章),示輪觀隨修(辯音章)。
  • ㈣ 爲下根人顯真性,二: 示離相顯性(浄業章),示除病顯性(普覺章)。
  • ㈤ 爲下根人示期修(圓覺章)。賢善首章爲流通分。

16 〔 圓覺經釋要〕 

五卷,共一册,約五萬餘字。民國·顯慈法師註。版本不詳(原書不載出版處)。

單法爲名,圓覺心性爲體,隨順覺性爲宗,離病免邪爲用,以通五時之乳味爲教相。科經正宗爲圓頓行證、漸次行證、不定行證,與要解同。

17 〔 圓覺經講義〕 

五卷,共一册。約十餘萬字。圓瑛法師講,雪相、戒浄記。香港佛經流通處版十門分别:一、 總釋名題,二、 教起因緣,三、 藏乘攝屬,四、 體性深遠,五、 能詮教體,六、 所被機宜,七、 宗趣分别,八、 力用殊勝,九、 傳譯流通,十、 正解經文。 序分中,以文殊問爲發起序,科正宗全同大疏。

18 〔 圓覺經略釋〕 

一册(虚大師全書第二十八册之前半),約七萬餘字。太虚大師講,胡法智記。

經前懸論有三:一、 經本推考(翻譯、卷帙、註講),二、 經義提示(託本在佛、被機在頓、注重在行),三、 題目略釋。

科經三分:㈠ 證信,㈡ 正説,㈢ 流通。

正説分二:

  • 一、 示境行,又二:

    • ⑴ 示平等境(文殊章),
    • ⑵ 示差别行,二:
      • 示地上入佛地行(普賢章),
      • 示地前入地上行(普眼章)。
  • 二、 深抉擇,二:

    • ⑴ 境抉擇,又二: 自悟境(金剛藏章),悟他境(彌勒章)。
    • ⑵ 行抉擇,分四:
      • ① 行位(清浄慧章),
      • ② 行法,又二: 單法門(威德章)複法門(辯音章)。
      • ③ 行病患,亦二: 自心病(浄業章),邪師病(普覺章)。
      • ④ 行方便(圓覺章)。

    此略釋,依經直説經旨,直截了當,發前人所未發,修圓覺者,不可不讀。

19 〔 圓覺經講義〕 

常惺法師註,見常惺法師集。序曰:「竊謂: 圓覺至五祖圭峰,已稱絶唱,後之作者,莫能望其項背。予何人斯。乃敢妄作。然接初機便蒙,從廣出略,自淺之深,或亦行遠登高之一助歟?其間科判,概遵圭祖,不敢妄加己見」。

五門分别: 一、 釋名題,二、 顯體性,三、 明宗趣,四、 判教相,五、 敘傳譯。科同大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