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040

七八、 佛説華手經

十卷,三十五品,十萬多字。大正藏第十六册(一二七)。姚秦· 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大衆雲集,大迦葉亦來,佛分半座令坐,大千震動,迦葉謙讓,並説法要讚佛。

神力品第二

佛又命迦葉坐,以神力普集大衆,令目連敷座。目連化作大座,佛言:如來不於變化座上説法。復命無量緣菩薩敷座,一切菩薩各以上衣積成高座,佛現神力,令諸菩薩各於衣中,見將來成佛之事。

華德藏法王子,請問大法,佛放口光,擧身謦欬,徧至十方世界。

網明品第三

東方菩薩見光聞聲,承佛命來,以華作佛事。

如相品第四

東方不虚行力菩薩,持華來會,乃至佛與跋陀婆羅菩薩論如來義。

不信品第五

佛與跋陀婆羅菩薩論末世不信法事。

念處品第六

佛爲跋陀菩薩説:末世宜修四念處觀。

發心即轉法輪品第七

此東方菩薩名也。亦因光聲而來,佛乃説其往因。

現變品第八

此菩薩,摘十方世界,俱置本國。佛更以神力,令諸世界互相擊碎,以警諸天計有常者。

如來力品第九

功德品第十

爲堅意菩薩説持經功德。

發心品第十一

東方光明威德聚菩薩,持須彌肩佛之命,亦來集會,獻華供養。佛以華付彌勒,彌勒轉付七萬七千菩薩,菩薩俱發大願,仍奉於佛,佛乃廣讚發心功德。

無憂品第十二

佛爲彌勒説:真菩薩心,當如往昔無憂太子。

中説品第十三

敘東方諸菩薩見光聞聲而來集者。

總相品第十四

廣敘東方佛菩薩名。

上清浄品第十五

亦廣敘東方佛菩薩名。

散華品第十六

東方觀佛定善根莊嚴菩薩,聞此世界佛名,遥散華來。

衆相品第十七

亦廣敘東方佛菩薩。

諸方品第十八

廣敘餘九方佛菩薩見光聞聲而來集會。

三昧品第十九

佛次第入五十七種三昧,諸天偈讚。

求法品第二十

佛從三昧起,爲舍利弗説菩薩求法之要。舍利弗更請法要

歎德品第二十一

佛爲舍利弗説菩薩難事。

驗行品第二十二

佛爲舍利弗説二種三事驗菩提心。

得念品第二十三

説往昔得念王子不被失念魔所惑。

正見品第二十四

佛爲舍利弗説菩薩正見。

歎教品第二十五

亦説如來本生。

毁壞品第二十六

説毁壞菩薩心之罪過。

衆雜品第二十七

選擇居士及其愛妻,聞法證果。

衆妙品第二十八

逆順品第二十九

不退品第三十

爲法品第三十一

歎會品第三十二

上德品第三十三

堅意比丘以衣供佛,發大誓願,衣中見諸神變,阿難問其因緣,佛言且待須臾。堅意比丘請問法門,佛先説其昔爲上堅德王,曾問是法。

法門品第三十四

正答堅意之問。

囑累品第三十五

以法門囑菩薩,菩薩發願弘通。次付囑阿難迦葉,皆辭不堪。

七九、 佛説寶雨經

十卷,六萬三千餘字。大正藏第十六册(二八三)。唐· 達摩流支(即菩提流志)譯。

佛於伽耶山,放頂光明,徧照十方,攝入面門。授月光天子記:當於支那國作女主。東方蓮華眼佛世界,止一切蓋菩薩,來問一百一事,佛每事答以十法。答竟,世界六種震動,無情有情同興供養十方諸佛;諸佛放眉間光,入如來頂。長壽天女,得記流通。

異譯三種

⑴【 寶雲經】

七卷,四萬五千餘字。大正藏第十六册(二○九)。蕭梁· 扶南沙門曼陀羅仙(弱聲),於天監二年至揚都,譯經三部,此其一。

⑵【 大乘寶雲經】

七卷,七品,六萬一千餘字。大藏同前(二四一)。蕭梁· 曼陀羅仙共僧伽提婆譯。

序品第一,十波羅密品第二,平等品第三,陀羅尼品第四,安樂行品第五,二諦品第六,寶積品第七。

⑶【 佛説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二十卷,近六萬六千字。大正藏第十四册(七○四)。宋· 中印土沙門法護等譯。

右三經,皆與寶雨經同,但此三譯皆無月光天子作女主事。

八○、 佛説法集經

六卷,五萬七千餘字。大正藏第十七册(六○九)。元魏· 沙門菩提流支譯。

佛在虚空法界差别住處,最勝樓閣妙寶臺上,與千二百五十阿羅漢,及菩薩天龍等,説入一切修行次第法門經。時無所發菩薩,奮迅慧菩薩,與諸眷屬,於别樓閣寶臺上座。奮迅慧發十八問:一云何知諸佛生,二云何知諸佛真實身,三云何知諸佛爲他因緣故成,四云何知諸佛如來真實常住,五云何知諸佛大般涅槃,六云何知諸佛如來行,七云何知譬喻相應,八云何知幾種佛,九云何知諸佛唯依言詞説法,十云何知空義,十一云何知空所對法,十二云何知説空者,十三云何知法師義,十四云何知與法師相應譬喻,十五云何知不共住法,十六云何知應化事,十七云何知諸善根勝妙果報,十八云何知諸無漏善根得勝妙果報?無所發答以各有十種法行。七萬六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奮迅慧又問諸波羅密相應法集,無所發答之。乃至種種問答。又令六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八千天子得法眼浄。

無所發又言:菩薩應修行實諦法集,不捨菩提心,不捨諸衆生等。六萬菩薩得不退轉地,無量天女得法眼浄。

奮迅慧又問菩薩心念處智,無所發答以無生智業及以十種念處,所謂身、受、心、法、佛、法、僧、戒、捨、天。一一釋竟。二大菩薩與諸眷屬,俱詣佛所,佛讚印之。

舍利弗問:以何義故名無所發?無所發答之。八萬菩薩得無生法忍,六萬天子得法眼浄,五千比丘轉發大心,佛與授記。

無所發問佛善知可取能取法,佛答以見一切法如夢幻等,乃至成就柔和恭敬質直等心,則能得彼如來妙法。無所發又復申述如實修行不放逸義,名爲微妙法集。

次有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迦旃延、大迦葉、須菩提、阿那律、羅睺羅、優波離、阿難陀,各説勝妙法集,佛各印之。

次有彌勒、見者愛樂、善目、善生、大導師、光明幢、解脱月、大海慧、觀世音、堅意、善護、虚空、文殊師利等十三位菩薩,各説勝妙法集;佛總印讚,若人聞此法門,能信、能忍,不生於謗,我授是人無上道記。於是無所發脱頸上寶瓔珞,奉散如來,住虚空中,作大寶帳,並説偈讚佛,佛爲授記。須菩提復與無所發問答,説甚深法,七萬六千衆生發菩提心,二百比丘心得解脱。

復有善思惟天子問佛,佛答以成就深直之心,發無上意,名爲根本住處;六度、止觀、三十七品等,名爲菩薩境界,及菩薩行,菩薩安隱,菩薩寂静,菩薩常在三昧,菩薩到一切處,菩薩調伏,菩薩得滅,一一答竟。善思惟復申述最上妙法,佛讚印之。唱募流通。於是無所發、觀世音、彌勒、見愛樂、導師、文殊師利,各任護持。佛更讚印結勸,兼記法門所行之處。

八一、 觀察諸法行經

四卷,三品,二萬六千餘字。大正藏第十五册(七二七)。隋· 沙門闍那崛多譯。

無邊善方便行品第一

佛更遊鷲丘,與千比丘,八十俱致菩薩,及天龍八部俱。喜王菩薩七日斷食不臥,精進求法,請問三摩地,佛爲説決定觀察諸法行,共五百三十五句。

先世勤相應品第二

佛又爲説六十句法,及説十六字門,並説過去辯才瓔珞莊嚴雷鳴出吼顯音佛時,有説法菩薩,名無邊功德辨幢遊戲鳴音,復有王子,名福報清浄多人所愛鳴聲自在,從彼菩薩聞此三摩地寶,今成無量壽佛。

又説過去浄面無垢月妙威藏佛時,有顯妙廣身長者子,供佛聞法,捨家修道,十千歲中不坐不臥,今於南方成善意喜樂如來。又復偈説末世過患。喜王等三十千菩薩,立誓護持正法,佛讚印之。

更説過去廣浄厚金普無疑光威王佛滅度後,有説法者,各無邊寶振聲浄行聚,被衆驅出,住大林中,勸化多人;無憂普欲喜音轉輪聖王信樂已,弘此三摩地,今皆成佛。説法者,即無量壽佛。轉輪王,即不動佛。

受記品第三

佛爲喜王説增一至十法具足,得此三摩地。七千衆生法眼清浄,七千衆生發無上心,皆得不退轉記。三萬菩薩得無生忍。佛放身光徧十方界,皆有蓮華,見佛坐上,喜王問法。既攝神力,遂明一切諸法皆無來去,如燄幻等。

佛又告喜王:過去寶光威輪王佛時,寶月轉輪王生一童子,名曰法上,同王覲佛問法。佛以伽陀説此三摩地,得不退轉。法王童子,即今喜王。輪王寶月,即今慈氏。

喜王又問:菩薩何法有、何法無?佛答以無一百五十惡法等。又總略説一切不善法,諸菩薩無;一切善法,諸菩薩有。

八二、 佛説未曾有正法經

六卷,二萬八千餘字。大正藏第十五册(四二八)。宋· 中印土沙門法天譯。

佛在鷲峯山,與萬二千五百比丘俱。復有八萬四千菩薩,從諸佛刹來集,及天龍八部來集。二十五菩薩,及四兜率天子,各説趣證佛智之法。妙吉祥菩薩最後廣説已,辨積菩薩欲問於佛,妙吉祥即變身爲佛答之。舍利子遥聞法音,稱歎希有。光嚴菩薩問佛,求見妙吉祥菩薩,佛警悟令來法會。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以放鉢因緣而發起之,並説昔緣因,勸舍利子等發菩提心。

次有摩竭國王見佛決疑,請妙吉祥入宫供養説法,妙吉祥於東方常聲世界,請得八萬大士,初中後夜爲説法已,次日同迦葉等共受王請,既受食竟,以奉施。菩薩聲聞,各皆隱身不現,乃至後宫,及王自身,亦不復現,如是令王悟無生忍,同來佛會。中路又化一殺人者,令其見佛,得證涅槃。次爲國王及四王子,授記作佛。囑累流通。

異譯三種

⑴【 佛説阿闍世王經】

二卷,二萬五千餘字。大正藏第十五册(三八九)。後漢· 沙門支婁迦讖譯。

⑵【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

三卷,十三品,三萬多字。大藏同上(四○六)。西晉· 沙門竺法護譯。

一正士品,二化佛品,三舉鉢品,四幼童品,五無吾我品,六總持品,七三藏品,八不退轉輪品,九變動品,十決疑品,十一心本浄品,十二月首受決品,十三囑累品。

⑶【 放鉢經】

一卷,近三千字。大藏同前(四四九)。失譯人名。即普超經舉鉢品别譯。

八三、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四卷,二萬八千餘字。大正藏第十五册(三六七)。姚秦· 鳩摩羅什譯。

佛住耆闍崛山,與六萬二千比丘,七萬二千菩薩,及天龍八部俱。天冠菩薩偈讚問法,佛以三十二種四法答之。大樹緊那羅王,與其眷屬彈琴詣佛,令大衆及山川等,乃至大阿羅漢,皆悉起舞,唯除不退菩薩。菩薩成就四法,不離見佛。何等爲四?自往見佛,亦勸衆生;自往聽法,亦勸衆生;自發菩提心,亦勸衆生發菩提心;常不捨離念佛三昧;是爲四。

天冠菩薩問大樹緊那羅王何不成佛,大樹語以菩薩十二無滿足法。大樹請問寶住三昧,佛答以修習生起八十種寶,於世間寶,出世間寶,皆得自在。天冠問佛:大樹云何以伎樂音教化衆生?佛具答之。大衆以佛神力各有天華,供散大樹,大樹以右手接,無一墮地,即以供佛,佛令成一寶蓋,覆大千界,現諸華臺,釋迦佛像,讚大樹德。大樹復入莊嚴寶蓋三昧,以妙寶蓋,各覆諸如來像。復請佛及大衆至彼香山,受七日供,演説浄六度及方便法,各三十二。

又爲大樹之子,於音樂中演諸問答。又爲大樹之妻,並諸女輩,説增一至十,捨女身成無上道之法。又許大樹之子無垢眼,當於樂音中出六十四護菩提音,令不放逸。

次乘大樹所作寶車,還靈鷲山,爲阿闍世王等説三十二種菩薩法器,並説菩薩有憂悒無憂悒法,各四四種。次以偈答阿闍世王菩提行問,乃遣大樹還其所居。又爲瞿夷天子説四四法,能得無生法忍。又爲阿難説菩薩法施,有三十二功德名稱。次四天王説呪護持。

異譯一種

⑴【 佛説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

三卷,二萬七千餘字。大正藏第十五册(三四八)。後漢· 月支沙門支婁迦讖譯。

八四、 佛説弘道廣顯三昧經

四卷,十二品,二萬四千多字。大正藏第十五册(四八八)。西晉· 沙門竺法護譯。

得普智心品第一

佛遊鷲山頂,與千二百五十比丘,八千菩薩俱。阿耨達龍王問法。

清浄道品第二

道無習品第三

請如來品第四

請入龍宫半月。

無欲行品第五

信值法品第六

轉法輪品第七

決諸疑難品第八

文殊與諸菩薩從下方來,與迦葉議論。次與龍王説觀如來義。

不起法忍品第九

龍王問,如來答。

衆要法品第十

受封拜品第十一

授龍王大菩提記。

囑累法藏品第十二

靈山重囑流通。

八五、 佛説海龍王經

四卷,二十品,三萬二千餘字。大正藏第十五册(一三一)。西晉· 沙門竺法護譯。

行品第一

佛遊靈鷲山,與八千比丘,萬二千菩薩,及天龍八部俱。龍王問菩薩法共四十九句,佛一一廣答之。

分别品第二

大衆獲益,龍王獻珠。

六度品第三

無盡藏品第四

總持品第五

總持身品第六

以法門爲身也。

總持門品第七

呪作華言翻譯。諷誦者,得三十二種無畏。

分别名品第八

授決品第九

説污戒比丘多生龍中。威首龍子得佛授記。

請佛品第十

十德六度品第十一

與十善業道經同。

燕居阿須倫受決品第十二

無焚龍王受決品第十三

女寶錦受決品第十四

龍王女也。與迦葉尊者論議。

天帝釋品第十五

爲勸阿須倫,使不相戰。

金翅鳥品第十六

佛以皀衣護諸龍等;有四金翅鳥,惶怖趨佛,佛誨令持戒,令識宿命,不復爲惡。

舍利品第十七

龍欲供佛全身舍利,須菩提謂其不可。諸龍子歎佛境界,非聲聞所知。

法供養品第十八

佛出龍宫,爲海神説十德莊嚴大海。龍子名受現,化作宫殿,送佛還靈鷲山。

空浄品第十九

阿闍世王與龍王辨受決義。

囑累受持品第二十

諸菩薩説受持之法,佛皆印之。並説神呪,亦翻作華言。

八六、 佛説轉女身經

一卷,八千餘字。大正藏第十四册(九一五)。劉宋· 沙門曇摩密多譯。

佛住耆闍崛山。有婆羅門,名須達多,妻名浄日,懷一女胎,其胎合掌聽法,欲有所問。佛放光明普照大千,令此衆會,皆見此女在胎問法。問已,從右脇出,立蓮華臺。釋提桓因奉以天衣瓔珞,女報之曰:菩薩有十種衣服瓔珞而自莊嚴,所謂:不失菩提心,不忘深心,大慈大悲等;不受此願求小智之衣。於是東南方浄住世界無垢稱王如來,遣衣與之。女著衣已,即具五通,放光動地,禮佛問法。佛爲説三十種四法,三萬二千天人發菩提心。

次與舍利弗問答名字之義;佛與命名爲無垢光。又與舍利弗問答女身之義。次問得離女身之法,佛以增一至十法答之;兼明女身種種苦惱。五百比丘尼發菩提心,願離女身。七十五居士婦,瓔珞供佛,化爲寶臺,各有佛坐,大衆圍繞。婦見神變,發菩提心,堅修梵行,即禮佛足,不轉女身,誓不起地。佛爲説十六法,大地震動,七十五居士亦來,先以善來得度,諸女遂成男子,昇空説偈,復勸居士發菩提心,自乃請從彌勒菩薩如法出家。次無垢光勸母發菩提心,自亦發誠實語,轉成男子。

異譯二種

⑴【 佛説無垢賢女經】

一卷,一千餘字。大正藏第十四册(九一三)。西晉· 沙門竺法護譯。

⑵【 佛説腹中女聽經】

一卷,一千餘字。大藏同前(九一四)。北凉· 沙門曇無讖譯。

八七、 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

二卷,九千餘字。大正藏第十七册(八三七)。失譯人名。

佛住耆闍崛山,與八千比丘,三萬二千菩薩,及大千天衆俱。東方寶杖佛刹,有無量志莊嚴王菩薩,來問如來秘密藏法,佛答以發一切智心爲首。次明十六種四法,六種二法。又明九種四法,六種二法。是名初入如來密藏根本句也。於是菩薩投身作供。迦葉更請佛説秘密藏法,佛言:往昔逼惱於菩薩者,皆不墮落,以菩薩願力清浄故,喻如良藥、寶珠、油燈;又如墜地,還依地起;如打栴檀,亦得香氣。次説煩惱從虚妄生,不應堅著,如芥子火,吹長則漸燒;如大火聚,無依則漸滅。當知:妄想、煩惱,是不真實。對治法門,如不實藥。解知煩惱從因緣生,無性、無生,名得菩提。次明設有極重十惡,若解如來説因緣法,如百千歲極大闇室,當然燈時,是闇已去。

八八、 持世經

四卷,十二品,三萬四千餘字。大正藏第十四册(六四二)。姚秦· 鳩摩羅什譯。

初品第一

佛在竹園,持世菩薩問法,佛答八種四利,勸修諸法實相,亦善分别諸法之相。三種四利,能求念力;四種四法,名得念力;七種四利,能修習一切法,分别章句慧;四種四法,轉身常得不斷念,乃至得大菩提。復有七種五浄智力。復有三法:欲、精進、不放逸。

五陰品第二

明菩薩正觀五陰方便。

十八性品第三

明菩薩正觀十八界方便。

十二入品第四

明菩薩正觀十二入。

十二因緣品第五

明菩薩善觀十二因緣。

四念處品第六

明菩薩觀擇四念處。

五根品第七

明菩薩善知諸根。

八聖道分品第八

明菩薩善能知道。

世間出世間品第九

明菩薩善知世間出世間法,得世間出世間法方便。

有爲無爲法品第十

明菩薩善知有爲無爲法,得有爲無爲法方便。

本事品第十一

説過去閻浮檀金須彌山王佛時,寶光菩薩精進持經,成一切義決定莊嚴佛。又無量光德高王佛法欲盡時,無量意菩薩精進持法,成無量光莊嚴王佛。於是跋陀婆羅伽羅訶達多菩薩等,發願持經,佛讚印之。

囑累品第十二

佛以神力護念,令大千香氣徧滿,授持經記。

異譯一種

⑴【持人菩薩所問經】

(大藏無“所問”二字。)四卷,十五品,二萬三千餘字。大正藏第十四册(六二五)。

西晉· 竺法護譯。

一、 四事品,二、 妙慧超王佛品,(缺第三品)四、 持施王品,五、 十八種品,六、 曉三界品,七、 諸入品,八、 十二緣品,九、 三十七品,十、 世俗度世品,十一、 有爲無爲品,十二、 寶光菩薩品,十三、 往古品,十四、 颰陀和五百人品,十五、 囑累品。

八九、 大方廣寶篋經

三卷,一萬九千餘字。大正藏第十四册(四六六)。劉宋· 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佛在祇園,先演説法,文殊菩薩後到,與須菩提酬唱,令須菩提默然。於是舍利弗、目犍連、阿難陀、大迦葉、富樓那、各述文殊智慧辯才神力之事。

異譯一種

⑴【佛説文殊師利現寶藏經】

二卷,一萬九千餘字。大正藏第十四册(四五二)。西晉· 沙門竺法護譯。

九○、 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

一卷,近一萬二千字。大正藏第十四册(九三○)。姚秦· 沙門曇摩耶舍(法稱),罽賓國人。晉隆安中,到廣州。後入長安,於弘始九年至十六年,共曇摩掘多譯舍利弗毘曇,並譯此經。

佛在耆闍崛山,須菩提夢佛爲説當聞未曾有法,次日白佛已,乞食,遇一女人,酬唱佛法,此女稱揚佛以二十事而行乞,又明菩薩以樂欲調伏衆生,又爲須菩提現男子身,又現諸餘佛土食時差别,又説應供之義,令常隨天發大道心,次施須菩提食,須菩提轉施不汙一切法菩薩,其日須菩提不食,晡時至佛所,佛爲説此女人名,及爲女人授記。

異譯一種

⑴【 順權方便經】

二卷,四品,一萬二千餘字。大正藏第十四册(九二一)。西晉· 沙門竺法護譯。

與上經同,而分四品:沙門法品第一,見諦品第二,分衞品第三,假號品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