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0

第十品 正析道次第

分三:丙一、略。丙二、广。丙三、结。

丙一

今初、颂云:

  如上气脉明点三  皆于心上所显者

  此法最要为直捷  超过一切菩提道

一切说二乘菩萨由方便摄持,惟是一切种智之道。于此密宗金刚乘者。以世间欲界气脉明点所持身,具大善巧方便,由铁变金。行者得法要以修已,较彼一切道次第,大为殊胜。颂云:

  于五浊恶世,  汝欲思无修,

  由念手印坛,  可成圆满佛,

  除此虽励力,  大乐修不成,

  精进于所缘,  瑜伽者自身

  如兮鲁噶智,  完全可圆满

  由此于诸通,  眼等皆可证

观自在菩萨云

虽有作无间罪者,现世亦能得大乐佛果。

如是广述,盖由方便善巧所生故。

丙二、广

分二:丁一、共道。丁二、不共道。

丁一

又分三:戊一、声闻。戊二、辟支佛。戊三、般若乘。

  仅为人空我寂灭  极快取有界三次

  预流果慢须七次  此为自利而寂灭

  独觉须俟十二劫  麟角一百劫成就

  利益一切诸有情  菩提萨埵三阿僧

  此处方便之差别  于到彼岸之道中

  仅仅作修之方便

依于四圣谛断苦集,修三十七菩提分,得声闻灭谛果,惟寂静补特伽罗我。其得果时量者,极快亦当取三有身三次:初一生修资粮、加行二道,证预流果;于彼二生得一来果;现生证阿罗汉。其极迟者,取天人身七次;此出经中。息灭自己一切苦,从烦恼中得解脱身,现证自利涅槃。

第二辟支佛,中根欲得佛果,于有情亦微兼利,其后现证涅槃。较声闻不同者,于法中所执境,了知从心所现心有则与菩萨异,已得虚空藏三摩地。彼有一份与菩萨相同,于最后一生,不依阿阇黎证菩提。此中分普通与麟角。普通之下品,须十二劫,上品则五十劫,麟角为一切辟支佛中最胜者,则百劫。《现观庄严论》云:

  断除外境分别故,  能取未舍之行者,

  此为麟角百劫因。

如上辟支佛述已。

第三般若乘者,初发愿行菩提心,离三有二乘边,修善巧方便,一切道不厌。于第一阿僧祇劫,现证初地,安住胜义菩提心,趋入生死流,具大悲心,现证尽所有、如所有智,断除二障。于第二阿僧祇劫,证七地,于陀罗尼三摩地以各别观察智游戏,令一切有情成熟,而庄严其菩提心。如是经第三阿僧祇劫,得般若乘果。《阿含经》云:

毗婆尸、燃灯、宝髻三,出现三阿僧祇劫,最后古释迦。

云三阿僧祇劫,为利有情故,非为自利也。《般若经》云:

  示现阿僧祇,  非胜义谛有,

  世俗示悲愍,  顺因佛所说。

如上析共道已。

丁二、不共道

分二:戊一、四部密宗时量差别。戊二、析道。

戊一

今初、颂云:

  瑜伽部须十六生  无上一生具精进

  决定即身可成佛

正道基础,与般若乘相同。其不同者,方便善巧,不可思议力,现证佛智极速故。《喜底佳那论》云:

  虽同一法不愚痴,  具多方便不艰难,

  以上根利智受持,  密乘故比显乘胜。

事、行二部所说身、语、意业三类本尊,与密咒、陀罗尼咒,自利利他,一切圆满。若以方便善巧摄持,人寿六十生,每生百年,合为六千年,得金刚持位。比上更胜,为瑜伽部所说:

手印与定,以方便摄持,迅速圆满报身果,惟须一千六百年,证不阙莲花位。

若以**无上乘言,士夫百年,脉、气、明点成为智慧,真实清净,则一生决定成佛。**彼住于密说与般若乘不通者,此为邪分别。境识、道识,一切智者,为显教所述。若道识无有,不能成佛。不能成佛,则无一切智。如是等诸菩萨注、诸大善巧者,已广述矣。能对于般若乘所得功德,未得前,而谓得解脱寂静心已,不足理。自己无功德,而能于他人前显现,则成颠倒。如自己无食,而云布施,岂非笑话。如上教证甚多,不具引。

戊二、析道

分五:己一、资粮。己二、加行。己三、见。己四、修。己五、究竟。

己一

今初、颂云:

  最初灌顶起正分  善知胜解资粮道

于具足胜相善知识受灌顶,能了知仪轨意义,得不颠倒;于起、正分善为了知,发起胜义世俗菩提心;安住持明戒律已,如理修胜解;于各别本尊三昧耶戒,如说奉行;此为上品资粮道。

观自在菩萨云:

安住金刚乘,法生宫中,闭诸魔门,趋入慈等门,修不变大手印;彼虽曾作无间业,现生能证佛位。

否则住于金刚乘上,作一切罪业云。

又从《遍行续》云:

  生起正净信,  安住勤定中,

  千具胝所集,  由我智劝请。

如是可知,彼已得金刚乘方便者,前已修无量资粮矣。

又《庄严经论》云:

  无量劫出离,  胜解海增长,

  圆满贤善法,  如是积资粮,

  佛子从本净,  了知心惟善,

  励力于禅定,  尔时法流定,

  诸佛三摩地,  与智广欲得,

  求广大教授此中教授指止观

当从不颠倒,如佛化身之上师得故,于此修习专一安住,为出世法流定之因。人或谓化身当具三十二相等,不应理。

己二、加行道

二颂又三句:

  知气脉明点精华  住于普贤行暖位

  即是住于加行道  知行脉门点精华

  此时若作禁住行  加行道行入见谛

特别以能趋入正分,为二者分界之碑。颂中所谓普贤行暖位者,受持正分无间故

暖位者,外烟等十相,出生于乐明无念,已得受用;其所断者,《喜金刚》云:

  怖畏与疯苦,  忧愁逼恼害

如上对治无损害,为下品暖位。中品者,彼云:

  贪嗔痴炽缘,  行者不被染。

上品者,利他、损他果;此云于定中能出生神通,利他或损他,是为上品。

般若乘所说暖、顶、忍三者,即上三品。修此三者之法,分戏论、无戏论。戏论者,作禁住行;续云:

  少得暖位已,  禁住行成办。

无戏论者,则行内行。内行者,续所云:

  远离业手印,  智印相亦舍,

  行大手印母。

离世间一切分别,修别摄支,静虑支见《时轮》五十三法,得五眼六通,为身曼陀罗一切脉清净,现证身坛城,果位与般若乘同。《庄严经论》云:

  依于禅定得神通

又颂云:

  显现一切法,  无隔能相通,

  于彼真实理,  无观一切见,

  如是法身圆,  为清净相故,

  具慧诸形相,  遍行心摄持,

  如此乃成办,  菩萨之等持;

  除意之所说,  不见一切义,

  如增法光明,  起坚固精进,

  法光明增长,  唯是心上住;

  此后现境者,  皆成心所现,

  尔时所取境,  远离于散乱。

如上为暖、顶、忍位。彼又云:

  于彼唯剩有,  能取散乱心,

  尔时无间定,  迅速能了知,

  能取心亦离。

《时轮》亦云:

  别摄支等持,  加持一切咒,

  依于静虑支,  可得五神通

如是与上相同。简言之,依于别摄等二支,为加行道。

己三、见道

颂五句:

  由修别摄支之因  及彼四禅定之道

  内脉已得清净已  为静虑支圆满故

  能得具足五神通  可趋入身之坛城

  复具勤命气行故  于见道者作此行

  由常时能持之力  正趋入金刚萨埵

  此则名为风相应

如上加行道,欲令气清净故,修命勤故,是为语坛城。诸轮气往来纯熟,能灭十二宫中一宫之迁移气;明点集中海螺,而能认持。由认持支纯熟,能灭一千八百分别,得十方世界边际神通,变化自在。此为见道故,续云:

由常时能持之力,正趋入金刚萨埵,是命勤气之果,得相无分别智。

故《时轮》云:

  由彼刹那智慧乐,  若明点提不漏失,

  能得无漏俱生智,  由彼能予法界智,

  六道众生所遍命,  一切时中烦恼魔,

  决定由此而摧毁。

如上一切变化神通,及一切智,由三界中行者现生证得。《庄严经论》云:

  此后超越于世界,  乃得无上一切智,

  能远离彼之二执,  由彼彼等转变已,

  许此为登初地相。

如上二者无异。

己四、修道

分二:庚一、体。庚二、灭除见修习气。

今初、颂五句:

  由无戏极无戏故  于修随念支以后

  定与智慧两相应  一切方所尊胜行

  具有利他大众行

由无戏论及极无戏论,如是得无分相定。

随念支者,如随慧之贪念,于悲乐同时扼要上,于一切有情具佛、法、僧、天、施、戒六念,或十度。与上相同之随念支,在《密集》云:

莲花上置以领加师云:“杵”,于此修佛之随念。

如上修已,可得清净定。依于三摩地及智慧行,余经亦名为尊胜行,以其不为魔与劣乘所夺,得尊胜成办故。又与利他圆满相连,则成为大众行。此上为修道。经云:

  不貉等诸宫,  灭除无明法,

  出生眼与通,  获得十二地。

《时轮》云:

  一切相无尽,  不坏殊胜乐、

  智慧身成已,  成办诸神通,

  现生可证得。

般若云:

  此后狮子昂然定,  于此得坚固安住,

  缘起逆流与还灭,  如此皆可自了知,

  连同灭尽定为九,  二次往返彼等定,

  从彼分别欲界识,  非等持等计算起,

  乃至达于超越定,  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及与超越定,  乃至灭尽定之间,

  不同而如是趋入。

如上所云,狮子昂然定等为一修法。

庚二、灭除见修习气者,二颂半:

  初为一千八百气  与分别同时清净

  如是是为世间道  二地俱生明点者

  密处认持能见道  是故无生死无明

  三地为清净明点  于脐四地及五地

  六地七地在心轮  八地九地在喉轮

  十地十一在于顶

初为一千八百气与分别同时清净,此为前二道所灭除者,属世间。由命勤支、认持支,灭除无明,及有漏生死,于密轮上,一刹那大乐智慧清净,是初地、二地。故颂云:“二地俱生明点者,密处认持能见道。”此意出于续注中。本颂云:

  从初地得清净已,  于二地渐次增长,

  于脐四地及五地

等句。如上每登一地,灭除一千八百气,令其清净,是出续注,所谓各轮具二地以清净,云云。

己五、究竟道

二颂:

  此后灭除肉髻气  尔时名为得佛陀

  上行之乐见十六  成就空悲无分别

  三年个半月清净  即是成就智慧身

  气脉明点三种相  六支究竟即是果

第十二地最后流已,说为得佛陀,亦名大光明灌顶,得金刚阿阇黎主灌顶,究竟成就,出世十一灌顶之果。《时轮》云:具足十及十一灌,如是灭除十二缘起,令其清净。由下坚固,而上具十六欢喜、十六空、十六大悲。如是十六等者,外空等五,蕴五,生缘悲五;其第十六者,为体性空智、智慧界、佛同体大悲。三年三方智慧清净究竟。颂云:

  是为成办智慧身,  及诸智慧之次第,

  与前所得清净同。

如上成就殊胜不变中,如彼续颂云:

  空体之体中,  离分别之色,

  如幻女看境,  惟见其影像。

如上非执物也,能超世间谛故,如是色蕴则成大圆镜智。又颂云:

  一切法平等,  住一体不动,

  出生不动智,  不断亦不常,

是受蕴成平等性智。又颂云:

  自体殊胜想,  由何种出生,

  获得无动位,  无能知所知,

是想蕴成妙观察智。又颂云:

  无生诸法中,  舍离诸形相,

  无佛无菩提,  无诸有情命,

是行蕴成为成所作智。又颂云:

  超越识之法,  清净智无垢,

  自性光明法,  通达空界性,

是识蕴成法界体性智。如前所述,四住时中,智皆圆满。

丙三、结

颂云:

  别说无量俱已略  一切诸智慧次第

  与前所得清净同  是为诸地成佛道

气、脉、明点三种,究竟六支即是果,别说无量皆已略。如上所说气、脉等,一切皆为六支所摄尽见五十三法,此清净已即是佛。此观自在菩萨所云。又《无垢光论》云:

相有三种:初相、中相、最后相。

初相:为烟等,由六支之加行,得刹那圆满,不变色。

中相:在殊胜不变乐一刹那中,清净千八百气,登初地;前五通未得者,于真实见道时获得,名得世间成就。

最后相者:金刚持位,二万一千六百气皆清净,由殊胜不变乐,一刹那得十二地果,名为大手印。

彼等分别虽多,未详及。

第十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