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51

〔卷十〕

神異上(正傳八人,附見二人。〕

晉:佛圖澄道進、單道開、竺佛調、耆域、犍陀勒、訶羅竭、竺法慧、安慧則慧持

〔卷十一〕

神異下(正傳十二人,附見九人。)

晉:涉公、釋曇霍、史宗、杯度僧伽吒、張奴

宋:釋曇始(北魏滅佛,師化魏武而重興)。釋法朗、邵碩、惠安僧覽、法衞

齊:沙彌法匱法楷、僧惠慧遠、慧通。

右正傳二十人,附見十一人。

〔卷十二〕

習禪

晉:竺僧顯、帛僧光、竺曇猷慧開、慧真、慧嵬、賢護、支曇蘭、法緒、玄高慧崇、曇曜

宋:僧周僧亮、慧通、浄度、僧從、法成、慧覽、法期道果、普恒。

齊:僧審僧謙、超志、法達、慧勝、法悟道濟、曇超、慧明。

右正傳二十一人,附見十一人。

〔卷十三〕

明律

宋:慧猷、僧業慧先、慧詢、僧璩道表、道儼慧曜、僧隱成具、道房、道營慧祐

齊:志道超度、法頴慧文、法琳、智稱聰超、僧祐。

右正傳十三人,附見八人。

忘身

晉:僧羣

……羣菴舍與盂隔一小澗,常以一木爲梁,由之汲水。後時忽有一折翅鴨,舒翼當梁,頭就唼羣,羣欲擧錫撥之,恐畏傷損,因此廻還,絶水不飲,數日而終,春秋一百四十矣。臨終,向人説:年少時,經折一鴨翅,驗此以爲現報。(盂,是石盂,羣取水於盂。)

宋:彭城駕山釋曇稱。

捨戒爲奴,事二老人。以身飼虎,以息災患。

宋:高昌釋法進僧遵。

割股肉以濟饑餓。

宋:魏郡廷尉寺釋僧富。

破五臟以救小兒。

宋:釋法羽慧始

倣法華藥王菩薩燒身。

宋:釋慧紹僧要、僧瑜、慧益、僧慶。

齊:法光法存、曇弘。(以上六人皆倣藥王焚身)

右正傳十一人,附見四人。

〔卷十四〕

誦經

晉:曇邃、法相曇蓋、僧法、竺法純(誦維摩,船中遇難,持觀音聖號,獲免。)、僧生。

宋:法宗、道冏(誦法華,念觀音,得免難。)、慧慶、普明、法莊、慧果、法恭僧恭、僧覆

齊:慧進僧念(誦法華,發願生西。)、弘明、慧豫法音、道嵩、超辯法明、僧志、法定、法慧曇遊、僧侯慧温

梁:慧彌法仙、道琳。

右正傳二十一人,附見十一人。

興福

晉:竺慧達即劉薩阿、慧元竺慧直、慧力、慧受。

宋:僧慧、曇翼道敬、僧洪、僧亮、法意。

齊:慧敬、法獻、定林寺法獻玄暢

梁:僧護、法悦。

右正傳十四人,附見三人。

〔卷十五〕

經師

晉:中山帛法橋、支曇籥、法平法等

宋:僧饒道綜、超明、明慧、道慧、智宗慧寶、道詮

齊:曇遷法暢、道琰、曇智、僧辯、曇憑道光、慧忍。

右正傳十一人,附見九人。末列八人,無傳。

唱導

宋:道照慧明、曇頴、慧璩、曇宗僧意、曇光。

齊:慧芬、道儒、慧重法覺、法願、法鏡道親、寶與、道登

右正傳十人,附見六人。

卷末釋僧果記云:右傳,是會稽嘉祥寺慧皎法師所撰。法師學通内外,精研經律;著涅槃疏十卷,梵網戒等義疏,並爲世軌。梁末承聖二年太歲癸酉(五五三),避侯景難,來至湓城,少時講説。甲戌二月捨化。春秋五十有八。

續高僧傳(高僧傳二集)卷七,有「會稽嘉祥寺釋慧皎傳」,事蹟不詳。梁元帝撰金樓子聚首篇,有「就會稽宏普惠皎道人搜集」之語,則其富於藏書,可想。

又,卷三末譯經論有曰:「頃世學徒,唯慕鑽求一典,謂言廣讀多惑。斯蓋墮學之辭,匪曰通方之訓。何者?夫欲考尋理味,決正法門,豈可斷以胸衿,而不博尋衆典?」則其主張博覽,反對空疏,又可想。

三、 續高僧傳(高僧傳二集)

三十卷(或作四十卷)。大藏第五十册(四二五—七○七)。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本書繼慧皎法師之高僧傳而作,故名續高僧傳。

本書體製,與梁傳大略相同。亦分十科,改神異爲感通,增護法;經師、唱導則合爲雜科,故其數仍十。序云:始距梁之初運,終唐貞觀十有九年,一百四十四載,包括岳瀆,歷訪華夷,正傳三百三十一人,附見一百六十人。大爲十例:一、 譯經,二、 義解,三、 習禪,四、 明律,五、 護法,六、 感通,七、 遺身,八、 讀誦,九、 興福,十、 雜科。

每一科畢,亦系以論述,與梁傳同。初集著於偏安之時,故多述吴越,而略於魏燕;續傳著於統一之時,文獻較備,故搜羅特廣。

〔卷一〕 (以下卷數,據流通之四十卷本。)

譯經初(本傳六人,附見二十七人。)

梁:僧伽婆羅(此云僧養,亦云僧鎧。)曼陀羅、木道賢、僧法、道命(此附見也。下同)釋寶唱(姓岑氏,吴郡人。)梁武帝、梁簡文帝、僧朗、僧紹

魏:釋曇曜(未詳何許人。)曇靖、菩提流支(此云道希,北天竺人。)常景、李廓、寶意、覺定、法場、法希、楊衒之、曇顯、智賢、藏稱、智希

陳:拘那羅陀(此云親依。或云波羅末陀,此云真諦。)高空、德賢、善吉、釋法泰(不知何許人。)智愷、曹毗、智敷、道尼

〔卷二〕

譯經二(本傳四人,附見八人。)

隋:那連提黎耶舍(此云尊稱)萬天懿、闍那崛多(此云德志,北賢豆人。)僧就、法智、達摩笈多(此云法密,南賢豆人。)侯君素、徐同卿、劉憑、費長房、釋彦琮(俗姓李,趙郡柏人)行矩

〔卷三〕

譯經三(本傳三人。)

唐:波羅頗迦羅密多羅。(此云作明知識。一云波頗,此云光智。中天竺人)、釋慧賾(俗姓李,荆州江陵人)釋慧浄(俗姓房,常山真定人)。

〔卷四、五〕

譯經四(本傳二人。)

唐:釋玄奘(本名褘,姓陳氏,漢太丘仲弓之後。子孫徙於河南,故今爲洛州緱氏人)、那提(此云福生,中印度人)。

右本傳十五人,附見三十五人。

〔卷六〕

義解初(本傳十二人,附見十九人。)

梁:法申道達、惠命、僧韶法朗、法亮、法護智遠、僧達、智欣、僧若僧令、法度、惠梵、惠朗、法寵智果、僧淑、僧遷、僧旻道超、法雲、慧澄惠朗、惠略、法生、惠武、法令慧泰、慧纂

梁:智藏。

智藏,姓顧氏。本名浄藏。吴郡吴人。……有墅姥者,工相人也。爲記吉凶,百不失一。謂藏曰:「法師聰辯蓋世,天下流名,但恨年命不長,可至三十一矣!」時年二十有九,聞斯促報,講解頓息,竭精修道,發大誓願,不出寺門。遂探經藏,得金剛般若,受持讀誦,畢命奉之。至所厄暮年,香湯洗浴,浄室誦經,以待死至。俄而聞空中聲曰:「善男子!汝往年三十一者,是報盡期;由般若力,得倍壽矣。」藏後出山,試過前相者,乃大驚,起曰:「何因尚在世也?前見短壽之相,今了一無,沙門誠不可相矣!」藏問:「今得至幾?」答云:「色相、骨法、年六十餘。」藏曰:「五十知命,已不爲夭,況復過也?」乃以由緣告之。相者欣服。竟以畢年辭世,終如相言。於是江左道俗,競誦此經,多有徵應。乃至於今,日有光大,感通屢結。……

〔卷七〕

義解二(正傳七人,附見二人。)

梁:慧超、慧約。

魏:曇鸞。

梁:慧韶、慧皎(即著高僧傳者)。

魏:道辯曇永、亡名、道登。

〔卷八〕

義解三(正傳十四人,附見十五人。)

梁:僧密、曇淮智深、道超慧安

超處獨房,屏絶賓伴;内外墳典,常擁膝前,而手不釋卷。加以塵埃滿屋,蟋蟀鳴壁。中書郎吴郡張率謂曰:「蟲鳴聒耳,塵土埋膝,安能對此而無忤耶?」答曰:「時聞此聲,是代簫管;塵隨風來,我未暇掃;致忤名賓,爲愧多矣!」時人高其放達。年三十六,以天監初卒。慧安道人,住湘宫寺。探玄析奥,甚有精理。年三十二,卒於住寺。

梁:僧喬慧正、僧整、慧濟(喬亦三十六而卒。)、慧開曇儁(開以天監六年卒,春秋三十九。)、明徹、法開、道宗法敞

魏:法貞僧建、慧聰、道寂

梁:寶淵法文、法度、法護、僧詢道遂、道標(詢卒年三十五。)、慧超。

齊:真玉。

後梁:僧遷。

〔卷九〕

義解三(正傳十人,附見四人。)

陳:洪偃、法朗、慧勇、寶瓊明解、警韶、安廩、慧布僧詮、玄辯、亡名僧琨、道寵、慧嵩。

〔卷十〕

義解四(正傳十四人,附見二人。)

齊:僧範、曇遵、惠順、道憑、靈詢、法上法存、道慎。

周:僧妙。

……遍覽羣籍,尤通講論。而禀性謙退,喜愠不干其抱。故每講下座,必合掌懺悔云:「佛意難知,豈凡夫所測?今所説者,傳受先師,未敢專輒。乞大衆於斯法義,若是若非,布施歡喜!」……

周:慧善、寶彖。

齊:曇衍。

陳:惠榮。

隋:曇延、慧遠僧(智)猛

〔卷十一〕

義解五(正傳十四人,附見六人。)

周:寶海。

隋:智方、羅雲、法安、慧哲道瓊、洪哲、慧響、惠嵩、慧[目+恒]、慧弼、靈裕、慧藏、智脱、法澄、道莊、法論、僧粲僧鸞、僧鳳

〔卷十二〕

義解六(正傳十七人,附見五人。)

隋:靖嵩、靖玄明則、智潤、智聚、慧曠、智琳、浄願、智凝靈覺、道卓、法彦、法總、僧曇慧重、靈璨、法瓚、寶儒、慧最、僧朗、慧暢僧温

〔卷十三〕

義解七(正傳十二人,附見五人。)

隋:志念、智炬慧感、慧賾、慧海、辯義、明舜慧相、智梵、[青+彡]淵。

唐:道宗、普曠、保恭、法侃道撫、吉藏慧遠

〔卷十四〕

義解八(正傳十五人,附見七人。)

隋:慧隆、慧海、慧覺、道判、浄業、童真、靈幹靈辯、敬脱。

唐:善胄慧威、辯相、寶襲曇恭、明洪、慧遷、慧覺慧達、明幹、智琚、道慶。

〔卷十五〕

義解九(正傳十七人,附見九人。)

唐:慧因法仁、慧暠、法祥、静藏道删、圓光圓安、海順行友、慧本、曇藏、神迥玄究、僧鳳法位、道岳明曠、明略、功迴、神照、道傑、神素、法護、玄續、慧璧。

〔卷十六〕

義解十(本傳十四人,附見四人。)

唐:道基慧景、寶暹、智琰、道愻道謙、慧頵、道宗、三慧、慧頵、法恭、智正智現、慧稜、智拔法長、慧持、慧瑜、智凱。二慧頵,同名,前者住京師崇義寺,後者住蘇州通玄寺。

〔卷十七〕

義解十一(正傳十五人,附見四人。)

唐:法敏、慧璿、慧眺、靈睿、僧辯、法常、智徽、玄鑒、玄會、行等。

〔卷十八〕

唐:志寬、慧休曇元、靈範、靈潤浄元、智衍、道洪、義褒。

右義解篇,正傳共一七五人,附見九八人。

〔卷十九〕

習禪初(正傳二十三人,附見十五人。)

梁:僧副、慧勝慧初、道珍法歸、慧景

魏:天竺僧佛陀。

齊:天竺僧菩提達磨道育、僧可向居士、化公、廖公、和公、法林、僧那、慧滿、僧達、僧稠。

〔卷二十〕

後梁:法聰、法常、法京、法懍、慧成、法忍。

陳:智遠。

周:僧實、僧瑋、曇相。

隋:道正、曇詢、法充、信行斐玄證、慧意法永、岑闍梨、智嘵

〔卷二十一〕

習禪二(本傳十四人,附見九人。)

周:慧命戲逵、慧曉、慧朗

隋:慧思、智顗(即天台智者大師)、大善闕文、曇崇、慧越、慧實、僧善僧襲、僧集、玄景玄覺、智舜智贊、慧照闕文、智鍇、法詠闕文、智越法彦、波若

〔卷二十二〕

習禪三(本傳十三人,附見四人。)

隋:曇遷、僧淵、真慧、慧瓚、法純慧昻、法進、静端、道舜、慧歡、智通、本濟善智、道訓、道樹、僧照、洪林。

〔卷二十三〕

習禪四(本傳十四人,附見二人。)

唐:僧定、道林、法應、智周、法藏、慧超、智晞、智滿、僧邕、天台國清寺灌頂智晞、光英、智璪、普明、智藏、法喜。

〔卷二十四〕

習禪五(本傳十四人,附見五人。)

唐:道昻靈智、道哲道誠、静安、曇榮、静琳、慧斌、志超、曇韻、慧思、道綽道無、明浄慧融、慧熙、世瑜、智聰、僧徹。

〔卷二十五〕

習禪六(本傳十三人,附見一人。)

唐:惠祥、曇倫、普明、曇獻、無碍、道暀、法顯、玄爽惠普、惠仙、惠寬、僧倫、静之、智嚴。

〔卷二十六〕

習禪六之餘(本傳七人,附見二人。)

唐:善伏、解脱善明、僧奛、法融、惠方、法嚮、道信、惠明。

右正傳共九八人,附見三八人。

〔卷二十七〕

明律上(正傳十五人,附見十二人。)

梁:法超、道禪。

齊:惠光道雲、道暉、馮居士、曇隱洪理、道樂

陳:曇瑗、智文。

隋:法願道龕、道行、靈藏、道成、通幽、洪遵道洪、法勝、洪淵、覺朗海藏、法鏘

唐:惠主、智保、惠詵。

〔卷二十八〕

明律下(正傳六人,附見五人。)

唐:智首、慧璡滿德、真懿、善智、敬道、法礪、玄琬僧伽、慧蕭、慧滿。

〔卷二十九〕

明律下之餘(正傳六人,附見一人,無傳二人。)

唐:慧進明瓚、道亮、道興、惠旻、明導、曇光、道胄(無傳)、曇逞(無傳)。

右正傳二十七人,附見十八人,無傳二人。

〔卷三十〕

護法上(本傳八人,附見四人。)

東魏:曇無最。

西魏:道臻。

齊:曇顯。

周:静藹慧宣、道安慧儁、慧影、寶貴、僧[而+力]。

隋:僧猛、智炫。

〔卷三十一〕

護法下(正傳十人,附見五人。)

唐:曇選、法通、明瞻、慧乘道璋、智實普應、法行、弘智。

〔卷三十二〕

唐:法琳惠序、道會、智勤、新羅國慈藏圓勝

右正傳共十八人,附見九人。

〔卷三十三〕

感通上(正傳三十四人,附見十一人。)

魏:天竺僧勒那漫提、超達僧明、慧達、明琛、道泰。

梁:道融。

魏:法力法智、道集、法禪

梁:植相道香、僧朗、僧琳、慧簡。

魏:僧朗、僧意、僧照。

齊:道豐、圓通。

〔卷三十四〕

齊:僧雲、僧遠。

周:慧瑱。

隋:洪獻、慧雲傅大士、法朗、道仙。

陳:慧峰。

隋:慧巖、法安法齊、慧偘。

唐:轉明、賈逸楊祐、法順智儼(即杜順和尚)、道英、又德、智則、通達。

〔卷三十五〕

感通中(本傳三十九人,附見四人。)

齊:僧安。

周:香闍梨、猷禪師、僧度、衞元嵩。

前梁:尚圓。

後梁:法行、道穆。

隋:智曠、無相、童進、富上、明恭、法進、道幽、岑闍梨、通闍梨、法慶單道宗、德山旭上、道悦、慧耀、道辯神辯、慧琳、洪滿。

唐:慧聰、法通、慧因、法施、慧岸、法運、示階、智顯、法聰、僧明、明隱、法空、明濬、明解宋尚禮、法沖。

〔卷三十六〕

感通下(正傳四十五人,附見二人。)

隋:道密、智隱、天竺僧闍提斯那、明誕、明璨、慧重、寶積、道端、道粲、明芬、僧蓋、曇瑎、道貴、道順、法顯、僧世、法周景暉、慧誕、智光、智教、圓超、慧藏法順、寶憲、法朗、曇遂、曇觀、靈遠、僧昕、玄鏡、智揆、僧範、寶安、寶巖、明馭、道生、法性、辯寂、静凝、法楷、智能、曇良、道嵩、智嶷、道顔、浄辯。

右正傳共一百一十八人,附見十七人。

〔卷三十七〕

遺身

南齊:法凝。

周:僧崖、普圓。

隋:普濟、普安、大志。

唐:智命、玄覽、法曠、紹闍梨忘名字僧、會通二尼、書生、道休。

右正傳十二人,附見四人。

會通條末,略敘浄宗二祖善導大師事蹟。

〔卷三十八〕

讀誦

魏:志湛、法建。

隋:慧恭、法泰。

唐:慧超、慧顯、道積洪遠、僧恩、智曄、寶瓊、善慧、法誠、空藏、慧齡智證、宗公、遺俗玄秀、史擔、寶相法達

右正傳十四人,附見八人。

〔卷三十九〕

興福

梁:明達。

周:僧明僧護。

隋:慧達。

唐:僧晃、住力、智興善因、道積、德美静默、曇獻、善胄法素、智通、慧震、慧雲。

右正傳十二人,附見五人。

〔卷四十〕

雜科聲德篇

陳:慧明。

高齊:道紀。

隋:法稱智雲、真觀、法韻、立身慧寧、廣壽、善權法綱、智果智騫、玄應、慧常道英、神爽

唐:法琰、智凱、寶巖。

右正傳十二人,附見八人。

自序稱:「始梁之初運,終唐貞觀十有九年,一百四十四載。」此初成書之序也。今考本書之記載,有至麟德二年者:卷四玄奘傳,奘公寂於麟德元年;卷二十九明導傳,麟德元年猶健在;曇光傳敘事稱「今麟德二年」;卷三十五法沖傳云:「今麟德,年七十九矣。」其他寂於貞觀十九年後,永徽、顯慶、龍朔年間者,二十餘人。則是書實止於麟德二年,即宣之示寂前二年,距初成書時,已二十年矣。

自序又言正傳三百三十一人,附見一百六十人。今考本書正傳凡四百八十五人,附見二百十九人,與自序絶異,是當注意者也。普通撰提要者,多據自序,而不數本書,往往失之。蓋成書之後,續有纂入,事所恒有也。(史籍概論)

四、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十卷。大藏第五十册(二二○—二七九)。唐·昭仁寺沙門慧立本,釋彦悰箋。

即玄奘三藏始終事蹟。

五、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

一卷。大藏同上(二一四—二二○)。唐·冥祥撰。

六、 寺沙門玄奘上表記

一卷。大藏第五十二册(八一八—八二六)。

進經論等表。

七、 唐護法沙門法琳别傳

三卷。大藏第五十册(一九八—二一三)。唐·京弘福寺沙門彦琮撰。

八、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

二卷。大藏第五十一册(一—一二)。唐·三藏法師義浄撰。

總有五十六人。又、重歸南海傳,有師資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