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第六品 皈 依

一切大乘道之前行或基础皈依品分三:一、宣说入大乘道之方法;二、别说真实皈依;三、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宣说入大乘道之方法:

要宣说趋入大乘道之次第前必须修学皈依的方法,因此承接刚刚讲的道理:

    如是谨依上师后,    当渐修学解脱道。

为什么要次第而趋入解脱道呢?因为顿超而趋入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说,没有生起下面道之功德,则无法获得上面功德,不次第而行,不能上进。《涅槃经》中云:“犹如梯级般,我之甚深教,亦当渐勤修,渐次非顿超。犹如小孩童,体力次第增,此法亦如是,从初入次第,直至圆满间。”

甲二(别说真实皈依)

分三:一、因皈依;二、果皈依;三、皈依之利益。

乙一(因皈依)

分四:一、皈依之人人:指补特伽罗;二、皈依时间;三、皈依对境;四、真实皈依。

丙一、皈依之人:

    诸道基础为皈依,    诸小士夫畏恶趣,

    中士声缘畏三有,    大士现见轮回苦,

    不忍他苦畏寂乐,    大乘佛子为众生,

    皈依三因三意乐,    平凡殊胜及无上。

未曾皈依者得不到戒体,如果没有以戒护持也就不具备正道,因此说,皈依是道之基础。《皈依七十颂》中云:“众虽皆有戒,未皈依不得。”

皈依的补特伽罗种姓有三类,其中小士是指欲求轮回乐果、畏惧恶趣而皈依各自天尊或三宝,未入宗派的士夫,或者虽入宗派却是外道,或者佛教徒中虽信仰三宝却无入道能力者。《胜幢经》中云:“处于畏惧恐怖者,多数依止山森林,寺院树木及佛塔,彼非主要皈依处,依止彼等皈依处,不能解脱大痛苦。”此中宣说了依止其他天尊欲求得乐。《毗奈耶经》中云:“阿难白佛言:‘婆罗门女由皈依而得善趣功德。’佛告阿难:‘阿难,并非如是。寻求世间安乐者称为劣士,故当称颂真实解脱之功德。’”虽然皈依了三宝,但意乐如果不清净,则只能称为小士。

中士是指一切声闻缘觉种姓的众生,他们是因为畏惧轮回、渴求自利寂灭而皈依的。《胜幢经》中云:“何时皈依佛,正法及僧众,了知诸苦谛,根除诸集谛,修学诸道谛,趋涅槃灭谛。若以慧眼观,圣道之八支,既为主皈依,亦为胜皈依。依止彼依处,解脱一切苦。”

大士是指为利他众、畏惧寂乐而皈依的补特伽罗。《大解脱经》中云:“为救渡堕入三有河中之彼等众生,断除寻求自我寂灭之念而皈依者称为胜士,又名胜商主。”

如是士夫定为三种是依照心力决定有三种类别而安立的。《菩提道灯论》中云:“当知三士夫,即下中胜士,知彼等法相,此说各分类。何人依方便,仅为轮回乐,谋求自利者,知此为下士;弃离三有乐,断除诸罪业,唯求自寂灭,称之为中士;以悟自心苦,欲令他诸苦,真实皆灭尽,乃为殊胜士。”也就是说,小士夫中有以外道的清洁、不害众生及行持正法而趋入善趣的,也有以皈依内道三宝稍稍行善而趋入善趣的,无论是这两者中的哪一种都需要依靠随福德分的十善与四禅四无色定,如若不具备这些,就不能趋入善趣。此法在数论派等有些外道中也有,但并非所有的外道都具备。中士夫是声闻缘觉。大士夫是由经大乘道而出离。

丙二、皈依时间:

如是皈依的三种人为成就三果而皈依,以三种意乐而说为平凡、殊胜、无上。彼等所皈依的时间是怎样的呢?

    时间亦随意乐转,    小士后世乐果间;

    中士暂时至死间,    究竟声缘得果间;

    胜士恒皈菩提间,    获得无量智慧间。

平凡之士于成办所愿之间皈依各自的天尊,尤其是获得善趣之间,佛教中的小士也是如此;中士的声闻缘觉二者暂时于有生之年,究竟于获得阿罗汉之前皈依;大士直至菩提果间或者未得佛智之前恒时皈依。

丙三(皈依对境)

分二:一、总说共不共皈依境;二、别说因皈依境。

丁一、总说共不共皈依境:

    一切皈依境分二,    共同因与不共果。

    为因发誓因皈依,    为果发誓果皈依,

    显宗成就许他时,    密宗成就今自心,

    因相乘中说此理,    仅名相同乃部分。

皈依境分共同与不共两种。小士与中士二者之皈依对境为共同皈依境;大士之皈依对境为不共皈依境。为什么呢?因为小士夫片面趋入此法,中士夫的声闻缘觉将暂时的所依执为殊胜皈依处。大乘皈依境在此之上,承认小士、中士未承认的佛之法身、大乘之法以及菩萨僧众。其中,因皈依是指得果的护送者;果皈依是指欲求自己的相续中真实成就果三宝。二者具有相同的仪轨与慈悲的助缘。《经庄严论》中云:“求真而承诺,亦知依悲心。”因相乘承认在三大劫等之末际获得佛果而皈依,承认于自相续中获得究竟法身即是果皈依,在未得果之前将三宝视为道之护送者而皈依,即是作为所得果之因,称为因皈依。

暂时承认三宝为所依,究竟是唯一佛法身。除此之外,色身、教法、证法、菩萨相续中的四道、声闻缘觉相续中的二灭指抉择灭与非抉择灭、小乘沙门四果以及入大乘住十地的诸位菩萨都非为皈依处,因为彼等是世俗谛故、尚未究竟故、自己仍需依他缘而得解脱故。也就是说,色身是世俗谛之故;除佛所证之法外,菩萨与声缘相续所摄之证法也要通过勤修、进步,是无常法的缘故实属欺惑性;一切教法于见谛时必须舍弃;彼等僧众也畏惧自地之障及随眠烦恼而需要皈依佛陀,具有畏惧之故。《宝性论》中云:“弃故欺惑故,无故具畏故,二法与圣众,非究竟皈处。”那么应当皈依何者呢?皈依究竟之法身。彼论又云:“皈处唯一佛,能仁法身故,僧亦彼究竟。”《报恩经》中云:“具寿阿难请问世尊:‘皈依何佛?’佛告阿难:‘皈依法身而非色身。’又问:‘皈依何法?’告曰:‘皈依胜义之法而非世俗之法。’复问:‘皈依何僧?’告曰:‘皈依胜义僧众而非世俗僧众。’”

总而言之,欲求自相续获得三菩提而立誓为了这一目的实修彼义并皈依是因之究竟所修,所以称为果皈依。于他相续前出世的释迦牟尼佛等佛陀宣说了救护怖畏之道,因而作为导师;佛陀所开示的正法作为至无畏地之道,因而作为道;僧众作为救脱怖畏的助伴。由于作为自相续成就三宝之因的缘故安立为因皈依境,因为与僧众一同实修佛所宣说的正法,就可以解脱怖畏。

对此,有些上师说:“大乘承认,唯有自己将获得的法身佛才能救护疾病恐怖与细微障碍的畏惧,所以安立为果皈依;缘觉乘自相续未来将自然而然生起证悟之法宝为果,所以也安立为果皈依;声闻乘自相续未来所得阿罗汉之僧众也安立为果皈依。因此,三乘各自果皈依是分开的。”

此种说法也稍不合理,因为大乘承认成佛时三身在三宝的自性中是一体的,所以其果皈依无有法宝与僧宝难道应理吗?声闻缘觉承认二灭为究竟所得,他们自宗的胜义谛实际上成了无上菩提法身,因此声闻怎么无有佛宝与法宝呢?缘觉也承认灭法为法性菩提,而并未承认灭法是唯一的法宝。所以说,承认果皈依为各自之菩提。即想获得究竟三宝为果皈依。《圣雄长者请问经》中云:“皈依佛即欲得佛果;皈依法即欲得正法;皈依僧即欲得僧位。”为成办自他二利而皈依三宝是因皈依。《宝积经》中云:“诸比丘,汝等无论为自他,抑或为解脱怖畏、损害而皈依,汝之愿望皆能圆满。”

密宗承认的是,想现见自己具有、现在就固有存在着的心性正等觉,进而皈依共同对境——外三宝,于不共对境——自己本来无生之心性中入定。也就是承认各自坛城之三宝与共同教之三宝二者为因皈依境,对此皈依即是因皈依;承认本来具有三宝的自心自然本智为果皈依境,于无取无舍无改无染的境界中一缘安住为果皈依。虽然从依外三宝而得果的角度而许为果皈依、从为得果而承认皈依境的角度而许为因皈依也可以,但最主要的是,于自己本来任运自成具足果三宝而不希求其他之境为果皈依,为了修行的顺缘而皈依外三宝安立为因皈依。《成智论》中云:“三坛城主尊,承认他圆满,何故希求因,证光明心性,三坛城本性,一缘而入定,真说果之最。”

此处认定三宝有两种,其中共同小乘中承认佛为殊胜化身;法为十二部契经之教法以及各自相续之道、等持等证法;僧众有凡夫僧众与圣者僧众两种,凡夫小僧为沙弥、沙弥尼及居士,是众生之福田故;大僧为具近圆戒者,即是说比丘大僧,四位比丘以上称为僧众;圣者僧众是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即正等觉。

大乘共称佛宝为具二清净、究竟圆满二利之三身自性,《宝性论》中云:“无为任运成,非依他缘证,具足智悲力,具足二利佛。”法宝之本体是不可言思的,自性为成佛之道或对治法,(法分义法与句法:)具相道与二灭之有相法为义法,句法为十二部契经。《宝性论》中云:“无二无思念,依除之对治,何依何离贪,二谛有相法,二离贪为灭,及道谛所摄。”二灭是指以对治法去除前有之垢无有戏论的抉择灭与垢染或戏论,住于犹如虚空般无有自性之义中的非抉择灭;道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证悟分;受持二谛之法相是指一切教法与证法。僧众是指重新现见心性光明之义住于十地的圣者。《宝性论》中云:“如所尽所义,智慧净见故,具慧不退众,具无上功德。”

不共金刚乘中各续部的观点各不相同。

事续与行续承认佛宝为三身或四身五智,或者清净法性、神变、加持之天尊、如来部、莲花部、金刚部所摄之报身以及寂猛装束大小坛城诸化身尊众;法宝即如前所说的一切法,尤其是各自共称之经论;僧宝指声闻、菩萨与持明僧众三者。

瑜伽续承认佛宝是三身或四身五智的清净法性,包括属于坛城中的诸部主尊金刚萨埵、珍宝部、莲花部、事业部、如来部五部所摄之三身寂猛相以及主尊、眷属、一多根本坛城、誓言、法、事业之坛城、四手印、一手印等次第即包括于大小坛城中的一切圣尊;关于法宝、僧宝与刚刚讲的(事续、行续所许)相同。

大瑜伽续中承认佛宝是一切出有坏报身如来之身语意与金刚自性无别之主尊、眷属、一本尊、多本尊、圣聚、住于自成坛城密严刹土中的圣众以及从中示现的一切化身;法宝也是前面所说的一切法;与三宝无二无别之自性并具灿然相好者为无上僧宝。

为何称为宝呢?《宝性论》中云:“难得无垢染,具力世间饰,超胜性无变,是故称为宝。”总而言之,以六种相同点可以说明所谓的佛法僧三宝与珍宝相同。难得相同:若不是多生累劫中积累善根者不能值遇的缘故(二者相同);无垢相同:因为随时随地都远离垢染的缘故(二者相同);具力相同:具有六神通等不可思议功德力的缘故(二者相同);成为世间之饰相同:作为众生善心之因的缘故(二者相同);超胜相同:较人造珍宝殊胜作为相同点而超越世间的缘故(二者相同);无变性相同:不以褒贬等而改变作为相同点,是无为法自性的缘故(二者相同)。

三种安立方式,《宝性论》中云:“依于佛法僧,三乘三事业,不同之信解,安立三皈依。”《宝性论释》中云:“对于为宣说本师功德、趋入佛真实义之菩萨乘的补特伽罗,以及对佛殊胜事业有信解之人而言,佛为皈依处,是二足尊故;对于为利本师所说教法、自己随念甚深缘起法之缘觉乘补特伽罗,以及对法殊胜事业有信解者而言,法是皈依处,乃离贪之尊故;对于为宣说入佛法之僧众的功德随念从他人处所闻之法音而趋入声闻乘补特伽罗,以及对僧众殊胜事业有信解者而言,僧是皈依处,为诸众之尊故。”总之,暂时皈依处是三宝;究竟皈依处是唯一佛陀。《宝性论》中云:“胜义众皈处,唯一正等觉,具佛法身故,僧亦究竟佛。”因此正等觉是所求究竟义之果皈依。

丁二(别说因皈依境)

分三:一、总说三宝;二、别说法宝;三、别说僧宝。

戊一、总说三宝:

谁具救护之能力,自己应向其请求救脱怖畏之法,并且通过仪轨而承诺,为宣其自性而说:

    有缘三宝因皈依,    佛为化身相好饰,

    一切佛法分二种,    其中无垢之教法,

    种种经续乘之义,    显现经典文字相。

此观点是大小乘共同承认的。尤其是成为皈依境的三宝,佛宝是指相好严饰的化身、法身以及报身;法是指一切经续之句义以及一切文字相。(僧宝下文有广说,故于此未述。)

戊二(别说法宝)

分二:一、教法;二、证法。

己一(教法)分二:一、因法;二、果法。

庚一、因法:

    彼即经典十二部,    契经应颂记讽诵,

    自说因缘喻本事,    本生方广希论议。

《月灯经》中云:“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称为经部。”相同部分合在一起为契经;最初以散文的形式,最终将彼义集为颂词为应颂;佛陀等授记为记别;均是颂词为讽诵;劝诫闻法者而宣说之经为自说;以各自传记加持为譬喻;宣说宿世为本事;具有因及缘所说之经为因缘;无边广说为方广;生起信心的情节为本生;略说一义后再说其解释为论议;宣说稀有精华义为希法。

庚二、果法:

    一切续部分六种,    事行瑜伽苦行续,

    智慧方便及无二,    父续母续无二续,

    即是内密大瑜伽,    彼字书籍等果法。

苦行者依靠外在的清洁而成就菩提,与彼相同之事续、行续、瑜伽续三者为苦行续乘,无有取舍而成就菩提之方便、智慧、无二者是内密乘,这六种是密宗,包括它的所有文字(都是果法)。

己二(证法)

分四:一、总说生圆次第;二、宣说十地;三、别说内外分类;四、宣说五道。

庚一、总说生圆次第:

    证法地道生圆次,    总持等持智慧藏,

    以及大悲之自性,    种种方便无有量。

庚二、宣说十地:

    十地极喜无垢地,    发光焰慧难胜地,

    现前远行不动地,    善慧及与法云地。

《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云:“成为功德所依故称为地。”地有声闻、缘觉八地与菩萨十地。关于声缘八地,《中般若经》中云:“种姓地、第八地、现见地、微薄地、离贪地、已证地、声闻地、缘觉地,此等称为声缘八地。”《宝鬘论》中云:“声闻乘中说,声闻有八地,如是大乘中,菩萨之十地。”

声缘八地:最初的加行道,分别决定三乘的缘故为种姓地。对此,《般若二万颂》中云:“现见白法地。”是说现见白法。预流向是从阿罗汉向前数第八位,故为第八地;脱离欲界一地、四色禅定、四无色之九种垢染故为阿罗汉,现见沙门第一果预流果为见地;欲界之修断多数已微薄,是故一来果称为微薄地;在欲界远离贪欲是无来果,称为离贪地;已经完成所作的缘故,阿罗汉称为已证地;一来向、无来向、阿罗汉向三地称为声闻地,依此有理解不同乘的必要。缘觉地是说缘觉四果地。

于此宣说菩萨十地,因为能脱离无量的见断、修断烦恼魔的畏惧并且越来越向上,故称为地。《经庄严论》中云:“无量魔畏无,无量彼等中,后后趋上故,彼等许为地唐译:数数数无畏,复以地为名。。”观待遣除悭吝等十种违品而安立为十地。《华严经》中云:“嗟!诸佛子,为清净十地之十种违品而详细分为十度。一地以行布施度为主,其余诸度并非完全不修……”到智度之间以此类推。所谓十度,《辨中边论》中云:“十波罗密多,谓施戒安忍,精进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十地的十种所断依次是悭吝、破戒、嗔恨、懈怠、散乱、愚痴、不具方便、力障、不成所愿以及所知障十者。观待断除彼等而分为十地。

其中第一极喜地,《经庄严论》中云:“趋近证菩提,见成众生利,极其生欢喜,故称极喜地唐译:见真见利物,此处得欢喜。。”《宝鬘论》中云:“第一极喜地,菩萨欢喜故,已断除三结,生于佛种族。彼之异熟果,施度最殊胜,震动百世界,成为赡洲王。”一地菩萨能在一刹那间面见一百尊佛;了达百佛加持;示现一百化身;显示一百劫;彻见前后百世;入出百种等持;成熟一百众生;震动一百刹土;照亮一百刹土;开启百种法门;示现一百自身;每一身体都由一百圆满眷属所围绕;受生为南赡部洲之王。

第二离垢地,《经庄严论》中云:“离破戒垢故,称为离垢地唐译:出犯出异心,是名离垢地。。”《宝鬘论》中云:“二地名离垢,身语意十业,纤尘不染故,自守彼等故。彼之异熟果,戒度最殊胜,成为七宝主,利生转轮王。”二地菩萨不造十不善业,行持十善法,刹那间获得千数的十二种功德(即刹那间面见千尊佛陀……),成为四洲转轮王。

第三发光地,《经庄严论》中云:“能放法大光,故称发光地唐译:求法持法力,作明故名明。。”《宝鬘论》中云:“三地名发光,智放寂光故,禅定神通起,永尽贪嗔故。彼之异熟果,胜行忍精进,明智大天王,遣除欲贪者。”三地菩萨有十二种十万数的功德,投生为帝释天王。

第四焰慧地,《经庄严论》中云:“菩提同分法,具如烈火光,四地焚二取,故称焰慧地唐译:惑障智障薪,能烧是焰慧。。”《宝鬘论》中云:“第四名焰慧,放正智光故,一切菩提分,尤为修行故。彼之异熟果,离诤之天王,萨迦耶见生,尽毁乃智者。”四地菩萨获得十二种百万数的功德,转生为夜摩天王。

第五难胜地,《经庄严论》中云:“成熟诸众生,亦护自心故,具慧者难行,故称难胜地唐译:难退有二种,能退故难胜。。”《宝鬘论》中云:“第五名难行,诸魔难胜故,善知圣谛等,微细深义故。彼异熟感成,兜率之天王,能除诸外宗,烦恼恶见处。”五地菩萨有十二种千万数的功德,作兜率天王。

第六现前地,《经庄严论》中云:“依于慧度已,尔后即现前,轮回涅槃故,称为现前地唐译:不住二法观,恒现名现前。。”《宝鬘论》中云:“第六名现前,现前佛法故,修习止观已,得灭增上故。彼异熟感成,化乐之天王。”六地菩萨获得十二种十万俱胝数的功德,作化乐天王。

第七远行地,《经庄严论》中云:“与行一道系,故许远行地唐译:杂道邻一道,远去名远行。。”《宝鬘论》中云:“第七名远行,数具远行故,刹那刹那间,入于灭定故。彼之异熟成,他化之天王。”七地菩萨有十二种十万俱胝那由他数的功德,作他化自在天王。

第八不动地,《经庄严论》中云:“二想不动故,定称不动地唐译:相想无相想,动无不动地。。”《宝鬘论》中云:“第八童子地,不动无念故,不动身语意,行境不可思。异熟果感得,一千梵天主。”八地菩萨能面见等同十万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佛陀……

第九善慧地,《经庄严论》中云:“无碍解妙慧,称之善慧地唐译:四辩智力巧,说善称善慧。。”《宝鬘论》中云:“第九名善慧,犹如王太子,因得无碍解,此地慧善妙。彼之异熟成,二千界梵主,有情心疑问,罗汉不可夺。”九地菩萨现见等同成无数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佛陀等。

第十法云地,《经庄严论》中云:“如云之二法,遍空称法云唐译:二门如云遍,雨法名法云。。”《宝鬘论》中云:“第十名法云,降妙法雨故,菩萨蒙佛陀,光明灌顶故。彼之异熟成,净居之天王,无量智境主,殊胜大自在。”十地菩萨刹那刹那可亲睹等同不可言说微尘数之所有最极微的佛刹……共有十二种功德。

此外,一地菩萨证悟心性光明藏遍布一切众生而生起自他平等之菩提心。二地菩萨证悟一切所知之最而精进净除如来藏之垢。三地菩萨证悟闻法为法界之顺缘,纵然三千世界变成一大火焰也越过而闻法。四地菩萨证悟无我所执而断除贪法。五地菩萨证悟自他相续具有的如来藏无有差别而通过一切佛陀以十清净意乐平等。十清净即功德、学处、了知道与非道、三十七道法、能成熟众生,前二者各分身语意三种。六地菩萨证悟如来藏自性清净而遣除取舍轮涅的一切执著。七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无异而遣除一切相执。八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无有功过增减而生起极其清净殊胜之无生法忍。九地菩萨证悟本来佛性中具有四无碍解而获得智慧自在。十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是圆满事业之来源而获得四种自在。

关于四种自在,《辨中边论》中云:“遍行最胜义,等流殊胜义,一切无执义,相续无异义,(无净无染义,种种法无别,)无增无减义,四种自在处。”何为四种自在?《经庄严论》中云:“意能取分别,转为无分别,净刹事业智,即为四自在。不动等三地,具此四自在,八地二自在,余地各许一唐译:意受分别转,四种自在得,次第无分别,刹土智业故。应知后三地,说有四自在,不动地有二,余地各余一。。”意思是说,染污意转依而获得无分别自在;五根识能取转依而获得清净刹土自在,八地菩萨具此二自在;意识转依而获得四无碍解、事业圆满自在,能成熟众生相续,九地菩萨具此自在;十地时分别念意识之现基阿赖耶识转依而获得大圆镜智自在,能够行持与佛行境相同之事业。《宝性论》中云:“菩萨之后得,于诸世间界,救度诸有情,等同诸如来。”也就是说,八地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获得自在;九地成所作智获得自在;十地大圆镜智获得自在,十地末相续后际时,种种习气阿赖耶转依即刻获得法界性智自在,从而成佛。十地相续后际时得受大光明灌顶而成佛。《经庄严论》中云:“修道末获得,大光明灌顶,得不为念毁,金刚喻定已,转依究竟地,无有诸障垢,住于任何处,但为利有情,获得遍知佛,无上之果位唐译:修位二僧祇,最后得受职,入彼金刚定,破诸分别尽。转依究竟净,成就一切种,住此所作事,但为利群生。。”即十地菩萨于十方佛前作大供养,即刻从十方诸佛白毫间放大光芒融入彼菩萨之头顶,使其获得金刚喻定等前所未得的十万阿僧祇数等持,清净细微所知障,从而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