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0

乙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

分二:一、愿菩提心之守法;二、行菩提心之守法。

丙一(愿菩提心之守法)

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丁一、略说:

    所有学处之次第,    归纳概括而言即,

    应当断除四黑法,    谨慎行持四白法。

丁二(广说)

分二:一、断除四黑法之教言;二、行持四白法之教言。

戊一、断除四黑法之教言:

    欺应供处令后悔,    恶语中伤诸正士,

    众生之中谄诳行,    即当弃此四黑法。

《宝积经·迦叶请问品》中云:“迦叶,若具四法则将忘失菩提心。何为四法?欺骗上师及应供处;令不应生悔心者生悔心;以嗔恨心言说发菩提心者之过失;于众生中行为狡诈。”

戊二、行持四白法之教言:

    依止一切诸正士,    且赞彼等之功德,

    劝勉众生行善业,    于诸菩萨作师想,

    以清净心利有情,    即当依此四白法。

四白法:一、断除妄语是利乐有情之根本;二、于诸菩萨作本师想是修道之殊胜助缘;三、以无有狡诈之增上意乐依止、赞叹正士是自己趋向一切善法之基础;四、令一切众生趋入大乘是劝勉众生最初发心之殊胜善法。《宝积经·迦叶请问品》中云:“迦叶,若具四法则不忘失菩提心。何为四法?具足正知不言妄语;于菩萨作本师想;以无有狡诈之增上意乐利益有情;将诸众生真实安置于大乘道中。”所以,我们应当持之以恒护持学处。《三摩地王经》中云:“童子,若具四想则使菩提心稳固。何为四想?于真实善知识作佛想;于彼所说之法作道想;于修持彼法者作道友想;于诸众生作独子想。”

丙二、行菩提心之守法:

    利他胜过于自利,    故当主要行利他,

    此乃菩萨之学处,    若成利他可开许,

    身语不善实为善,    意三永无开许时。

    佛说求自寂乐善,    亦成菩萨之堕罪,

    若他有利行不善,    亦为善法当学之。

行菩提心学处有三种守护方式:以断除所断之方式而守护,以了知所知之方式而守护,以能修所修之方式而守护。

以断除所断之方式而守护:包括了知根本堕罪、心不被烦恼所转、不造无义轻罪以及了知开遮而护心四种方式。前三者前文中已宣说过。最后的以了知开遮而护心之方式是指十不善业中身业语业在特殊的情况下有开许,也就是说在观察成为他利、了知能够利他以及不障自己的善法此三增上品后,对于大菩萨开许七种不善业。

若问: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对此七种不善业有开许呢?

对此作答:杀生之开许处:诸如大悲商主见到手持短矛的在家人(短矛黑人)为一己私欲而企图杀害许多人,为令他从无边的轮回中获得解脱而杀生;不与取之开许处:诸如有些人虽然富裕却以悭吝之心不作布施,在遭受饥荒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为了使贫富二者同时得利而从富人处盗取财物施舍赈济贫困之人;邪淫之开许处:诸如婆罗门乐星童子为了避免她人因贪恋自己而死去,于是与其作不净行;妄语之开许处:诸如为救度必定遭杀的众生而说妄语;离间语之开许处:诸如为了制止某人受到恶友欺骗,将被引入恶趣而说离间语将二者分开;绮语之开许处:诸如为了使解除苦恼者的痛苦而讲说各种传说故事、滑稽可笑的绮语;恶语之开许处:诸如为制止某些人定是造罪的恶行而说恶语。在此等情况下身语的七种不善业可予以开许,因为这些不善业实际上是善业的缘故。意的三种不善业何时何地永不开许,因为这三者唯成不善业。

有些人说:意业也应该有开许之时,如经中说:文殊菩萨生邪见而入外道中调伏遍行外道徒时,(迦叶尊者)说他犯了生邪见堕罪,佛说文殊无罪。

解释:这些人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戒律的含义。文殊菩萨在遍行外道中只是身体处于外道中、口中妄说生邪见而已。如果他心中生起邪见,为何有时赞叹三宝功德?所以意(的三种不善)业何时何地也没有开许。

若对方又说:那么身所作语所言的不善业也应成为罪业,如同服毒一般。

此种说法也是不应理的,因为上面提到的身语七种不善业已被善心所摄持,故无有罪过,就像毒物为密咒加持了一样。《菩萨戒二十颂》中云:“具有慈心悲心故,内心善妙无罪过。”

又提疑问说:既然如此,那么《念住经》中为什么说“杀一众生也需在孤独地狱中受炖煮一中劫”?所以一切时分都不应该造罪。

作答:佛陀所说的一切经典全都是相应众生之根基次第而宣说的,我们应当了知佛有时说一有时说多,有时说决定有时说不决定,这些都是互不矛盾的。如《佛语赞》中云:“开许中遮止,汝说一或多,有时说决定,有时说不定,相互皆不违。”是故依靠此理而通达了义、不了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十分重要。关于此等内容的详细分类在下文中有广说。

以了知所知之方式守护学处:《经庄严论》中云:“诸佛子无有,任何不学处。”诸位应当精勤听闻、思维、学习世间的知识学问以及出世间的所有佛法,因为要获得遍知佛陀的果位。所有学问若归纳,可包括在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外明、内明五明中。《经庄严论》中云:“若未通五明,不得佛果故,为制服摄他,自知而学之唐译:菩萨习五明,总为求种智,解伏信治摄,为五五别求。”尤其了知戒律学处次第而守护至关重要。如前所说,应当通过了知堕罪、无堕、同分、学处及恢复方法这五种道理。根本堕罪为二十种,无有二十种堕罪并行持善法为无堕,同分有善法之同分与不善堕罪之同分。其中堕罪之同分也有两种轻罪,即具烦恼之轻罪与无义之轻罪。诸如言说无稽之谈及观看戏剧等时,如果生起贪嗔之心,则为具烦恼之轻罪;若由此生起未以正知正念摄持而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继续为之,则是无义之轻罪。毫无贪心而利益他众为无罪;杂有贪心而行利他,则彼之贪分是罪业之同分。甚至因为喜欢他人而行利他之事也是轻罪之同分。我们应当依靠观修无常等对治法而守护行菩提心学处。如若发现罪业,则应立即忏悔而回改。

此外,与善法分毫不相干而挖地、除草等也属于无义之轻罪;若是为了善法方面而做则为无堕;未以正念摄持无意义地在地上绘画等则是同分罪。所以应当以正知正念摄持而修学。心中忆念学处而改邪归正并且戒后不犯称为回改(还净)。身语意的一切所作所为皆当以此类推而了知。

如果失毁菩提心,也要知晓恢复的方法。若失毁愿菩提心则应当立即恢复。

失毁愿心的外缘有怯懦、懈怠与入他道三种。(一)怯懦:若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无法利益他众,则失毁菩提心。彼之对治:思维获得暇满人身以及发菩提心之此时,必须做到断除怯懦,提高心力。《经庄严论》中云:“无量人众生,于每一刹那,获圆菩提故,不应甘怯懦。”(二)懈怠:如若不见正道之功德、只见苦行之过患而懒惰,则舍菩提心。彼之对治:对菩提心的功德利益生起信心而勇于承受。《入行论》中云:“故应除疲厌,驾驭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宁退怯。”(三)入他道:若抛开大乘而执声闻道为殊胜也舍菩提心。彼之对治:观修小乘的过患以及大乘的功德,小乘道要经久远后方证得圆满菩提,《普明现证菩提经》中云:“依声闻与缘觉之道迟缓八万大劫方得无上之果。”而大乘的功德却有无量,《入行论》中云:“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又《宝鬘论》中云:“不顾自利益,一味喜利他,功德源大乘(,嗔彼遭焚毁)。”如若舍弃菩提心,则远离菩提果并将感受轮回与恶趣的无量痛苦。

恢复方法:在佛像、佛经、佛塔三宝所依等前,以追悔之心忏前戒后。再如前重新受菩萨戒,从而生起菩提心,受戒的次数不定。

行菩提心的恢复方法,失毁行菩提心之外缘有失毁愿菩提心、犯根本罪以及失还戒三种。失毁行菩提心的过患:因为失毁了昔日所积累的善业而使后世不得安乐并且不遇大乘;因为失毁誓言而受到众人的谴责并因罪大恶极而长久漂泊于恶趣中。《致弟子书》中云:“何者独自详细而观察,恒时相伴而行正业者,大地上成主尊之正士,殊胜弟子必将敬上师。有愧具德积资高尚者,殊胜不动跟随慈悲者,喜爱真谛正论威严者,宁舍生命不舍弃誓言。不仅暂时受众人指责,罪恶众生堕难忍地狱,且知舍弃善行之痛苦,世间有何痛苦能胜彼?如今已获诸佛所开创,犹如大舟法道复舍弃,好似喜爱轮回海浪花,犹如舞者必定欺自心。”所以应当依照《入行论》中所说的“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而行持。

如果超越了应有的期限,则以悔心忏罪后如前念诵三遍仪轨受戒便可恢复如初,受戒的次数不定。那波巴大师宣说了三种恢复方法:有些下等者因执著实有而以追悔之心在他人面前忏罪,戒后不犯从而可逐渐远离罪过;有些中等者依靠明咒与密咒令本尊虚空藏菩萨等欢喜,获得本尊开许从而清净堕罪;有些上等者了知所谓的堕罪皆是菩提心自性而无勤净罪。如《宣说诸法无生大乘经》中云:“文殊,任何菩萨若了知无业与异熟则业障得以清净。”

我认为随从那波巴大师的观点极为善妙。也就是说,下根者去往于菩萨僧众前或在殊胜所依前作七支供而得恢复,或者念诵三遍:“祈祷某某大菩萨垂念,我某某曾犯过此罪,为利一切众生而忏悔,祈令清净。”忏净尊者问:“你将彼等堕罪视为堕罪否?”答言:“视为堕罪。”又问:“你今后能慎重戒犯否?”答言:“能戒。”以此可清净罪业。《菩萨地论》中也说依靠此种方法忏罪可得清净。

勤修本尊生圆次第的中根者于各自本尊前,作七支供而忏罪戒犯则可净除堕罪。一切明咒的总体即是圣尊虚空藏菩萨,如果想在他面前忏悔,则不能过夜,从犯戒时起到下半夜之前持诵十方诸佛菩萨的名号,尤其是圣者虚空藏菩萨的名号并顶礼,长时间猛厉忏悔堕罪,将近黎明时念诵三遍:“黎明,请你作为我的信使,祈求圣者虚空藏菩萨垂念、加持我忏悔堕罪,令得清净。”日初时出现堕罪清净之兆:诸如心身较前安乐,日光也显得柔和,天气晴朗,梦境美妙等相。

上根者的恢复方法:跏趺坐,首先以如梦如幻的方式言说所犯堕罪的名称,再于前方虚空中的诸佛佛子前忏悔,之后则对彼罪业内外及二者中间可识别的本体、形色等作观察,结果了知此罪不从何处生、也不住于任何处、又不去往任何处,自性如虚空一般,在此境界中入定,从而可净除一切堕罪。《十方广大解脱经》中云:“菩萨若具四法,则所毁戒律与烦恼之一切罪业皆可清净。何为四法?了知诸法无来,了达诸法无生,现见诸法不灭,通达诸法以因缘缘起而生,是故诸法本体空性。若具此四法则所毁戒律与烦恼之罪悉皆不生。”《法王经》中云:“若了知众生皆无二,则清净一切罪障。譬如,镜上沉积千年尘垢,以布品擦拭则无尘垢。又如空室中黑暗虽长达千年之久,然以一盏油灯可使其不复存在。同理,若了知心无有本性之真谛,一刹那即可清净无数劫之罪业。”《趋入胜义经》中云:“白莲天子请问:‘文殊菩萨,如何清净业障?’文殊菩萨答言:‘天子,若了知业障之自性本来无实,则无勤清净,如同海螺被炭染污以布品擦拭可得清净。’”

这以上以了知所知方式守护菩提心已宣说完毕。

乙九、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

现在宣说以能修所修之方式守护菩提心,有能修之补特伽罗与所修之义二种。

    经说佛子有三种:    犹如国王之菩萨,

    欲自解脱后度众;    犹如舟子之菩萨,

    欲自与众同解脱;    犹如牧童之菩萨,

    欲度众后自寂灭。    依次三十三大劫,

    七劫三劫得解脱,    即是根基之次第。

自己先成佛后再度化众生即是所谓的菩萨广大欲乐之发心,譬如,国王想获得王位后再令国泰民安,许多经中说像圣者弥勒菩萨之发心属此种发心;欲求自己与众生一同解脱即是所谓的殊胜智慧之发心,如船夫欲求自己与船客一同趋向海岸;欲求先救度众生后自己解脱即是所谓的无喻之发心,就像放牛羊的牧童看到险地等狭隘恐怖的地方或者其他时候也都是将所有牲畜无一剩余地赶在自己的前面而行进,如文殊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发心。

就根基而言,钝根者经过三十三大阿僧祇劫、中根者经过七大阿僧祇劫、利根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成就无上菩提佛果。《宝积经》中云:“广大之发心者经过三十三大阿僧祇劫从轮回解脱、殊胜智慧之发心者经过七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无喻之发心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现前圆满菩提。何以故?心力有小、中、大之差别故。此等比喻即如转轮王、舟子、牧童。”这其中已对此理作了广说。

乙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

分二:一、略说;二、广说六度之自性。

丙一、略说:

    诸佛子众学一切,    主要学六波罗蜜。

《亲友书》中云:“施戒安忍精进禅,如是无量智慧度,圆满趋向有海岸,成就如来正等觉。”六度分共同自性与各别自性二种。共同自性又分为六本体,以三轮体空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施舍于他众之善心及其种子乃是布施度,彼之作用即能遣除对方的贫穷;以三轮体空断除有寂之过患的善心及其种子乃是戒律度,彼之作用即去除损害;以三轮体空忍受加害与疲厌并且不畏惧法性乃是安忍度,彼之作用即无有嗔恚;以三轮体空喜爱善法乃是精进度,彼之作用即增上善法;以三轮体空心一缘安住乃是静虑度,彼之作用即息灭烦恼;以三轮体空证悟法之自性乃是智慧度,彼之作用即证悟万法并超离轮回。

六度之功德有广大、广义、清净、无尽四种。为利他而缘菩提故为广大;成办增上生、决定胜故为广义;超越世间故为清净;增上善法故为无尽。《经庄严论》中云:“广大与清净,广义与无尽,当知布施等,悉具四功德唐译:广大及无求,最胜与无尽,当知一一度,四德悉皆同。。”

六度之定数也有三种:第一观待成办增上生、断除烦恼而确定为六度之数。《经庄严论》中云:“受用身圆满,眷勤圆增上,恒不随烦恼,诸行无颠倒唐译:资生身眷属,发起初四成,第五惑不染,第六业不倒。。”第二观待通过利他自然成办自利而确定为六度之数。彼论云:“不吝不害众,忍害行不厌,欢喜善说故,利他即自利唐译:不乏亦不恼,忍恼及不退,归向与善说,利他即自成。。”第三观待三学数目而确定为六度。彼论云:“观待三学数,佛真说六度,前三者属戒,后二归二种,一者三助缘唐译:为摄三学故,说度有六种,初三二初一,后二二一三。。”也就是说,前三者(布施、持戒、安忍)包括在戒学中,布施为戒学之因,持戒为本体,安忍为别法。后二者中的静虑包括在定学中,智慧包括在慧学中,精进一者是三学的助缘。

六度之顺序确定,《经庄严论》中云:“依前而生后,存在劣殊故,粗大细致故,次第说彼等唐译:前后及下上,粗细次第起,如是说六度,不乱有三因。。”意思是说,由于六度前前产生后后,所以有因果之次第;持戒度较布施度殊胜,是故有贤劣之次第;前前粗大,容易修学与证悟,后后难以修学与证悟,因此有粗细之次第。观待此三者而确定顺序。

六度修法:布施:慷慨博施,不求果报;持戒:净持戒律,恒时也不羡慕在此轮回中享乐;安忍:忍受一切而修持忍辱;精进:摄集一切功德而勇猛勤修;静虑:遣除无色界禅定而修持禅定;智慧:以不离方便之方式修持妙慧。《经庄严论》中云:“无求之布施,不贪世持戒,一切皆忍受,集诸德精进,静虑非无色,智慧具方便,于此等六度,智者真实行唐译:不着及不乱,不舍亦增进,净惑及智障,是道皆悉摄。。”

六度之定义,如《经庄严论》中云:“能除诸贫穷,获清凉忍嗔,修圣道持心,知胜义故说唐译:除贫亦令凉,破嗔与建善,心持及真解,是说六行义。。”意思是说,遣除贫穷故称为布施;除去烦恼酷热获得清凉感受故称为持戒;忍耐嗔恨故称为安忍;修持佛果故称为精进;一缘持心故称为静虑;了知法之自性胜义谛故称为智慧。

丙二(广说六度之自性)

分七: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进度;五、静虑度;六、智慧度;七、宣说六度之摄义。

丁一、布施度:

    目睹众生受贫苦,    施衣食象马车等,

    所需资具为布施;    施儿女等为大施;

    施头眼等极大施。    财法布施行利益。

    依彼摧毁自吝啬,    令他财富得增长。

依靠财布施可圆满福德资粮,依靠法布施可以圆满智慧资粮,因为自己无有吝啬之心而不会转生饿鬼界,直接利益他人令其获得财富。《持世请问授记经》中云:“依财施圆满福资,依法施圆满慧资,此二者乃遍知佛果之因。何为财施?布施、大施、极大施。所谓布施,即施衣、食、车、象于他人;所谓大施,即施儿、女、妻子;所谓极大施,即极难做到之施头、眼、手、足等。何为法施?施笔、墨、书函即是小法施;根据机缘传讲声闻、缘觉、无上妙法为大法施;令持无上菩提并且传授如虚空般不可思议之法为极大法施。”在家菩萨主要发放财布施,出家人主要作法布施。《经庄严论》中云:“布施一切者,根本依自心,身圆满受用,摄二能圆满,无有吝啬心,法财无畏施,如是通达施,智者真实行唐译:施彼及共思,二成亦二摄,具住不悭故,法财无畏三。。”此中所说之义,布施之本体即是无吝啬心;布施之因即清净舍施心;布施之果即身体受用获得圆满;布施之作用即摄受自他并且圆满二资;布施功德之特征,《经庄严论》中云:“佛子若逢乞,自命亦恒施,悲心而利他,而不图回报,依施令众生,获得三菩提,施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唐译:恒时舍身命,离求愍他故,因施建菩提,智摄施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