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1

丁二、持戒度:

持戒度在外道中无有,在内道佛教中方有。

    以戒守护自相续,    以定修持寂灭善,

    以慧获得圆二利。    禁恶摄善利有情,

    佛子恒持三戒律。    在家居士斋戒上,

    愿行二种菩提心,    出家比丘与沙弥,

    以及近事女戒上,    守二发心为律仪。

所谓的菩萨律仪戒是指在七种别解脱戒依处任何一种的基础上具足愿行二种发心。如若只是形相菩萨戒,则无有七种别解脱戒的限制。虽然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正学女、受斋戒男女共有九种,但它们均可以包括于在家方面的居士戒与斋戒二者、出家方面的沙弥、近事男近事男:受居士戒后尚未受沙弥戒以前,为速得沙弥禁戒,而受近事男戒者,须于殊胜境前启白并换三相。、比丘五种之中,所以是说在此五戒任何一戒的基础上具足两种发心。《经庄严论》中云:“出家之一方,具无量功德,如是勤守戒,胜在家菩萨唐译:应知出家分,无量功德具,欲比在家分,最胜彼无等。。”其中宣说了出家菩萨。又经中云:“在家菩萨、出家菩萨、童男童女形象俱胝那由他数多众俱,一同发心……”

居士有守多分戒居士与梵净行居士两种。守多分戒居士是指守持四根本戒或四戒中的任何一戒并断邪淫者。梵净行居士是指具足四根本戒基础上断除非梵行者。

沙弥:《具光经》中云:“何者戒杀不与取,妄语饮酒不净行,歌舞花鬘高广床,过午进餐取金银。”此中宣说了沙弥所持的十种学处,此外还要戒同分罪而护心。

近事女:在沙弥十戒基础上不接触男士等十二戒,恒时依靠行持善法的对治,因为女人烦恼深重,故而为了观察其是否稳固或者是否能守戒而于两年等期间视察。

比丘有四他胜、十三僧残、三十舍堕等二百五十三条戒。

比丘尼有三百六十四条戒等。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以及正量部各部中都有共称不同的戒律需要修学。《瑜伽师地论》中云:“出家人之此等学处基础上具足得而未失愿行菩提心即是出家菩萨。”如此一切戒律均是令自相续防护罪行的律仪,因此称为戒学。这些戒律全部是指断恶之善心及其种子。《入行论》中云:“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以防护自相续的罪行而戒不善业之分即是别解脱戒,因为依靠此戒于轮回中持人天之身并获得自利的安乐;不仅不害他众,反而成办利益之分即是菩萨戒;密乘戒则在菩萨戒的基础上断除执为庸俗的业与烦恼并且堪为修生圆二次第的法器。别解脱自宗认为十不善均是自性罪,所以无有开许的时候;菩萨乘认为如若是利益他众,身语七种不善业有开许;密宗不舍弃而依靠方便使得十不善业成为智慧之因,如依柴生火。因此说密宗是殊胜的深道。

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三昧耶戒以一本体异反体的方式存在于一位补特伽罗的相续中,如果三戒发生冲突时,守护上戒,因为上上戒包括下下戒之故。上戒从表面来看似乎与下戒相互抵触,但因其不失本体,所以毫不相违。例如,对于密宗普行会供时的饮酒行为,虽然声闻乘视其为堕罪,菩萨乘说它是同分轻罪,实际上这种行为根本不成罪业,因为小乘与菩萨乘里自己的身份是比丘或菩萨,而在修密宗时,将自己观想成本尊,自己从根本上已经转异;就物质方面来说,(小乘与菩萨乘的当时)是能醉人的酒,而在会供时通过咒语、手印、等持已将酒转成甘露而享用的;小乘与菩萨乘(只是将酒视为醉人之物)而未对其作他物想,而会供时已将酒作为本尊、坛城、甘露等之想,所以在无罪的基础上将醇酒供养本尊而圆满资粮,并成为见解、等持、修行之助缘,因此具有至高无上的功德。学处的一切支分也都应当如是了知。

总之,如果产生罪业,则不管是谁的观点都要遮破,若是能生起一切功德善法,则应当予以开许。可见,了知一切学处的大中小、开遮以及一般、特殊的规律极为重要。《宝鬘论》中云:“一般与特殊,论中皆赞许。”

总而言之,远离一切恶行,为利益他众而护持自心即是严禁恶行戒;二资粮及六度所摄持的功德未生令生起,已生令增上即是摄集善法戒,它主要从属于定学;以善巧方便直接或间接成办利益有情的事业,以四摄令他众欢喜,播植下暂时增上生、最终决定胜的善法良种,精勤使其他众生获得安乐即是饶益有情戒。依靠此三戒而于修道三学并圆满二资粮,在最终成佛时,以严禁恶行戒,获得断除二障及一切习气之圆满所断;以摄集善法戒,获得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等圆满所证;以饶益有情戒,随机调化众生,获得任运自成二利之圆满事业。《宝积经》中云:“迦叶,菩萨戒有三种,即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以严禁恶行戒防止不善,守护自心;以摄集善法戒真实奉行善法;以饶益有情戒精勤利他。”《经庄严论》中云:“六支静心摄,投善趣能施,所依寂无畏,具足福德资,表相法性得,持戒众人具,尽知如是戒,智者真实行唐译:六支灭有边,善道及持等,福聚具足故,二得为二种。。”

戒律之本体具足六支,声闻中说守持戒律;守别解脱戒;仪轨圆满;行境圆满;甚至极细微罪也视为畏惧处;真实受持学处而行事。

戒律之因:获得寂静涅槃之因。

戒律之果:住于善趣。

戒律之作用:成为一切功德之所依,息灭烦恼,也能令自他无所畏惧。

戒律之功德:具足福德资粮。

戒律之分类:有真实持表相而生之戒与由法性而得之戒两种。真实持表相戒是指别解脱戒;由法性而得之戒是指禅定或无漏法所生之戒,也就是说,获得禅定正行之心与见道等无漏圣地的戒律称为由法性而得之戒。《俱舍论》中云:“禅定戒依定地得,无漏戒依圣道获。所谓别解脱戒者,依他有表色等得。”由法性而得之戒具有无失、不与声缘相混、不染堕罪、至高无上四种殊胜,是生起一切功德之因。《亲友书》中云:“汝戒未失无缺憾,未混未染当依之,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

如是持戒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恒时受,勤持之三戒,不求得善趣,然不贪执彼,依戒令众生,获得三菩提,戒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唐译:恒时守禁勤,离戒及善趣,因戒建菩提,智摄戒无尽。。”

丁三(安忍度)

分七:一、总说分类;二、宣说修法;三、宣说多种对境归于一心;四、宣说以害缘修安忍之方法;五、思维嗔恨之缘由自生;六、思维是否可改;七、宣说嗔恨之自性为空性。

戊一、总说分类:

    忍耐内外种种害,    坚持堪忍诸痛苦,

    以大悲心思正法,    无缘安忍皆当修。

对于他人所作的加害、危害等,不生嗔恨即是不惧之安忍;忍受解脱与自他修法中的苦行即是堪能受苦之安忍;以大悲心无疲厌饶益他众以及于空性深义不生畏惧之心即是法性无缘安忍。《经庄严论》中云:“了知不惧忍,以悲依法故,真实说五德,能行自他利,苦行具主全,彼者许三种,如是知安忍,智者真实行。”

安忍之本体:寂静不嗔他众安忍苦行。

安忍之因:悲心。

安忍之果:五种功德。经中云:“(修安忍者,)不多造罪业,不多挑拨离间,心常安乐,死时无悔,死后转生于善趣之中。”

安忍之作用:行自他二利之善法。《因缘品》中云:“何者知他恼,于彼自寂静,以此行自他,二者之利益。”

修安忍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皆安忍,极难行人害,求善趣无力,畏者非能忍,图自利者非能忍,依忍令众生,获得三菩提,忍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

戊二、宣说修法:

总说修安忍之方法:

    无有如嗔之罪业,    别无等忍苦行福,

    故当精勤修安忍,    勤熄嗔恨之烈火。

最殊胜的果位即是菩提果,它通过修安忍可以成就,是故无有比修安忍更大的福德;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地狱之苦,嗔心是转生地狱之因,因此无有比嗔心更大的罪业。为此,我们应当依靠各种方便修安忍苦行。《入行论》中云:“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亲友书》中云:“如是无等忍苦行,汝莫令嗔有机乘,断嗔获得不退果,此乃佛陀亲口说。”

戊三、宣说多种对境归于一心:

对于多种嗔恨的对境,如果一一进行报复,则无有完结或息灭之时,所以应当安忍。

    野蛮害境无数故,    一一息灭伏不尽,

    调伏一心一切调,    当勤调心护禁行。

《入行论》中云:“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戊四、宣说以害缘修安忍之方法:

    依害成就安忍行,    生起慈悲等功德,

    成菩提伴敌如师,    恭敬欢喜依安忍。

如同传戒师阿阇黎是出家的助缘一样,倘若无有敌人,也就不会修成安忍,因此应当安忍。《入行论》中云:“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既为修福因,云何谓障福?应时来乞者,非行布施障,授戒阿阇黎,亦非障出家。”受到损害时,可依靠忧愁悲伤等少许痛苦为缘而生起悲心、厌离心等,由此也应当安忍。彼论云:“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此外,对怀有害心之人修安忍能获得大福德,为此应当于作害者生欢喜心并像恭敬本师一样对其毕恭毕敬。《宝性论》中云:“欢喜敬如师。”又云:“依于嗔心者,生起安忍行,故彼安忍因,应供如正法。”

戊五、思维嗔恨之缘由自生:

    若我无有嗔不生,    如同谷声互依存,

    自成罪业众害处,    偶缘宿业因生故,

    理应尽力修忍耐,    唯以调心法灭嗔。

如若自己根本不存在,那么自己的嗔恨以及和对方争论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因为嗔恨、争论均是相互观待的,而且自己如果未曾害过对方,也不会遭到加害,因此对于无缘无故的损害理应安忍。《入行论》中云:“若不外植怨,必无为害者。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

自己受害表面上看是以小小的外缘而产生的,实际上主要还是来源于自己往昔的业力,所以理当安忍。彼论云:“我昔于有情,曾作如是害,既曾伤有情,理应受此损。”

即使是因为受害而产生的嗔恨,也需要观察。如果因间接受害而嗔恨作害者,那更应当嗔恨的是自己的业力。彼论又云:“宿业所引发,令他损恼我。”若因直接受到损害而心生嗔恨,则理应对棍棒等物或者不悦耳之语这些无情法生嗔。彼论云:“棍杖所伤人,不应嗔使者,彼复嗔使故,理应憎其嗔。”尤其是对于他人所说的不悦耳之语嗔恨也是同理,你不嗔恨自己的耳朵而嗔恨对方实在是不应理的,因为依靠耳闻才会生起痛苦的缘故。

此外,若认为作害者有损于自己的名誉等,故我应生嗔。这种想法是堕入恶趣之因。为此对于毁坏自己名声等的人也应安忍。彼论云:“吾唯求解脱,无需利敬缚,于解束缚者,何故反生嗔?如我欲趣苦,然蒙佛加被,闭门不放行,云何反嗔彼?”又云:“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

因为自己的资具受到损害而嗔恨也不应理。如果自己有福德,资具根本不会受到损害,如果无有福德,即便别人施给财物也无济于事。再说人在死的时候必然要放下这一切,如梦醒般前往后世,财产有无穷的过患,是束缚之因。《入行论》中云:“谓碍利养故,纵我厌受损,吾利终须舍,诸罪则久留。宁今速死殁,不愿邪命活,苟安纵久住,终必遭死苦。梦受百年乐,彼人复苏醒,或受须臾乐,梦已此人觉;觉已此二人,梦乐皆不还,寿虽有长短,临终唯如是。设得多利养,长时享安乐,死如遭盗劫,赤裸空手还。”

因为名声受到毁坏而嗔恨别人也不应理,名声仅仅是词句,词句是无情法无有丝毫利益。彼论云:“受赞享荣耀,非福非长寿,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若吾识损益,赞誉有何利?若唯图暂乐,应依赌等酒。若仅为虚名,失财复丧命,誉词何所为,死时谁得乐?沙屋倾颓时,愚童哀极泣,若我伤失誉,岂非似愚童?”

若认为对方所说的话语难听刺耳便心生嗔恨。其实这些词句只是对方的言语而已,所以有什么必要生嗔呢?而且只是对方想当然说出的话,没必要嗔恨。若由于不高兴而嗔恨,则理当对自心愤恨,因为不高兴是自己令自心不高兴,他人的词句既没有移到自己身上,也并未触及自己,只不过自己听受了别人的言词而变得不高兴的。如果自己不对其执著,则对自己无利无害。一切高兴不高兴,前刹那已经灭尽,就如同昨日以前的显现与昨晚的梦境一样去而不返,无有可识别性,无有自性、平等一味,因此无有任何可嗔恨的。同样,今日的显现与今晚的梦境一样,是故我们对苦乐不应有实执。

戊六、思维是否可改:

    遇不乐境舍不喜,    若有可改何不喜,

    无改无利有何用,    故当努力忍诸缘。

当出现不悦意情景时,若可扭转,则想方设法改变,不高兴也无济于事。如果无法扭转,则已成定局,不高兴更是起不到作用,因为不高兴也无法扭转已成的局面。《入行论》中云:“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众生身不由己地感受各自的业力,即使是为了父母等亲友、眷属等也不应生嗔,甚至为了亲教师、轨范师、上师、三宝等也不该嗔恨他众,如果有受害的宿债,那当然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没有宿债,也就不可能受害。再说,他人的赞毁又不能造成重大的利害。

戊七、宣说嗔恨之自性为空性:

不悦耳之语以及损害有何本体呢?

    观察空性如虚空,    喜忧得失善恶无,

    于彼执二亦无义,    当处一切等性中。

倘若观察,作害者之身与自己之身二者均是无分微尘,因此能害与所害皆不成立;二者之心内外何处均不可得,由此能害所害也不成立;他人的言语也是同样,若细致观察,则何处也不成立,是故能害、损害、害境三者悉是空性,无有任何喜忧、善恶、得失。表面上虽是损害,然而本体却不成立,所以应当观修如幻化、眼华等世俗幻化八喻的安忍、胜义中如虚空般的安忍。《入行论》中云:“知已不应嗔,如幻如化事。”观察本来无生之空性义而修安忍,彼论云:“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孰生孰当生?谁为亲与友?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

如是若依靠多种方便修持,则不难成就安忍。《入行论》中云:“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倘若反复串习,则今生也会与众人和睦相处、悦意快乐,后世转生殊胜善趣并成就菩提。彼论又云:“云何犹不见,取悦有情果,来生成正觉,今世享荣耀。生生修忍得,貌美无病障,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

丁四(精进度)

分四:一、了知精进之人;二、宣说精进之违品;三、宣说精进具有无量功德;四、了知功德后应当精进之理。

戊一、了知精进之人:

    一切精进修行者,    秉性喜爱诸善法,

    善法不尽如云聚,    芬芳莲园聚蜂群。

经中云:“精进得菩提,不勤无圣果,精进集诸善,精进增功德。”

戊二、宣说精进之违品:

    彼之违品三懈怠,    同恶怯懦自轻凌,

    诸过根源不成善,    毁坏兴盛起衰败。

懈怠增上罪业减灭善法,所想不成。若分类,则有同恶、怯懦、自轻凌三种懈怠。心散乱于经商务农等障碍正法之琐事上即是所谓的同恶懈怠;怯懦懈怠是指见到一些难以成办之事后就认为自己一定不能成办而放弃;自轻凌懈怠即是指声称像我这样的人无能力做到而自甘软弱之举。《入行论》中云:“同恶散劣事,自轻凌懒惰。”

戊三、宣说精进具有无量功德:

    具有精进世间赞,    具有精进成所愿,

    具有精进增功德,    具有精进得佛果。

具有精进者功德无量,如若归纳,则有受到世人赞叹、实现所愿、增上功德、获得佛果四种。《入行论》中云:“精进证菩提,若无风不动,无勤福不生。”

戊四、了知功德后应当精进之理:

    精进世间胜善法,    出世间之一切道,

    于诸有漏无漏法,    为断不善奉行善,

    努力精勤真实行。    乃至未得佛果前,

    仍有功德增上故,    坚持不懈勤精进。

乃至未获得佛果之前仍有所要获得的上上功德,因此必须精进而行。精进即是指欢喜善事。如《入行论》中云:“进即喜于善。”

如若分类,则有行持善法摧毁四魔之因——披甲精进、圆满五道十地之因——加行精进、成办自他二利之因——利众精进三种,或者身精进、语精进、心精进三种,或者如《集论》中云:“披甲精进、加行精进、不怯精进、不退精进、不满精进。”又如《楞伽经》中云:“精进者上、下夜勤修法,因其见相应瑜伽之义,为遣除分别念而精勤即称为精进波罗蜜多。”《经庄严论》中云:“真实乐善法,依于信欲乐,增正念等德,对治诸烦恼,具不贪等德,彼等七种法,如是知精进,智者真实行唐译:于善于正勇,依于信欲乐,增正念等德,对治诸烦恼,具不贪等德,彼等七种法。。”

精进之本体:喜乐善法。

精进之因:信心与欲乐。

精进之果:增上正念与等持等。

精进之功德:无有三毒之善心。

精进之分类:三学每一种都有身恒行、身敬行、语恒行、语敬行、心恒行、心敬行之六种精进,加上披甲精进,共有七种。

具精进者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依披甲,加行无喻勤,摧毁自他惑,获得殊胜菩提,精进令众生,获得三菩提,精进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唐译:恒时誓勤作,杀贼为无上,因进建菩提,智摄进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