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2

丁五(静虑度)

分十:一、宣说成就禅定之因;二、宣说静虑之违品;三、宣说资具为痛苦之因;四、宣说与世人相处之过失;五、教诲有生之年依止静处;六、赞叹林园静处;七、宣说于静处生起无常之理;八、于彼处心将堪能之理;九、依止园林之功德;十、宣说修法、分类、功德。

戊一、宣说成就禅定之因:

    求静虑者断散乱,    所喜外境如秋云,

    亦如闪电飘动性,    受用无常如幻宅,

    永莫信赖当断之,    速依寂静之森林。

一切有为法皆无常,一切财富均动摇不定,寿命无常,永无实质,所以我们应当于寂静的林间勤修静虑。《别解脱经》中云:“多闻于林中,居至老安乐。”《寂静语》中云:“受用犹如云中闪电般动摇,今生如同为风所吹之莲上水珠般破灭,青春年少者如是观后当迅速修学一切智者所修之等持、速疾成就之殊胜瑜伽。”

戊二、宣说静虑之违品:

    一切财物祸害因,    寻觅积守而痛苦,

    傲慢贪爱吝啬增,    如是引入恶趣中,

    障碍善趣之正道,    故当少欲具知足。

身外之物的一切资财都需要寻觅、守护,是遭受损害、心不喜乐、生起贪爱、贡高我慢、虚伪狡诈等诸多不善业的根源,能够使人们下堕恶趣,因此必须舍弃财产。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寻财苦,当知财具无边祸。”因此我们应当修学知足少欲,《亲友书》中云:“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戊三、宣说资具为痛苦之因:

    如身遍伤极痛苦,    财多痛苦较其多,

    资具乏少乐无穷,    害少无有盗敌惧,

    受众人赞住圣道,    琐事鲜少无牵挂,

    是故应当于恒时,    修学知足与少欲。

知足少欲之人必定会受到众人赞叹;一贫如洗之人也就无需防护盗敌;无有狡诈、琐事鲜少、身心悠闲之人自然成就等持,具有诸多功德。拥有多少财产,就会有多少痛苦,如同身上有多少伤口就会有同等多的疼痛,或者如同龙有多少蛇头就受多少痛苦一样。《亲友书》中云:“智者痛苦如财多,少欲之人非如是,一切龙王头数目,所生痛苦如是多。”

不仅强烈贪执身外之物苦不堪言,而且贪恋有情也有无穷过患,诸如争论不休,因贪不厌足、毁坏梵行而投生恶趣,受到众人谴责等。这些都是将人身执为清净等妄执中产生的,因此理应断除。《宝鬘论》中云:“多数贪女者,思女色净生,实则女人身,丝毫无清净。口乃稠唾涎,齿垢不净器,鼻流脓液涕,眼出泪眵器。腹内即粪尿,肺肝等之器,愚者未见女,贪爱彼身体。如有无知者,贪著脏瓶饰,世人由愚痴,恋女亦如是。”又云:“容色美或丑,年老或年幼,女色皆不净,汝贪由何起?如粪色虽美,新鲜形状妙,于彼不宜贪,女貌亦复然。内腐外皮包,烂尸此自性,显现极丑恶,如何未曾见?若谓皮非粪,犹如宝剑性,不净身之皮,如何成清净?装满粪便瓶,外饰亦厌弃,不净自性身,脏满何不厌?”复云:“九孔流不净,自虽常沐浴,不了身不净,为汝说何益?于此不净身,美语作赞叹,奇哉真伪愚,呜呼士所耻。”

戊四、宣说与世人相处之过失:

    亲近凡夫过无量,    增罪自然染不善,

    灭善争论烦恼生,    永难取悦不报恩,

    琐事繁多愦闹散,    与之交往如处于,

    烈火毒蛇猛兽中,    故当远离诸凡夫。

一切众生的想法各异,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令他们心满意足。《入行论》中云:“有情种种心,诸佛难尽悦,何况劣如我?”尤其是昔日已逝七佛等如来也未能调化当今这些刚强难化的浊世众生,他们恒常增长罪业,烦恼深重,断绝寂静善法,恩将仇报,身语意三门无缘无故地损害他众,诋毁正法与补特伽罗,琐事繁多,常因散乱愦闹而自然滋生烦恼,与他们交往如同处于野兽、烈火或毒蛇中一般实难亲近。《入诸佛行境经》中云:“若处野兽中,永远无欢喜,如是依凡夫,亦永无安乐。”《入行论》中云:“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心若赴圣境,何需近凡愚?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嗔,凡夫取悦难。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如若与凡夫愚人交往,不可能不生贪恋嗔恨、废话连篇等不善业。彼论云:“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因贪恋执著自方,自己也必然要承受他们的疾苦,于是自心被紧紧地束缚住,因为心里牵挂、舍不得离开他们而使自己失去修法的机会。若与他们长期共处,则彼此之间又互不恭敬,然而,如果分离又苦恼忧伤等,只要亲近凡夫俗人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过患。《入行论》中云:“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而且,贪恋凡愚,也无法圆满自利,自己如若依止他们,则无法成就能解脱之正法,所以最初就必须独自一人居住在与任何人也不相接触的寂静深山修行。彼论云:“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故应远凡愚。”应当思维此中所说之理。此外,虽然我们已经从上师那里听受了窍诀,但若没有在心里实地修持,也无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因此修行串习极为重要。

戊五、教诲有生之年依止静处:

此处科判将教诲依止静处与教诲有生之年依止静处合在一起。

劝勉人们有朝一日能居住在空无一人、远离畏惧、幽雅寂静的圣地。

    乃至自己之内心,    尚未获得稳固前,

    易受外境诱惑故,    当喜安住静林间。

    乃至四人掮吾身,    伴随哭声未临前,

    吾当向往寂静处,    身心胜伏愦闹敌。

在自心尚未与窍诀融为一体,也就是还没有达到稳固的境界之前,必然会受到外境各种愦闹的干扰,所以初学者必须依止寂静处。《宝箧经》中云:“初学者为使自心寂静调顺当居静处。”

想到寿命无常、疾速而逝的自然规律后,就该到幽静的圣地观修等持。《寂静语》中云:“乃至四人以担架,抬举吾身未临前,一直迈向寂静处,修行寂灭之等持。”《入行论》中也有与之相同的说明。

戊六、赞叹林园静处:

    林中净水花果丰,    山窟岩石精舍多,

    凉荫严饰垂树中,    众多鸟兽翩起舞,

    河之岸边花丛中,    蜜蜂歌唱极美妙。

在寂静的圣地,鳞次栉比的茂密森林中,在种类繁多、美不胜收的果树凉荫的掩映下,青翠柔软的绿草铺盖的大地上到处都装点着形色各异、绚丽芳香的鲜花,清凉的瀑布飞泻的哗哗声与成群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回荡山林间,巍然屹立的岩山前有天然形成的石板精舍。在这妙不可言的静处,仅仅以清净的泉水加上芬芳的花朵以及翠绿的树叶作为充饥之食就已心满意足了。唯与鸟兽相伴,坦然处于安乐与禅定的境界中,如此无始以来的一切善愿定会实现。正如《入行论》中所云:“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又云:“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倾泄平石上,如宫意生欢。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致弟子书》中云:“皎洁圆满月轮作庄严,山腰飘带雨云层层现,山顶森林之中无贪著,如风飘动终生大缘分,森林野兽成群而栖息,美丽悦意之地遍快乐,如此欢喜林园天界中,自然石板妙处岂具有?”

戊七、宣说于静处生起无常之理:

各种旃檀的

    薰香药等飘芬芳,    寂静悦意禅自增,

    欢喜四季如莲海,    春夏秋冬之四季,

    依照次第变化故,    增上无常厌离心。

在这宛如遍满莲花的湖泊一般的清幽之地,到处都散发着药花的扑鼻芳香,柔和的微风中也飘逸着沁人肺腑的清香。在这里我们通过季节次第性迁变的实例,相续中可以生起强烈的无常观与厌离心。因为与任何人不相联系、互无交往,也就自然不会有贪嗔的烦恼,又不需对任何人、物牵肠挂肚,自己可以逍遥自在地居住,既不必考虑他人也不需维护别人的情面,又不用为住处奔波忙碌,无论什么时候离开也不会有他人的百般干涉与重重阻挠,这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恐怕连天王也不会得到。《入行论》中云:“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致弟子书》中云:“林海净水静处遍快乐,胜过涂抹妙香之天女,发髻装饰美丽之花鬘,天界境中亦有此乐耶?根叶瓜果繁茂之妙树,林园无尽山水不断流,广阔江边花果坠悦意,为何无解脱心住家狱?山峦连绵无扰极安乐,用品丰富绿色森林连,河边瀑布泻声悦如鼓,似宣我等莫为烦恼染。佛说一切欲妙财三有,如幻阳焰水月与波涛。”

戊八、于彼处心将堪能之理:

    目睹尸林散骨景,    自身亦知如是性,

    悉皆散落之有法,    不贪无实轮回法,

    恒灭争论诸烦恼,    自心堪能得安乐。

如果有幸能住在寂静的圣地,则对轮回厌离心会油然而生,口舌之争与粗重的烦恼也会随之化为乌有。居于静处有诸如此类的无量功德。《富楼那请问经》中云:“喜爱深山林园处,增上一切功德源,若人依止寂静处,五欲贪执皆断除,无有嘈杂愦闹故,一切善法不失毁,无有彼此互来往,以及问候相交谈,是故一切佛赞叹,空旷静处极幽静。是故一切菩萨众,恒时当依寂静处,切莫贪恋大城市。”

戊九、依止园林之功德:

    诸佛称赞寂静林,    厌恶世间往静处,

    仅迈七步之福德,    何者恒河劫佛前,

    数劫供养诸福德,    不及前福百千分,

    是故行者皆应当,    依止寂静森林处。

有些人在多生累劫中以财物供养佛陀的福德远远不如以厌离心欢喜向森林等寂静处迈七步的福德大。《三摩地王经》中云:“若有人数劫中于数劫之一切佛前供养鲜花、薰香、涂香、神馐、一切舒适资具,有人以极大厌离心向静处仅迈七步,则此福德胜过前者无量倍。观察身命而舍弃,当修寂灭胜空性,依极勇猛精进心,如野兽般居静处。”

戊十、宣说修法、分类、功德:

    彼处垫上跏趺坐,    一缘不动心入定,

    修凡夫行义分别,    及缘真如胜静虑。

    四禅以及四无色,    未入已入道圣众,

    当知三等持名称。    依彼断喜妙欲心,

成就解解:指无碍解通与等持,五眼神变心自在。静虑之本体是指心一缘专注于任何一种善法的所缘境上。《道灯论》中云:“于何所缘境,心当善安住。”意思是说,我们在修静虑之时,坐在垫上,如果心毫不动摇而入定,那么戏论的显现自然而然会消失,处于一味一体的法性中,如同闭着双目一般。然而这种境界并非不见显现境,只是对显现境无有执著相而已。也就是说此时可以清晰见到外境显现,就像睁着眼睛一样,此二者虽是同时存在的一体,(然却有入定后得的差别。)如《道灯论》中云:“如同人闭目,入定心如是,如同人睁眼,后得识亦然。”意思是说,一本体中的入定是指寂止,后得是胜观,因为一本体中的入定与后得一内心、一本体、一时间、一所缘,所以它们断除障碍的作用也是相同的。《略释论》中云:“清净世间是指(入定时)不耽著所取与能取相,后得之心与入定相同之果能遣除色等之想。”这其中的意思是说,入定的显现中外境显现不灭,而又无有任何分别念,因此称为清净;在此境界中也显现土石等平庸的五境,所以命名为世间。此刻无有能取所取之相,因为是无分别心的状态。当时的显现分之心,从空性而言,命名为入定;就显现而言,称为后得。由于此时的后得之心与入定是同一个心的缘故,与自然断除二取之入定同一体的后得也无疑能够断除对色受等诸法的二取贪执之想。从入定中出定的后得称为放纵后得,这种后得具有能取所取等贪执。无论在修等持的任何时候均具有入定与后得一本体的境界,七地之前有放纵后得,七地以后入定与出定在一本体中不可分割,无有各体。《宝性论》中云:“恒时利众心,勇猛如烈火,静虑之等至,亦是恒安住。”

静虑若作广说,则有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与缘真如静虑三种分类。未入道者相续中的四禅四无色之等持称为凡夫行静虑;已入资粮道、加行道之人的等持作为解脱道之因,并且能细致分辨意义,所以称为义分别静虑;一地以上圣者们的所有等持称为无漏等持或缘真如静虑。《楞伽经》中云:“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关于此中所说的三等持之界限在《瑜伽师地论》中也有明确分析。

静虑之果:《般若摄颂》中云:“静虑舍弃恶妙欲,成就智通与等持。”又如《经庄严论》中云:“自心内安住,依正念精进,能生安乐果,神通获自在,诸法之根本,彼等有三种,如是知静虑,智者真实行唐译:心住及念进,乐生亦通住,诸法之上首,彼种三复三。。”

静虑之本体:自心不散,于内安住。

静虑之因:恒具正念,精进行持。《经庄严论》中云:“速疾知散乱,复当静安住唐译:系缘将速摄。。”

静虑之作用:是获得安乐、成就神变之因。

静虑之分类,有现法乐住、成就功德、利益众生三种静虑。现法乐住之静虑:即依靠内在的禅定所生的功德而获得喜乐。(此种静虑也就是指四禅,)其中一禅的未至定与相似正行之时具有寻思与伺察,殊胜正行时无有寻思而仅有伺察;二禅、三禅、四禅之正行时既无寻思也无伺察,《瑜伽师地论》中说彼等禅定也是前前作后后之未至定(意思是前一禅作为后一禅之因)。成就功德之静虑:是指实际修持清净六波罗蜜多等法门时一缘安住分的禅定。利益众生之静虑:即一缘专注众生的利益,并且由禅定正行的境界中随心所欲示现幻化饶益有情等等的禅定。

静虑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具多禅,成就诸静虑,以禅乐安住,以悲投劣身,静虑令众生,获得三菩提,静虑为智摄,于世永无尽唐译:恒时习诸定,舍禅下处生,因定建菩提,智摄定无尽。。”